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腺疾病超声诊断
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2003)1上皮性肿瘤1.1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性)1.2浸润性小叶癌1.3小管癌1.4浸润性筛状癌1.5髓样癌1.6黏液癌和其他伴丰富黏液的肿瘤1.7神经内分泌肿瘤1.8浸润性乳头状癌1.9浸润性微乳头状癌1.10大汗腺癌1.11化生性癌1.12富于脂质的癌1.13分泌性癌1.14嗜酸细胞癌1.15腺样囊性癌1.16腺泡细胞癌1.17富于糖原的透明细胞癌1.18皮脂腺癌1.19炎症性癌1.20小叶性肿瘤1.21导管内增生性病变1.22微浸润导管癌
1.23导管内乳头状肿瘤1.24良性上皮增生2肌上皮增生2.1肌上皮增生2.2腺肌上皮腺病2.3腺肌上皮瘤2.4恶性肌上皮瘤3间叶肿瘤3.1血管瘤3.2血管瘤病3.3血管外皮细胞瘤3.4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3.5肌纤维母细胞瘤3.6纤维瘤病(侵袭性)3.7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3.8脂肪瘤3.9颗粒细胞瘤3.10神经纤维瘤3.11神经鞘瘤3.13脂肪肉瘤3.14横纹肌肉瘤3.15骨肉瘤3.16平滑肌瘤3.17平滑肌肉瘤4纤维上皮性肿瘤4.1纤维腺瘤4.2叶状肿瘤4.3导管周围间质肉瘤,低级别4.4乳腺错构瘤5乳头肿瘤5.1乳头腺瘤5.2汗腺瘤样腺瘤5.3乳头Paget病6恶性淋巴瘤7转移性肿瘤8男性乳腺肿瘤解剖生理概要
Summaryoftheanatomyandphysiology成年女性的乳房位于胸壁浅筋膜前后叶之间上起前胸第2-3肋骨,下至第6-7肋骨内侧止于胸骨缘,外侧达腋中线正常乳腺解剖A:导管B:小叶C:输乳管D:乳头E:脂肪F:胸大肌G:胸壁、肋骨
A:正常导管上皮细胞
B:基底膜
C:导管腔解剖生理概要
Summaryoftheanatomyandphysiology每一乳房有15-20个呈轮辐状排列的腺叶腺小叶lobular由腺泡+小乳管组成腺叶、腺泡、小叶间有结缔组织间隔COOPER韧带上连浅筋膜浅层,下连浅筋膜深层正常乳腺超声声像图S:表皮层C:Cooper韧带F:脂肪G:腺体组织D:导管RF:乳腺后脂肪P:紧贴胸肌的回声线乳腺囊性增生病
mastopathy或称乳腺纤维囊性病,乳腺病,小叶增生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疾患,是乳腺随着经期的正常周期性变化的变异可能与卵巢的功能失调、EP比例失调有关,Estrogen产生过多和Progesterone活性不足激素失调使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部分患者乳腺实质中H-R的质和量异常,使乳房各部分的增生程度参差不齐病因
pathogenesis增生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腺管内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发生于小叶者表现为腺管和腺泡上皮增生病理
pathological发病年龄:25-40岁最常见病变部位:多在双侧乳房外上象限症状乳房胀痛(周期性)与肿块(压痛)月经周期有关,在经前期疼痛最显著疼痛程度轻重不一,有的缺乏周期体征:多数散在的肿块或结节,无明显境界,质韧而不硬一侧或双侧乳房,无粘连,在月经期后可缩小腋窝淋巴结不肿大可伴有乳头溢液,呈黄绿色、棕色、血性,偶尔为无色浆液性。病程长,发展慢临床表现
Clinicalmanifestations乳腺增生症
超声表现
乳腺增生症的超声表现为两侧乳腺轻度对称性增大,腺体结构紊乱,回声弥漫性增强,分布不均,呈条样或斑片样改变,当形成囊性扩张时,乳腺内部可见大小不等的结节状低回声或囊肿。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是本病可以伴发肿瘤,切勿掉以轻心治疗: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除症状明显的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可给中药制剂,TAM随访:自检可疑病灶的活检诊断和治疗
diagnosisandtherapeuticprinciples急性乳腺炎
病理、临床表现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急性化脓性感染,多为产后哺乳期妇女。往往发生在产后3~4周。发病原因主要为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发病初期表现为乳房疼痛、局部红肿、发热,后在短期内形成脓肿,常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急性乳腺炎
超声表现
声像图表现为腺体增厚,内部回声不均,边界不规则,模糊不清,回声增强,形成不均质增强团块,如形成脓肿,内部可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边界厚而不光滑。时间长者形成强弱不均的镶嵌样改变。CDFI示肿块周边及内部呈点状散在血流信号。
左乳内侧见一低回声区,
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
周边彩色血流信号丰富
急性乳腺炎超声声像图
左乳脓肿超声声像图乳腺囊肿声像图边清壁薄的无回声团块后方回声增强侧方声影乳腺囊肿声像图边清壁薄的无回声团块后方回声增强侧方声影乳腺纤维腺瘤
