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第9章-第2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9章-第2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9章-第2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9章-第2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9章-第2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有机(yǒujī)化合物第二节生活(shēnghuó)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基本营养物质必修部分第一页,共59页。第二页,共59页。第三页,共59页。一、乙醇与乙酸的结构与性质1.(1)能否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2)乙醇、水与钠反应,哪个更剧烈?等物质的量两者谁产生的H2多?(3)浓H2SO4在酯化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提示](1)不能。因为乙醇与水互溶(hùrónɡ)。(2)水。一样多。(3)催化剂、吸水剂。第四页,共59页。1.组成(zǔchénɡ)和结构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乙醇C2H6OCH3CH2OH______(羟基)乙酸C2H4O2—COOH(羧基)—OHCH3COOH第五页,共59页。2.物理性质乙醇(yǐchún) 挥发乙酸液体,低于16.6℃挥发凝结成 酒精(jiǔjīng)无色(wúsè)液体与水互溶易醋酸无色易溶易冰醋酸第六页,共59页。3.化学性质(huàxuéxìngzhì)(1)乙醇第七页,共59页。第八页,共59页。②酯化反应(fǎnyìng):a.概念:酸与醇反应(fǎnyìng)生成酯和水的反应(fǎnyìng)。b.原理(以乙醇与乙酸反应(fǎnyìng)为例)

c.特点:Ⅰ.有机酸和醇酯化时,酸脱羟基,醇脱氢。Ⅱ.该反应(fǎnyìng)既属于 ,又属于 。CH3COOCH2CH3+H2O

取代(qǔdài)反应可逆反应(kěnì-fǎnyìng)第九页,共59页。二、糖类、油脂(yóuzhī)、蛋白质2.(1)葡萄糖中含有的官能团有什么?(2)葡萄糖、果糖是同分异构体吗?淀粉、纤维素呢?(3)含碘的物质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吗?[提示](1)羟基(—OH)、醛基(—CHO)。(2)前者是,后者不是。(3)只有碘单质可以使淀粉变蓝。第十页,共59页。1.组成和主要性质对下列物质(wùzhì):①葡萄糖②淀粉③大豆油④棉花⑤羊毛(1)①的结构简式为 ,④中主要成分的分子式为(C6H10O5)n。(2)上述物质(wùzhì)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CH2OH(CHOH)4CHO②④⑤第十一页,共59页。(3)上述物质中能发生水解的物质有 ,其中可水解产生甘油(ɡānyóu),可水解产生氨基酸。(4)①、②两种物质的溶液可利用 或 来鉴别(填所用试剂或方法,下同);④、⑤可以通过 或 来鉴别。②③④⑤③⑤新制(xīnzhì)的Cu(OH)2悬浊液碘水点燃闻气味(qìwèi)的方法浓硝酸第十二页,共59页。2.重要应用(1)糖类:① 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药物等。② 可做食物,用于生成葡萄糖和酒精。③ 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酯、黏胶纤维等。(2)油脂:①提供人体所需要的 。②用于生产(shēngchǎn) 和甘油。葡萄糖淀粉(diànfěn)纤维素能量(néngliàng)肥皂第十三页,共59页。3.蛋白质(1)蛋白质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2)蛋白质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皮、蚕丝可制作服装(fúzhuāng)。(3)酶是一种特殊的 ,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蛋白质第十四页,共59页。1.酒精和醋酸是生活里的常用品,下列方法不能将二者鉴别开的是()A.闻气味B.分别用来浸泡水壶中的水垢(shuǐɡòu)看是否溶解C.观察颜色D.分别滴加石蕊试液解析:酒精和醋酸均无色,不能通过观察颜色来区别。答案:C第十五页,共59页。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生成溴苯B.将金属钠放入乙醇(yǐchún)中,反应较缓和且钠在液面下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不饱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淀粉、脂肪、纤维素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第十六页,共59页。解析:溴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因萃取而使溴水褪色,并不是因发生取代反应而使其褪色;Na的密度比乙醇的密度大,故Na沉在底部反应,且反应比较缓和;乙酸分子中虽然含有(hányǒu)碳氧双键,但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脂肪属于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答案:B第十七页,共59页。3.(2012·山东高考(ɡāokǎo))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第十八页,共59页。解析:油脂中的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项错;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属于(shǔyú)取代反应,而乙烯与Br2的反应属于(shǔyú)加成反应,B项错;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乙醇、乙酸中的官能团分别为羟基、羧基,D项错。