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湘版初中美术第一课你我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征。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教具准备: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一、游戏导入(教师事先把学生准备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个小箱子里)1、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他”是谁2、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3、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刚进初中,有些同学不熟悉)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互相认识一下。(板书:你、我、他)二、描述特征1、说说“他”的特征,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2、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1、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2、教师简单介绍达·芬奇、《蒙娜·丽萨》3、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4、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1、脸型A、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B、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C、小结:画人物头部,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2、表情同学们,你们“哭过”、“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A、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B、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C、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D、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有的,如何改?E、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3、感知人体比例、结构?探索:头部比例——三停五眼A、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内成员之间互相“测量”“三停五眼”,并记下大体的结果。B、请学生说一说刚才测量的结果。C、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总结。人体比例:立七、坐五、蹲三半过渡:刚才,我们重点学习了人物的脸型与表情,现在我们来尝试一下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张肖像。在画肖像之前,我们感受一下画家们是如何捕捉和表现人特征的。五、临摹练习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2、仔细观察你所选的肖像画,把人物特征用简洁的言语写在作业上。后记: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临摹画中人物的神情,对学生的作业予以肯定。4、比较欣赏教师将收集到的优秀人物速写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并结合课本上的名家速写作品,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对这些作品的感受吗?2.《我的故事》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纪上册第二课《我的故事》,是以“造型表现”为阶段目标的课程。因为内容为学生普遍喜欢的卡通知识,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以后更好地上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故事的表达,提到人物卡通画,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小学时儿童画曾有多次接触,有一定的认识和经验,但这种经验往往还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还不成熟,还可能带有强烈的儿童画的痕迹。本课将对卡通的发展过程及卡通的表达形式进行初步研究,不仅要单纯追求“形”似,而要他们努力做到有“神”为佳。能大胆体现出新特点,新的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卡通画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卡通画的主要特点,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加深对文化、历史和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欣赏、思考、讨论、练习、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增添学生的幽默和智慧,激发学生寻找生活的神奇与乐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协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卡通画的特点
教学难点:突破学科本位,建立学科间彼此联系,实行跨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在教学模式上我选择了从欣赏—到技能—再到情感“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把欣赏教学和技能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师生的情感融合其中,从而使欣赏、技能和情感熔为一炉,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说教法、学法
1、情境教学法:从讲故事的游戏开始,为学生画“我的故事”做铺垫。通过游戏使学生立即进入角色,调动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2、第二步是欣赏部分,先观看卡通的小片段,分析卡通的特征用什么去表达才会更加丰富。通过提问,学生的思维会围绕教师的思路主动地开动脑筋。在第一步的前提下,更好地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更多地体会到关爱他人。
3、在作业呈现方式,技巧方面。学生通过作品欣赏、形体置换和模仿表演,了解描绘过程中表现方法的多此环节的设计为的是:让同学们学习色彩的基本东西,让同学更好的了解艺术家的平生跟他的作品之间的关系,让同学们学会从作品的色彩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第三环节:(25分钟)乐中体验,主动探究:播放音乐,让同学们闭着眼睛跟着旋律进行想象,让他们去探索自己心中的向日葵是怎么样的,并用自己的感觉画下来,注上自己个感想,让同学们自己进行感受,发现色彩的神奇力量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同学把理论应用与实际,受之以渔,让学生学有所得,得之有法。让他们懂得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让同学拿到一把开启艺术家神秘面纱的钥匙,使之可以不再是盲目的去“读”艺术。此环节对同学提出以下要求:注意所用的色彩,让它尽量表达你现在的心情:并注意颜色之间的对比(板书这一要求)第四环节:布置作业,强化巩固(1分钟)尝试直接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比如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板书作业)四、说板书设计:
第3课向日葵一、凡·高的《向日葵》二、听音乐,画下自己的感觉注意:所用的色彩,让它尽量表达你现在的心情:并注意颜色之间的对比三、作业:尝试直接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比如喜怒哀乐,酸甜苦辣。。。4.梅竹精神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本课是选自美术湘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课。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表现技法,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中设置的阶段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梅花和竹子的表现技法,让学生近距离地熟悉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掌握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学习本课知识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分类、技法以及中国画是怎样运用笔墨进行作画的。了解古代文人墨客怎样以物咏志抒发自己的情怀。为以后学习、欣赏中国画打下基础。整个教学过程以欣赏感受、笔墨尝试到创作表现为线索逐步展开,分两个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由赏梅——咏梅——品梅——画梅展开,体会梅花顽强、挺拔向上的精神,体验笔墨的韵味。3、教学目标包括: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本着使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思路,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技能目标:熟悉中国画工具、材料、学习传统的画梅技法,领悟中国画笔墨韵味。(2)情感目标:通过梅花所寄托的人格精神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3)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互动的学习方式,参与到对梅花的学习活动中,尝试用中国画工具和材料,体验作画的过程,获得对中国画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中国画是通过笔、墨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画面关系,从而达到以物咏志抒发情怀。所以把笔、墨的表现方法作为本课的重点内容。古人是通过笔墨的表现来抒发情怀,展现个性。但是怎样通过笔墨来表现个性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因而把“有个性的表现笔墨的关系”作为本课的难点。
5、教学准备: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易通,我为学生准备了大量的图片,挂图,画梅步骤图,咏梅的文学作品,音乐,书法作品及文房四宝等等。二、说教法学法1说学生情况及教法选择依据七年级的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他们个体差异明显,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思维还是习惯与对客观事物进行摹仿与再现,他们合作、交流、独立创作等学习习惯已初步养成。根据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体验。”这一教学教学理念我采取的教法有:(1)情境教学法: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融形、声、画为一体的优美的教学情境,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他们学得兴趣盎然。(2)赏析教学法:欣赏、品味梅花图片和国画作品贯穿本课教学的始终,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3)直观演示法:,在传授作画的步骤和表现技法时通过我的现场演示与讲解相结合,使学生感受直接印象深刻。(4)引导启发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2说学法的指导:根据“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而进行的。”这一理念,在学法的指导上,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讨论、交流的机会,让他们集思广益、相互切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与习惯。最后再通过练习法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三、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分钟)课件出示梅花的国画作品及王安石的诗《梅花》,学生边欣赏教师边哼唱经典名曲《一剪梅》,然后用轻松的谈话式引出课题。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融形、声、画为一体的优美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兴趣。2、赏梅:(3分钟)在音乐《红梅赞》的伴奏下用多媒体展示梅花的摄影作品,以提问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梅花的形态特征
,颜色,及其耐寒的生长习性。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动的画面下领略梅花的风采,感受梅花顽强和挺拔向上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梅花的喜爱乃至创作欲望。3、咏梅(4分钟)学生集体朗诵已学过的毛泽东的诗歌《咏梅》让学生思考与讨论:还有哪些咏梅佳句?有哪些与梅花有关音乐呢?接着师生一起歌唱《红梅赞》这首歌来活跃课堂气氛。设计意图:通过咏梅的诗词让学生体会诗人的乐趣,用经典名曲把对梅花的吟颂带入高潮。从诗词和音乐作品中感受梅花的人格魅力,了解人们为什么要画梅花。4、品梅(欣赏与分析)(5分钟)课件出示近代名家齐白石吴昌硕等画梅精品。欣赏国画作品的同时也让学生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学生自主欣赏并讨论;这几幅梅花各有什么特色,从这些画中你能感受到画家的什么情绪?《梅花三弄》这首音乐作品表现一种怎样的意境?(让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总结)设计意图:让学生由欣赏作品直接感受梅花的铮铮铁骨及领会中国画所寄托的人格精神。使学生认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5、画梅(25分钟)(1)认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2)学习用笔用墨知识先让学生观看中国画梅花画法的视频片段,领会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让学生讨论视频演示时使用的笔法和墨法,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得出结论。初步了解墨分五色以及不同笔法的运用。(3)尝试笔墨尝试做一些简单的用笔用墨练习,教师指出优点与不足。(4)教师演示用笔用墨教师现场演示用笔用墨,并与学生刚才的练习做对比,找出问题所在。设计意图:考虑到有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接触到用笔用墨的学习,我先不做示范,先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掌握笔墨知识,这样学生自己通过探索总结的结论,比教师告诉的结果印象会更深,利于学生将来能自主的学习。(5)教师示范画梅
