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审题立意训练+课件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审题立意训练+课件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审题立意训练+课件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审题立意训练+课件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作文审题立意训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稳住啊,40分!SHORTVIDEOCONTENTPRODUCTION议论文作文

审题立意训练2021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1年·全国乙卷1.此语出自杨雄的《法言·学行》,他认为:只有具备深厚的修为才能成为一张有力量的“弓”;端正自己的出发点,才是一枝直指目标的利箭;再将“义”作为正确的目标,才能达到“取义”的目的。这部书为扬雄模仿《论语》而作,作为人们的行事准则而提出的评判之言。2.材料内涵:实现理想的正确途径就是:敦厚的修养+端正的态度+正确的目标+务实的行动2021年·全国乙卷3.立意:从所选材料来看,似乎应该把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作文内容应该从成功的四个要素谈起,从这个角度出发,考生谈实现理想的多个要件,将这几个要素作为分论点,不失为为一种稳妥思维;再从写作指令“对自身发展的思考”来看,考生就可以有了取舍,考生可以从实现理想的四大要素中选择自己认为与自身发展最紧密相关、最有决定意义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来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思考与立意就有了相对的灵活性。有如下立意可作参考:(1)实现理想,必先提升个人修养(2)实现理想,必得端正人生态度(3)实现理想,必先有明确目标(4)实现理想,必须得务实行动(5)丰厚自我,追索理想精彩标题明德博识,厚德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放飞理想胸怀理想,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欲成功,须躬行丰厚自我,方得始终明德笃行,追索理想精彩范文——擘画理想蓝图,照亮逐梦前程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人生海海,作为当代追梦青年,我们的人生究竟该如何定义,才能在回首往事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修身为弓,矫思为矢,立义为的,勇敢擘画理想蓝图,照亮逐梦前程!《悬崖之上》中说:“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中国从过去的一穷二白中走来,是先辈们付出了青春和热血,才造就这繁华盛世。我们生在其中,要勇挑重担,修身为弓,矫思为矢,立义为的,擘画理想蓝图,照亮逐梦前程!精彩范文修其身,正其思,成为一粒好种子!米兰·昆德拉曾说:“人的伟大在于他扛起命运,就像用肩膀顶住天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样。”我们要让自己因着理想的伟大而成长为一粒好种子,成长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修其身,我们要像袁隆平一样,一心为热爱的人民、热爱的国家而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正其思,我们要像吴孟超一样,肩上有责,眼里有光,勇攀学术的高峰。我们要努力成为一粒好种子,这是擘画理想蓝图的出发点。精彩范文明其义,定其的,树立人生的灯塔!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云际会,更见勇毅担当。人生要有明确的方向,否则,哪个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同时,人生的方向是要符合道义的,要有“留名青史”的胸襟,万不可选择“遗臭万年”的堕落。有善的芳香,恰如张桂梅校长将失学女童拉出困顿的爱;要有勇气的芳香,亦如快递小哥汪勇以平凡之躯护一方百姓的勇敢;要有爱国的芳香,就像那隐姓埋名的黄旭华、俯冲敌机的王海、不惧洪水的陈陆。树立好人生的灯塔,这是擘画理想蓝图的方向。精彩范文见其行,笃其行,绘就人生理想蓝图!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征途漫漫,唯有行动。图景再美好,也需要亲手绘就;理想再伟大,也要付诸行动,不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用行动,让时间更有长度,就像叶嘉莹和樊锦诗那样活在毕生热爱的事业里,看淡世俗的得失;用行动,让时间更有深度,就像黄文秀、黄大年那样在有限的时光里,活出最有意义的人生。见其行,要踏实走好人生之路;笃其行,坚定信仰,不惧困难与挫折,努力绘就人生理想蓝图。2021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精彩标题学百年党史,做有为青年学党史,悟“可为”,创“有为”努力让“可为”变成“有为”2020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真题分析——限制性

1.真实情境限制。题目提供的写作情境包含两部分,一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自己甘居其下,而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业的历史事实。一是后人、孔子和司马迁等对这三个历史人物的三则评论。考生联想和思考要由此出发,不得脱离材料,另起炉灶。思维的落点要在“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这句话上。真题分析——限制性

2.典型任务限制。“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这是考生必须解决的问题。“最”字有思维上的限制,有“最”就有比较、权衡、选择。要比较、衡量,就要有相应的标准,必须在对比中凸显“最”字,不可评价其一而不及其他。而这个“最”的标准的确定,是文章能否成功的关键,也反映出考生对志向、情怀、智慧、品格、贡献等不同维度的不同理解。文章体式为发言稿,发言者身份应为中学生,发言对象为同班同学,考生应有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真题分析——限制性