答案:C第十九页,共59页。4.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zhèngquè)的是()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鸡蛋白受热变性后在体内水解后生成氨基酸C.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D.蚕丝、羊毛、棉花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第二十页,共59页。解析:植物油中通常含有不饱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A项错;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但能够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蚕丝、羊毛的主要成分(chéngfèn)都是蛋白质,棉花的主要成分(chéngfèn)是纤维素,属糖类。答案:B第二十一页,共59页。5.A分子的球棍模型和B分子的比例模型分别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和B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A分子在催化剂存在(cúnzài)条件下加热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十二页,共59页。(3)A和B都可以做汽车的燃料,被称为“绿色燃料”,请用化学(huàxué)方程式表示A做汽车燃料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B分子和金属钠反应的化学(huàxué)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B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和HBr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huàxué)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十三页,共59页。解析:由题给A分子的球棍模型及B分子的比例模型可知,A为CH3OH,B为CH3CH2OH,二者互为同系物,再结合所学乙醇的结构(jiégòu)与性质,分析相关问题。第二十四页,共59页。第二十五页,共59页。乙酸(yǐsuān)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实验第二十六页,共59页。3.装置(液—液加热反应)及操作用烧瓶或试管。试管倾斜成45°(使试管受热面积大)。长导管起冷凝回流(huíliú)和导气作用。第二十七页,共59页。4.现象Na2CO3溶液上面有油状物出现,具有芳香气味。5.提高产率采取的措施(1)浓硫酸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加热将生成的酯蒸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6.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一是除去乙酸(yǐsuān)乙酯中的乙酸(yǐsuān);二是溶解乙酸(yǐsuān)乙酯中的乙醇;三是降低乙酸(yǐsuān)乙酯的溶解度,提高收集率。7.反应的断键部位有机酸与醇酯化,酸脱羟基,醇脱氢。第二十八页,共59页。 (1)加入试剂的顺序为C2H5OH―→浓硫酸―→CH3COOH,特别注意不能先加浓硫酸。(2)导管不能插入到Na2CO3溶液中(防止倒吸)。(3)对反应物加热不能剧烈,以减少(jiǎnshǎo)反应物的挥发。第二十九页,共59页。 已知下列(xiàliè)数据: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乙醇-117.378.50.79乙酸16.6117.91.05乙酸乙酯-83.677.50.90浓硫酸-338.01.84第三十页,共59页。某学生(xuésheng)实验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在30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②按图1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min。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第三十一页,共59页。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②中需要(xūyào)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十二页,共59页。(3)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一般用饱和食盐水和饱和氯化钙溶液(róngyè)洗涤,可通过洗涤除去______(填名称)杂质,再干燥。(4)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十三页,共59页。解析:(1)根据浓硫酸的稀释(先加水再加浓硫酸),可知应先加入(jiārù)乙醇,或者先加乙醇和乙酸然后再加浓硫酸。但必须保证浓硫酸不能先加入(jiārù)。(2)根据题表中数据,乙酸的沸点为117.9℃,乙醇的沸点为78.5℃,都比较低,且跟乙酸乙酯的沸点比较接近,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也易随产物一起蒸发出来,导致原料的大量损失。另一方面,温度过高易发生副反应。第三十四页,共59页。(3)分离出来的粗产品中还会混有一定量的碳酸钠和乙醇杂质,再用饱和食盐水与饱和氯化钙溶液来洗涤,可以除去。(4)根据“小火加热(jiārè)”可得出反应最好应控制温度。加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原料,有利于提高产量(不是产率)。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乙酸乙酯的收集。第三十五页,共59页。