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_第1页
护理风险管理_第2页
护理风险管理_第3页
护理风险管理_第4页
护理风险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风险管理

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一、什么是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事件及预防方法的识别、评价,并寻求处置对策和科学管理。二、一个实验报告1、基本情况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儿科住院的1316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把2007年1-12月儿科住院的1598例患儿作为实验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2、实验分组对照组:(2005年12月——2006年12月)

年龄0-12岁,男987例,女329例,共1316例。

其中,重症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毛细支气管炎672例,病毒性肠炎267例,病毒性脑炎189例,高胆红素血症91例,新生儿窒息42例,高热惊厥29例,病毒性心肌炎8例,过敏性紫癜8例,药物中毒7例,低钙抽搐5例,肾炎1例;

居住农村1062例,居住城市254例。2、实验分组实验组:(2007年1月——2007年12月)

年龄0-13岁,男1102例,女496例,共1598例。其中重症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毛细支气管炎789例,病毒性肠炎334例,病毒性脑炎238例,高胆红素血症108例,新生儿窒息53例,高热惊厥39例,病毒性心肌炎12例,过敏性紫癜8例,药物中毒8例,低钙抽搐7例,肾炎2例。居住农村1203例,居住城市395例。组别

n 转抄遗嘱

配药环节

注射及更换

巡视环节

拔针环节

差错发生率

环节液体环节(%)对照组

1316 15 17 15 49 11 8.13

实验组

1598 2 1 1 3 1 0.5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3、实验结果表1两组各环节差错发生情况比较(n)三、风险识别、评估3.1转抄遗嘱环节

每日出入院患儿较多,调床几率较大,用药复杂,医嘱零散,不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口头医嘱、抄治疗单、加药标签、输液卡时查对不仔细,抄错床号、药物剂量,甚至漏抄,导致患儿的液体多输、漏输、错输,或床号、日期不符引起医患纠纷。三、风险识别、评估3.2配药环节

儿科患者用药品种多,工作繁忙时查对药物说明书不仔细,忽略药物的配伍禁忌,或药物保存方法错误,血制品、生物制品、酶类未冷藏,药物做不到现配现用,小儿用药剂量小,精确度高,用2ml或5ml注射器抽吸,剂量不准确。三、风险识别、评估3.3注射及更换液体环节

儿科护士都是在家长急切的眼神下,对不配合的患儿进行穿刺操作,压力大,若操作技术不熟练、心理素质差易出现重复穿刺,增加患儿痛苦,部分家长因不能一针见血,大声恐吓、辱骂甚至殴打护士。儿科用药液体量少,瓶数多,静推药物频繁,既要配药,推注药物,又要更换液体,更换不及时易造成回血、瓶内液体滴空;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及实习护士缺乏临床经验,查对不细致、易换错液体。三、风险识别、评估3.4巡视环节

护理人员编制不足,护士超负荷工作,疲劳松懈,巡视病房时药物渗漏未及时发现、处理;履行风险告知义务不及时,健康教育不到位,滴速过快、患儿不适、哭闹加重,甚至病情加重,产生不良后果;或输液速度过慢,回血凝固堵塞针头,重新穿刺增加患儿痛苦;早产儿、新生儿及心功能不全的患儿,输液速度过快,液量过多可引起肺水肿等;患儿好动不合作时输液架被扯倒、输液管及针头被扯掉,由于家长缺乏医学知识,将污染的针头直接插回输液瓶内。三、风险识别、评估3.5拔针环节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液体漏输即拔针,对留置针不熟练掌握封管技巧,导致封管失败、针头堵塞,拔针时动作粗暴,致使患儿哭闹等,激怒患儿家长,引起纠纷。四、风险管理措施4.1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办法

科内成立小儿静脉输液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小组长,组员由3名科内资深护士,即业务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培训科内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定期组织学习《护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定期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培训考核,对低年资护士、新入科及实习进修人员进行小儿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培训。要求每人熟练掌握留置针封管技巧,制定高年资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对实习生做到放手不放眼,实习生的每项操作都要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四、风险管理措施4.2加强风险监控及输液环节管理