3.价值观限制。材料中鲍叔甘居管仲之下,管仲虽用箭射中齐桓公的衣带钩,齐桓公却能任用管仲,而管仲终使齐桓公成就霸业,这其中均暗含命题人对三个人物的肯定和认可,材料提供的对于三个人物的三则评价也都是正向评价,因此考生不可违背这一价值判断,但在对哪个人物“感触最深”的方向上则可以见仁见智。真题分析——开放性

1.立意是开放的。齐桓公、管仲和鲍叔这三个人物,考生“对哪个感触最深”是见仁见智的,任何一个人物都可以被选为写作对象,重点是要写出相应的理由。而对于某人感触最深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的,比如对于齐桓公,可以评价其胸襟宽广,也可以评价其善于用人,也可以综合评价。而在对“最”字的理解上,考生比较、权衡的角度也是可以自由选择的。真题分析——开放性

2.联想思考是开放的。考生确定立意后,可在此方向上展开联想思考,以便旁征博引,论证论点。比如就“善于用人”这一方向,可以正面联想周文王用姜尚、齐王用邹忌、秦王用商鞅、越王用范蠡等事例,也可以反面联想商纣王杀害比干、楚怀王放逐屈原、楚平王灭门伍子胥一家等例子。若论不计前嫌,可写楚王绝缨、唐太宗重用魏征等。当然,更重要的,在“对哪个感触最深”这一问题上,考生比较、权衡、选择的角度非常自由,从而能体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真题分析——开放性

3.文体是自由的。考生若侧重谈“感触”和“感受”,可以写记叙文;若侧重谈“思考”,可写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题目提供的是“讨论”场景,偏重“论”更好。真题分析——解题

本题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无论从内容还是思维上,都与2015年新课标卷Ⅱ作文——三个人物,哪个更具有时代风采——极其相似。2018全国卷Ⅱ选取哲学浅概念“幸存者偏差”,再一次侧重思维考查,但2018全国卷Ⅱ作文以新材料作文形式出现,2020年全国卷Ⅰ作文则进一步收紧任务限制和思维限制,任务更具体,思维考查更严格。这一命题扣紧了新课标语文素养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重中之重,强化辩证思维能力,力求思维个性化,这是以后作文备考的重要方向。材料中三个人物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思想价值,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能引导考生感受历史,关照现实,思考个人与时代发展。真题分析——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1.齐桓公:志向高远/心胸宽广/善于用人。2.鲍叔:善于识人/谦虚礼让/唯才是举。3.管仲:才能出众/恪尽职守/家国情怀。偏题立意:1.只选取一人谈感触,不能体现比较、权衡、选择,不能突出“最”字。2.忽略任务限制,大谈“管鲍之交”。3.对三个历史人物的特点、作用理解有偏差。2020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材料信息解读一般说,单则材料切分信息,分层提炼概括;多则材料分类求同,分组提炼概括:由“内容”到“含意”,由局部“含意”到整体“含意”,从而确定分论点和中心论点。内容(1):“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意为:对待别人的国家就像对待自己的国家一样,对待别人的家庭就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中国的)

含意(1):相亲相爱,团结互助,体现“兼爱”的思想主张。内容(2):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外国的)一一《丧钟为谁而鸣》含意(2):人类就是这样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人人有责任,人人要担当。1.材料信息解读内容(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一一唐代王昌龄的《送柴侍御》两地地域特色掺杂其中,共同盼望春天的到来。一一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中国的)含意(3):助人即助己,手足之情。文化认同。内容(4)4:“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一句古老的德意志谚语。(外国的)含意(4):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懂得感恩、投桃报李。内容(5)::“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外国的)一一歌剧《图兰朵》意大利。含意(5):夺取胜利的信心。真题分析——参考立意

携手世界,共创未来。推动共同体,建设美家园。团结合作,守望相助。应对危机,惟有责任担当。2019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真题分析——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热爱劳动,弘扬民族传统。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理解劳动,尊重劳动。学习书本知识,也学习劳动精神。劳动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新时代需要劳动,需要更智慧的劳动。……真题分析——参考立意

偏题立意: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断章取义,忽略材料重点,脱离材料中的学生主体)歌唱劳动者。(忽略任务,走向话题作文的立意)2019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真题分析——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1.国土沦丧,责任在肩,吾辈当自强。2.国之新生,吾之大幸,迎接新时代。3.科技兴国,拥抱世界,汇时代潮流。4.百年征程,接力奋斗,奔向辉煌。5.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英雄莫忘。偏题立意:1.只突出青年学生的历史作用,未联系五四背景。2.只突出对新时期的展望,未结合改革开放。3.不能切合背景,未体现情境,不能很好地契合材料。2019年·全国丙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1年·全国乙卷2018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18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18年·全国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17年·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17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