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税收制度课件_第1页
公共经济学税收制度课件_第2页
公共经济学税收制度课件_第3页
公共经济学税收制度课件_第4页
公共经济学税收制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税收制度【基础知识】税收: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税收制度【基础知识】1一、税收制度构成1、税种构成三要素(1)征税对象课税的目的物。它决定征税的范围;也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一、税收制度构成2

(2)纳税人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与个人。法人纳税人和自然人纳税人。负税人:实际承受税款的单位与个人。(2)纳税人3

(3)税率税额/征税对象数额。比例税率:对所有课税对象都按同一比例课征的税率。定额税率:每一个单位的征税对象应缴纳的税额。(3)税率4累进税率:把税基划分成若干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税率随着税基的扩增而递增。累进税率分为: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把税基划分成若干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5

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级次征税对象数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1000元以下5%21000-3000元10%33000-5000元15%45000元以上20%

注:速算扣除数=全额累进的税额-超额累进的税额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6

2、主体税种的形成主体税种:税制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税种。流转税: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税。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2、主体税种的形成7

所得税:以各种所得为课税对象征收的税。所得(Income):经济所得,净所得,合法所得。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所得税:以各种所得为课税对象征收的税。8

财产税:以财产的价值或租金收入为课税对象征收的税。如房产税、契税、印花税等。财产税:以财产的价值或租金收入为课税对象征收的税。9公共经济学税收制度课件10

3、税制质量评判标准

VitoTanzi

的标准1.集中性指标:如果相对少量的税种和税率能筹措到大部分税收收入,就是优良的税制。2.分散性指标:尽量减少收入少的小税种,尤其是贡献率不到1%的税种。3、税制质量评判标准11

3.侵蚀性指标:一国实际税基水平尽可能接近于它的潜在税基水平。4.征收时滞指标:税款实际缴纳时间落后于应该缴纳的时间。两者差距越小越好。5.从量性指标:从量征收比较简单,但是从量税越多,受通胀影响越大,税制缺乏弹性。3.侵蚀性指标:一国实际税基水平尽可能接近于它的潜126.客观性指标:要求有健全的核算体系和明确的会计标准。7.执行性指标:重罚有政治和社会的成本。最佳办法还是健全税务管理,并辅之于合理的处罚。8.征收成本指标:降低征收成本。6.客观性指标:要求有健全的核算体系和明确的会计标准13

由此可以分析税制改革的背景:预期目标没有实现;特别条款过多,有歧视倾向;税基被严重侵蚀;

税收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重复征税严重;税制繁杂,纳税人无法接受。由此可以分析税制改革的背景:14

二、税收原则1、税收的公平原则(1)受益原则根据居民从公共产品中获得的收益分摊税收。(2)能力原则根据收入、消费或财产的多少。根据牺牲的程度。二、税收原则15

牺牲:纳税人税前获得的效用与税后获得的效用之差。有绝对牺牲均等、比例牺牲均等、边际牺牲均等。绝对牺牲均等:每个人的总效用中因征税而造成的损失应该相等。CBDE=C′B′D′E′。牺牲:纳税人税前获得的效用与税后获得的效用之差16公共经济学税收制度课件17

比例牺牲均等:每个人的税后的效用损失与其税前的总效用成同一比例。PBDK/OBDM=P′B′D′K′/O′B′D′M′。边际牺牲均等:每个人因税收而造成的最后一个单位货币收入的效用应当相等。FG=F′G′。比例牺牲均等:18

2、税收的效率原则(1)税收经济效率也即要保持税收中性。

税收中性:政府在课税之后,除了使人们因纳税而承受负担之外,最好不再承受超额负担。2、税收的效率原则19公共经济学税收制度课件20公共经济学税收制度课件21

(2)税务行政效率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费用,包括:征税成本纳税成本

(2)税务行政效率22

三、税收制度优化理论1、商品税制优化理论设法消除或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A想雇保姆,愿意支付的工资430元/月。B以前卖报,月收入400元。A付420元雇B,节省了10元;B多赚20元。现税务局要求B纳税50元。结果A不愿支付,B得不到工作,政府没有税。三、税收制度优化理论23税收会扭曲人的行为,导致了无谓损失,没有任何人从中受益。经济学家证明,一种税收引起的无谓损失与税率的平方成正比。比如,税率由原来的20%变成40%,所引起的无谓损失就是原来的4倍。税收会扭曲人的行为,导致了无谓损失,没有任何人从中受24

