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文化第一章第一节_第1页
汽车文化第一章第一节_第2页
汽车文化第一章第一节_第3页
汽车文化第一章第一节_第4页
汽车文化第一章第一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15/2023汽车文化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一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第一章汽车史话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二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课

题第一节 车的起源授课时间及班级9月22日3.4节8班/9月23日1.2节7班/9月23日3.4节4班9月23日5.6节6班/9月24日1.2节9班/9月25日3.4节5班课

时2课

型新授课知识目标了解车的起源能力目标能够熟练列举车的演变历程教学重点车是怎样慢慢演变而来的教学难点从轮到车的演变过程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请点人数并记录教学内容引入新课见后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见后作业情况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三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引入新课汽车文化是汽车在发明和发展过程中

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简单的说,就是人们在制造和使用汽车的活动中,形成的一套行为方式、习俗、法规、价值观

念等内容,这些便是汽车文化的内涵。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四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讲授新课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五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一、轮子的发明车是凭借轮子在地面上行驶的交通工具。车的产生起源于轮子的发明。谈到车的使用,必须先谈到轮子的发明。历史学者认为史前人类由利用树干的滚动来推动重物获得灵感,因而发明了轮子,而轮子的发明是路上交通工具变革的开始,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六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轮子的演变过程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七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轮子的演变过程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八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脚踏车的演进过程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九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二、车的起源

最古老的的车,特别是具备车轮和车身的车,目前是公元前3300年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使用的车。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国王巴尔基的坟墓中出土绘有苏美尔战车的镶嵌画上,可以清晰的看到车轮和车身。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十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车”从远古走来衡轭辀(车辕)舆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十一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车”从远古走来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楷书简体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十二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自从人类发明了车轮并制造出车后,就用驯化了的马、牛拉车。马车是运输、代步和打仗最主要的工具。由于没有其他合适的动力取代马,马车时代一直延续了约3000~4000年。1、马车时代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十三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殷墟车马坑1、马车时代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十四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除了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以外,马车已具备了早期汽车的基本结构,为汽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随着机械化大生产和贸易的迅速扩展,马车的速度和装载重量越来越无法适应日益繁重的运输任务。人们渴望着能制造出多拉快跑的自走式车辆。1、马车时代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十五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自走式车辆的探索自走式车辆应该以一种原动力来驱动。人们寻找自走式车辆的原动力时,最先想到的是风,因为它早已用在帆船上。1600年,荷兰的西蒙·斯蒂芬造出“风帆车”,它把车轮装在帆船上。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十六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自走式车辆的探索1649年,德国的钟表匠汉斯·赫丘制成一辆以钟表发条为动力的车。该车只相当于现在小孩的玩具,毫无实用价值。自走式车辆的原动力应该是一个稳定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十七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2、蒸汽汽车的诞生煤是最早被大量使用的能源。煤在开采过程中,坑道严重积水,地下水成了矿井和矿工的最大威胁。采用什么样的动力装置抽掉地下水,已成为煤炭工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十八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第一台实用蒸汽机早期人们用煤来烧水时,发现水壶中的水烧开后,蒸汽可以将壶盖顶起来。最早的蒸汽机设想方案就是用水蒸汽推动活塞并产生动力。1712年,英国的一名铁匠托马斯·纽科门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蒸汽机,用来驱动抽水机将矿井中的水抽出,被称为纽科门蒸汽机。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十九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第一台实用蒸汽机1757年,木匠出身的技工詹姆斯·瓦特被英国格拉

斯戈大学聘为实验技师,有机会接触纽科门蒸汽机,并对纽科门蒸汽机产生了兴趣。1769年,瓦特与博尔顿合作,发明了装有冷凝器的蒸汽机。1774年11月,他俩又合作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动力机械——蒸汽机。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二十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第一台实用蒸汽机瓦特发明的高效率蒸汽机一出现立即用到采矿、纺织、冶金、机械加工、运输业,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掀起了18世纪轰轰烈烈的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诞生,无疑是人类利用动力机械的一大突破。从此,人们靠燃料的燃烧就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二十一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2、蒸汽汽车的诞生汽车诞生之前,马车就是人类最好的陆上交通工具。1770年法国人尼古拉斯•古诺(Nicolas

