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黄的功效与作用_第1页
蒲黄的功效与作用_第2页
蒲黄的功效与作用_第3页
蒲黄的功效与作用_第4页
蒲黄的功效与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蒲黄的功效与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蒲黄提取液对离体兔心有明显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蒲黄水煎剂及以蒲黄为主的复方心舒m号水煎剂均可使金黄地鼠夹囊微循环小动脉血流速度加快、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加;对小鼠心肌微循环也有改善作用。蒲黄对家兔心肌损害有防护作用,家兔左室支动脉结扎形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术后经用蒲黄治疗,可使家兔心肌梗塞范围缩小,病变减轻,还可使该模型家兔体内循环血小板比率升高,说明蒲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能是其抗心肌缺血作用的机制之一。从长苞香蒲花粉中提取分离的水仙甙能明显保护垂体后叶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增加小鼠心肌86Rb摄取率,推测与水仙甙的钙拮抗作用有关。大剂量蒲黄具有抗低压缺氧作用,提高动物对减压缺氧的耐受力。蒲黄醇提物可延长夹闭气管小鼠和结扎颈总动脉小鼠的心电消失时间;可使小鼠异丙肾上腺素增加耗氧致缺氧、尾iv空气的存活时间延长;但对NaNO3所致小鼠组织缺氧死亡时间无延长作用。表明蒲黄提高心肌及脑对缺氧的耐受性或降低心、脑等组织的耗氧量,对心脑缺氧有保护作用,其原理可能为阻止心肌中ATP及ADP含量降低,使大脑皮层细胞膜上Na—K一ATP酶及Mg一ATP酶活力增强,加速ATP分解,并使中枢抑制加强,提高缺氧耐力,还可使缺氧心、肝超氧化物歧化酶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提高脑组织及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氧耗量及乳酸含量。蒲黄提取物对离体蛙心、兔心有可逆性的抑制作用,高浓度时使心脏停搏于舒张状态;并有降低家兔血压的作用。蒲黄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可能与蒲黄中所含的槲皮素(亦是胆碱脂酶抑制剂)有关。长苞香蒲花粉中的异鼠李甙凰有提高心肌cAMP水平的活性。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蒲黄能防止喂饲高脂动物的血清胆固醇水平增高,并能增加喂饲高脂家兔的粪便胆固醇。该作用除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增加粪便胆固醇外,可能还与影响体内胆固醇代谢有关。将蒲黄油、蒲黄残渣及蒲黄花粉分别喂饲食饵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结果蒲黄花粉的降血脂作用最为明显。给饲以高脂饲料的家兔每日每只加服蒲黄16g,12周后停饲高脂,继续服用蒲黄4周,给药组不仅血清胆固醇迅速下降,9周即达正常浓度,而且主动脉壁胆固醇含量减少,病变减轻。心肌内小动脉扩张,血流增加,代谢旺盛,心肌营养改善,斑块形成较少;电镜检查,可见多数兔主动脉内皮完整光滑,内膜下层正常,仅偶见极少量的细胞浸润和脂质沉积。实验表明,蒲黄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是对不同环节的综合作用所致。蒲黄除可使急、慢性高血脂症家兔血清总胆固醇(TC)降低外,还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一C)升高、前列环素(PCI2)显著下降,血栓素A2(TXA2)/PGI2升高,使两者比值维持正常。体外实验发现,蒲黄兔血清能明显促进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合成PGI2,而对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则无明显影响。蒲黄的降血脂作用还与其激活巨噬细胞功能有关。临床双盲法观察发现,蒲黄有良好的降低总胆固醇、升高HDL—C、降低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性的作用(比300mg/d阿期匹林效果好);同时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并能抑制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蒲黄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及槲皮素均对降血脂和防治粥样硬化有效。