(1)普遍征税但征低税(1)普遍征税但征低税25(2)对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征高税,对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商品征低税。这就是Ramsey定理,又称弹性反比法则。这两种办法都违背公平原则。因为穷人会比富人承担更多的税。(2)对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商品征高税,对需求价格弹性大的26公共经济学税收制度课件27

2、所得税制优化理论

JamesA·Mirrlees提出了倒U字型理论。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税率由接近于零逐渐提高,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再逐渐降低,在收入极高阶段降为零。2、所得税制优化理论28

低收入段低税率,增进穷人的福利;中等收入段高税率,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高收入段零税率,刺激投资,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低收入段低税率,增进穷人的福利;29【问题讨论】

一、商品税收制度的设计是否应遵循“中性原则”?1.税收中性:政府课税不要妨碍市场主体对经济行为的选择。2.有人说,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税收应当保持中性;也有人说,税收应当对经济产生调节功能。【问题讨论】30

3.税收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决不会完全中性。4.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不成熟,政府难免利用税收影响经济;发达国家也有矫正性的商品税,如烟税,环境税等。3.税收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决不会31二、纳税能力的大小应当怎样判断?1.以收入为依据(1)是以单个人的收入还是以家庭收入为标准?(2)是以毛收入还是以净收入为标准?(3)是以货币收入还是以经济收入为标准?比如,附加福利是不是收入?二、纳税能力的大小应当怎样判断?32

2.以消费支出为依据一个月收入为2000元的人可能会消费1200元,其APC=60%;一个月收入为1000元的人则可能要消费900元,其APC=90%。若按消费支出数额征收20%的税,那么月收入为2000元的人需缴税240元,税率=12%;月收入为1000元的人需缴税180元,税率=20%。2.以消费支出为依据33

3.以财产为依据有可能抑制储蓄和投资。假定甲、乙两人的月收入都是2000元,甲消费2000元,而乙消费1000元,储蓄1000元,从而形成1000元的财产。若以财产为依据,甲免税而乙纳税,助长消费,从长远看不利于经济增长。由于每种依据各有利弊,因此,实际生活中往往同时并用。3.以财产为依据34

三、为什么发达国家以所得税为主体税,发展中国家却以流转税为主体税?1.流转税与所得税各有利弊流转税:税源普遍,征收成本低,可对闲暇商品征税,可矫正外部性;但可能存在重复课税。所得税:税负公平合理,按照希克斯的说法,福利水平也更高;但征收成本太高。三、为什么发达国家以所得税为主体税,发展中国家却以35公共经济学税收制度课件36

2.两类国家的税收环境不同税收环境:税收制度正常运行所需的外部条件。如收入申报制度、财产登记制度、往来结算制度、自觉纳税意识等。2.两类国家的税收环境不同37【案例分析】1、筵席税为什么名存实亡?

1988年规定,凡在我国境内设立的饭店、酒店、宾馆、招待所以及其他饮食营业场所举办筵席的单位与个人,均须缴纳15%-20%的筵席税,由承办筵席者代扣代缴。然而,筵席税开征之后,收入微乎其微,陷入名存实亡的境地。【案例分析】38

【观点碰撞】甲:马歇尔(A.Marshall)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有一句名言,叫做“自然不能飞跃”。税制的沿革和完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乙:筵席税与吃喝风盛行的国情不相一致,正好说明正式制度必须与非正式制度兼容。但是,筵席税的失败不能断定燃油税、遗产税、环境污染税等税种没有条件出台。【观点碰撞】39【案例分析】对“三陪女”该不该征税?

1997.10,沈阳市地税局发布通告,对娱乐业临时服务人员的服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每人每月300元。此后,不少城市纷纷对这类服务人员的服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由于娱乐业临时服务人员大多被人们理解成为“三陪女”。【案例分析】40【观点碰撞】甲:只对合法收入征税违背公平原则。纳税能力的大小看收入数量、消费支出能力或财产数量,并不看收入来源性质若由税务部门判定合法性,增加工作量,而且搅混司法职能。乙:不分合法性与否,只要取得收入就缴税。许多人肯定认为,缴税后政府就保护和承认了他的生产经营活动了。所以,目前还行不通。【观点碰撞】41税收负担【基础知识】