Joseph

Cugnot;1725--1804)将蒸汽机装在板车上,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板车,这是世界上第一辆利用机器为动力的车辆。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二十二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2、蒸汽汽车的诞生燃料为柴禾,两个汽缸,无曲轴,活塞的作用力通过车爪传给前轮。试车时,速度为3.6km/h,只行驶1km就发生了锅炉爆炸,汽车失去控制,结果车仰人翻,还撞坏路边的墙壁。这辆车经过修整作为世界的第一辆汽车,至今珍藏在巴黎的国家技术及机械品博物馆内。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二十三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伦敦街头的公共汽车这一时期可算是蒸汽汽车的黄金年代,标志着蒸汽汽车已进入实用化时期。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二十四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2、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1838年,英国人巴尼特(Barne

t)研制了原始的两冲程煤气机,后来英国人克拉克(Clerk)试图进一步完善它,但未能投入实际应用。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二十五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2、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1860年,法国人雷诺尔(Etienne

Lenoir)终于研制成了第一辆可供实用的常压煤气机。但热效率

很低。

1862年,法国人罗彻斯(Beau

de

Rochas)发表了四冲程发动机循环理论,并取得四冲程的专利。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二十六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2、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1876年,一直从事煤气机试验的德国人奥托(NieolausAugust

Otto)运用循环理论,试制成功了第一台活塞与曲柄相结合,将煤气与空气的混合气经压缩冲程后再点火燃烧的往复式四冲程煤气机,为提高内燃机热效率开辟了新途径。(奥托本人的那个试制车间后来发展为道依茨发动机公司)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二十七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2、内燃机汽车的诞生

1

83年德国人戴姆勒(Daimler)研制出一台比以往大型低速煤气机的转速(通常为200r/min以下)高得多的小型高速汽油机(当时达800r/min以上)。热效率被大幅提高了。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二十八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2、内燃机汽车的诞生1885年,戴姆勒将其制作

的汽油机装在一辆自行车上

进行了试验,车速约12km/h,行驶了6km左右。这辆车至今保存在斯图加特的戴姆勒-本茨博物馆内。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二十九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奔驰三轮汽车1886年德国人本茨或奔驰(CarlBenz)研制成功了第一辆三轮汽车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三十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奔驰三轮汽车将一台单缸两冲程汽油机(排量0.576L,输出功率0.52kW,转速300r/min,车速为15km/h)装在一辆三轮车上,于1886年进行了公开试车。这辆车可以说是近代车的原型。被保存在慕尼黑科学博物馆内。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三十一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戴姆勒四轮汽车1886年,戴姆勒将他制造的排量为0.46L,功率0.82kW,转速650r/min的发动机装在由美国制造的马车上,最高车速达到18km/h。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三十二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3、世界汽车工业第一次变革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但促进汽车初期发

展的却是法国人。汽车出现以后,各国政府

纷纷立法管理。当时在欧洲立法基本上是对

汽车发展不利的(如英国的“红旗法案”),只有在法国汽车才能自由发展。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三十三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3、世界汽车工业第一次变革在汽车发展的早期,强大的社会需求促使汽车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欧洲汽车名人和名车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绚烂多彩。1887年奔驰汽车公司成立;1888年戴姆勒汽车公司成立;1888年标致汽车公司创立;1889年雷诺汽车公司成立;1897年菲亚特汽车公司创立。1904年,罗尔斯·罗伊斯汽车公司成立。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三十四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3、世界汽车工业第一次变革在欧洲,汽车诞生以后的设计指导思想主要是为了人们的娱乐需求,所以研制的汽车都是轿车,而且是豪华型轿车,售价昂贵,一般人经济条件难以承受,销售市场受到限制,产量不能大幅度提高。另外,汽车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大型机械产品,当时世界上还缺乏大量生产这种大型机械产品的技术条件,不可能形成汽车工业。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三十五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3、世界汽车工业第一次变革汽车文明从欧洲传到美国后,这个年轻而富有创造性的国家对它表示了极大的兴趣。1893年,弗兰克·迪利亚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油汽车,现保存在华盛顿的史密逊博物馆里。1897年美国第一家汽车公司奥兹莫比尔成立。1903年,大卫·别克创立了别克汽车公司。1903年,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创立福特汽车公司。1908年,威廉·杜兰特创建通用汽车公司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三十六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3、世界汽车工业第一次变革1908年,福特推出了一种新型汽车——T型车,T型车采用了许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及材料,用以简化生产过程,降低成本,使汽车适应十分简陋的乡村条件。1914年,他将泰勒的流水生产线技术运用到汽车上,这种技术被后人称为装配线。亨利·福特用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制度和生产设备将汽车工业带入大批量生产的时代。这是汽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变革--流水线大批量生产。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三十七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3、世界汽车工业第一次变革1908年的福特T型车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三十八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3、世界汽车工业第一次变革大批量流水生产方式的成功,不仅使T型车成为有史以来最普通的车种,如同亨利·福特所说:“在工业生产史上,它告诉人们新的时代已经来临。”至此,福特公

