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1 全国一等奖_第1页
诗词赏析1 全国一等奖_第2页
诗词赏析1 全国一等奖_第3页
诗词赏析1 全国一等奖_第4页
诗词赏析1 全国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赏析2016年11月学习目标把握诗词所描绘的形象与意境。品味诗词凝练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把握作品的内容,体会诗词的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赏析方法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主要意境和基本情感。联系整首诗词,对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句进行揣摩、品味,理解它们的内涵及表达作用。把握诗词中的人、景、物,体会诗词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注意诗词中具有特殊情感意蕴的意象和典故,发现作者隐含在这些意象或典故中的细微的情感或精妙的情思。解答注意事项将具体的问题融入作品的内容或意境中。联系作品的语句作答。联系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做到“知人论世”。2006年中考题(4分)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2分)2、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2分)1、对内容的理解。(满、压)2、诗歌的炼字,用词的精妙。(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2007年中考题(4分)从军行(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15.在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2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裂、折)16.“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士怎样的精神?(2分)对诗句的理解,对诗歌主旨的把握。(表现了从军将士一往无前的精神。)2008年中考题(4分)送友人

薛涛水团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14.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

▲的景象。(2分)15.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14.根据诗歌相关内容,概括景物特点的能力苍凉(悲凉凄凉凄清)15.对诗人情感的体验与把握的能力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2009年中考题(5分)

除夜①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注释】①除夜:除夕之夜。15、第一句诗中的“寒灯”渲染了除夕之夜旅馆中怎样的氛围?(2分)(诗歌形象的感受能力)15、凄清(孤寂、凄凉、清冷)16、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16、一是除夕之夜独自一人寄居旅馆,二是对故乡亲人无比的思念,三是感慨年华易逝。2010年中考题(4分)新凉徐玑①水满田畴②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注释】①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②田畴:田地,田野。15、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

的景象。(2分)(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16、“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间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品析诗歌情感的能力)15.欢快鸣叫16.诗人借黄莺来表达自己对新凉到来的欣喜和惬意的心情。2011年中考题(4分)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5.补充点评。(2分)(品析诗歌字词和理解情感的能力)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之情的自然流露。16.完成随感。(2分)(把握诗歌常用技巧的能力)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15.依恋(不舍、挽留)16.示例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示例2: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示例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2012年中考题(4分)田家郑獬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15.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分)16.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5.明16.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2013年中考题(5分)柏林寺南望(唐)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①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②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注释】①精舍:寺庙,指柏林寺。②霁:雨止。13.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泊舟穿径的情景,“微”、“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

的环境特点。(2分)(语言的品析和概括能力)14.诗的后两句描写云峰相依的景象,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3分)(对诗句的理解和表达能力)13.幽静或幽深14.示例:雨后的山更加青翠了,云雾缭绕在四五座山峰间,如同妙手绘出的一幅水墨画。

2014年中考题(5分)如梦令·春思[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12.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12.繁茂,生机盎然

13.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3分)13.对当年淸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

2016年中考题(4分)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宋]杨万里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选自《给孩子的古诗词》)12.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回答。(4分)

A.杨万里的小诗妙用动词。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

B.杨万里的小诗巧用叠词。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A】“过”字写出了梅花茂盛的特点,诗人富有想象力,赋予梅花人的情感。表现梅花急切过溪唤“我”回去的情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B】溪水声声不停,像在热情地挽留诗人,梅花朵朵争艳,像是急切呼唤诗人。两个叠词,既突出殷切之情,又富有音韵之美。在诗人笔下,溪水梅花都有了人的情感,别有趣味。命题趋势材料:比较浅易、简单的课外短诗。题型:填空题,问答题。考点:内容的理解、字词的赏析、主旨的把握;情感的把握、技巧的分析、意境的描绘等。失分原因:对诗不理解,回答不得要领,语言表述不规范等。整体感知,读懂全诗能够把诗读懂、整体把握诗的内容。抓住整首诗表达的主题和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送别、怀古、思乡、爱国、咏物、品质、哲理、志向、情趣等)。方法:三看:一看“题目”;二看“作者”;三看“注释”。一看“题目”

有的题目就有形式上的标志语,这些标志语提示学生理解诗歌的类型,从而思考诗歌的基本内容。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题目中有形式标志“怀古”,自然这是一首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的词,内容上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一看“题目”