一、税收与经济增长1、税收弹性与宏观税率(1)税收弹性税收弹性:税收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与经济水平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值。税收负担【基础知识】42

E>1,边际税率大于平均税率,税制富有弹性;

E<1,边际税率小于平均税率,税制缺乏弹性;E=1,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税制处于单一弹性状态。

E>1,边际税率大于平均税率,税制富有弹性;43

(2)宏观税率宏观税率: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宏观税率水平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所得税少;集约型增长,所得税多。

产业结构:第二、三产业提供的税收多,第一产业提供的税收少。(2)宏观税率44税率形式:累进税率会使税收的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定额税率则相反。税收征管条件:收入申报制度、财产登记制度、会计建账制度、计算机应用程度、公民纳税意识等。税率形式:累进税率会使税收的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定额税45【问题探讨】关于宏观税率的口径“宏观税率”一词,从字面上看,是指税收的负担。没有包含除税收收入之外的政府收入。

【问题探讨】46

IMF《政府财政统计年鉴》所指的政府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社会保障缴款收入捐赠收入其它收入(即财产收入、出售商品和服务收入、罚金罚款和罚没收入以及杂项收入)。IMF《政府财政统计年鉴》所指的政府财政收入,包括:47我国目前关于财政收入的术语比较多,常见的有:“公共财政收入”“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我国目前关于财政收入的术语比较多,常见的有:48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上划中央“四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在当地缴纳的中央税收收入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上划中央“四税”收入。全口径财政收入4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归地方的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归地方的税收收入=增值税25%部分+企税增量40%+个税增量40%+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0

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收益+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

非税收入51上划中央“四税”收入=在当地缴纳的国内增值税中央分享收入、国内消费税、纳入分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收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工伤保险基金收入+生育保险基金收入上划中央“四税”收入52在当地缴纳的中央税收收入=在当地中央金库缴纳的关税、进口货物增值税、进口消费品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出口消费品退消费税、属于中央的铁路运输、邮政、银行、石油、石化企业所得税、车辆购置税等。在当地缴纳的中央税收收入53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收入+铁路建设基金收入+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收入+港口建设费收入+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收入+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收入+彩票公益金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地方政府性基金收54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地方教育附加收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彩票公益金收入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552010年全国政府性收入(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080.32其中税收收入77390.00政府性基金收入35781.94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8646.40合计:137508.66

2010年全国GDP:401202亿元

2010年全国政府性收入(亿元)56税收收入/GDP:19.29%政府性收入/GDP:34.27%如果把数额巨大但缺乏精确统计数据的体制外收入也考虑在内,全口径宏观税负会更高。OECD国家宏观税负是38.9%,最低的日本是33.4%,最高的瑞典是54.9%。税收收入/GDP:19.29%57【专栏】美国财经杂志《Forbes

》每年推出税负痛苦指数(TaxMiseryIndex)。它将一国的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雇主和雇员的社会保险税(费)、商品税以及财产税等几大税种的最高一档名义税率加总后得出。【专栏】582009年TMI排行榜,中国内地紧随法国之后,位居全球第二。增值税最高税率17%企业所得税最高税率25%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45%企业交纳的社保金最高费率49%个人交纳的社保金最高费率23%

TMI=1592009年TMI排行榜,中国内地紧随法国之后,位居全592、税收水平与经济增长(1)拉弗曲线拉弗曲线说明:高税率不一定就能取得高收入,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

适度的低税率从当前看会减少税收收入,从长远看有助于税收的增长。2、税收水平与经济增长60公共经济学税收制度课件61(2)马斯顿的研究简·马斯顿(J.Marsden)作过研究,他选择了20个国家1970年代中央税收占GDP之比与该国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进行对比。

结论是:宏观税率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宏观税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就下降0.36个百分点。

(2)马斯顿的研究62

(3)王书瑶的研究王书瑶认为,当税收收入达到最大时,国民产出并不是最大;当国民产出达到最大时,税收收入并不是最大。如以T表示税收总额,Q为总产出(GDP),t为宏观税率,则T=t·Q。由于税收收入是税率的函数,因而T=T(t)。从经济分析可知,产出也是税率的函数,因而Q=Q(t)。这样就有T=T(t)=t·Q(t)。