病理、临床表现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组织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肿瘤,与雌激素过多刺激有关。常见于年青妇女。临床上一般没有明显症状。纤维瘤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有包膜,呈卵圆形,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清楚,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没有粘连,触之有滑动感,切面色灰白,有光亮,肉眼常见到许多排列不整齐的裂隙。乳腺纤维腺瘤
病理、临床表现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组织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肿瘤,与雌激素过多刺激有关。常见于年青妇女。临床上一般没有明显症状。纤维瘤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有包膜,呈卵圆形,表面光滑,质地坚韧,边界清楚,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没有粘连,触之有滑动感,切面色灰白,有光亮,肉眼常见到许多排列不整齐的裂隙。乳腺纤维腺瘤
超声表现
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瘤体较大时呈分叶状,边界光滑完整,大部分有包膜,部分肿瘤周边缺乏清晰的界面。内部呈低回声,多数较均匀。肿瘤后方多数回声增强,有侧方声影。CDFI多数无血流或少血流型。US:
右乳内上低回声结节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
周边见少量彩色血流
测及低阻小动脉频谱
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
US:左乳上方低回声团块
形态规则,边界清晰
内部见少量彩色血流
US:
右乳外侧低回声团块
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
周边见少量彩色血流
乳腺纤维腺瘤声像图US:
右乳内上偏高回声团块
边界包膜欠清
形态尚规则
右乳脂肪瘤声像图乳房肿瘤
Breasttumors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50%。良性肿瘤中纤维腺瘤最多见,导管内乳头状瘤次之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占98%,肉瘤占2%乳腺超声检查乳腺疾病的超声检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临床应用实时超声开展乳腺疾病超声检查90年代后,彩色血流显像广泛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近年来随着三维超声、声学造影、介入超声等新技术的发展,使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水平不断提高乳腺超声诊断优点实时、简便、快捷,无放射性损害,可反复进行受检者无需特殊准备,无痛苦,无检查盲区高频超声对软组织有良好的分辨力,能清晰显示乳房及胸壁的各层结构判断肿块物理性质(囊性、实性或混合性)超声引导下进行诊断、穿刺活检及治疗筛查及随访对钼靶显示困难的致密型乳腺,有助于诊断乳腺超声诊断优点实时、简便、快捷,无放射性损害,可反复进行受检者无需特殊准备,无痛苦,无检查盲区高频超声对软组织有良好的分辨力,能清晰显示乳房及胸壁的各层结构判断肿块物理性质(囊性、实性或混合性)超声引导下进行诊断、穿刺活检及治疗筛查及随访对钼靶显示困难的致密型乳腺,有助于诊断乳腺超声检查方法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患者体位:通常采用仰卧位,辅以侧卧位探头选择:高频探头,通常频率≥7.5MHz检查方法:间接检查法(现已淘汰)直接检查法乳腺癌超声表现
超声表现声像图表现一般呈不均质的低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无包膜,周围凹凸不平,有角状突起或蟹足样延伸,有的肿块周边显示强回声带,有的肿块内部显示较强的粗斑点状回声。CDFI示肿块内部及周边点条状彩色血流信号。根据病理不同,肿瘤的声像图存在一定差异。如硬癌其体积小,大多为纤维组织故质地坚硬,声像图显示肿瘤边界不整齐,境界不清,后方回声明显衰减。髓样癌表现为瘤体较大,边界光滑,内部为等回声,部分为无回声区,后方回声不衰减,有时反而增强。特别注意炎性乳腺癌,其声像图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回声增强,腺体结构紊乱,常不能发现肿块。左乳导管内癌声像图左乳浸润性导管癌声像图
US:
左乳上方低回声团块
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
左乳浸润性导管癌声像图
右乳浸润性导管癌US:乳外上低回声团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内见散在沙砾样钙化乳房纤维腺瘤
fibroadenoma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可能与纤维细胞所含雌激素受体的量和质的异常有关雌激素是本病发生的激素因子病因
pathogenesis青年妇女和女孩的常见肿瘤发病年龄20-25岁最多见好发于外上象限,75%病例是单发性纤维腺瘤肿块活动度大,表面光滑,分叶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与皮肤无粘连经期后肿瘤大小无改变临床表现
Clinicalmanifestationspet-ctMRICT组织活检TNM国际分期法预防