含黄酮类的蒲黄组分FW(含烃、碳水化合物的固醇类物质)有强烈的刺激猪动脉内皮细胞产生PGI2和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的作用,同时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蒲黄中的活性成分三十一烷醇一6有降甘油三脂的作用;B一谷甾醇及其棕榈酸酯是降胆固醇的有效成分;B一谷甾醇棕榈酸酯还可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此外,B一谷甾醇葡萄糖甙、异鼠李素一3—0—4-1-鼠李糖(1—2)-B-葡萄糖甙、及槲皮素一3—0—4-鼠李糖基-B-葡萄糖甙可分别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的多种环节。说明蒲黄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为各种有效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凝血过程的影响:蒲黄对凝血过程的影响结果报道不一。早期研究认为,蒲黄能使家兔血小板数目增加,凝血酶元时间缩短,有明显缩短血液凝固时间的作用。蒲黄熟用炒炭,可增加止血作用。其原因之一可能是蒲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槲皮素等)在一定温度下转化为具有止血作用的鞣质。但也有报道,蒲黄炒焦后,其止血作用与生蒲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更多的报道则认为,蒲黄能抑制血液凝固过程。对31例冠心病、高血脂患者的血小板粘附性、聚集性、抗凝血酶m活力等进行了2口。的临床疗效观察,发现蒲黄能明显地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并能轻度增加抗凝血酶III的活力。纤维蛋白平皿法研究发现,蒲黄水提取液及其复方失笑散有促纤溶作用,说明它能直接分解纤维蛋白,不依赖纤溶酶系的存在。其促纤溶的活性成分可能是低分子物质,走性实验有黄酮甙类物质的阳性反应。实验性颈静脉血栓模型的家兔p。蒲黄水浸液后,24小时血栓溶解率显著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浆纤溶酶原含量无明显变化;代表血液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的血纤维溶活力在服药2一5小时内却显著增强。蒲黄煎液及其提取物总黄酮、有机酸、多糖等对ADP、花生四烯酸及胶原诱、导家兔体内、外血小板聚集功能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以总黄酮作用最强,说明黄酮类化合物为蒲黄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有效成分。推测蒲黄总黄酮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能与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升高血小板内cAMP,使细胞内Ca2+浓度降低有关。上述4种被试组分对纤维蛋白原系统均无明显影响,但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的解聚作用。是否与Ca2+有关,尚待研究。蒲黄异鼠李甙II在体内、外均能抑制由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并能明显延长复钙时间。长苞香蒲中异鼠李甙还有抗血栓形成效能。从长苞香蒲花粉中分离出多糖(分子量约为30000),低于100ug/ml时,可加速血浆复钙时间;较高浓度时,则抑制血浆复钙时间,其促凝血机制是由于激活了接触因子(XII);抗凝机制是蒲黄多糖抑制了纤维蛋白酶释放纤维蛋白肽的速率和纤维蛋白的聚集。近报道,从宽叶香蒲的干燥花粉中分离出一种新的黄酮甙和一种未知化合物,经实验有止血作用。对子宫及肠道平滑肌的作用:50%蒲黄注射液对豚鼠离体子宫和家兔在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小剂量使规则子宫收缩稍有增强,大剂量时子宫兴奋作用明显增强,呈不规则和痉挛性收缩。Ip2-3g/kg,对豚鼠、小白鼠中期引产有明显效果。其机制可能与直接增加子宫收缩和止血作用有关。蒲黄提取物可增强离体兔肠的蠕动,该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蒲黄所含异鼠李素对小鼠离体肠管有解痉作用。