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虚词_第1页
文言实词虚词_第2页
文言实词虚词_第3页
文言实词虚词_第4页
文言实词虚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文言实词归纳:(1)故故虽有名马——《马说》(所以)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学过的知识)公问其故——《扁鹊见蔡桓公》(原因、缘故)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特意)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因此)广故数言于亡。——《陈涉世家》(故意)(2)间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隔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夹杂)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参与)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一会儿)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中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暗中)(3)绝以为妙。——《口技》(极点)群响毕绝。——《口技》(停止、消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隔绝)(4)观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观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景象、景观)但坐观罗敷——《陌上桑》(看)(5)病君之病在肌肤。——《扁鹊见蔡桓公》(疾病、大病)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困苦不堪)(6)书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石壕吏》(信)乃丹书帛曰。——《陈涉世家》(写)(7)上上使外见兵。——《陈涉世家》(皇上)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翁》(身体上的)(8)见昨日见军帖。——《木兰诗》(看见)曹刿请见。——《曹刿论战》(拜见)才美不外见。——《马说》(通“现”,显露)(9)比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裙中。——《核舟记》(靠近)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等到)(10)少宾客意少舒。——《口技》(稍微)少时,一狼径去。——《狼》(一会儿)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年轻的)(11)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随从,跟随)小惠未偏,民弗从也。——《曹刿论战》(顺从,听从)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顺从)(12)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分给,分配)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这里指八分挂零,说明很小)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隆下之职分也。——《出师表》(分内,名分)(13)文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文章)文过饰非。(掩饰)(14)世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父子相继为一世)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时代,朝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世上)(15)业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事业,功业)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职业)(16)犯作奸犯科。——《出师表》(触犯)(17)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到,达到)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做官,显贵)(18)当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抵充,相抵)木兰当户织。——《木兰诗》(对着,面对)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应当)(19)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在……之后)(20)伐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卖炭翁》(砍伐)齐师伐我。——《曹刿论战》(攻打,讨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讨伐)(21)阴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水的南面,南岸)朝晖夕阴。——《岳阳楼记》(阴暗)(22)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用言语规劝)以塞忠谏之路。——《出师表》(同上)(23)极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极点,极端)此乐何极。——《岳阳楼记》(尽,穷尽)南极潇湘。——《岳阳楼记》(到)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极其,非常。这是副词用法)(24)国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国家)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国都,京城)(25)备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完备,详尽)众妙毕备。——《口技》(具备,齐备)(26)径少时,一狼径去。——《狼》(径直,一直)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直径)(27)将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扶,持)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率领,统率)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将帅,将领)(28)顾顾野有麦场。——《狼》(向四周看,看见)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看望、访问)(29)胜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陈涉世家》(尽,全部)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30)复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又)(31)称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称赞,赞许)袒右,称大楚。——《陈涉世家》(号称)不以千里称也。——《马说》(称呼)不能称前时之能。——《伤仲永》(符合)(32)乘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量词,辆)公与之乘。——《曹刿论战》〔同坐(一辆)战车〕(33)章又用篆章一。——《核舟记》(印章)(34)惊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口技》(受惊)波澜不惊。——《岳阳楼记》(振起)(35)属——《岳阳楼记》属于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通“嘱”,嘱咐)忠之属也。——《曹刿论战》(类)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隶属,管辖)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类似)(36)策执策而临之。——《马说》(鞭子)策勋十二转。——《木兰诗》(记载)策之不以其道。——《马说》(驱使)(37)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口技》(奇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零数)(38)许高可二黍许。——《核舟记》(上下、光景)杂然相许。——《愚公移山》(赞同、答应)(39)舍便舍船。——《桃花源记》(丢下)屋舍俨然。——《桃花源记》(房屋)(40)志寻向所志——(标记)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口技》)中的“渐”作“渐渐”讲,表示一个变化的过程。尉果笞广(《陈涉世家》)中的“果”作“果然”讲,表示一种情态。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中“故”作“故意”讲,表情态。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中“几”作“几乎”讲,表情态。表谦敬、频率、重复的副词: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中的“敬”表谦敬。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中的“猥”和“枉”表降低身份的谦词。扁鹊出,桓侯又不悦(《扁鹊见蔡桓公》)中的“又”作“再一次”讲,表频率。表语气或否定的副词: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复兴汉室,还于旧都(《出师表》)中的“庶”表陈述语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中的“宁”表反问语气。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主(《陈涉世家》)中的“不”表否定。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中的“弗”表否定。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表否定。C.起关联作用或组合结构作用的虚词。表时间、处所、对象、方式、原因、被动、比较的介词:试用于昔日(《出师表》)中的“于”是一个表时间的介词,相当于“在”。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中的“于”作“到”讲,表时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中的“于”后面跟地点,表处所。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中的“乎”也是一个表地点的介词,做“在”讲。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中的“缘”作“沿着”讲,表方式。当窗理云鬓(《木兰诗》)中的“当”作“对着”讲,表对象。告之于帝(《愚公移山》)中的“于”表对象,作“向”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中的“以”作“凭”讲,表示对象。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中的“以”也是“凭”的意思,但表示方式。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中的“比”表比较关系。表并列、递进、选择、因果、假设、条件、转折、关联作用的连词: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中的“及”表并列作用。下视其辙,登就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曹刿论战》)中的“遂”表结果的连词。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中的“苟”是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当“如果”讲。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中的“藉第令”是一个表假设关系的连词。非死则徙耳,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中的“而”是一个表转折关系的连词,当“但”讲。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中的“而”表修饰关系。D.表结构的虚词。结构助词: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中的“之”相当于结构助词,作“的”讲;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中的后一个“之”结构上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何陋之有”中的“之”在结构上充当宾语前置的标志。此外还有"者"、"所"等词可以作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盖-岁之犯死者有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捕蛇者说》)中的“盖”表陈述的语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中的“者”表判断语气。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中的“焉”表肯定的语气。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愚公移山》)中“乎”表询问语气。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中的“耶”表疑问语气。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中的“哉”表反问语气。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矣”表强烈的感叹语气。E.表感叹的虚词一一叹词。.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中“嗟夫”表示作者的感叹。嗟乎!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陈涉世家》)中的“嗟乎”表示陈涉对无人了解自己的感叹。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中的“呜呼”表示作者无可奈何的感叹。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中的“噫”表示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感叹。(四)文言虚词举例①、之(1)结构助词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的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2)语气助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补充音节,无实在意义。②其作副词“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还是○3以作介词“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凭借作连词“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因为“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由于“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用来4.而作连词分别表顺承关系、判断关系和修饰关系。例如|“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表顺承关系,不译5.乃“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表承接关系的连词,作“于是、就”讲“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表判断关系的动词,作“是”讲“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表人称的代词,作“你的”讲6.于作介词用,根据语言环境不同,意义各不相同。“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到“苛政猛于虎。”(《捕蛇者说》)——比“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