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走进文学的方式-角色体验式阅读_第1页
有效走进文学的方式-角色体验式阅读_第2页
有效走进文学的方式-角色体验式阅读_第3页
有效走进文学的方式-角色体验式阅读_第4页
有效走进文学的方式-角色体验式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效走进文学的方式——角色体验式阅读【摘要】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中,文学的阅读更显示出在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方面的独特地位。角色体验式阅读能够在文学阅读中发挥优势。本文阐述了此阅读方式的定位,并结合具体教学操作,探讨了角色体验式阅读的实践效果和科学育人的价值。【关键词】文学阅读;角色体验式;育人功能一、引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英语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中,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从精神层面更突出育人树人的价值。为了能够着重实现这两项核心素养,文学阅读是对应匹配的有效途径,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文学阅读教学存在“重考试、轻能力”的严重问题,文学阅读教学中学生没有真实体验过程,只是听命于教师引导分析,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扼杀了学生富有个性的见解。角色体验式阅读教学,以鲜活的生命力,让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下面就本人在文学阅读教学中采用角色体验式阅读谈一谈实践体会,以就教于同行们。二、传统教学中的问题与分析1.学生读不懂原著很多同学几乎没有读过原著小说或节选。当老师布置任务后,学生回馈的大致感受会是读起来非常枯燥,阅读难度较大,且耗时长,有很多内容看不懂,最后的结果是读完后不太理解,没有什么印象,失去阅读的兴趣。对于学生自学阅读文学产生的这种认知,大致有以下一些原因:首先,文学的语言表达。其语言表达的方式可能不同于课堂中所学到的英语表达,句式较难把控理解,且有一定量生单词,造成理解的难度陡增。还有就是学生可能认识语句中的每个单词,然而对语境中单词或短语的语义却不知其意,在理解文本表层意思方面就已经有了阻碍。其次,语篇背后的思维方式。作者以自己的经历和思想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在思维方式上,与读者有文化的差距也有思维层面的差距,让学生未必容易理解认同。再者,学生缺少对英语文学的赏析技能,难以对表层的人物语言、行为、心理的描写有深层的挖掘,不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文学的优异价值,不能够深入的看懂人物情节的背后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最后,在没有老师营造的氛围感染、孤立枯燥的状态下,难以进一步阅读。2.文学阅读课堂上的教学困境文学课的教学可能会遇到两种困境。第一种,在课堂实施的难度较大,其原因的主要一方面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忙着跟老师一起分析文本,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受并不深,对人物没有什么共鸣感,很被动地去阅读,难以真正投入并迸发出热情。第二种,学生为了配合老师的上课而进行查找文本回答问题,看上去学生也在认真阅读并思考,较为积极,符合教学环节。但是实际是为了回答上老师的问题,在课堂上要配合上(常见于公开课)。这与学生置身于作品中人物的视角真正投入在文本之中主动思索后事如何发展并表述自己的情感思想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3.现行阅读教学模式的特征与弊端通常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教师会引导学生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理清作品中的人物之间的关系、情节高潮的走向、环境场地的查找,还有文章的组织结构的划分、相关要点的拓展。再以旁观者的角度讨论文本内容,表达自我看法。笔者把这种教学方式称为文本分析式阅读。文本分析式阅读的优势在于对文本的解构与建构,然而这种以局外人的视角来阅读和获取文本内容的方式使阅读者缺少了角色体验,不能够真切的感知角色,更不可能以不同人物的视角来观察思考,理解不同角色所处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为自己的人生和思路提供参考。