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_第1页
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_第2页
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_第3页
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_第4页
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考点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考点2:教育的概念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考点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主导)2.受教育者(主体)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考点4:教育的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1)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2) 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3) 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1页。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页。(1)永恒性(2)历史性(3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页。♦考点5:教育的起源学说主张代表人物神话起源说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宗教生物起源说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说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方动起源说粉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考点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 无等级性;(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 ----紧密集合;(3)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考点7: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学校名称教育内容备注中国夏、商、西周庠序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外国古印度古儒〈〈吠陀》为主的经典、经宗教教育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3页。义古埃及文士学校文字、书写、执政能力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希腊斯巴达军事体育1口」止】雅典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寺崇文封建社会学校名称教育内容备注中国春秋战国私学以儒、墨为主的显学汉代官学私学“独尊儒术”察举制征辟制隋唐六学二馆分科教学(经、史、律、书、数)科举制西方中世纪教会学校七艺(三科、四学)培养教师和僧侣骑士学校七技培养封建骑士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4页。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4页。(3) 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4) 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考点8:20世纪以后的教育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巧记:“全民多现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5页。时期特点原始社会的教育无等级性;与生产为动紧苗结合;教法单一古代社会的教育阶级性和等级性;与生相分离;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现代社会的教育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班级授课制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6页。20世纪以后的20世纪以后的教育♦考点9: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 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2)内在动力:教育问题;(3)属于基础学科♦考点10:教育学的萌芽★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中国〈〈学记》乐正克中国古代、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学专著观点:“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学不蹴等”教学要循序渐进孔子一一〈〈论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不愤不启,不俳不发”)西方苏格拉底:产婆术”(问答法,启发性原则)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遵循白然”的原则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7页。昆体良:〈〈论演说家教育》(也叫〈〈雄辩术原理》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7页。专著,世界上最早研究教学法的书♦考点11:教育学的创立阶段★人物著作教育观点培根〈〈新工具》科学归纳法首次指出“教育学”应独立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j《人教学论》教育要遵循人的白然发展;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教学思想:泛智教育”康德(赫尔巴特的老师)〈〈康德论教育》“人是唯需要教育的动物”;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卢梭〈〈爱弥儿》浪漫主义白然教育洛克〈〈教育漫话》1.“白板说;”2.“绅士教育”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教育心理学化”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普通教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阶段: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教育性教学原则(德育);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新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28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8页。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斯宾塞〈〈教育论》教育预备说;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巧记:“培根首提出,纽斯来实现,巴特再规范”;“级智夸大独立”(夸美纽斯):级:班级授课制;智:泛智教育;大:〈〈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五四三民,巴普传教,伦心科规”(赫尔巴特):五四:五段四阶教学法;三:三中心;民:培养公民;普:普通教育学;传:传统教育学之父(现代:杜威);教:教育性教学原则;伦心:伦理学心理学;科:科学教育学之父;规:规范。“杜子疼一三中一主四即一进五步一实用”(杜威):三中:三中心;主:民主主义教育;四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学校即社会; 进:进步教育学(和赫尔巴特相比);五步:五步教学法;实用:实用主义。♦考点1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 马卡连柯:〈〈教育诗》:集体主义教育;(2)克鲁普斯卡娅(列宁的老婆):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3)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9页。(4)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考点13: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1)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2)布鲁纳: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 (3)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 (4)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5)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巧记:木(姆)有掌握,哪(纳)来结构,挖根(瓦根)找范例,高度赞发展,真可谓全面和谐斯基。专题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考点1:教育的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 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一一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考点2:教育与人口发展的关系(一)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教育投入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人口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10页。(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10页。教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2.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3.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4.教育可以促进人口合理流动。♦考点3: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2)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补充: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者:舒尔茨观点:舒尔茨认为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社会化理论----提出者:鲍尔斯和金蒂斯观点:学校教育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在于它所具有的“社会化功能” 。♦考点4: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11页。(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2)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11页。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 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考点5: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考点6: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为: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校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12页。专题三 教育与人的发展♦考点1:人的发展概念人的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考点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教育启示: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不陵节而施”适应最近发展区)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启示:不同阶段不同质,不能搞」刀切,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启示:不同时期不同速,抓关键期)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教育启示:扬长避短)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启示:因材施教)♦考点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一一内在需要代表人物:孟子(“人之初,性本善')、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高尔登(“优生学)”。外铢论 外在力量代表人物:荀子(“人之初,性本恶')、洛克(“白板说y、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 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斯金纳。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13页。果♦考点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内部因素遗传一一可能性(物质前提)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外部因素环境一一现实学校教育一一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为什么)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概念】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 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 即时和延时的价值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14页。