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主讲人:
抗菌药物的发现与发展1929AlexanderFleming发现青霉素1940Florey&.Chain分离提纯青霉素G成功,使其成为全身应用的抗生素并应用于临床1940-1950从土壤中分离到多种抗生素产生菌,研制成功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抗生素包括链霉素、氯霉素、多粘菌素、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利福霉素1953Neuton&Abraham发现头孢菌素C,对青霉素酶稳定1959Beecham研究组从青霉素发酵液中分离提纯青霉素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成功60年代半合成青霉素迅速发展,头孢菌素萌芽70年代头孢菌素迅速发展,半合成青霉素中推出酰脲类青霉素80年代头孢菌素发展到第三代,新型β-内酰胺类出现,喹诺酮类抗菌药崛起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后期耐药机制研究,针对耐药机制开发新品种,主攻方向中仍为β-内酰胺类与氟喹诺酮类二大类。头孢菌素发展到第四代。90年代头孢烯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口服高效头孢菌素上市。氟喹诺酮类新品种的开发,侧重在扩大抗菌谱,改变药代动力学特点与降低不良反应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葡菌(MRS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杆菌滥用误区抗菌药=消炎退热药抗菌药预防所有感染以广谱抗菌药对付常见感染新、贵品种的疗效优于老、廉品种个人老经验就是真理有关抗菌药物使用的法规与规范2004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颁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2年卫生部出台了《抗菌药物管理办法》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1.品种选择:菌种及药敏2.给药剂量:治疗剂量范围内3.给药途径:口服、肌注或静脉;局部应用4.给药次数:按药代/药动学5.疗程: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h6.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有效则不联合原则——摘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宜避免!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指征目的:发挥药物的协同抗菌作用,提高疗效。对混合感染或未作细菌学诊断的病例扩大抗菌范围。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延缓或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联合用药的适应症: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特殊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和骨髓炎需长期用药,但细菌易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可降低药物毒性及可减少药物剂量的联用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它二、氨基糖苷类三、大环内酯类四、氟喹诺酮类五、四环素类六、酰胺醇类七、磺胺类八、硝咪唑类九、抗真菌药十、抗结核菌药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窄谱、广谱、耐酶、抗酮绿、抗G-头孢菌素类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其它β-内酰胺类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青霉素类:作用细菌细胞壁,杀菌剂1.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V作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引起的各种感染对白喉、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鼠咬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脑、梅毒等由杆菌、螺旋体等所致的疾病亦有很好的疗效。2.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等,甲氧西林不用于临床,仅实验用。耐青霉素酶,用于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感染,这类药物的抗菌效果较差。3.广谱青霉素:1)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对革兰阳性球菌:上述各类球菌部分G-杆菌:流感杆菌、沙门菌属、大肠埃希菌(耐药株>85%)2)哌拉西林、美洛西林、阿洛西林、替卡西林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G+球菌头孢菌素类1、第一代头孢: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乙晴、头孢硫脒等对青霉素酶稳定,因而对G+球菌(除外MRS、肠球菌)有良好作用,对大肠、奇异变形、肺炎、伤寒、志贺等杆菌属亦有较好作用,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尿路、肝胆系、妇科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总有效率达90%;但为许多G-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