不能够体验理解角色的思维,也就难以达到融通文学背后传达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不能够迁移到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三、角色体验式阅读的教学定位为了克服传统文学教学的弊端,让学生有良好的阅读投入状态,应当让学生体验作品中的角色,思索在描述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下,自己作为其中的人物,有什么感受会怎样去做,角色体验式阅读应运而生。角色体验式阅读能够在文学阅读中发挥出对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培养的优势。以这种阅读方式走进文学,能够从不同的维度培育人的思维品质,有利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品鉴。角色体验式阅读的定位是独立于文本分析式阅读之外的一种阅读方式。并不是说在教学中去除解读分析文本的教学环节,而是应当加入角色体验式阅读,来消融纯文本分析的枯燥性,并弥补文本分析式阅读教学维度的不足之处。角色体验式阅读使得阅读者不再以第三者的角度看待文本,而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经历体验文学中人物的历程,沉浸在文学描述的环境中,调动了阅读者的主观积极性,对情节如何发展,一路充满了期待与思考,可谓是边阅读边体验边思考。深入理解文本是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前提,角色体验式阅读不仅是文学作品学习理解的有效实现方式,也是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活力所在。四、体验式阅读在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有多角色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当挑选出几个代表性的角色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式阅读。这就涉及到学生对作品的多轮阅读和教师的多轮课堂设计,对教师的备课要求较高,思绪也相应发散。但终归是以作品的主题为引领的,不会出现散而不收。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二第四单元的《TheOldManandtheSea》是一篇人物单一的节选,现以此为例,探讨在文本分析式阅读的同时,融入角色体验式阅读,让学生体验角色所经历的情节,与主人公的身心产生共鸣。其教学环节的实施会根据具体的教学策略来有序展开。体验式阅读的教学铺垫解析词语语境语义本文在教学单元中属于拓展性阅读。因此不同于精读、泛读,不是强化语言知识学习,也不使侧重于训练阅读技能。然而有些较难理解的语言表达却成为学生阅读的障碍,这样的一处一处的障碍,使得学生不能关联上下文,也就无从很好的沉浸在阅读中。其中一些表达为:turnedalittleonhisside;pulledpartwayover;feelinghimselfgo等,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对way的认知是“方式方法”,这个意思带入语境便不知所云;而go的意思是“去”在这个语境中学生并不知道是要“去哪里?回家?还是什么意思?”这些看似熟悉简单的单词在语境中让学生愣在那里想不通什么意思。因此,根据真实阅读环境的创设策略(陈永芳,2014),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语境语义,进行同义表达,是扫除浅层阅读障碍的有效措施。(2)用Wh-questions来理清记叙文事件顺序把握策略(陈永芳,2014)就是要求学生对叙述类文体的文本获取事实信息。Wh-questions实用明了,可以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基本的信息了解。此时,本课只需让学生查阅方框中的介绍和节选的第一段即可。Where/SettingTheseaWhenAftercominginempty-handedforeightyfourdays.Who/CharacterTheoldmanWhatTheoldmanattemptstocatchthefishWhyHeneedstomakealivingHowTheoldmanpulledonthefish引领学生逐层角色体验式阅读在以下环节中,将根据对比分析策略和人物情感体会策略(陈永芳,2014)来实施教学。(1)体验老人的身体感受和心理想法从角色的角度感受主人公的身体状态和心理想法,为主题的归纳打好基础。PhysicalconditionPsychologicalthoughtsLine12-15HefeltfaintagainnowPullhands,hethought.holdup,legs.lastforme,head.Line21-24Hismouthwastoodrytospeak.Yes,youare,hetoldhimself.you'regoodforever.Line30-33You'regettingconfusedinthehead.Youmustkeepyourheadclear.Line35-36OnthepointoffeelinghimselfgoIwilltryitoncemore.Line37-40HefelthimselfgoingI’lltryitagain,Line41-42HefelthimselfgoingIwilltryitonceagain.