学校教育具有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14页。专题四教育制度♦考点1:教育制度的概念广义: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兴致、人物、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它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考点2:学制在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一一实体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一一正规教育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非制度化教育一一“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考点3: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双轨制一一英国;2.单轨制一一美国;3.分支制一一前苏联发展趋势:双轨学制在向分支性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15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15页。学制名称颁布时间特点地位壬寅学制1902只颁布没有实施首次颁布癸卯学制1903规定男女不许同校首次实施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壬戌学制1922以美国学制为蓝本沿用至解放初期※巧记:壬颁布,癸执行,长期戌美国♦考点5:我国现代学制的确立和发展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工作方针: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强大动力)、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考点6:义务教育制度概念: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特点: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产生:始于近代,发源于德国。我国的发展:义务教育法,1986年颁布,2006年修订。学制年限:多种形式并存一一“六三制:“五四制”和“九年一贯制”专题五教育目的♦考点1:教育目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考点2:教育目的的有关理论社会本位论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16页。观点:社会价值;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巧记:有位公民拨(柏拉图)打恐(孔德)吓(赫尔巴特)电话,涂(涂尔干)害社会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观点:个人价值;培养“白然人”。※巧记:有一个人,一路(福禄贝尔)啰(罗杰斯)嗦(卢梭),白然无人陪(裴斯泰洛齐)能力本位论(能力培养)知识本位论(传授)宗教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的过程,在它白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白己的目的”)社会需要与人的白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考点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人们的教育思想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17页。内容:(1) 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白由发展的人;(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考点4: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德育一一灵魂与统帅作用智育一一前提和支持作用体育——物质基础美育一一动力作用劳动技术教育一一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专题六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考点1: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或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白身发展的基本途径。♦考点2: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观察法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分类: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18页。白然情境下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2)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18页。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调查法 问卷、访谈、作品分析、测量分类: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依据调查内容,可以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依据调查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将调查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19页。历史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步骤:收集资料、史料的鉴别和史料的分析。(四) 实验法分类:(1) .根据实验进行的场所,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白然实验(2) 根据实验的目的可以分为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3) 根据同一实验中白变量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五) 行动研究法(教师+研究者)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白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第二章中学课程专题七中学课程♦考点1:课程的概念广义的课程: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 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 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考点2:课程的分类分类标准课程课程特点组织万式分科课程(赫尔巴特、斯宾塞)强调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综合课程学科整合,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活动课程(赶:咸)又称经验课程,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一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实施要求必修课程^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诜修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牛的个性。设计开发主体国家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所有国民的共同基本素质。地方课程满足地次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八父左谋程学八父教师主导开发,彖长、学牛、社会参与。呈现力式显雄课程以百接的、明显的方式旱现的课程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白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旱现的课程。28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0页。♦考点3: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理论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学科中心课程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吊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撕E、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活动中心课程论(经验课程)杜威、克伯屈第一,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强调在活动申学习,而教麻从中发挥协助作用。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金蒂斯、布厄迪认为教育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小是个人的发展。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强调课程建设要关注社会焦点问题。♦考点4: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考点5:课程目标的内涵广义上的课程目标:即教育意图=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目标。狭义上的课程目标:主要指教育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考点6:课程目标的特征: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考点7:课程内容(一) 课程计划指向学校课程计划的组成:课程设置(首要问题)、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商安j非(二) 课程标准——指向学科课程标准的结构:前言、课程目标(核心部分)、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三) 教材一一指向教师或科书和讲义是教材南主体部分。教材的编写:(1) 直线式教科书结构:均不重复的编排形式。(2) 螺旋式教科书结构:重复出现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1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1页。♦考点8:课程评价目标评价模式一一泰勒【以目标为中心】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一一斯克里文(美)(1) 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2) 主张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3) 评价的指向不应该只是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而且更应该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CIPP评价模式CES评价模式♦考点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三维目标观、综合课程观、内容联系观、学习方式观、发展评价观、校本发展观。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第三章中学教学专题八教学♦考点1:教学的内涵或学的含义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地位: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一一部分与整体敏:学是学秘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智育不仅可通过教学实现;教学是智育的途径之一。♦考点2:形势教育与实质教育形势教育(17世纪)一一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主张:发展学生的智力;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实质教育(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一一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主张:传授对生活有用的知识;理论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考点3: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一一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其他略)M点4:教学的意义一一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其他略)M点5:教学过程的概念一一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考点6: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3.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福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考点7: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2页。M点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 备课一一教好课的前提[二) 上课 教学工论的中心环节(三j课卯作业的布置身反馈(四) 课外辅导一一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五)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方法: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白我评价法。