司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三十九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3、世界汽车工业第一次变革大批量的生产使得T型车的成本降得很低,原来卖800美元一辆的T型车,1913年~1914年降至500美元。1925年10月30日,福特公司的工厂里平均每10s就出一辆T型车,创造了世界汽车生产史上的奇迹,而车价也降到了300美元以下。到

1926年,T型车累计生产1500万辆。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四十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4、世界汽车工业第二次变革世界汽车工业第二次变革--汽车产品的多样化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20世纪70年代。欧洲厂商也开始实行“量产化”。另外,欧洲厂商具有卓越的产品设计能力,生产出各式各样的跑车,转而销往美国,从而出现欧美两霸并存的局面。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四十一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4、世界汽车工业第二次变革20世纪50年代,美国汽车业界已形成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公司鼎立的局面,并且以压倒的优势

雄居世界汽车市场。他们凭借霸占世界市场的既得

利益,疏忽了继续开发新技术的创造力。20世纪50年代早期,当欧洲经济开始恢复的时候,由各式小型汽车厂家组成的汽车工业,只占世界汽车生产的13.8%,而北美却占85.1%。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四十二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4、世界汽车工业第二次变革欧洲汽车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西欧5个国家,即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五国。欧洲汽车厂商改进国内生产的产品,以适应各国大不相同的市场情况。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四十三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4、世界汽车工业第二次变革在瑞典,燃料税低,国民收入高,城市人口密度小,冬天的驾驶条件恶劣,消费者要求大而耐寒的车辆,耗费更多的燃料也在所不惜。在意大利,国民收入低,燃料税率高,人们集中在街道狭窄、停车条件受限制的古老城市。这些条件结合起来导致消费者需求集中在小型汽车。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四十四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4、世界汽车工业第二次变革当时的许多欧洲制造商也在寻求对不同设计要求的多样化技术答案。有的偏爱功率大的发动机,有的在设计别出心裁的气缸,有的使用后置式发动机,也有的集中研究前悬挂式发动机和后轮驱动。竞争的领域不仅表现在组合车身的设计上,连柴油发动机也在其中。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四十五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4、世界汽车工业第二次变革北美的汽车生产已经标准化,他们的产品有6~8个气缸,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烧汽油,采用车架上安装底盘的汽车,目的在于扩大汽车的生产批量,求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欧洲的关税崩溃后,汽车的多样化却一下子转变成最大的优势。当每一个汽车制造商都能在市场上出售各具特色的产品时,规模经济的优势一下子显示出来。从此,欧洲汽车步人世界前列。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四十六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4、世界汽车工业第二次变革1950年,欧洲汽车产量达到200万辆。到1966年,欧洲汽车产量突破1

000万辆,比1955年产量增长5倍,年均增长率达10.6%,超过北美汽车产量,成为世界第二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到1973年,欧洲汽车产量进一步提高到1

500万辆。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四十七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4、世界汽车工业第二次变革20世纪70年代,整个欧洲市场与北美市场

具有同等规模。可是,欧洲在生产上已超过北美,他们以多样化的汽车产品占据世界市场,

1950年到1973年,全世界的关税戏剧性的下降,又有更多的国家对外开放,进行相对自由的贸易,于是欧洲车很快占据了优势。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四十八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4、世界汽车工业第二次变革1973年以后,由于受两次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同时,这时西欧国家已基本普及汽车,随后,东欧经济又出现停滞状态,汽车需求增长势头锐减,欧洲汽车工业进入了徘徊和低速增长状态。世界汽车工业面临新的挑战。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四十九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4、世界汽车工业第二次变革调整了通货膨胀以后石油价格的走势图(1970~2007)。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五十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5、世界汽车工业第三次变革世界汽车工业第三次变革发生在日本,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代表的日本汽车企业采取的精益生产方式,使汽车产品的价格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了一个低价格时期。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五十一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5、世界汽车工业第三次变革日本汽车工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治末期。那时的机械工业以初具汽车生产技术能力(以西欧制造厂商的技术能力为基础)的造船公司为主,包括纺织机械制造厂商、铸造厂商开始模仿生产,这为日本汽车的出现提供了可能。第一辆日本国产汽油汽车是1907年,吉田真太郎创办的东京汽车制造所制造的“太古里一号”。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五十二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5、世界汽车工业第三次变革1914年,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日本对德宣战,需要军用卡车运输军需物资。这样,日本的汽车工业开始向批量生产方向发展。192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率先在横滨设立日本福特公司,在美国风靡一时的福特T型汽车开始在日本装配生产。1926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也在大阪成立了日本通用汽车公司,着手进行雪佛兰等品牌汽车的生产。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五十三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5、世界汽车工业第三次变革面对美国两大汽车公司向日本的扩展,日本政府不得不实施行政政策以保护国产汽车制造厂商的利益。这些行政保护政策为扶持形成时期幼稚的日本汽车工业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此历史背景下,丰田喜一郎在其父丰田佐吉创办的丰田自动织机公司基础上,于1937年创建了日后举世闻名的著名企业——丰田汽车公司。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五十四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5、世界汽车工业第三次变革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轿车生产被美国占领军司令部禁止,卡车生产也只限于使用配给的原材料。战争对日本工业的破坏给汽车工业的恢复带来困难,1945年~1955年最艰难时期,日本汽车工业以卡车3万辆、轿车1千辆的规模在战后的废墟中挣扎度日。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五十五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5、世界汽车工业第三次变革1948年美占领军对轿车生产限制的解除和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为日本汽车工业的复苏注入了强心剂,美军向日本汽车制造公司的大量订货,给日本汽车工业带来了高额利润,同时也逐渐提高了日本国产汽车年产量。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五十六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5、世界汽车工业第三次变革1955年日本通产省公布了发展一种供国民使用的微型国民车构想,要求:车身质量400