所破坏,因此一般不用于G-杆菌感染,如其它肠杆菌科、不动杆菌、铜绿假单孢菌等2、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克洛、头孢丙烯等对革兰阳性球菌同第一代;对肠杆菌科细菌优于第一代,逊于第三代;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增加;头孢呋辛可透过血脑屏障,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用于预防手术切口感染;肾毒性低;3、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唑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地嗪等对G+球菌作用较第一、二代头孢弱;对G-杆菌(肠杆菌科与非发酵菌)作用强大;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作用对β-内酰胺酶稳定;部分透过血脑屏障;无肾毒性。4、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克定、头孢噻利抗菌谱和适应症同第三代,但明显优于第三代;对G+和G-菌均有较强的作用,对酶稳定。对肠杆菌科中的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沙雷菌属及不动杆菌属的作用增强;对超广谱酶(ESBLs)具有低亲和性;可透过血脑屏障(头孢匹罗)其他β-内酰胺类1、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坦等抗菌谱与抗菌作用与第二代头孢同;对肠杆菌科产ESBLs株有效;对厌氧菌(包括脆弱类杆菌)有效;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适宜于外科,妇产科手术预防用药;2、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等抗菌谱极广: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均有较强作用。最大特点为适用于多重耐药或产ESBLs菌株引起的严重感染、多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混合菌感染;病原菌未明的免疫缺陷者感染。有一定肾毒性;可诱发癫痫
发作;3、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卡芦莫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强;对革兰阳性球菌无效,金葡菌、肺炎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粪肠球菌等对本品全部耐药;过敏反应少,可用于青霉素类或头孢类过敏者;二重感染少;4、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克拉维酸、他唑巴坦不单独应用,与不耐酶抗菌药制成复合剂发挥抗菌作用,可作为产ESBLs菌株感染的选用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酮绿假单孢菌作用未增强)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更适于嗜麦芽窄食菌感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后三种对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他假单胞菌属有效,但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酮绿假单孢菌作用未增强各种抑酶复方制剂的比较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肠杆菌科++++++、++++++++、+++铜绿、沙雷杆菌--++、++++++++、+++不动杆菌++--++-肠球菌++++++-+++嗜麦芽--+++--中枢感染+---+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肠杆菌科(产ESBLs)、铜绿、拟杆菌属厌氧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更适于嗜麦芽窄单孢菌感染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各种G-菌有良好作用且对肠球菌和脆弱杆菌的作用强,可用于包括腹腔和盆腔感染在内的多种严重感染和混合感染。二、氟喹诺酮类药理特点:1.抗菌谱广,尤其对革兰阴性杆菌活性强;2.体内分布广,痰、胆汁、前列腺等浓度高;3.细胞内浓度高,对军团菌、沙门菌、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作用良好;4.半衰期较长,每日给药次数少;5.第4代抗菌谱更广(提高了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性质更稳定、半衰期更长(Q.D给药)、毒副反应低、几乎没有光敏反应。氟喹诺酮类的研究进展上市时间主要代表药物抗菌普第1代62-69年萘啶酸、吡咯酸G-第2代69-79年吡哌酸、西诺沙星G-、部分G+第3代80-96年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G-或G+菌分支杆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第4代97-02年格帕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曲伐沙星G-或G+菌、分支杆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张石革等《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氟喹诺酮类主要治疗范围1、泌尿生殖感染:单纯性、复合性尿路感染,细菌性前列腺炎、淋球菌性尿道炎或宫颈炎。2、肠道感染:包括细菌性痢疾、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并发胃肠炎。3、伤寒及其他沙门菌属感染。4、呼吸系统感染。5、骨骼系统感染:包括G-杆菌骨髓炎或关节炎。6、G-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五官科感染和外科伤口感染。7、性传播疾病。注意事项1、孕妇及哺乳期、<18岁青少年避免应用;2、耐药性增长迅速,尤其对大肠埃希菌、其次是MRSA、铜绿假单胞菌等;3、有明显交叉耐药性;4、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心电图QT间期延长;5、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有癫痫史者慎用6、与抗酸剂合用可减少其肠道吸收;7、肾功不全者应用本类药物时应减量;喹诺酮:安全性与耐受性皮肤:光毒,潮红(LOM,SPX)跟腱:跟腱炎/