在古琴曲《梅花三弄》音乐中,用刚才所学的笔墨知识,进入“跟我画”的阶段。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画梅步骤。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现场示范,使学生感受直接印象深刻,进一部掌握梅花的画法。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6)、学生临摹作品在音乐声中,学生如临其境,作画的心情马上高涨起来。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与赞扬。因此本环节我尽量给予学生鼓励与赞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作画的兴趣。设计意图:通过体验,学生能把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或技巧。从而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6、展评、拓展(4分钟)学生作业结束后,展示优秀学生作品。通过自评互评,然后教师集中点评。7、教师小结:(2分钟)在教学结束前,我会对小组评价进行总结,最后用《中国字画》这首音乐作品来结束本节课的教学。并布置学生回家参照有关梅花的的资料创作一幅梅花图。五、说板书设计本节课我的板书融画为一体,我将示范过程与板书相结合,将范画、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我始终贯彻美术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而不是培养画家。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画有新的认识,学生能够有用梅花作为题材来画好中国画.从而掌握了笔、墨的表现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态度。纵观整堂课我觉得最大的创新在于我将美术教学与音乐,文学教学融为一体,让我的课堂达到图文并茂,声色俱全,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黑格尔在《美学》中说:“音乐和绘画都有密切的亲族关系,现在的艺术教学,音乐可以越过边境进入绘画的领域。”这堂课也印证了音乐可以让我们美术教学锦上添花,当下美术、音乐学科教学正在向综合艺术课程的方向发展。作为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更应该把这一对艺术姐妹花有机结合起来,开辟一条更有效的教学之路。5.花圃我说课的内容选自湘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5课《花圃》,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本课以花卉图案设计为教学内容。教材改变传统图案教学思路,对写生到变形设计的课序安排做出调整。按照课程标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有关要求和建议,教材通过花图案变形、图形置换两个学习活动的设置,重点突出图形置换手法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创意活动的乐趣,强调学生图形创意过程中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自己喜欢的各种花卉的图片、铅笔、橡皮、水粉或水彩颜料、毛笔、剪刀或刻刀。教师:多媒体课件(花卉图片、图案花等)花圃底版教学目标: 1、通过对花卉图片的欣赏、学习,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关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2、了解图案的取材途径和变化的规律,较好地运用简化和夸张的手法设计花卉图案,了解形的置换方法,能选择合适地形状进行形的置换练习。3、能增强设计意识,在个性表现的学习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创造能力。教学重点:形的置换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教学难点:运用简化和夸张的手法设计花卉图案。二、学情分析:七年级标志着学生已经进入中学学习阶段,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标准来说,是学生“从美化身边环境”学段递进到“形成初步设计意识”学段的衔接点。课前对本校学生学习状况做了调查,小学有正常开设美术课的占少数,还有个别学生小学没上过美术课,造成美术各阶段的学习呈现断层。学生虽然喜欢手工制作课程,有自己的审美观及需求。参与体验活动积极性较高;但对于多种造型设计创想及材质的选择和处理上有一定难度,大部分学生的设计意识不强。受原有的学习方式影响,许多学生习惯跟着老师依样画葫芦,缺乏创新意识,需要改变学习方式来引导和培养其创新思维与能力。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室为舞台,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观察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主要采用的教法和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老师:播放准备好的课件资料,通过欣赏五彩缤纷的花卉图片,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审美情趣;展示各类范画,启发生学思路,让学生从范画中寻找设计思路和绘画方法。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花卉图书,各自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花以及这种花的象征意义。在了解花形的基本规律,概括出其骨式与瓣形的基础上,将花瓣置换成新的形状,赋予花图形以新的意义。创作过程中注意点、线、面的结合运用。在拼贴花圃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到形的有趣置换、花卉图案的变化规律、色彩的鲜明搭配和简单的镂印技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在练习中体验,在讨论的环节中联系实际,自由发挥,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知识扩展。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四、教学过程: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学生:初步感知(欣赏作品)——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创作设计——情感升华(爱学习、爱生活)教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教学过程:首先上课铃响时放一些优美的图片和音乐,让学生观察,探究,讨论。这种让学生观察、发现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时学生满腔激情,仔细观察,为学好本课打好基础。再从花卉图片、花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导入(利用问题导入法),引申到花卉图案的变化规律、花的基本骨式,引导学生进行花卉图案的创作;从花圃这一概念直扣主题,带领学生运用形的置换方法,采用镂印等不同形式进行彩色图案的制作。并利用集体的智慧拼贴出一个大花圃。