kg以下,时速100

km以上,乘坐4人或者乘坐2人,加100kg货物,发动机排量350~500mL。1

L燃油行驶30km以上,行驶10万km无大修,生产成本15万日元以下,售价25万日元以下(约700美元)。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五十七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5、世界汽车工业第三次变革从1955开始,日本经济以两位数的增长率高速增长。196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00美元,196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后,日本汽车工业迅猛发展,产量1961年超过意大利,1964年超过法国,

1966年超过英国,1967年超过前西德。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五十八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5、世界汽车工业第三次变革日本车以小型、省油、价廉见长。20世纪60年代初期,日本车刚打入美国市场时,售价相当低(甚至到了保不住成本的地步)。后来,日本汽车制造商独自创造出了欧美汽车厂商所没有的生产系统,孕育出了举世闻名的丰田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方式”的生产方法,在极短的时间里生产出了质量好、性能高、价格廉的小型汽车。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五十九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5、世界汽车工业第三次变革1960年,日本汽车出口量不足4万辆,到1970年,汽车出口量突破100万辆,年均增长率39%。1973年,汽车出口量达到200万辆,1977年,

汽车出口量达到400万辆,1980年,

汽车出口量再度猛增到600万辆。1960年-1980年,汽车年进口量仅为1~6万辆。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六十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5、世界汽车工业第三次变革日本实现了汽车国内销售量和出口量双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奇迹。1960年,日本汽车产量仅16万辆,远远低于当时美国及西欧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水平。但到1980年,汽车产量达到1100万辆,超过美国的汽车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日本成了继美国和欧洲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六十一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5、世界汽车工业第三次变革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产量仍继续提高,到1990年,日本汽车产量达到创历史的1350万辆。自这以后,国内市场处于徘徊状态,而出口贸易摩擦加剧,汽车出口量下降,从最高时期的600万辆下降到300多万辆,汽车产量逐渐下降到约1

000万辆。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六十二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5、世界汽车工业第三次变革日本有众多知名的汽车生产厂家:丰田、日产、本田、马自达、三菱、铃木、大发、富士重工、五十铃、日野和日产

柴油机工业公司等。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六十三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6、世界汽车工业第四次变革长期以来,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汽车工业没有得到较大发展,所需汽车主要从发达国家进口。直到1970年,各发展中国家汽车产量之和才达约150万辆,仅占当年世界汽车总产量的约

5%。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六十四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6、世界汽车工业第四次变革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工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快速增长。在亚洲汽车工业,主要集中在韩国、中国、印度及东南亚各国。在中南美洲汽车工业主要集中在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在非洲,南非是非洲惟一“有较强汽车工业的国家”。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六十五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6、世界汽车工业第四次变革韩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韩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到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3

000美元,进而出现了普及汽车高潮,国内市场迅速扩大;同

时,韩国坚持把汽车工业作为出口战略产业,从而

推进了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1988年汽车产量突破

100万辆,1995年汽车产量更上一层楼,达到240万辆,1997年进一步达到280万辆,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生产国。韩国有现代、起亚、大宇等汽车公司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六十六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6、世界汽车工业第四次变革巴西巴西是拉美第一大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众、奔驰、丰田、克莱斯勒等汽车公司先后进入巴西,推进

了巴西汽车工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西经济摆脱停滞状态,并以较快速度增长,汽车产量也随之呈现高速增长态势。1992年汽车产量超过100万辆,1997年汽车产量达到200万辆

。交通系《汽车文化》课件顾晓东第六十七页,共七十四页。6/15/20236、世界汽车工业第四次变革南非南非汽车工业起步较早,20世纪20年代,福特、通用进入南非,即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