跟腱撕裂(all)GAT=加替沙星,GRX=格帕沙星,LOM=洛美沙星,LVX=左氧氟沙星,OFX=氧氟沙星,SPX=司帕沙星,TVA=曲伐沙星BreenJ,etal.JRespirDis.1999;20(suppl11):S70-S76.CNS:眩晕
(TVA11%,GAT3%),
失眠(OFX),
中风(LOM),
头痛(GAT4%)Heart:QT间期延长(SPX,GRX)胃肠道:恶心(GAT8%,LVX1.3%),
腹泻(GAT4%)三、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12~16碳元环结构的抗菌药。该类药物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位移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阻断细菌的繁殖,为快速抑菌剂。14、15、16、元环内酯类抗生素天然品种(第一代)半合成新红霉素衍生物(第二代)14元环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氟红霉素地红霉素15元环阿奇霉素16元环柱晶白霉素罗他霉素麦迪霉素欧美卡霉素交沙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第1代: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白霉素等第2代:90年代后上市,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度高而持久,半衰期长可Q.D给药,胃肠道反应轻。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氟红霉素、地红霉素等药物特点分析:1.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2.对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有良好作用;3.新品种对流感杆菌及上述病原体活性增强,消化道反应少,半衰期长,有抗生素后效应;4.对细菌生物膜有抑制与破坏作用;5.是社区肺炎的第一选择;6.红霉素酯化物易发生肝毒性,肝功能减退者不宜应用,包括依托红霉素(即无味红霉素)和红霉素琥珀酸乙酯(即琥乙红霉素);大环内酯类抗菌素的合理应用通常仅适用于轻中度感染,或急性、严重性感染在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等杀菌性抗生素后的替代治疗。避免与β-内酰胺类繁殖期杀菌剂联用,可能发生拮抗(需扩大抗菌范围时可酌情联用)。孕妇和或有肝病者不宜选用本类酯化物。四、氨基糖苷类药物来自链霉属: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核糖霉素等。来自小单胞菌属:庆大霉素、西索霉素。半合成:阿米卡星(卡那霉素衍生物),奈替米星(西索米星的衍生物)链霉素、卡拉霉素、核糖霉素对肠杆菌科、葡萄球菌属作用较好,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庆大、妥布、小诺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异帕米星、依替米星对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G-杆菌作用强大,对葡萄球菌亦有良好作用。巴龙霉素、新霉素、大观霉素前两者毒性大仅供口服或局部应用,大观霉素仅用于单纯性淋病。所有氨基糖苷类药均对肺炎链球菌、溶血链球菌几无作用。作用特点水溶性好、性质稳定,属静止期杀菌剂抗菌谱较广,对球菌、需氧G-杆菌有良好作用。作用机制为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同类药物间有交叉耐药性。口服吸收差,一般肌注或静注,大部分以原形由肾脏排泄。主要不良反应为肾毒性、耳毒性、神经肌肉阻滞细胞内浓度低,但有后效作用,属剂量依赖型药物。每日给药1~2次即可。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注意事项密切注意肾毒性、耳毒性、神经肌肉毒性;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一般不用(多为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新生儿、婴幼儿、老年患者避免使用;孕妇、哺乳期避免应用;肾功不良者使用时应减量;不可用于眼内或结膜下给药,可引起黄斑坏死抗菌药物在特殊状态患者中的应用强调个体化给药特殊生理状态老年人新生儿儿童孕妇哺乳妇女特殊病理状态肝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