prevention乳腺癌是与生活方式有关的一种肿瘤,合理的生育计划及饮食习惯可能降低乳癌的危险90%的乳癌是由患者本人发现的,定期自我检查及对高危人群的普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定义: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指发生在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根据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乳腺肿瘤分类,将导管内乳头状瘤分为中央型和外周型。中央型乳头状瘤多发生在乳管壶腹以下大约1.5cm的1、2级乳管(壶腹是指乳管接近乳头膨大成囊状的部位),又称大导管内乳头状瘤,位于乳腺中央区乳晕下方,一般认为其不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外周型乳头状瘤是指终末导管-小叶系统发生的多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曾使用过“乳头状瘤病”的名称,位于乳腺的周围象限,一般认为是癌前期病变,癌变率为5%~12%。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见于产后妇女,以40~50岁者居多,是临床上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主要与雌激素水平增高或相对增高有关。由于雌激素的过度刺激,引起乳管扩张,上皮细胞增生,形成乳管内乳头肿瘤。临床表现
1.乳头溢液乳头出现血性、浆液血性或浆液性溢液,溢液可为持续性或间断性。有些患者在挤压乳腺时流出溢液,也有些患者是无意中发现自己内衣或乳罩上有溢液污迹。个别患者可出现疼痛或有炎症表现。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较易出现乳头溢液,而外周型乳头状瘤很少出现溢液。2.乳腺肿块由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瘤体小,多数情况下临床查体摸不到肿块。有些中央型乳头状瘤可在乳晕附近摸到结节状或条索状肿块,质地较软,轻压肿块时可引出溢液。外周型乳头状瘤发生在乳腺周围象限,若能触及肿块可在乳腺周边部位。检查
1.乳管镜检查从溢液乳管口处放入纤维乳管镜,借助电视屏幕可直接观察溢液乳管的上皮及管腔内的情况,并可酌情进行活检,极大地提高了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准确性,为需要手术的患者提供肿瘤的准确定位。2.乳腺导管造影检查乳腺导管造影是将造影剂注入溢液导管后摄片,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显示导管突然中断,断端呈弧形杯口状影像,管壁光滑完整,可见到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近侧导管显示明显扩张。由于乳腺导管造影不能直接观察导管上皮及导管腔内的病变,目前许多大医院已不再使用,诊断乳管内病变通常采用乳管镜检查。3.乳腺超声检查对较大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彩超可见到扩张的导管和肿瘤影像。4.脱落细胞学或针吸细胞学检查乳头溢液细胞学涂片检查是通过采集乳头溢液,制成细胞学涂片,经显微镜观察,了解病变的细胞学特征,如能找到瘤细胞则可明确诊断,阳性率较低但可重复进行,临床医生应客观分析涂片结果。对查体可摸到肿块的病例,可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最后确诊还应以石蜡切片为准(组织学诊断)。诊断
中老年妇女乳头经常有血性溢液,或在内衣、乳罩上发现血性溢液污迹;在乳晕处可触及1cm以下肿块,质软,按压肿块可引出溢液。具有以上临床表现者可考虑患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可能性。可选择采用乳管镜、乳管造影、彩超、乳头溢液细胞学涂片、针吸或手术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鉴别诊断1.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鉴别乳腺导管内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城市照明电气设备采购及运维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米面粮油仓储物流服务采购合同2篇
- 2025年度水泥产品销售渠道建设承包合同3篇
- 2025残疾人冰雪项目财务管理与审计合同3篇
- 2025年度木门销售合同书标准版4篇
- 二零二五版牛只运输途中疫病防控与应急处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美容美发行业技师技能认证合同3篇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合同4篇
- 承包宅基地合同(2篇)
- 2025年度农产品电商平台佣金结算合同4篇
- 【京东仓库出库作业优化设计13000字(论文)】
- 保安春节安全生产培训
- 初一语文上册基础知识训练及答案(5篇)
- 初中班级成绩分析课件
- 劳务合同样本下载
- 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演示
- GB/T 27030-2006合格评定第三方符合性标志的通用要求
- GB/T 13663.2-2018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同步练习
-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现场端建设技术规范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背背默默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