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培训课件_第1页
临终关怀培训课件_第2页
临终关怀培训课件_第3页
临终关怀培训课件_第4页
临终关怀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临终关怀

人在临终的时候总比他们以往要引人注目。正如夕阳的余辉、乐曲的终了、杯底的美酒一样,留给人的记忆最温馨、最甜蜜、也最久远。

——莎士比亚

Morearemen'sendsmarkedthantheirlivesbefore:Thesettingsun,andmusicattheclose,asthelastofsweets,issweetestlast,writinremembrancemorethanthingslongpast.

——Shakespeare精品

第八章临终关怀人在临终的时候总比他们以一、什么是临终关怀

?(一)临终关怀的概念

?1、临终关怀的涵义

?

临终关怀,又叫临终照顾或安宁医疗,是对濒死病人进行治疗和护理,使其以最小的痛苦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Hospice,原意指专门收容患不治之症的场所,英文释义为“Hospitalfordyingpeople”。因此,Hospice又可以译作“安息所”或“安息养护业”。也有国外专家将临终关怀表述为“end-of-life-care”。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一)临终关怀的概念?1、临终关怀的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2、临终关怀的历史与现状

?在中国,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专门的养老场所,到唐朝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养老制度。如唐代的“悲田院”,宋代的“福田院”,元朝的“济众院”、明朝的“养济院”、清朝的“普济堂”等。

?在西方,中世纪时,在英国威林附近就设立了圣·约翰慈善院,成为近代救济院的开始。1600年,法国传教士在巴黎成立了“慈善修女会”,作为一种宗教上的慈善道德事业,这显露出现代临终关怀的雏形。到1942年,“救济院”这个词再次出现在法国,随之类似的机构相继出现。1879年,在爱尔兰也出现了这个词。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2、临终关怀的历史与现状?在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2、临终关怀的历史与现状

?现代临终关怀的奠基人和倡导者是英国的西塞莉·桑德斯(CicelySaunders)博士。

?1974年,美国创建了第一个Hospice方案,1983年,临终关怀的理论与实施,获得美国联帮政府和美国国会专门法案通过,至1989年美国临终关怀机构已发展至2000多所;日本在1981年建立了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一年后发展至11所。世界上比较著名的有英国的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院和威林临终关怀院、俄罗斯的拉合塔临终关怀院等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2、临终关怀的历史与现状?现代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2、临终关怀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也于1988年在天津成立了第一个临床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同年10月,上海南汇县创建了我国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1990年3月,台湾马楷医院建立第一所临终关怀安宁病房,目前,台湾已有临终关怀机构七八个,约有

300张病床;1992年,李伟在北京创立了松堂临终关怀医院.到1998年10月,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先后在全国各地

等20家大型综合医院中创办宁养院,该基金会每年给各家医院拨款100万元,每年共拨款1700万,旨在为贫困癌痛病人提供免费家居服务,使我国的临终关怀得到进一步发展。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2、临终关怀的历史与现状?我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1988年7月国际临终关怀医师学会(AHP)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

?目前正式出版的国际性临终关怀领域学术杂志有:《临终关怀杂志》(theHospiceJournal)、《临终关怀与姑息治疗杂志》(JournalofHospice&PalliativeCare)、《临终关怀》(Hospice)、《临终关怀通讯》(HospiceBulletin)、《临终医学》(PalliativeCare)等。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1988年7月国际临终关怀医师学会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二)临终关怀的观念

?1、接纳死亡

?死亡是人生的必然阶段,死亡不是人类的敌人。

?死亡是生命成长的最后阶段。临终阶段为晚期病人提供了进一步完善自我和个体发展的最后机遇。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二)临终关怀的观念?1、接纳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二)临终关怀的观念

?2、生命的质量重于生命的数量

?西塞莉·桑德斯博士曾经说:时间不仅具有长度,而且具有深度。

?生命不仅具有数量,而且具有质量。

?生命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二)临终关怀的观念?2、生命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二)临终关怀的观念

?3、尊重晚期病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

?晚期病人的生命与健康人的生命没有本质区别

?晚期病人应享有同健康人一样的基本权利

?晚期病人的尊严必须得到尊重

人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但不应该哭着离开这个世界!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二)临终关怀的观念?3、尊重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三)临终关怀的对象:临终病人及其家属

?1、何谓临终病人?

?伯纳德(C·barnard)曾经给临终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临终就是一个人在死前其生命品质无法复原的退化。根据这种定义,任何晚期绝症病人都可以看作临终病人,所以临终病人并不仅仅指那些在死亡线上作垂死挣扎的不可救药者。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三)临终关怀的对象:临终病人及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2、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

精神病学家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EkublerRoss)

的划分

?(1)否认期

?(2)愤怒期

?(3)协议期(交易期)

?(4)抑郁期

?(5)接受期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2、临终病人的心理特点精神病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

?3、临终病人的要求

?临终病人在肉体上的要求主要是克服疾病所造成的诸如疼痛、憋闷等身体不适。

?临终病人在心理上的要求,总的来讲主要是对安全感的需求。

精品

一、什么是临终关怀(续)?3、临终病人的要求?临终病人二、临终关怀为何重要

?(一)人怎样死去

?和平、稳定社会环境中人的四种常态生命结局:

?1、用尽各种可能延长生命的医疗方法,受尽病痛折磨而死。

?2、在接受临终关怀医学服务后死去

?3、人为结束生命(可能是自杀,也可能是现代意义上的安乐死)。

?4、信仰宗教的人们,在疾病无法治愈的情况下,拒绝任何医疗措施,在助念(一种临终时的颂经形式)中死去。

精品

二、临终关怀为何重要?(一)人怎样死去?和平、稳定社会环二、临终关怀为何重要(续)

?(二)人口老龄化问题

?什么是人口老龄化?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

精品

二、临终关怀为何重要(续)?(二)人口老龄化问题?什么是二、临终关怀为何重要(续)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五个特征

?1.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1.32亿,占世界老人总数的1/5,亚洲老人总数的1/2)

?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18年)

?3.我国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人均GNP仅为800美元)

?4.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

?5.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

精品

二、临终关怀为何重要(续)?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五个特接受临终关怀的老人

精品

接受临终关怀的老人精品二、临终关怀为何重要(续)

?(三)保持生命的尊严和死亡的尊严

?1、什么是尊严?

?《辞源》上说,尊严就是庄重而有威严。这一理解其实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单个人的存在无所谓尊严,因为无人欣赏。尊严是给别人看的,是基于人伦关系而存在的。

精品

二、临终关怀为何重要(续)?(三)保持生命的尊严和死亡的尊二、临终关怀为何重要(续)

?2、人为什么需要尊严?

?首先,人是社会动物,尊严的享有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

?其次,从人文意义上考察,尊严的享有是人类文明的表现。

?再次,从伦理的角度来考察,尊严的享有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善。

?最后,面对死亡,保持尊严,是生命品质的完整体现,是一个人“充分发展”自己人生的重要表现。

精品

二、临终关怀为何重要(续)?2、人为什么需要尊严??首先二、临终关怀为何重要

?3、什么是死亡的尊严?

?傅伟勋认为,我们可以就理想条件与起码条件两个方面,去了解“死亡的尊严”的本质。他说:“就理想条件而言,我们都希望能够避免恐惧、悲叹、绝望等负面精神状态,能够死得自然,没有痛苦。如果可能,还有亲属或好友在旁照顾,给予临终的本人精神安慰与人间温暖,则更好不过。就起码条件而言,就算没有宗教信仰或没有找到高度精神性的生死意义,至少能够依照本人(或本人所信任的亲属友朋)的意愿,死得‘像个样子',无苦无乐,心平气和。”

精品

二、临终关怀为何重要?3、什么是死亡的尊严??傅伟勋认为二、临终关怀为何重要

?3、什么是死亡的尊严

?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意义有清楚的体认,并做出积极的肯定性评价;当死亡不可避免时,能够按照自己所希望的方式死去。这种对死亡的尊严的理解蕴涵着下列意义:

?(1)死者曾经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与体认自身的生存与死亡。尊严的死亡意味着个体能从人生终极意义的角度反观自己的生存,前瞻即将到来的死亡。因此,尊严的死亡首先应该是深思熟虑的、有准备的死亡。

?(2)死者对自己曾经的人生有清楚的体认,通常没有懊悔之心,并且对自己的人生意义作出积极的肯定性评价,并在这种评价中伴随着相当的心理满足。

?(3)他对自己面临的死亡有充分的思考和选择,并能够有条件按照自己选择的死亡方式死去,使个人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

精品

二、临终关怀为何重要?3、什么是死亡的尊严?一个人对自己三、临终关怀的理论基础

?(一)关于医学模式的理论

?医学模式是一个理论概念,是指人们如何认识人的健康与疾病,是人们对健康与疾病的根本观点。换句话说,是人们在人为什么会生病这个问题上的根本看法。

?问题:为什么医学模式成为临终关怀的理论基础之一?

精品

三、临终关怀的理论基础?(一)关于医学模式的理论?医学模三、临终关怀的理论基础(续)

?(二)关于生命的理论

?生命神圣论

?生命质量论

?生命价值论

?问题:为什么关于生命的理论成为临终关怀的理论基础之一?

精品

三、临终关怀的理论基础(续)?(二)关于生命的理论?生命三、临终关怀的理论基础(续)

?(三)关于医学目的的理论

?“医学职业的神圣,就在于它能够挽救人的生命;医学职业的崇高,就在于它能够为人类创造生命和幸福;医学职业的悲哀,就在于它没有能正确地把握医学目的;医学职业的遗憾,就在于它误导了人们去追求不可能实现的个体生命的永生。”

——李义庭

《临终关怀学》

精品

三、临终关怀的理论基础(续)?(三)关于医学目的的理论?三、临终关怀的理论基础(续)

1996年11月,14个国家的代表(包括中国以及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重新审查医学目的,认为人类应该摈弃不切实际的战胜疾病的幻想,停止以医学高科技为目标的发展计划和模式,进而确定了新的医学目的,即: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护健康;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不幸;照顾和治愈有病的人,照料那些不能治愈的人;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

?宣言建议当代医学应遵循如下原则:高尚的,并贯穿于医学专业中;有节制和谨慎的;供得起和经济上可持续的;公正和公平的;尊重人的选择和尊严。

?精品

三、临终关怀的理论基础(续)1996年11月,14个国家的四、临终关怀实践

?(一)减轻临终者的病痛

?所谓临终期是指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各器官和系统呈现不可逆的退化时期,临终期又分为生理临终期和精神临终期。

?临终病人中60岁以下者,由于恶性疾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