免疫功能缺陷老年人抗菌药物药理特点肾功能减退,半衰期长,血浓度高肝解毒功能降低,药物代谢减慢组织退化,胃液、肠液、胆汁等常影响药物代谢,或吸收增多,或吸收减少体液减少,药物在脂肪中浓度高白蛋白减少,游离药物多常需服用多种药物,可能产生相互作用老年人感染特点易发生细菌感染或耐药菌感染常见感染菌有G-杆菌、金葡、肺链、肠球、真菌常见有肺部感染、慢支、尿感、胆道感染、败血症自身免疫差,感染控制相对困难老年人抗菌治疗宜用毒性低、副作用少的杀菌剂避免肾毒性药物有条件的做血药浓度监测经肾排泄的药物,按轻度肾功减退给予,常规治疗量的2/3-1/2注意全身状态,心功能、水盐平衡,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小儿患者抗菌药物药理特点小儿的生理特点药物酶系不成熟,血浓度偏高肾发育不全,药物排泄减少细胞外液量大,药物消除慢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少,游离药物多小儿患者用药特点剂量宜低,按体重计算用量避免应用毒性明显的药物: 氨基糖甙、多粘、磺胺、呋喃、四环素类、喹诺酮类避免肌注孕妇抗菌药物药理特点血容积大,肾血流量大,分布容积大剂量相对宜增加对药物毒性敏感药物通过胎盘,能影响胎儿一般应避免使用哺乳妇女抗菌药物用药特点授乳影响胎儿:磺胺、异菸肼、四环到港、喹诺酮、红霉素类、甲硝唑安全:b-内酰胺类哺乳期应用抗菌药物,原则上应停哺乳肝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抗菌药物肝功能减退时的应用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庆大、妥布、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多粘菌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按原治疗量应用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羧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红霉素克林霉素甲硝唑氟罗沙星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严重肝病时减量慎用林可霉素培氟沙星异烟肼*肝病时减量慎用红霉素酯化四环素类氯霉素利福平两性霉素B酮康唑咪康唑特比萘芬磺胺药肝病时避免应用注:*活动性肝病时避免应用。肝功能减退时适用的抗菌药b-内酰胺类 多粘菌类氨基糖苷类 磷霉素万古霉素类比较安全肾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一、基本原则:1、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2、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3、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排出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二、给药方案及调整:1、主要由肝胆排泄或经肾脏和肝胆同时排出者,维持原治疗量或剂量略减。2、主要经肾排泄,但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者,剂量适当调整。3、肾毒性抗菌药物避免使用,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调整给药方案,达到个体化给药;肾功能减退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抗菌药物肾功减退大环内酯类利福平克林霉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苯唑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哌酮/舒巴坦氨苄/舒巴坦阿莫/克拉替卡/克拉哌拉/三唑巴坦氯霉素两性霉素B异烟肼甲硝唑伊曲康唑口服液可应用,按原治疗量或略减量青霉素羧苄西林阿洛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氟康唑吡嗪酰胺可应用,治疗量需减少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链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氟胞嘧啶伊曲康唑注射剂避免使用,有指征应用者调整给药方案*四环素、土霉素呋喃妥因、萘啶酸特比萘芬不宜选用注:*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或按内生肌酐清除率(也可自血肌酐值计算获得)调整给药剂量或给药间期。减量法轻度肾功能损伤 2/3~1/2中度 1/2~1/5重度 1/5~1/10结束语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甘州区卫生局医政科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第二节活塞式空压机的结构和自动控制第三节活塞式空压机的管理复习思考题单击此处输入你的副标题,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第六章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piston-aircompressor压缩空气在船舶上的应用:
1.主机的启动、换向;
2.辅机的启动;
3.为气动装置提供气源;
4.为气动工具提供气源;
5.吹洗零部件和滤器。
排气量:单位时间内所排送的相当第一级吸气状态的空气体积。单位:m3/s、m3/min、m3/h第六章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piston-aircompressor空压机分类:按排气压力分:低压0.2~1.0MPa;中压1~10MPa;高压10~100MPa。按排气量分:微型<1m3/min;小型1~10m3/min;中型10~100m3/min;大型>100m3/min。第六章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piston-aircompressor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容积式压缩机按结构分为两大类:往复式与旋转式两级活塞式压缩机单级活塞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膜片式压缩机旋转叶片式压缩机最长的使用寿命-