蒲黄水溶性部分可用于治疗与免疫过敏及感染有关的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还可预防动物肠粘连的形成。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长苞香蒲可使大鼠胸腺、脾脏明显萎缩,免疫应答反应受到抑制,而大剂量时又可使巨噬细胞功能显著增强,并有提高胸腺、脾脏cAMP含量的趋势,这似说明香蒲花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32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类患者p。同时保留灌肠蒲黄水溶部分,给药后,患者补体C3上升至正常,免疫球蛋白均下降,其中IgG下降至正常,临床症状改善,其作用似与调整免疫功能有关。其它作用:蒲黄水溶部分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弗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史密氏痢疾杆菌及2型副伤寒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槲皮素也具有抗菌、抗过敏、解痉等作用。蒲黄粉外敷治疗外伤性头部水肿3天平复如初。大鼠桡骨骨折断端注射蒲黄注射液,可促进愈合,加速血肿吸收、机化,骨母细胞及软骨细胞增生活跃,促进骨痂形成。但用蒲黄水溶部分浸湿纱布外敷无此作用。包括蒲黄在内的花粉对机体影响是非特异性的,可促进生长、提高机体运动能力、改善记忆功能、延缓衰老,可使机体在不利条件因素下所出现的生理及生化上的变化转向正常或趋向正常方向发展,是一种优良的致适应剂。蒲黄醇提物能延长小鼠的游泳和爬杆时间,有抗疲劳作用。还可明显消除家兔腹水。现场人体验证,对预防急性高山反应效果显著。蒲黄能活血祛瘀,常用于血瘀经痛,产后恶露不下,血瘀腹痛。近代临床报道用于冠心病有效,对合并血脂高者也有一定降脂作用。单味蒲黄对降低冠心病人胆固醇和血小板粘附率有较好的作用。对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尿、便血及咳血、鼻衄,有减少出血的作用。临床认为对产后子宫的收缩作用,较益母草为佳。钩藤的功效与作用钧藤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等功能;主治头晕、高血压及小儿惊风等。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云南以及长江以南至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生于山谷、溪边疏林中。下面小编详细讲解钩藤的功效与作用钩藤镇静和抗惊厥作用对中枢运动性分析器兴奋性增高的状态,确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所组成。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通过心脏有节律性收缩与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按照一定的方向不停地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机体生存最重要的生理机能之一。由于血液循环,血液的全部机能才得以实现,并随时调整分配血量,以适应活动着的器官、组织的需要,从而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和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循环一旦停止,生命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最后将导致机体的死亡。大小循环示意图循环一旦停止,生命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最后将导致机体的死亡。大小循环示意图对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子宫收缩是指整个腹部觉得硬绑绑的,或是有紧绷感,甚至会有疼痛的现象。但是,当胎儿在活动或是胎儿长大,子宫带拉扯时,也感到似乎是有子宫收缩。治小儿惊厥功效小儿惊厥又称抽风,主要表现为突然意识不清,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动,通常数分钟后缓解。惊厥同时发热的常见原因有:热惊厥。如上呼吸道炎、幼儿急疹、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泌尿道感染、麻疹、猩红热、腮腺炎等,这种情况临床常见,占惊厥伴发热的50%以上。