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课件(共20张ppt)_第1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课件(共20张ppt)_第2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课件(共20张ppt)_第3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课件(共20张ppt)_第4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课件(共20张ppt)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课件(共20张ppt)(共20张PPT)

月夜忆舍弟

目录

简介

背景介绍

文学常识

诗词详解

品味妙处

课堂练习

第壹章

简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倭国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第贰章

《背景介绍》

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第叁章

文学常识

现实主义

诗词

现实主义诗词特点:

真实性:要求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真实客观。

客观性:客观反映社会现实情况,不带主观情感。

具体性:描绘人们具体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社会性: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和矛盾。

第肆章

诗词详解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译文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译文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译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预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译文

第五章

品味妙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诗描写了白露节气的夜晚,令人顿生寒意,而月亮是思乡的象征,写出了寒夜与明月,突显了孤独寂寥的情绪,更体现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舍弟无比的思念之情。

请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第陆章

课堂练习

下面对《月夜忆舍弟》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歌被成为“诗史”。这首诗是五言古体诗,中间两联对仗工整。

B.颔联既写景,又点名时令。上下两句都是实写,那是在白露时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极深刻地表现了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C.“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在“有”“无”的对比中道出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D.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宽慰:毕竟是战乱,家信不能寄达弟弟手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体现出诗人豁达的心胸。

C

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谨,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B.颔联既写景,又点明时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