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AdobeAudition30)进行后期混音的流程_第1页
Au(AdobeAudition30)进行后期混音的流程_第2页
Au(AdobeAudition30)进行后期混音的流程_第3页
Au(AdobeAudition30)进行后期混音的流程_第4页
Au(AdobeAudition30)进行后期混音的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翻唱歌曲时使用Au(AdobeAudition3.0)进展后期混音的具体流程治理提示:yan.c.c执行提前操作(2023-08-28)“:///read.php?tid=10972115)“原来是打算写一个音频后期的具体教程,不过由于种种缘由这个打算搁浅了,于是只好挑一个重点的局部来写.嗯...似乎大多数人对于后期混音都比较惧怕...我刚开头时也是这样,走了很多弯路,不过呢...在别人的指导下我最终有所顿悟...嗯...我把我学到的或许讲一下吧,期望同学们少走弯路.水银包(常常)iZotopeZone(著名的母带处理插件,别名“臭氧“).,参数方面就不讲了,感觉越讲会越糊涂,而且有一些参数我也没搞明白,参数也不是确定的,自己渐渐摸索可能更好.对轨,看什么?看波形.导入音频文件后将其插入到多轨界面下的轨道中,首先要做的是将原唱歌曲和歌曲伴奏对齐,翻唱人声是比对原唱来对轨的,而不是去对伴奏.,鼓点的波形通常较为突出,假设没有鼓点也要找相对明显的乐器声点.,可以看到一些不规章的波形,波峰很明显,将波峰对齐~OK接下来是将翻唱的人声干音和原唱对齐,可以比对音节的起头和音节的波峰,假设有些长音节难以区分还可以去比对短音节.对齐后就可以预备将人声和伴奏混缩了.,BUS这个词在计算机领域里有“总线“的意思)关于后面要说到的总线轨,主控轨和多轨效果格架,假设想深入了解的去看这里“://tudou/playlist/playindex.do?lid=8474438&iid=50261269&cid=25“://tudou/playlist/playindex.do?lid=8474438&iid=50261269&cid=25“://tudou/playlist/playindex.do?lid=8474438&iid=50261257&cid=25“://tudou/playlist/playindex.do?lid=8474438&iid=50261257&cid=25,选择第一项插入,然后可以看到要添加的内容,最下面是几个轨道类,3个,A,B,C,3个总线轨后面有用.添加效果格架,1(1是翻唱的人声轨,是伴奏轨)的那个类似播放的三角按键,这时会弹出效果器列表,点击效果格架,弹出效果格架界面.1(人声轨)插入常用的压缩效果器,wavesC4C1,假设C4C1前面,这两个压缩器的作用是平衡音量,只不过由于算法不同而各有侧重,C4更偏向于调整音量,C1偏向于调整人声特性,使音量变化的同时还可以增加人声的穿透力.AEQ效果器(EQequalize的英文缩写),视状况还可以插入效果器,其作用是消退人声中类似嘶嘶声的齿音,RDeEsserEQ必需前面.B里插入任意一款延时效果器,C里插入任意一款混响效果器.1的效果器处理,A并经插入总线A的效果器处理,经过两次处理后人声即获得所需效果(这时原始的人声信号已经发生变化),每次处理时所获得的效果都称为插入式效果.人声轨关心输出,如图示,1处有一个向左的箭头,这就是输出选项,(master轨,母线,即直接输出到电脑的声卡).将音轨1(人声轨)的输出改为总线A.A分别发送至总线BCfx旁边的发送按键,将界面转为发送模式,可以看到总线AS1(1)路线为无(其他轨道默认也都是无),B.,S2(2),S2C.A,ABC,BC所插入的延时及混响效果器实时处理后所获得的效果称为发送式效果.翻开混音器调整音量配比将界面切换到混音器界面,播放一下听听看,BC没有声音,A发送至总线BC的电平为负无穷大.如图示,将总线AS1S215.再播放会觉察有声音了.接下来是调整各轨的音量配比,直接拖动界面里的那些推子,调到自己满足为止(这是混音最关键的一步,过程可能会很漫长,千万不要急躁),主控轨的推子可以限制总体音量,避开产生爆音.在混音器界面下可以边播放边调整界面里的各项参数,称为动态调整.在这里同样可以更改效果器格架.B和总线C所加载的,BC的音量时只会影响延时效果和混响效果的音量,根底人声的音量并不会转变,这便是发送式效果的优点.给主控规(master轨)添加效果器(这里所获得的效果是插入式效果)6步调整后的效果通常都已经比较满足了,但认真听可能还会有一些微小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在最终给主控轨添加专用的效果器来处理了,目的是为了使人声和伴奏尽可能完善地融合在一起,切记主控轨的效3步时添加,6步的音量配比调整.waves里的Zone(臭氧),任选一款即可,追求完善的建议使用臭氧.混缩全部调整完后切换回主群组界面将人声和伴奏混缩~~~~完工附规律关系图最终主控轨总共得到4条音频信号,分别是:经过压缩和EQ处理的人声(原始人声经过插入式效果处理后被转变,这一信号是被转变的根底人声信号)(经过发送式效果处理后获得的仅是一个效果信号,不包含人声)带有延时的效果声(同第2条)伴奏(原始信号)讲一下插入式效果和发送式效果的区分.插入式效果如字面意思,就是在人声音轨中直接插入效果器,得到的声音是经过效果器处理后的声音,特点是直接对人声音轨产生影响,即转变了人声音轨的内容.发送式效果如字面意思,是将人声音轨发送到一条总线(该总线已加载一个效果器),经过该总线处理后所获得的效果将与人声音轨一并输出至主控轨,特点是人声音轨的内容并不会被转变,特别适合做混响等效果.以C的音量拉到最低,那么播放的时候人声还是有的,但是混响的效果就没有了,而将音量拉高混响声也会变大.还不明白的我再举个例子.假设一个演员要登上舞台,那么扮装师要为演员扮装,直接转变演员的形象(插入式效果),服装设计师要为演员设计服装,而设计服装就需要演员的一些资料数据,接下来把演员的资料数据给服装设计师(相当于发送过程,这一过程没有直接对演员产生影响),然后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服装给演员穿上(发送式效果).可以这样理解,发送式效果所获得的效果信号就相当于套在演员(经过处理的根底人声信号)身上的衣服.以上内容也是别人教我的,很有用,他学的专业就是这方面,为什么要按这样的步骤具体我不解释了,太麻烦.很多混音产生问题主要是混响器和延时器以插入方式参与到音轨之中(插入式效果),这是混音大忌,其实我之前也始终都在犯这样的错,好在现在最终明白正确的方法了.补充一下,以文中步骤为例,2A,混响3A上,只有一条总线A5步也就不需要了,也就是没有“发送“这一过程.关于需不需要再添加其他的效果器这得视状况定,效果器加得越多问题可能越多,本着能少加尽量少加的原EQ),B(延时),C(混响),主控轨(L2或臭氧),这是最根本的5个.假设要添加额外的效果器的话是以插入式效果直接加在人声轨上,发送式效果一般状况下只有延时和混响需要.或许有人会问,EQ也添加在人声轨上呢?人声轨不是也可以发送到其他总线吗?为什么要特意添加一个总线A呢?这里需要留意,EQ处理的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参数,假设都放在一起的话不便利调整,分开的话在混音器界面还可以调整音量配比.另外,假设是多人合唱有多个人声轨,那么分别给每个人声轨插入压缩器后,A,,A所插入EQ(A的音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