最后归纳总结: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并提出问题,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更好地掌握。6.和平鸽7.灯与光我说课的内容选自湘版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7课《灯与光》,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我准备从教材分析与处理、学情、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与处理本单元教学是利用立体构成结合平面构成的基本方法进行纸质灯饰的设计与制作,把课堂设计教学与生活实际运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美术学习活动,树立合理选择材料的意识,逐步形成设计意识。本单元需二课时。第一课时为学习指导阶段,通过灯饰知识与技能方面学习,初步形成设计意识。第二课时为设计制作阶段,通过创意物化过程的实践,促进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的培养。这里重点说第1课时。考虑到小学到中学阶段美术学习的递进关系,及本校学生美术学习状况呈现不同层次等因素,我把课题定为《灯饰DIY》,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前提,了解灯饰制作的基本理念与方法为基础,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和一定的技术意识为目标,为下一阶段的创新体验做好铺垫。本课是设计思维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切入点。根据设计·应用领域学习目标及教材教学要求,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知识技能:1、能够选择纸制材料制作圆筒造型灯饰,尝试运用装饰手法美化灯饰。2、了解灯饰造型设计方法及灯饰材质的选择和处理。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灯饰装饰手法及制作方法,学生能获得一定灯饰知识与技能。2、通过赏析引发学生进行多种造型设计创想;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和处理材质。3、拓展延伸,倡导“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灯与人们生活情感关系。2、感受灯饰的造型美感,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3、培养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设计活动是设计思想和创意物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进行必然需要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究并掌握灯饰装饰手法及制作方法。如何让学生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的关键,所以本课教学难点是灯饰造型的创新设计及材质的选择和处理。二、学情分析七年级标志着学生已经进入中学学习阶段,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标准来说,是学生“从美化身边环境”学段递进到“形成初步设计意识”学段的衔接点。课前对本校学生学习状况做了调查,小学有正常开设美术课的占少数,还有个别学生小学没上过美术课,造成美术各阶段的学习呈现断层。学生喜欢手工制作课程,有自己的审美观及需求。平面造型设计制作有一定基础,大部分学生根据课本提供的图例能了解灯饰制作的基本方法,参与体验活动积极性较高;但对于多种造型设计创想及材质的选择和处理上有一定难度,大部分学生的设计意识不强。受原有的学习方式影响,许多学生习惯跟着老师依样画葫芦,缺乏创新意识,需要改变学习方式来引导和培养其创新思维与能力。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新课标指出合理利用材质和工具进行操作实践,通过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学习进行创意制作,是构成设计·应用领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活动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活动过程的本身。所以,我结合本校学情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把“DIY”理念渗透到整个活动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究性操作体验;在探索过程中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关注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示范辅导;并采用延迟评价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突破教学重点。力求通过引导、启发等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赏析中得到感悟,突破教学难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运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情境创设及播放图片资料并结合教师的针对性操作示范,不仅优化课堂教学;也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四、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由创设情境——探究体验——启发感悟——拓展延伸四个环节构成。首先通过互动游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灯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利用媒体展示美丽灯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且自然过渡到探究体验环节。在探究体验这个环节里,我是按梯度设置问题引发学习动机,借用简单的圆筒造型创设空白情境,让学生不受局限进行装饰处理,不仅为学生创建动手参与的空间;也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愉快,从而强化探究活动的心向,提高学习效率。通过点评帮助学生反思总结,并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示范指导,突破教学重点。学生获得一定的灯饰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为下一步学习及突破教学难点奠定基础。接着以设问方式来激起学生的探索欲,从而进入启发感悟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赏析中得到感悟,引发学生进行多种造型设计创想,并引导他们选择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变废为宝,突破教学难点。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去探索颜色、形状、材质、灯光之间的关系和相互的影响,对课堂问题进行拓展延伸,传递“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为下节课的“创意物化”做好铺垫作用。8.