有的题目就有形式上的标志语,这些标志语提示学生理解诗歌的类型,从而思考诗歌的基本内容。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题目中有形式标志“别”,自然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的基本主题是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古诗中常见的形式标志语有“思”、“别”、“送”、“行”、“咏”、“登”、“寄”、“赠”、“遇”、“访”、“题”等。一看“题目”诗歌的标题往往表明诗歌的主要内容。如《送元二使安西》是送别友人,交代了送别的对象、朋友的重任、到达的地点;《登高》交代了这首诗是写作者登到高处的所见所想;《京口北固亭怀古》交代了作者登临的地点,内容是怀古伤己;《征人怨》明示了这首诗写的是戍边将士的怨愤。掌握古诗的类别对解读诗歌至关重要。按样式分为古体诗、格律诗、词、散曲等;按内容分为咏史诗、送别诗、边塞诗、田园诗、咏物诗、闺怨诗、赠友诗等。咏史诗大都从眼前景物写起,怀古而伤今,怀人而伤己,从而抒发物是人非、怀才不遇等感情;送别诗大都借助景物渲染,抒发离愁别绪;边塞诗的特点是创设苍凉、旷远、凄清之意境,或写边塞风情,或述报国之志,或诉思乡之苦;田园诗一般于清新自然的景物描绘中抒写恬淡闲适的心境;咏物诗以托物言志明理为要。二看“作者”

诗人都是有自己的创作风格:陶渊明的适性怡情,李白的浪漫情怀,杜甫的忧国忧民,白居易的通俗易懂,王维的诗中有画,辛弃疾的豪放,李清照的感时伤世,王安石的哲理,陆游的壮志等。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传达出的是晚年身居异乡的飘零和忧国伤时的思想情绪。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赏析很有好处。二看“作者”诗人有各自的审美情趣或语言风格。同是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常以香花芳草托物言志,以表达自己的高风亮节;李白则多以名山大川来抒怀述志,以张扬自己高傲不驯的思想个性。同是田园诗,陶潜的诗质朴自然,自得之乐中蕴涵着不满;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清新且富含哲理。同是豪放派词人,苏轼的词气势磅礴,虽抒壮志未酬之意但不乏乐观旷达;辛弃疾的词沉郁顿挫,虽抒报国大志但常带几多感慨。解读诗歌,务必关注作者,把握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语言风格和常用创作手法。三看“注释”

试卷中不会出现无效信息,材料后面的“注释”内容是很重要的。注释,有的交代写作背景,有的交代相关的文化常识,有的标明有关字词的特定含义,往往是解题的拐杖。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要理解杜甫的诗不能不了解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杜诗很多内容都是写自己的奔波流离生活,心情多是忧伤,而这首诗通过看注释,明白他这时的心境是难得的“愉悦闲适”。读懂题目,明确范围

中考赏析古诗通常涉及到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理解诗意,二、理解意象,三、分析技巧,四、品味语言。读懂题目就是要搞清楚题目要求考查的内容,确定答题方向和范围。理解诗意

1、概括特征。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绿丝绦”描写柳枝犹如绿色的丝带,突出它的轻柔美。

理解诗意

2、描绘景象。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唐·戴叔伦《兰溪棹歌》:“越中山色境中看”中的“镜中看”三字极富韵味,它启发读者去想象兰溪山水的美妙景致,请作描述。“镜中看”三字有丰富的韵致。它启发读者去想象那幽雅的兰溪山色,在溪水的倒影中,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使人如坠入仙境一般。淡淡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多么美妙的艺术境界。理解诗意

3、回答思想情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怀才不遇、不慕权贵、慷慨愤事、与世无争、孤傲不羁等。理解意象宋·王安石《登飞来峰》: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指困难、挫折、障碍等。诗歌中的意象有一定的普遍性:月亮:思乡;杨柳:惜别、留恋、伤怀;鸿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的愁苦;浮萍和蓬草:漂泊无依的游子;黄叶:凋零、成熟、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桃花:美人;兰:高洁;牡丹:富贵;菊花:傲霜、高洁;梅花:不怕挫折;猿猴:哀伤、凄厉;鸿鹄:理想、追求;寒蝉:悲凉;鱼:自由、惬意;长亭:送别;浮云:漂泊;江水:时光流逝、绵长愁苦;小雨:希望、生机、潜移默化。分析技巧一、诗句赏析,二、告诉写法分析好处。一般有两种形式:1、结合整句来赏析。唐·贺知章《咏柳》:“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把春风比作神奇的剪刀,将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描绘出来了,突出了春风给大地万物带来活力。答案中要运用到表现技巧。分析技巧答案中要运用到表现技巧。表现技巧常见的有:衬托、象征、想象、用典、对比、比兴、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有声有色、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及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对偶)的运用等。分析技巧2、说出写法并分析作用。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分析技巧2、说出写法并分析作用。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诗中描画了一幅雨后池塘图。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前二句着眼于“静”,写雨后池上的静态美。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后二句则由静而动,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品味语言“品味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诗歌讲究用字的推敲,有“炼字”、“诗眼”之说,品味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有人说诗中的“润”字用得很妙,请你加以品析。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品味语言山中留客(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山光物态弄春晖”。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就不去描绘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从整体入手,着力表现春山的整个面貌,从万象更新的气象中,渲染出满目生机、引人入胜的意境。严冬过尽,春风给萧瑟的山林换上新装,万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