颅内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脑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脑脓肿等。急性严重感染。如败血症、大叶性肺炎、中毒性菌痢、沙门氏菌感染等可引起中毒性脑病,可能是由于机体对感染毒素的过敏反应及体液代谢紊乱、脑缺氧等引起。治小儿惊痫功效主证:惊怵不安,或惊恐异常,面色或青或白,吐舌惊叫急啼,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滑。症候分析:本证多由胎中受惊或婴幼儿期卒受惊吓而致。暴受惊吓,气血逆乱,神志失常,神气溃乱,精神伤动,故见惊恐异常,惊叫急啼。神不守舍,故见惊怵不安,面色或青或白。舌为心之苗,心经积热,故见吐舌。治法:镇惊安神,祛风定痫。治高血压功效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治小儿盘肠内钓功效小儿盘肠气痛,表现为干啼,额上汗出。由于小儿肠府脆弱,突为寒气所搏而成。治宜利气散寒。用金钓子散加减。治伤寒头痛功效

伤寒头痛,病证名。外感风寒表证所见头痛。《医学六要•头痛》:“伤寒头痛,脉浮而紧,身形拘急,恶寒脊强,身大热”治宜疏寒解表,选用麻黄汤、羌活冲和汤等方。参见风寒头痛条。治全身麻木治半边风就是人体的一半瘫痪。有的是短暂性的,有的是持久性的治面神经麻痹1961年6月国际医学协会称“面神经麻痹称”为“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通常是指在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面神经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12.治呕血对于一些重症患者,有吐血情况的,可以缓解其耐受程度。降低其吐血次数。这也是临危病人常用药引之一。鬼针草治疗高血压鬼针草,又名一把针、粘身草、刺针草、盲肠草等,现代药理证明,鬼针草含黄酮甙、皂甙、鞣质、多元酚、香豆素、苦味素、碘、胆碱、氨基酸、维生素等成份,对调节人体血压具有良好的功效。鬼针草,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鬼骨草、鬼钗草、一包针、刺针草、婆婆针、盲肠草等。早在古代就作药用,如李时珍《本草纲目》就载有该药苦平、无毒,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作用。多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慢性气管炎、胃肠炎等。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发现,鬼针草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良效,每日取鬼针草干品12〜15克煎服,连服3月,有效率在90%以上。鬼针草不但能改善或消除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肢体麻木、心悸、疲惫等高血压症状,还能降低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改善异常的血流变作用。对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动脉硬化、静脉血管栓塞、水肿也有较好疗效。尤其可贵的是鬼针草具有显著的降压、祛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血栓形成等功效,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药源广泛,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又无毒副作用,实为高血压病的良药鬼针草的治疗作用【制法】洗净,晒干,切碎用。【药用】为菊科植物鬼针草的全草。【性味与归经】苦,性温平,无毒,。【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全草均可入药。民间常用它治疗肠炎、痢疾等疾病。【临床应用】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清热解毒,肠痈及毒蛇咬伤等。鬼针草一两,煎服;或与蒲公英、筋骨草等配合应用,治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鬼针草一两,煎服;或与半边莲配合应用。治毒蛇咬伤,鲜鬼针草二两,煎服;另取鲜叶一把,洗净,捣烂敷换处。治损伤性腰痛症。本品有活血散瘀作用,治损伤腰痛,可用鲜草二两至三两(干草一两),加红枣、红糖、黄酒适量,炖汁服.3- 治脑震荡症。可与活血药如当归、川芎、丹参等配合应用。此外,本品又可用治脱力劳伤、体虚无力,可配合仙鹤草、红枣等同用。4:鬼针草嫩草、干品均可药用。