门《门》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本课选自湘版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8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课教学主要是想让学生探索和发现与门密切相关的各种问题,在跨学科的广泛联系中,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在造门的进程中,设计思想和审美趣味的变化,认识造门艺术与时代、场所性质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门的人文内涵。然后再结合对门的审美感受与了解,大胆尝试设计有特色的门,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2.教材处理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师应该灵活又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考虑到原教材在教学程序编排上的先欣赏后设计或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思路,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原创力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因此将本课的总体教学程序更改为设计、欣赏、再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接受理论指导而提高实践能力,符合人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3.教学目标依据美术课程标准中“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要求:“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和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与创造水平,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为:⑴.具体目标①.能较详细地描述门的结构、功能,懂得造门艺术与时代、民族文化、场所性质和社会环境等因素之间存在着联系。②.区别不同门的艺术风格,简要分析各类门在造型、色彩、材质和装饰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点,并获得对造门艺术的审美感受。③.探讨有代表性的门的设计意图,领会造门艺术的人文内涵。④.尝试设计一个独特的门造型,并画出设计草图。⑤.喜爱古今中外的不同造门艺术,激发美化生活的创造热情。⑵.教学重点①.了解造门艺术与场所性质之间的关系,并探究有代表性的门的设计意图。②.感知和简要分析各类门的设计要素的艺术特点,获得对造门艺术的审美感受。③.尝试设计一个独特的门造型。⑶.教学难点领会造门艺术的人文内涵和拓展设计思路。4.课时安排在本课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上,为了给以学生更充裕的尝试设计和绘制门的效果图的时间,可安排3课时。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置,因考虑到实际教学条件的限制,将原教材中课内安排的调查活动列为学生课外自愿完成的学习任务。二.说学情与教法1.学情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每天都需要穿越各种大大小小的门,其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为他们了解门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虽说初一学生没有多少有关门的艺术设计知识与技能,但他们还是对门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对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来组织教学活动。观察、感知、比较、分析、推断、归纳、探究、练习和实践等是学好本课题的重要学习方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各种门进行观察、感知、比较和分析出门的结构、功能和艺术特点,并获得审美感受。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推断、归纳和探究出造门艺术与时代、民族文化、场所性质和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以及有代表性的门的设计意图,并领会造门艺术的人文内涵。想要学生能设计出独特的门,就应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设计门,使他们在尝试中的创造性思维能自由地发挥,并在尝试中提高动手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学活动中的初期阶段就让缺乏专业设计经验的学生来设计门,或许还有使学生少受条条框框束缚的优势,这对突破本课教学难点有益。2.教法为了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既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又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目标的要求,本课教学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①.学业游戏法。以组织全体学生进行组词游戏,激发他们参与本课学习的热情。②.演示法。体现了美术学科的直观形象性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形象思维能力。③.头脑风暴法。此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有效。④.案例学习指导法。通过对相关案例的观察、感知、比较、分析和归纳,能使学生较为浅显易懂地了解事物内部的各种关系,并为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提供参考的案例材料。⑤.练习与实践指导法。美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美术课中学生必然要运用工具材料进行练习或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而培养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就必须对学生的练习与实践进行指导。三.说教学程序本课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九个环节,即游戏导入→初步感知→尝试设计→展示评价→提高认识→深化设计→技法传授→完善设计→评价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临时仓储设施租赁及管理服务合同
- 标准新工程设计合同样本
- 2024年多人合伙共盈合同书范本
- 2024年度智能仓库设备安装合同
- 代销协议书范例2024
- 全面房屋装修合同模板集成
- 出口业务代理协议范本
- 2024物流合同范本
- 常见劳务派遣委托协议样本
- 广州建设工程装修施工合同范例
-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巨型水电站规划方案
- 广西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慢性病申报表
- 城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
- 国开成本会计第14章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大班科学:《树叶为什么会变黄》课件
- 1到50带圈数字直接复制
-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编制分类
- 幼儿园中班数学《有趣的图形》课件
- 《规划每一天》教案2021
- 草莓创意主题实用框架模板ppt
- 山大口腔颌面外科学课件第5章 口腔种植外科-1概论、口腔种植的生物学基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