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河南省漯河高中和信阳高中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联考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的现象却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这种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稳定持久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备受历代政权推崇顾炎武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据此,顾炎武 A.认为分封制比郡县制进步 B.认为郡县制比封国制进步C.主张应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D.反对过度地削弱地方权力3、“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的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材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扩大统治阶级基础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D.稳定社会统治秩序4、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时曾说:“穷人处死或流放他们的反对派,将同等的社会权利赋予其他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政府中担任职务,从而开始实行由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制."这表明雅典的民主政治A.没有改变贵族专政的本质特征B.体现了直接民主的特征C.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D.适用于雅典城邦内的绝大多数人5、华盛顿·欧文在《华盛顿传》中说:“(当代表即将在宪法文本上签字时)富兰克林凝视着主席座位后边背景上的太阳,对身边的代表说:“在会议时期,我对会议的结果有时充满希望,有时又忧心忡忡.我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凝视着主席身后的太阳,分辨不出那轮红日究竟是在升起,还是在落山。现在我终于高兴地明白了,这是一轮喷薄东升的旭日,而不是一轮冉冉西下的落日。”富兰克林之所以高兴是因为1787年宪法A、规定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B.确立了“分权制衡”的议会制共和政体C.明确了南北妥协、两党对垒交替执政的政治框架D.开启了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民主先例6、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7、史学家高第这样概括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的目的:“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这场侵华战争A.促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B.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致使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D.导致中国“国中之国”局面出现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辛亥革命 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C。实现了生话上的移风易俗 D.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以下是某支部队战前的誓师词:“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与该誓词有关的战争(或战役)是A.北伐战争B.百团大战C.辽沈战役D.渡江战役10、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说:“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下列对引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九二共识”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台独势力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C.台海稳定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D.国共两党均主张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11.1945年12月美国总统说:“我感到毫无疑问的是,俄国意图入侵土耳其,攫取从黑海通往地中海的海峡。除非让俄国看到铁拳和听到强硬的语言,另一次战争就很难避免。我认为我们不应当再搞什么妥协了……我对哄孩子似的迁就苏联人感到厌倦了。"美国“不再妥协”开始的标志是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提出欧洲复兴计划C.提出“杜鲁门主义”D.发表“铁幕”演说12、下列所体现的思想不同于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经济政策的是A.“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B.“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13.《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写道:“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对材料中的“创造了奇迹”的最准确理解是 A.哥伦布发现美洲 B.荷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14.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B.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C.《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15.“新政(戊戌变法)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材料表明A.山西近代工业起步B.戊戌变法法令在山西得到广泛落实C.晋商进入强盛时期D.戊戌变法后山西工业发展较快16.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自次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卑职”等用语。此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这种现象说明A.两广地区首开近代礼仪变化之风B.晚清时期封建陋习已经基本被清除C.近代观念已在一定范围产生影响D.晚清时期各省已摆脱中央政治控制17、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B.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D.资本主义国家在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18.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其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中指出:“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之前,显然地,欧洲国家事先应该获致若干协议。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该是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商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商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该计划的实施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有①西欧各国进一步向美国靠拢②加速了以美国为首的欧美联合与结盟③客观上有利于西欧走向联合④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社会主义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主席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①农业合作化运动②“大跃进"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20.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B.计划经挤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21.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B.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C.社会主义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抢占世界市场D.经济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22.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年份美国欧共体日本195634.88%15.85%4.26%197327.08%27.017%18.023%A.福利政策的实施减缓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步伐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C.表中的经济现象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D.欧、日经济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霸主地位23.“学界论述董仲舒思想的政治性时,往往侧重于它对现实政权的维护和巩固,……并且对这一点批判有余而肯定不足。其实,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决定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该论述意在A.否定学界对董仲舒的传统批判B.充分肯定儒家思想的文化主体地位C.说明董仲舒对儒学的历史贡献D.肯定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时代价值24、弗洛姆深刻地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正确A.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生意义B.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C.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D.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教育新闻网曾撰文指出:“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民道德水平下降,思想混乱形势严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动文化全球化,我们会不会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流浪儿……”。这里作者主要是针砭新文化运动A.引进西方学说B.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C.提倡文学革命D.彻底否定民族文化26.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借,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A.继续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在民族主义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C.在反帝问题上仍模糊不清
D.对帝国主义尚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毛泽东说:“(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为此,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A.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C.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28.王觉非等译著《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②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③组成“四百人会议”④所有公民都可通过抽签选举成为陪审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9.商鞅变法时规定“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什伍之内,各家相互纠察。”北魏孝文帝改革也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两者的共同作用主要是A.健全了地方基层组织B.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C.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D.延续了地方传统文化30.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句话的含义是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B.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C.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D.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的权力二:非选择题、三大题,共计40分(第31题16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0分)31.(16分)近代中国伴随着苦难,一步步走向蜕变。民族工业是第一个迈向蜕变的,然而在蜕变的整个过程中,它却如同幼虫破茧成蝶一般艰难。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年代商办官办和官商合办外商企业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1872-1894年5346971916196103280001895-1913年463908018628469136103153(注:商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做统计)材料三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1)请结合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来说明材料一中所说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4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1895—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中的三类企业发展情况(3分)并指出商办企业在此期间发展的原因。(6分)(3)依据材料三回答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32.(14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中西文明的交流、借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材料一《宋史》中出现的部分人名: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宋史》材料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就如何“做人”,材料一反映的程朱理学思想与材料二的西方文艺复兴思想家的观点有什么不同?(4分)材料三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马克垚《世界文明史》(2)据材料三并结合伏尔泰所处社会环境,分析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儒学的原因。(3分)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2分)材料四“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对西方挑战的反应从军事和经济领域扩大到社会和文化领域。这种大反映在中国人选择翻译的西方书籍的类别有了改变。在1850年到1899年这段时期中,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四比一;1902年到1904年的两年中,后者却以二比一的比例超过了前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据材料四,1902年前后两个时期中国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3分)(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改革推动社会转型是历史进步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由此,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材料二:(商鞅变法)其中究竟有哪些新东西呢?第一次变法条令,其中只有关于什伍连坐、奖励耕织,以及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实行严厉处罚的内容,算是独创的。其他如奖励军功、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确立等级爵位制的改革,当初齐、楚、燕、赵、魏、韩亦各皆然。商鞅的第二次变法条令,也是各国都已实行过了的."——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在“政治革命”的表现及作用.(4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商鞅的“独创性措施”对秦国的贡献。(6分)高二历史答题卷Ⅱ非选择题31(16分)(1)考号:考号:姓名:班级:考场:(2)(3)32、(14分)(1)(2)(3)(10分)(1)(2)3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饭店房屋租赁合同范文
- 建筑工程挂靠内部协议合同
- 2025佳兆业集团年度低压柜设备战略采购合同
- 虚拟股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工程建设招标设标合同条件第1部分
- 直播带货商家签约的合同范本
- 2025房地产委托开发合同酬金
- 玻璃制品销售合同样本
- 养老院护理员合同养老院聘用合同
- 2025年浙教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心得体会
-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领导干部的情绪管理教学课件
- 初中英语-Unit2 My dream job(writing)教学课件设计
- 供货方案及时间计划安排
- 唐山动物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 中国版梅尼埃病诊断指南解读
- 创业投资管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武汉科技大学
- 暨南大学《经济学》考博历年真题详解(宏观经济学部分)
- GB/T 8014.1-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1部分:测量原则
- eNSP简介及操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