水煎服者,取5-9克,水煎服;当茶饮者,每次取药3克放茶杯中,冲入开水泡15分钟,徐徐饮之。一般用药后7天一3个月见效。如能坚持长期服用,还可起到降低血脂的功效。治高血压:鬼针草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着奇妙的功效,并有明显的降胆固醇作用,久服能有效地抑制脑血栓的形成,是一种防范心脑血管病的良药。治虚劳乏力:鲜鬼针草50g,紫金牛、龙芽草、六月雪各10〜15g,红枣7枚,水煎服,崩漏吐血者忌服。治腰痛:鲜鬼针草250〜300g,水煎取汁加红枣、红糖、黄酒适量,炖煎,2天服完。治黄疸:鬼针草、杵木叶各15g,青松针30g,煎服。治急性肾炎:鬼针草叶45g(切细)和鸡蛋一个煎汤,加适量麻油或茶油煮熟食之,日服一次。治偏头痛:鬼针草30g,大枣3枚,水煎温服。治胃气痛:鲜鬼针草45g,猪肉125g,同炖,调酒少许,饭前服。治跌打损伤:鲜鬼针草30〜60g(干的减半),水煎服,另加黄酒30g,温服,日服一次,连服3次。治四肢无力:鬼针草一把煎汤服。【处方用名】鬼针草、盲肠草(洗净,晒干,切碎用)。【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大剂量可用二两,煎服。降压草一一民间常用红茎鬼针草治疗肠炎、痢疾等疾病。近年发现,该药对血压具有良好的双相调节作用,高血压病人服了此药可使血压降低,血压偏低者用药后可使血压升至正常,临床则多用作降压。用红茎鬼针草降血压不仅安全可靠,而且,还可以避免某些降压

药性功能障碍的副作用。红茎鬼针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红茎鬼针草中含黄酮类、多炔类、酚酸类等成分,具有抗疟、抑菌、抗炎、抗病毒、抗氧化、降血糖、降血压、保肝等药理作用纯野生鬼针草具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功能。主治感冒发热;风湿痹痛;湿热黄疸;痈肿疮疖。还具有抗癌功效。据报道,科研人员从这种草中提取有效物质,针对前列腺癌、卵巢癌和乳腺癌等5种癌细胞分别进行了实验。在所有实验中,白花鬼针草的提取物都能阻止癌细胞的长。【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泻。用于肠炎腹泻、阑尾炎、感冒咽痛、肝炎、蛇虫咬伤。鬼针草是一种很神奇的野草。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由于其病因的特殊性,治疗时只有中医治疗效果较好。我国民间常用鬼针草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尤其可贵的是,高血压病人经服鬼针草,血压降至正常后,再延续用药血压也不再下降;低血压、正常血压者延续用药血压也无影响。鬼针草具有显著的降压、祛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血栓形成等功效。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药源广泛,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又无毒副作用,实为高血压病的良药。具体方法,每日用干鬼针草30克,加水2000毫升,水煎后代茶一日内服完,连续服用八、九天见效或血压恢复正常,并且能长期保持血压稳定。鬼针草的独特之处在于患高血压的病人服药后血压能降至正常,血压偏低的人可使血压回升,血压正常的人没有变化,它确实是防治高血压,脑血栓和冠心病的特效药物。喝菊花茶,就是那种小小的,象绿豆一样的小黄绿色的菊花,效果特别好。【绝招】用天麻泡白酒,然后每天食用一小片天麻,就可以了![临床经验]鬼针草治疗高血压III[临床经验]鬼针草治疗高血压III鬼针草又名一把针、粘身草,性味苦平,有清热解毒、消肿止泻的功效。现介绍鬼针草在治疗高血压的应用。使用方法:每天用干鬼针草30克,加水1000毫升,水煎后代茶一日内服完,连服八九天见效或恢复正常,并且长期保持血压稳定。该药的独特之处在于患高血压的病人服药后,血压能降至正常,血压偏低的人可以使血压回升,血压正常的人没有变化,它对防治高血压、脑血栓有一定疗效。提供“鬼针草”治疗高血压的人,是韦绍群同志。他原是广西融水县组织部离休干部,离休后研究鬼针草达8年之久。他亲自种药、栽培收割、制药、留种。然后再把制成的药和种子寄往全国各地的患者。他就是这一方药的受益者,自从服药后,血压平衡,自觉症状良好,食欲增加,睡眠明显好转。过去走路困难,现在走上20里路也不费劲了。据来信反映,全国数名患者服药后,一致认为韦绍群推荐的“鬼针草”是治疗高血压一种好中药。用量:每次鬼针草8-10克,加入500毫升水煎服,每天二次,最好戒烟酒。一般服用1-2周血压维持正常。近几年,临床应用鬼针草治疗高血压病取得显著疗效,有效率达100%,痊愈率98%。鬼针草亦称金盏银盘、三叶鬼针草,民间称为老鼠枪、长寿草等.服法用量:每天取鬼针草(干品)10克、先将其洗净,然后加入水0.5-1公斤,烧开即可当茶饮用。