----低转速(1460RPM),动件少(轴承与滑片),润滑油在机件间形成保护膜,防止磨损及泄漏,使空压机能够安静有效运作;平时有按规定做例行保养的JAGUAR滑片式空压机,至今使用十万小时以上,依然完好如初,按十万小时相当于每日以十小时运作计算,可长达33年之久。因此,将滑片式空压机比喻为一部终身机器实不为过。滑(叶)片式空压机可以365天连续运转并保证60000小时以上安全运转的空气压缩机1.进气2.开始压缩3.压缩中4.排气1.转子及机壳间成为压缩空间,当转子开始转动时,空气由机体进气端进入。2.转子转动使被吸入的空气转至机壳与转子间气密范围,同时停止进气。3.转子不断转动,气密范围变小,空气被压缩。4.被压缩的空气压力升高达到额定的压力后由排气端排出进入油气分离器内。4.被压缩的空气压力升高达到额定的压力后由排气端排出进入油气分离器内。1.进气2.开始压缩3.压缩中4.排气1.凸凹转子及机壳间成为压缩空间,当转子开始转动时,空气由机体进气端进入。2.转子转动使被吸入的空气转至机壳与转子间气密范围,同时停止进气。3.转子不断转动,气密范围变小,空气被压缩。螺杆式气体压缩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紧凑型、坚实、运行平稳,噪音低,是值得信赖的气体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气路系统:
A
进气过滤器
B
空气进气阀
C
压缩机主机
D
单向阀
E
空气/油分离器
F
最小压力阀
G
后冷却器
H
带自动疏水器的水分离器油路系统:
J
油箱
K
恒温旁通阀
L
油冷却器
M
油过滤器
N
回油阀
O
断油阀冷冻系统:
P
冷冻压缩机
Q
冷凝器
R
热交换器
S
旁通系统
T
空气出口过滤器螺杆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发并问世的高科技压缩机,由于结构简单、零件少、效率高、可靠性好,尤其是其低噪声、长寿命等诸方面大大优于其它型式的压缩机,已经得到压缩机行业的关注和公认。被誉为“环保型压缩机”。由于涡旋式压缩机的独特设计,使其成为当今世界最节能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主要运动件涡卷付,只有磨合没有磨损,因而寿命更长,被誉为免维修压缩机。
由于涡旋式压缩机运行平稳、振动小、工作环境安静,又被誉为“超静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零部件少,只有四个运动部件,压缩机工作腔由相运动涡卷付形成多个相互封闭的镰形工作腔,当动涡卷作平动运动时,使镰形工作腔由大变小而达到压缩和排出压缩空气的目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外形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一、理论工作循环(单级压缩)工作循环:4—1—2—34—1吸气过程
1—2压缩过程
2—3排气过程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一、理论工作循环(单级压缩)
压缩分类:绝热压缩:1—2耗功最大等温压缩:1—2''耗功最小多变压缩:1—2'耗功居中功=P×V(PV图上的面积)加强对气缸的冷却,省功、对气缸润滑有益。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1.不存在假设条件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1)余隙容积Vc的影响Vc不利的影响—残存的气体在活塞回行时,发生膨胀,使实际吸气行程(容积)减小。Vc有利的好处—
(1)形成气垫,利于活塞回行;(2)避免“液击”(空气结露);(3)避免活塞、连杆热膨胀,松动发生相撞。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表征Vc的参数—相对容积C、容积系数λv合适的C:低压0.07-0.12
中压0.09-0.14
高压0.11-0.16
λv=0.65—0.901)余隙容积Vc的影响C越大或压力比越高,则λv越小。保证Vc正常的措施:余隙高度见表6-1压铅法—保证要求的气缸垫厚度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2)进排气阀及流道阻力的影响吸气过程压力损失使排气量减少程度,用压力系数λp表示:保证措施:合适的气阀升程及弹簧弹力、管路圆滑畅通、滤器干净。λp
(0.90-0.98)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3)吸气预热的影响由于压缩过程中机件吸热,所以在吸气过程中,机件放热使吸入的气体温度升高,使吸气的比容减小,造成吸气量下降。预热损失用温度系数λt来衡量(0.90-0.95)。保证措施:加强对气缸、气缸盖的冷却,防止水垢和油污的形成。2.与理论循环不同的原因:二、实际工作循环(单级压缩)第一节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4)漏泄的影响内漏:排气阀(回漏);外漏:吸气阀、活塞环、气缸垫。漏泄损失用气密系数λl来衡量(0.90-0.98)。保证措施:气阀的严密闭合,气缸与活塞、气缸与缸盖等部件的严密配合。5)气体流动惯性的影响当吸气管中的气流惯性方向与活塞吸气行程相反时,造成气缸压力较低,气体比容增大,吸气量下降。保证措施:合理的设计进气管长度,不得随意增减进气管的长度,保证滤器的清洁。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室租赁合同范本
- 农业种植包工合同范本
- 农田施工工程合同范本
- 共同承包协议工程合同范本
- 会林租赁合同范本
- 劳动关系联营合同范本
- 现浇桥面板脚手架施工方案
- 陕西凉亭廊架施工方案
- 2025四川内江川豫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农村拆迁土地合同范本
- 现代旅游管理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可行性建设研究报告
- 内蒙古自治区商品房买卖合同(现售)示范文本
- (2024年更新)国家慢性疾病编码新目录
- 《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 税务会计岗位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2024年
- 学校开学安全隐患自查表
- 经济法学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浙江宁波前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结构化学(PDF电子书)
- 产科腹部四步触诊要点
- 第10课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