此项填词设计并不是让学生在两三分钟之内把信息全部检索出来,而是不同的对比部分分散在不同阶段阅读过程中,为的是能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多次感受到老人的身体与心理的对比。最后把每一部分的对比融汇在一起,形成整体对比视觉。(2)体会老人为什么赞美鱼反衬手法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加深读者对人物的感受,是文学欣赏中一项不可忽略的艺术。对于文中”NeverhaveIseenagreater,ormorebeautiful,oracalmerormorenoblethingthanyou,brother.”这样的语句,是老人在多次捕捉无果的情况下却对于大鱼进行赞美。提问学生;是否因为欣赏它,而且要放弃它?当然不会,因为后面紧跟着一句”Comeonandkillme,Idon'tcarewhokillswho.”。那为什么要赞美它?可以感受老人对于困难是什么样的心理?引领学生从后面那一句话分析,反映出老人在体力渐衰的状态下,仍然要挑战高难度目标,有着一种不服输不认命且要征服困难的心理(Strong-willedandnevergiveup.Nomatterhowchallengingitis,Ishallconquerit.)。通过这样的问题链,使得学生有表层的文字理解走入对主人公心理感受,从而得以与老人的产生共鸣,并欣赏老人的精神世界。(3)领悟语言的省略在前文中出现了。”Lastforme,”,”You’regoodforever.”,和”clearup,head.”这样鼓励自己的语言。为什么在line35-36中出现了两次”Idon'tknow.”他说我不知道。这句话来的好像很唐突。老人他到底不知道什么?他什么不知道?在实际教学中,问到英语优秀的学生的时候,他们的现场表现是不知道这句话在说什么,不知道老人想表达什么。那么这时应当串联上文中提到的多次搏斗和结果,让同学们感受到如果是自己,此时对于成功捕鱼,是否有把握?(Ifyouhavetriedfourtimes,wornoutandtoodrytospeak,areyousureyoucanmakeitinthenextturn?)同学们在老师引领下很快反应过来老人的想法,(Idon'tknowwhetherIcanmakeitnexttime,butIshallgoon./Determinedtocatchthefish,maybeIwillgetitinthenextturn.)。所以这两句小小的省略,仍然反映出老人一贯的思想和性格。通过研读,从文字词意的理解到进入人物角色,感受角色心态的同时认可人物的内在品质。前面三点,引领学生从正面描述、反面衬托和对省略的研读来从不同的角度体验欣赏人物的个性,开拓学生的认知思维。(4)与角色心理共鸣对于多次搏斗结果,文章出现了不同的描述:”Fishyouaregoingtohavetodieanyway.Doyouhavetokillmetoo?”,”You'rekillingme,fish.”。对此,应当及时询问学生老人的心情,营造好情景氛围。比如学生回答老人当时的心情是非常气愤的时候,追问学生Whyhewassoangrywhenthefishswamaway?从文章中的表述(thefishpulledpartwayoverandthenrightedhimselfandswamaway和Henearlyhadhim.Butagainthefishrightedhimselfandswamslowlyaway.)得出因为老人竭尽全力,就快把鱼拉过来了,可鱼还是游走了,所以他非常气愤。再追问学生,手里仍然拽着鱼线,你是愿意就此放弃,还是想继续把鱼拉过来(Stillwiththefishinglineinthehand,areyouwillingtogiveuporpullthefishover?)?通过学生的回答,得出Wehavethesamepsychologyastheoldman.,拉近学生与老人的心理。以及文中的Twicemoreitwasthesameontheturns.在四轮捕鱼无果的时候,问学生:疲劳至极又钓不到鱼,大家自己会是什么心情?会有什么想法?学生可能会直接回答继续或者放弃。此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考量Wemaychoosetogiveuptorest,meanwhile,givingupmeansnothingtoeatandalltheeffortiswasted.Butanothertrymaypullthefishover.学生总体的感受大致会是既失望又想再试一次。通过询问学生老人的心情和自己的心情,使学生与老人的心理产生共鸣,这时学生的思想状态已经和角色一体了。此时稍作停顿,对悬而未决的事情继续询问他们Areyougoingtoreadthefollowingpart?学生是从捕鱼失败、失望的心情转而成为将再次捕鱼搏斗的期待的心情,进入到身临其境的文本环境之中。(5)沉浸于结尾的想象节选的结尾并没有给出捕鱼成功与否的结果,但这也正是给人以期待和想象的空间。文章到这里并不是告一个段落结束;相反,学生已经沉浸在情节追寻之中,和主人公一样,从文中的双手软弱无力,眼睛也朦胧迷糊了(hishandsweremushynowandhecouldonlyseewellinflashes.)