也可每次用干鬼针草30克,用水2000毫升,水煎后当茶饮,一日内服完,连服3—5天见效或恢复正常,并长期保持血压稳定。该药的独特之处是在于患高血压的病人服药且血压降至正常,血压偏低的可以便血压回升,血压正常的人没有变化,它确实是防治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特效药物。据文献资料记载,该药对三硝酸甘油脂、胆固醇、血液黏稠度均有明显降低作用,不失为祛病健身的中草药之宝。翻白草的功效与作用、介绍、用法用量【药材名】翻白草【英文名JDescolorCinquefoilHerb[拉丁名】HerbaPotentillaeDiscoloris【别名】鸡腿儿,天藕儿,湖鸡腿,鸡脚草,鸡脚草,乌皮浮儿,觭角草,土菜,茯苓草,郁苏参,土人参,全线吊葫芦,鸭脚参,细沙纽,鸡脚爪,野鸡坝,溪白头翁,黄花地丁,千锤打,天青地白【名称考证】鸡腿儿(《救荒本草》)、天藕儿(《野菜谱》)、湖鸡腿(《纲目》)、鸡脚草、鸡脚草(《草木便方》)、乌皮浮儿、觭角草(《植物名汇》)、土菜、茯苓草(《现代实用中药》)、郁苏参、土人参(《福建民间草药》)、全线吊葫芦、鸭脚参、细沙纽(《广西中药志》)、鸡脚爪(《四川中药志》)、野鸡坝、兰溪白头翁、黄花地丁、千锤打(《湖南药物志》),天青地白(《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科目来源】蔷薇种植物【药用部位】翻白草的带根全草。【性味归经】甘苦,平。①〈救荒本草》:“味甜。”②《纲目》:甘微苦,平,无毒。”③《广西中药志》:“味甘,性温。”【功效分类】清热药,清热燥湿药【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消肿。治痢疾,疟疾,肺痈,咳血,吐血,下血,崩漏,痈肿,疮癣,瘰疠结核。【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l-2两);或浸酒。外用:捣敷。【用药忌宜】阳虚有寒、脾胃虚寒等少用。【用药配伍】配生茜草:止血固崩。【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药材鉴定】干燥的带根全草,根呈纺锤形或圆锥形,有时分歧,长约5—8厘米,表面暗棕红色,扭曲而皱缩,栓波无剥落痕。无明显的茎。叶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片两两对生,长椭圆形,具短柄,顶端l枚较大,向下逐渐变小,皱缩,多从中脉向内对折,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白色,密布毛茸,边缘具粗锯齿。根头部及叶柄均被白色毛茸。质稍脆,易碎。气微臭,味涩。以无花茎、色灰白、无杂质者为佳。全国各地均产。主产河北、安徽等地。东北、华北等部分地区尚有以同属植物委陵菜。PotentillachinensisSer.(参见“委陵菜”条)的全草作翻白草使用。新疆系用亚洲委陵菜P.AsiaticaJuz.,西藏系用亮叶委陵莱P.FulgensWall.(参见“管仲”条)作翻白草。显微鉴定: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均稍切向延长;上表皮非腺毛较少,下表皮非腺毛极密。栅栏组织较宽,为3列细胞,海绵组织较窄,细胞较小,类圆形;叶肉组织有草酸钙簇晶,直径9〜32rm。主脉维管束外韧型,木质部半圆形,导管放射排列,韧皮部新月状。主脉上、下表皮内方有2〜3列厚角组织。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较平直,有非腺毛;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弯曲,有气孔,非腺毛众多。非腺毛单细胞有两种,一种极细长,卷曲,直径3〜7顷,壁薄;另一种平直或稍弯曲,直径9〜22顷,壁厚3〜8顷。本品以根肥大、叶色灰绿者为佳。【古籍考证】出自《救荒本草》①《救荒本草》:“翻自草,出钧州山野。苗高七、八寸,细长锯齿,叶硬厚,背白,其叶似地榆叶而细长,并黄花,根如指大,长三寸许,皮赤肉自,两头尖觥。”②《纲目》:“鸡腿儿,生近泽田地。高不盈尺,存生弱茎,一茎三叶,尖长而厚,有皱纹锯齿,面青背白,四月开小黄花,结子如胡萎子,中有细子,其根状如小白术头,剥去赤皮,其内白色如鸡肉,食之有粉”【化学成分】根含鞣质及黄酮类。全草含鞣质。根含鞣质约0.04%,淀粉37%。又报道,由全草分得9个单体化合物,其中7种鉴定为延胡索酸(富马酸,fumaricacid)、没食子酸(gallicacid)、槲皮素(quercetin)、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柚皮素(naringenin)、山柰素(kaempferol)和间苯二酸(m-phthalicaci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