严把输液每个关键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保证防范到位,对患者及家长提出的任何不满和问题要及时回应,妥善解决,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四、风险管理措施4.2加强风险监控及输液环节管理

a.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患者例外,但必须复述无误后执行。每位护士必须熟悉常用药物的用量,认真查对医嘱,及时纠正医生的笔误,如有疑问及时与医生沟通。四、风险管理措施4.2加强风险监控及输液环节管理

b.转抄输液加药标签环节时,认真执行双人查对,不可流于形式。四、风险管理措施4.2加强风险监控及输液环节管理

c.加药环节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执行双人查对,熟悉药物作用、药物剂量、半衰期,掌握药物配伍禁忌,根据说明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和溶剂,要现配现用,小剂量药物1ml针管抽吸,必要时先稀释再抽取,设立新药药品说明书使用本,并列入晨间提问内容。四、风险管理措施4.2加强风险监控及输液环节管理

d.注射及更换液体环节,执行者首先核对签名实施治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态度诚恳、热情、宽容、自信,以良好的心态争取一次穿刺成功。对血管条件差者,可由高年资护士穿刺,以减轻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压力,保证穿刺成功率。同时加强护患沟通,取得患儿信任。为防止漏换液体执行输液卡,注射护士填全每栏项目并签名后存放患儿处,以后每瓶液体更换由更换者签名及填写更换时间,患儿及家长监督,最后拔针护士核对,并收回输液卡,固定保存以备查。禁止非护理人员更换液体或拔针。四、风险管理措施4.2加强风险监控及输液环节管理

e.派专人上巡回班,从输液开始,即严密观察,及时询问用药后有无不适,特别是用药30min内。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及时履行风险告知义务,尤其使用某些特殊药物时,其剂量必须精确控制。输液过程中如发现药物不滴或局部肿胀、疼痛等情况应立即处理。对输入青霉素等易过敏药物的患者应重点巡视,对3岁以内哭闹不安的患儿要特别引起重视,需排除因静脉刺激、药物外渗或恐惧所致的哭闹外,警惕因药物过敏、输液反应所致的不适。严格查对,确定患儿液体全部输完后拔针。对于留置针,根据患儿年龄、疾病,正确配制肝素封管液浓度封管,并交待注意事项。四、风险管理措施4.3合理配置人员

输液弹性排班,新老人员搭配,可减轻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压力。小儿治疗多集中在上午,高峰期多安排人员上班,下午休息。四、风险管理措施4.4分析及预防安全隐患护士长每月组织召开科内安全分析会,共同分析输液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检测评价护理风险预防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寻找改进方法,加以防范。五、讨论香港医院管理专家认为:任何临床活动,即使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有危险。儿科住院患儿是一个特殊群体,静脉输液室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础的一项侵入性操作,整个流程包括从执行医嘱、转抄输液加药标签、备药配药、输液、巡视、更换液体到拔针,涉及时间长、环节多,其中存在的风险尤其值得重视。五、讨论(续)我们把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到小儿静脉输液治疗中,通过识别、评估输液各环节存在或潜在的风险,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健全护理风险管理体制,推行精细化管理,通过培训考核等形式,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防风险意识及能力,使护理人员能积极主动地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营造安全的医疗环境,从而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六、案例案例1:患儿,男,1.5岁,因“高热惊厥”急诊入院,入院时精神差,T38.8℃。即遵医嘱给予吸氧、止惊、降温、降低颅内压等处理。降低颅内压用20%的甘露醇70ml快速静滴,在静滴甘露醇的过程中,右足输液部位肿胀,轻微疼痛,有回血。由于患儿较肥胖,血管不好找,静脉穿刺较困难,所以当班护士没有把静脉针头拔除,而是继续在肿胀部位静滴甘露醇,笔者接班后发现患儿输液部位及邻近组织苍白、肿胀、发凉、压痛,此时所进的甘露醇约30ml,立即给予

换输液部位,并在肿胀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