这样的描述中,感受到体力透支的状态,同时又有着捕鱼的期待。这根拉着大鱼的线,始终同时也拉着老人和同学们的心!教师应当在这个火候适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表述。这样也正好对应主阅读中提出的文学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和想象力。想象力不仅存在于对文本本身,还在于在文本之外的延伸想象。这样体验式阅读所激发的期待和想象,正是文学欣赏的沉浸状态。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就是一种思维品质(程晓堂,2018)。以上五点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验作品中的人物,思考自己与老人的感受和想法的共鸣之处,提升思维的换位思考能力。体验阅读之上的鉴赏(1)欣赏写作手法从语言的表达特征来看,同学们会发现作者海明威的写作手法是重复描述。如果乍一看文章,可能会感觉到枯燥单调,但是经过体验式阅读,会感受身临其境。那么要追问学生,这种写作手法好吗?好在哪里?使得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让读者有强烈的体验感、给人印象深刻(vivid,lively,impressive,feelinglikehavingexperiencedit.),就自然会成为课堂上得出的结论。(2)归纳老人性格通过语言和行为的描写塑造起来的人物,其背后的性格和思想才是隐藏的人性所在。因此归纳出人物的性格,会使人物给读者以真实的存在感。纵观全文,学生总结老人的性格。其表述的词大致为:Optimistic、Confident、Persistent、Strong-willed、Strong-minded、Nevergiveup、Fightforyourgoal.老人性格的总结为主题意义的探索起着铺垫作用。(3)探究主题意义语篇不仅要有内容,而且其内容要围绕一定的主题。语言学习就是通过在语境中学习有主题意义的语篇来实现的(程晓堂,2018)。因此角色体验式阅读教学明的是让学生体验角色,暗的实则是体验作品中的主题意义。教师最后再和学生一起将主题意义探究出来,使主题意义明朗化,并可作为学生未来人生的指导。根据老人的身体感受和心理想法的对比,和同学们的体验,来探讨作者海明威借老人的口说出了“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可以被打败。”(“Amancanbedestroyedbutnotdefeated.”),这句话具体是在表达什么?其实也就是老人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对比(PhysicallyandPsychologically),因此这句话可以被表述为Amancanbephysicallydestroyed,butnotpsychologicallydefeated.。继续提问,那么这个主题又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其意义就在于让我们明白:人身体上再怎么受苦,但内心世界要坚定乐观,不畏不弃。得出这一点结论是全文的核心。阅读过程的关键在于以体验主人公经历的方式来切身感受到主题的意义,而不是以局外人的角度讨论主题。真正达到有所读、有所感、有所悟。五、角色体验式阅读的实践反思角色体验式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验,把外在的、陌生的、与己无关的阅读对象“导演”成为可交流的、熟悉的、身临其境的阅读活动过程。这种阅读方式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丰富的人文性,具有强烈的情感内蕴和审美价值。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角色体验教学效果明显:1.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本单元主阅读中提出的文学作品的三个特征(1)角色体验式阅读引领学生感受老人与鱼搏斗的情节,让学生体验到老人真实的形象。文章的美感就在于老人不畏不弃的个性气质。学生体会到第一特征的真与美;(2)逐步品读老人与鱼多轮搏斗的描述,情节扣人心弦,学生产生共鸣,对下一回合既担心老人的身体又充满期待。特别是节选的结尾,仍没有结果,引起学生充满想象。学生沉浸在第二特征的情感与想象。(3)探索出来的主题意义让学生懂得人生是有目标有艰辛的,但内心不可以被打败。作品背后的主题意义,对人生有启示指导作用,让学生理解第三特征的文学持久的生命力所在。阅读的方式是以体验的方式来感受这三个特征,而不是以分析划定义的方式得出来。2.对主题意义探索的作用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新《课标》)。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应立足于学生对文本表层信息的理解。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