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经络 中医学的理论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750a74feaae4ea1912457349b622ea/a5750a74feaae4ea1912457349b622ea1.gif)
![第五节经络 中医学的理论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750a74feaae4ea1912457349b622ea/a5750a74feaae4ea1912457349b622ea2.gif)
![第五节经络 中医学的理论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750a74feaae4ea1912457349b622ea/a5750a74feaae4ea1912457349b622ea3.gif)
![第五节经络 中医学的理论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750a74feaae4ea1912457349b622ea/a5750a74feaae4ea1912457349b622ea4.gif)
![第五节经络 中医学的理论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5750a74feaae4ea1912457349b622ea/a5750a74feaae4ea1912457349b622e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径”也。人体气血通行的主干;络——分支,网络全身。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人体功能的通路。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
经脉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别络(大络)络脉浮络孙络十二经筋外连连属部分十二皮部
内属——六脏六腑
二、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1.沟通联系作用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将人体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经络的联络作用主要有:
(1)联络脏腑与体表
(2)联络脏腑与官窍
(3)联络脏腑与脏腑
(4)经脉之间的联系2.运行渗灌作用3.感应传导作用4.调节作用
(二)
经络学说的应用1.阐释病理变化
(1)传递病邪
a.外邪通过经络内传脏腑
b.脏腑之间疾病通过经络相互传变
(2)反映病变2.指导疾病的诊断
(1)循经诊断
(2)分经诊断
3.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针灸推拿
a.指导循经取穴
b.指导推拿按摩
(2)指导药物治疗(药物归经)
三、十二经脉(一)名称
1.命名原则(1)“经”——人体气血的主要通道,以与络区别。(2)脏/腑——此条经脉归属于该脏/腑,该脏腑精气血的盛衰直接影响该经脉极其所经过的筋肉皮部。(3)阴阳——归属于脏则为阴,归属于腑则为阳;根据阴气、阳气的多少又进行区分为三阴三阳,阴经走行于四肢内侧,阳经走行于四肢外侧。(4)手/足——行于上肢者为手经,行于下肢者为足经。
例如: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2.具体名称
前——手太阴肺经
内侧——
手三阴经
中——手厥阴心包经后——手少阴心经
前——手阳明大肠经
外侧——
手三阳经
中——手少阳三焦经
后——手太阳小肠经
前——足太阴脾经
内侧——足三阴经
中——足厥阴肝经后——足少阴肾经
前——足阳明胃经
外侧——足三阳经
中——足少阳胆经
后——足太阳膀胱经
下肢——足上肢——手2.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1)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头(面)
手三阳经
手三阴经胸手
足三阳经腹
足三阴经足
2.交接规律(1)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食指末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无名指端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小指端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大趾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足大趾后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足小趾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2)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鼻翼旁(迎香)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目内眦(睛明)
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目外眦(瞳子髎)
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3)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
心中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
胸中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
肺中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3.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4.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表里经┐┌同名阳经┐┌表里经┐┌─→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心中←───────┘│└→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胸中←───────┘│└→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阴┐└───────肺中←───────┘5.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下口幽门,上口贲门),通过膈肌,属肺,从肺系(与肺相连的气管、支气管及喉咙等)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L1),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桡侧端(少商穴L11:在大拇指桡侧,距离指甲根角一分许的地方。)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穴L7)分出,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LI1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LI1),经过手背行于上肢(外侧)前缘,上肩,至肩关节前缘,向后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GV14),再向前下行入缺盆(锁骨上窝),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至大肠,属大肠。
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水沟穴Du26),至对侧鼻翼旁(迎香穴LI20),交于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出而挟口两旁,环绕口唇,在颏唇沟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下关穴,沿发际,到额前。
分支1:从颌下缘分出,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处的气街。
分支2: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至气街,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沿大腿之前侧下行,至膝膑,向下沿胫骨前缘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
分支3:从膝下三寸处,下行入中趾外侧端。
分支4:从足背(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交于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至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中,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心与其他脏相连的脉络),向下穿过膈肌,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目与脑相连的脉络)。
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出腋下(极泉穴H1),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中,沿小指桡侧,出小指桡侧端(少冲穴H9),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
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SI1),沿手背尺侧上腕部,循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行肩胛部,交肩上后入大椎穴,再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沿食道下行,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
分支1: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后,退行进入耳中(SI19听宫穴:耳屏前,张口即现)
分支2: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目眶下,至目内眦(睛明穴B1:旁0.1寸),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睛明穴UB1),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GV20)。
分支1: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处的头侧部。
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出,向后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回出后下行到项部(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旁开1.5寸)下行,到达腰部(肾俞穴B23),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体腔,络肾,属膀胱。
分支2: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UB40)。
分支3:从项部(天柱穴)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T2旁开3寸)挟脊下行至髀枢(髋关节,当环跳穴GB30),经大腿后侧至国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沿足背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UB67),交于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K1),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部,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国窝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GV1),穿过脊柱至腰部,属肾,络膀胱。
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沿喉咙,到舌根两旁。
分支:从肺中分出,络心,注入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分支1:从胸中分出,沿胸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穴P1)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P8:在第二和第三掌骨之间,握拳时正当中指下),沿中指桡侧,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P9)。
分支2: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尺侧端(关冲穴SJ1),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前臂外侧尺、桡骨之间,过肘尖,沿上侧向上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
分支1: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于大椎,分开上行到项部,沿耳后(翳风穴SJ17),直上出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到目眶下。
分支2: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GB3:耳前,颧弓上缘,下关正上方),在面颊部与前一支相交,至目外眦(瞳子髎穴GB1)交于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
起于目外眦,上至额角(颔厌穴GB4),再向后行到耳后(完骨穴GB12),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GB14),又向后折至风池穴(GB20:枕骨下,斜方肌外侧凹陷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多人赛车游戏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文旅项目新年穿越之旅宋韵中国年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第10讲 俄罗斯(解析版)
- 2025个人财产信托合同的范本
- 2025抵押借款的标准合同范本
- 2025水毁工程监理合同
- 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生产合同
- 2025企业承包经营合同书模板
- 提高财务管理能力的技巧
- 提高回答问题的技巧主题班会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团体标准
- 墨香里的年味儿(2023年辽宁沈阳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工行人工智能风控
- 2023风电机组预应力混凝土塔筒与基础结构设计标准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 一年级的成长历程
- 2024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正月十五元宵节介绍课件
- 病毒性肺炎疾病演示课件
- 中考英语语法填空专项练习附答案(已排版-可直接打印)
- 口腔医学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