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_第1页
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_第2页
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_第3页
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_第4页
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念模型的建构概念模型的建构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群落的概念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复习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生态系统吗?全部动物和植物是一个生态系统吗?讨论:

森林中一棵大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藻类、蘑菇、白蚁、鼠均以这棵树为生,它们共同构成生态系统吗?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池塘生态系统图解(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归类:自养型生物

作用: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物质、能量的来源举例:光能自养型:绿色植物,藻类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消费者归类:异养型生物(主要是动物,还有寄生生物,如寄生细菌、病毒)

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生产者的传粉或种子的传播分类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次级消费者(肉食性动物1):三级消费者(肉食性动物2):

分解者归类:异养型生物

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举例:腐生细菌腐生真菌一些动物:如蚯蚓,蜣螂等

[思考与讨论]

1、每一个生物体的生存都离不开物质和能量。这些生物都是怎样获得物质和能量的?不同种类的生物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一样吗?不一样植物:光合作用(无机物——有机物,太阳能——化学能)动物:摄取其他生物来获得。思考与讨论:

2、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吗?菟丝子3.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吗?4.所有的细菌都是分解者吗?5、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吗?蓝藻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关系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1、生产者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2、消费者对植物的传粉受精和种子传播有重要作用。3、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总之,它们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其中生产者是主要成分,分解者是必备成分。例如:渡渡鸟和卡伐利亚树分解作用??消费者?捕食??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分解作用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无机环境捕食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植食性动物生产者肉食性动物1肉食性动物2遗体、粪便等分解者无机物消费者CO2等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

B.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C.丁的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

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B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四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第五营养级1、食物链(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的级别,是一成不变的吗?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营养级:食物链中的一个个环节。它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请借助鸡,说出一条以你为终点的食物链。青菜鸡人(第三营养级)说说看虫(第四营养级)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2.食物网1右图中共有多少条食物链?9条2最长的食物链是哪一条?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3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哪些?狐、猫头鹰、蛇、吃虫的鸟、蜘蛛、青蛙。4.猫头鹰占有几个营养级?猫头鹰占有3、4、5、6四个营养级5、青蛙和蜘蛛的关系?青蛙和蛇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6、此图若添加_______可构成较完整的生物群落,再加上________________

就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研究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意义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它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从经济上看还是—条价值增值链。根据题干提供的各种图形信息构建食物链图1和图2都是以每个营养级中有机物多少为依据,图1中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图2中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图3表示的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D是生产者,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无机环境,其中的食物链是D―→A。特别提醒:依据图像来构建食物链或食物网时,还要考虑能量在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只能在10%——20%之间。在能量流动处详细讲解。1.在某食物链中,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其他生物都将减少。下图中a的数量减少会导致b、c、d、e、f、g的数量都减少。食物网中物种数量变动情况的分析与判断2.若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会因此而迅速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是无限的,随着被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种群密度加大,种内斗争势必加剧,种群密度减小,直至相对稳定,即天敌减少,按照S型曲线的走势。在实际中,也有可能造成被捕食者先增后减,最后趋于稳定。但最终结果比原来大。另外要注意如果描述的是短时间内,就只是增加。3.若处于“中间”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另一种生物的变动情况应视具体食物链确定。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d突然减少,则……………?以d为食的e减少,以e为食的f也减少,f减少则g就更多地以b和c为食,从而导致b和c减少。在这里必须明确f并非g的唯一食物,所以f减少并不会造成g的减少,g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来维持其数量的相对稳定。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蚱蜢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蜥蜴减少,蛇也减少,则鹰就更多地捕食兔和食草籽的鸟,从而导致兔及食草籽的鸟减少。在这里必须明确鹰并非只以蛇为食,所以蛇的数量的减少并不会造成鹰的数量减少,它可以依靠其他食物来源而维持数量稳定。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蚱蜢突然减少,其他生物如何变化?

食物链中某一种群的数量变化,会导致另一种群的营养级发生连锁性变化,因为能量在食物链(网)中流动时只有10%~20%流到下一个营养级,且能量流动的环节越多损耗越多,所以该类型连锁变化的规律是:当a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降低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增加;若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升高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减少。如将螳螂全部迁走,则黄雀的数量将会增加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连锁反应分析如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B.种群B在第3~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再见

在毛里求斯岛上的卡伐利亚树,属山榄科、卡伐利亚属,是高大的热带乔木,树高可达30米,树围4米,多为百年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