(3)王书瑶的研究63公共经济学税收制度课件64

现将T(t)与Q(t)画成两条不同的曲线,看看它们能否在同一税率点上达到极值。假设函数Q(t)在开区间(0,100)内是一条圆滑的上凸曲线,即Q(t)在开区间(0,100)内连续可微,因而它存在极大值。由T(t)=t·Q(t)及Q(t)在开区间(0,100)内连续可微,可推出函数T(t)在开区间(0,100)内也连续可微。现将T(t)与Q(t)画成两条不同的曲线,看看它们能65

同时对t求导,则有:dT(t)dt=d〔t·Q(t)〕dt=Q(t)+t·dQ(t)dt……(1)先看当税收收入达到最大时,国民产出是不是最大?同时对t求导,则有:66

若T(t)在开区间(0,100)内达到极值,则必然存在一个税率t,使得dT(t)/dt=0。根据(1)式有:dT(t)/dt=Q(t)+t·dQ(t)/dt=t[Q(t)/t+dQ(t)/dt]=0若T(t)在开区间(0,100)内达到极值,则必然存67由于T(t)在开区间(0,100)内达到极值,故Q(t)/t+dQ(t)/dt=0或dQ(t)dt=-Q(t)t这就是说,当dT(t)/dt=0时,dQ(t)/dt≠0。可见,当税收收入达到最大时,国民产出并不是最大。由于T(t)在开区间(0,100)内达到极值,故Q(68再看当国民产出达到最大时,税收收入是不是最大?若Q(t)在开区间(0,100)内达到极值,则必然存在一个税率t,使得dQ(t)/dt=0。根据(1)式有:dT(t)/dt=Q(t)由于Q(t)=T(t)/t,故有下式:dT(t)/dt=T(t)/t>0再看当国民产出达到最大时,税收收入是不是最大?69

这就是说,当dQ(t)/dt=0时,dT(t)/dt≠0。可见,当国民产出达到最大时,税收收入并不是最大。结论:税收收入最大与国民产出最大是不相容的。这就是说,当dQ(t)/dt=0时,dT(t)/dt70

二、税收优惠、转嫁与规避

1、税收优惠(1)概念税收优惠:政府为实现一定的目的,减轻或解除税收负担的措施。(2)方式税基式优惠:如提取研发准备金;税率式优惠:如实行低税率;税额式优惠:如减税、免税。二、税收优惠、转嫁与规避71

2、税收负担的转嫁(1)概念税收转嫁: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过提价或压价方式,将部分或全部税款转移给别人负担的过程。税收归宿:税收转嫁后所形成的负担分布结果。2、税收负担的转嫁72

(2)税收转嫁的基本方式前转: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后转:压低进货的价格。(2)税收转嫁的基本方式73

(3)供求弹性与税收转嫁供给弹性与后转呈反方向变动。供给无弹性:不能转嫁,而由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承担。供给完全有弹性:全部向前转嫁给购买者。供给弹性较小:易向后转嫁。供给弹性较大:易于向前转嫁。(3)供求弹性与税收转嫁74需求弹性与前转呈反方向变动。需求无弹性:完全可以向前转嫁,即转嫁给购买者。需求完全有弹性:只能向后转嫁。需求弹性较小:会向前转嫁,即向购买者转嫁。需求弹性较大:更多地向后转嫁。

如果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则向前转嫁的成分多一些;反之,向后转嫁的成分大一些。

需求弹性与前转呈反方向变动。75

3、税收负担的规避(1)避税的性质纳税人采取合乎法律规定的方法,有意减轻或解除税收负担的行为。(2)避税的方式—调整组织结构;—转移居所;—转移收入;—转让定价。3、税收负担的规避76

关联企业通过转让定价避税

A公司(40%)B公司(30%)之前之后之前之后销售10075销售200200成本5050成本100+2575+25利润5025利润75100税金2010税金22.530净利润3015净利润52.570关联企业通过转让定价避税77【问题讨论】一、为什么提倡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但是反对出口补贴政策?

1.出口退税:出口国政府将出口商品中所含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商。2.如果不实行出口退税政策,意味着出口国政府对进口国消费者征税,这是违背税收管辖权原则的。出口退税政策是消除出口歧视的中性政策。【问题讨论】78

3.有的国家不实行出口退税,这是由税制结构所决定的。

4.出口补贴也是政府为鼓励出口采取的一种刺激政策,但这样做会改变商品的真实比价关系,因此一直为国际社会所反对。5.如果出口退税过头,即少征多退,就变成了出口补贴。这也违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