质量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考点9: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乡土教材)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一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一一顺序性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一一阶段性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一一个别差异性直观性教学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巩固性教学原则 著作教育思想〈〈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升nt弗达。”启发性原则“君子之教,喻也。”“学不蹿等。”循序渐进原则“杂施而小孙,则坏乱而小修。”“木陵节而施之谓孙”〈〈论语》“不愤不启,不俳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二隅反,则不隽也。”启发性原则考点10:教学方法★含义: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一)国外常用的教学方法探究一研讨法一一兰本达(美)纲要图式或学法——沙塔洛夫暗示教学法(启发教学法)一一洛扎诺夫激发漕方,无意识非指导教学法一一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移情性理解;尊重;真诚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3页。内容以语言传递为主畦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以直观感知为主演刀、法、参观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以情感陶冶为主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二)国内常用的教学方法”点11:教学组织形式分类:个别指导、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特朗普制、复式或学(班级授课制的杵殊形式)。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特点:班、课、时。产生发展: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年京师同文馆(现北京大学)优越住:提高教学豉率;局限性:不利于因材施教〈考点12:教学评价概念: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教学评价的利类维度具体分类根据试试功能的不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根据运用的标准不同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根据评价主张外部评价、内部评价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专题九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伴随:注意考点1:注意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4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4页。目的意志努力产生的条件或者规律无怠注怠r无[不需要主客观条件 丁41怠注怠r有「需要目的、间接兴趣、组织「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5页。和意志力有意后注息有和意志力有意后注息有不需要直接兴趣、熟练和系统化注意的范围(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考点2:感觉感觉的辂性(1) 感觉适应:暗适应和明适应(2) 感觉后象:正后象、负后象(3) 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4) 感觉的相互补偿(5) 联觉M点2:知觉概念: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的特性:选粹仕、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M点3:记忆概念: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记忆的分类按内容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动作记忆;按保持时间分为:瞬时记忆(1秒以内)、短时记忆(1分钟左右,7坦)、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按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与遗忘、回忆或再认。(1) 识记: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2) 遗忘的原因:消退说、干扰说(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压抑说(弗洛伊德)、提取失败说(舌尖现象);(3) 遗忘的规律由艾宾浩斯提出;(4) 回忆:不在眼前;再认:再度出现"点4概念: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特征:间接性、概括性。分类 维度内容 1思维的凭借物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思维的逻辑性1直觉思维、分析思维思维的指向性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思维的创新性程度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4.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流畅性(数量)、变通性(类型)、独创性(新奇独特)M点5:想象: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再造想彖和创造想象;幻想、理想和空标点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简答题备考)问题的特征一一难易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6页。思维定势 积极与消极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动机的强度一一中等强度专题十学习心理M点1:学习动机★概念: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方机制。结构: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诱因)功能:激活折能、指向场能、维持功能学习动机的分类分类标准分类名称注释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内部学习动机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外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高尚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低级动机核心是利己的、白我中心的学习动机起作用的时间长短远景性动机与长远目)示,相联系近景性动与短期目1示,相联系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直丰妾动丰厂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间1妾州几与社会意义相联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作用(1)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2)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3) 耶克斯-多得森定律: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较复杂的问题,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品点低些--任务比较简单,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高些学习动机理论理论名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仃为主义强化理论巴普洛夫、斯金纳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人本主义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5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白我实现需要认知主义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阿特金森追求成功者(50%)和避免失败者成败归因理论韦纳二维度六因素白我效能感埋论班杜拉白我效能感 主观判断影响盲液效能感的0素有:成败经验(最重要);;替代性经验;言语信息;情感状态等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7页。维度因素成败归因维度稳定性制性内部外部稳7E不稳定可控不可控能力VVV努力程度VVV工作难度VV7V运气VVV身心状况VVV外界环境VVV7.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 学习动机的培养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重视立志教育 成就动机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白我概念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二) 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考点2:学习迁移概念: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分类分类标准分类含义例迁移性质正迁移积极的促进作用英语-德语负迁移消极的促进作用英语-日语迁移的抽象水平的水平迁移(横向迁移)同一抽象和概括水水果—蔬采不同垂直迁移(纵向迁移)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水果—平果迁移方向顺向迁移先前—后继前摄抑制逆向迁蔻后鲸―先前倒摄抓制迁移内容不同般迁移(非特殊迁移、普瘟迁移)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具体勾股定理—并算直角三角形边长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8页。内容具体迁移内容具体迁移(特殊迁移)具体-具体石,磊迁移范围不同近迁移相似的学习情境远迁移极不相似的情境小鸟-飞机早期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沃尔夫(最早);共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经验类化说-贾德;关系转化说-苛勒现代迁移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布鲁纳考点3:学习策略分类: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专题十一学习理论M点1: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试误说一一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最重要)考点2: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化泛化:对相似刺激作出相同反应;分化:对相似刺激作出不同反应'〈诺点3:麻金豕I操作性条件作用可论基本观点应答性行为:刺激-反应(被动)操作性行为:反应-刺激(主动)强化原理条件仃为发生硕率例子强化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奖励负强化摆脱厌恶刺激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学生进步明显,教师撤销处分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减少仃为发生的频率如体罚、谴责等消退无任何强化物减少仃为发生的频率如不予理睬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逃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出现回避条件作用: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唐点4:强杜h的社会学亏理论观察学习的四个子过程: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强化的分类:直接强化、替代强化、白我强化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9页。2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全文共32页,当前为第29页。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M点6: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1) 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 教学观:(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专题十二中学生发展心理考点1:中学生的认知发展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阶段年龄特征感知运动阶段0~2岁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获得了课题的永恒性(9~12个月)前运算阶段2~7岁“万物有灵论”一切以白琰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怛观念的形成(守怛性);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2.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与教育教育和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启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考点2:中学生的情绪发展情奏的基木分类:枝乐、愤怒、恐惧和悲哀。情绪状态分类:心境、激情、应激和热情。情感扇分类:道德感、理智感(智方涪击)和美感考点3:中学生人格发展1.气员类型气质类型高级神经活动过程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类型特点胆汁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