答案:(1)在一个30mL大试管中注入4mL乙醇,再分别缓缓加入1mL浓硫酸、4mL乙酸(乙醇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不可互换),边加边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2)因为反应物乙醇、乙酸的沸点较低,若用大火加热(jiārè),反应物随产物蒸发而大量损失原料,温度过高可能发生更多的副反应第三十六页,共59页。(3)在浅红色碳酸钠溶液层上有无色液体(yètǐ),可闻到香味,振荡后碳酸钠溶液层红色变浅、油层变薄碳酸钠、乙醇(4)增加了温度计,有利于控制发生装置的温度;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时补充反应混合液以提高乙酸乙酯产量;增加了冷凝装置,有利于收集产物第三十七页,共59页。【迁移应用】1.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图,并采取了以下主要(zhǔyào)实验操作:①在甲试管中依次加入适量浓硫酸、乙醇、冰醋酸;②小心均匀加热3~5分钟。第三十八页,共59页。(1)该学生所设计的装置图及所采取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下列选项的标号)。A.乙试管中的导管插入溶液中B.导气管(qìguǎn)太短,未起到冷凝回流作用C.先加浓硫酸后加乙醇、冰醋酸(2)需小心均匀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提取乙酸乙酯,宜采用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_(填下列选项的标号)。A.蒸馏 B.渗析C.分液 D.过滤E.结晶第三十九页,共59页。解析:做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时,应先将乙醇注入到甲试管中,再将浓硫酸慢慢注入到乙醇中,最后加入冰醋酸,导管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所以(1)小题选A、C项。(2)加热温度不能太高,是为了避免乙醇、乙酸的挥发和发生炭化。(3)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比水轻,用分液的方法就可将乙酸乙酯与溶液分离开。答案:(1)AC(2)避免液体剧烈(jùliè)沸腾,减少乙醇、乙酸的挥发,防止温度过高时发生炭化(3)C第四十页,共59页。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1)葡萄糖的特征反应①碱性、加热条件下,使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产生红色(hóngsè)沉淀;②碱性、加热条件下,从银氨溶液中析出银(也叫银镜反应)。糖类(tánɡlèi)、油脂、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第四十一页,共59页。(2)淀粉的特征反应: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3)蛋白质的特征反应①浓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也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②灼烧时,有烧焦羽毛(yǔmáo)的气味。第四十二页,共59页。第四十三页,共59页。第四十四页,共59页。 (1)酯、油脂和矿物油三者之间的关系为:①矿物油属于烃类物质,是石油及石油的分馏(fēnliú)产品。②动、植物油脂属于酯类,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营养物质。(2)某些油脂中含有不饱和键,可使KMnO4或溴水褪色。第四十五页,共59页。 有关(yǒuguān)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B.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第四十六页,共59页。解析:因为油脂是高级(gāojí)脂肪酸甘油酯,其水解后均可得到丙三醇,所以A正确;若淀粉水解完全,加碘后不变蓝,若水解不完全,则变蓝,故B正确;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C正确;纤维素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D错误。答案:D第四十七页,共59页。 (1)用碘水检验淀粉时,不能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否则I2可与碱溶液反应。(2)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水解产物葡萄糖时,必须在碱性条件下。实验室中淀粉是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欲检验淀粉是否(shìfǒu)已水解,应先将水解液加碱中和,再用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否则酸的存在会使检验失败。第四十八页,共59页。第四十九页,共59页。判断上述三种方案的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若都不正确,请你设计出合理(hélǐ)的实验方案。(1)方案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方案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案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合理(hélǐ)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十页,共59页。解析:(1)甲方案操作(cāozuò)正确,但结论错误。这是因为淀粉也可能部分水解,未水解的残留淀粉也会使碘水变蓝,故不能得出淀粉尚未水解的结论。(2)乙方案操作(cāozuò)错误,结论也错误。淀粉完全水解后应用稀碱中和水解液中的H2SO4,然后再与Cu(OH)2反应。(3)丙方案结论不正确,操作(cāozuò)也不正确,因为按设计方案有红色沉淀说明有葡萄糖,只能说明淀粉已水解。第五十一页,共59页。答案:(1)方案甲结论不正确。如果淀粉只是部分发生水解,未水解的淀粉遇碘(I2)也会呈蓝色。(2)方案乙结论不正确。如果淀粉发生水解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