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第2版)-课件_第1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第2版)-课件_第2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第2版)-课件_第3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第2版)-课件_第4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第2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接入技术第6章接入技术第6章接入技术第6章接入技术6.1Internet接入概述将一个系统连接到另外一个系统,并获取服务,就称为接入。6.1Internet接入概述将一个系统连接到另外一个系6.1Internet接入概述将一个系统连接到另外一个系6.1.1ISP1.ISP及其服务ISP有两种含义:狭义的含义是“Internetserviceprovider”(Internet服务提供商),广义的含义是“informationserviceprovider”(信息服务提供商)。随着Internet的发展,二者的工作内容正在趋向相同6.1.1ISP1.ISP及其服务6.1.1ISP1.ISP及其服务6.1.1ISP1-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第2版)课件-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第2版)课件2.ISP的服务内容(1)接入服务(2)系统集成(3)信息服务(4)Internet应用2.ISP的服务内容2.ISP的服务内容2.ISP的服务内容3.ISP的选择(1)收费标准(2)技术保证用户最希望得到如下的技术保证:● 拨号的成功率高,不希望想上网时多数碰上占线;● 数据传输速率较高,不希望自己上网时一个文件传传停停,经常断线。这些方面与ISP的下列技术条件有关:● 有无先进可靠的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 中继线数目,是否能满足众多的用户同时尤其是高峰期的拨入需求;● 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接入方式(仿真终端方式,还是PPP方式,或二者兼有之);● 出口速率,也即ISP与Internet连接的主干线的带宽;● Modem的标称速率,即ISP可以接收的用户Modem速率。当ISP可以接收的标称速率低于用户的实际Modem速率时,用户的Modem速率就不能发挥作用。(3)服务质量ISP能否提供上网的所有软件、资料,是否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等。(4)组织背景经验历史、注册资本是否雄厚、财政是否稳定、经营状况、是否独立等。3.ISP的选择(3)服务质量3.ISP的选择(3)服务质量3.ISP的选择(3)服务质量6.1.2接入需求与接入类型1.接入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用户对接入有如下一些基本要求。①带宽要求。为了支持多媒体通信,要求较高的传输率,并且上、下行不对称,即对接收速率(即下行信道)的要求较高,对发送速率(上行信道)的要求较低。②即连即用,即需要时就可以随时连通。③价格便宜,工作可靠。6.1.2接入需求与接入类型1.接入的基本要求6.1.2接入需求与接入类型1.接入的基本要求6.1.22.接入类型目前,用户上网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不同的Internet连接方式都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不同的用户群需求而产生的。一般来说,个人(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的上网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别。(1)按接入身份分类按接入身份分类可分为仿真终端(作为某台主机的仿真终端,不分配IP地址)方式、主机方式和网络方式。(2)按接入方式分类按接入方式即接入网的使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直接接入和拨号接入。直接接入是接入网的接入线永久地接在用户驻地网上,即用即通;拨号接入主要指用电话线接入时,要先经拨号连接。(3)按接入网络技术分类按接入网络技术分类可分为POST、X.25、DDN、HFC、帧中继、ISDN等。不同的接入技术,使用不同的设备,如普通电话线接入需要使用Modem。(4)按接入网介质分类按接入网介质分类可分为铜线、光纤、光铜混合、无线等。有些接入技术是按介质设计的。表3.1所示为接入网的类型。2.接入类型2.接入类型2.接入类型接入网的类型接入网的类型接入网的类型接入网的类型(5)按接入网频带分类按接入网频带分类可以分为窄带和宽带(6)按IP地址分类按是否需要IP地址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不需要IP地址。● 使用动态地址接入。● 利用一个固定IP地址接入器。● 利用多个固定IP地址接入。(5)按接入网频带分类(5)按接入网频带分类(5)按接入网频带分类6.1.3IP地址解析1.协议地址和物理地址IP地址称为高级协议地址,是站在Internet网络的角度按照IP协议为主机和路由器所做的编号,是抽象地址。另一方面,每台主机都是属于某个特定的物理网络的。在每个具体的物理网络中,每台主机又各有一个物理地址。每一个网卡的卡号就是使用该网卡的主机的物理地址。6.1.3IP地址解析1.协议地址和物理地址6.1.3IP地址解析1.协议地址和物理地址6.1.32.地址解析2.地址解析2.地址解析2.地址解析3.地址解析技术与地址解析协议硬件类型协议类型硬件地址长度协议地址长度操作目标IP地址(8位组0~3)发送方硬件地址(8位组4~5)发送方IP地址(8位组0~1)发送方IP地址(8位组2~3)目标硬件地址(8位组0~1)发送方硬件地址(8位组0~3)目标硬件地址(8位组2~5)

0…78…1516…313.地址解析技术与地址解析协议硬件类型协议类型硬件地址长度3.地址解析技术与地址解析协议硬件类型协议类型硬件地址长度6.1.4PPP协议标志地址控制00000011协议信息数据校验(CRC)标志1111或212或4≤1600字节数6.1.4PPP协议标志地址控制协议信息数据校验(CRC6.1.4PPP协议标志地址控制协议信息数据校验(CRC6.2铜线接入6.2铜线接入6.2铜线接入6.2铜线接入6.2.1综合业务数字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ISDN)兼有IDN(综合数字电话网)和ISN(综合业务网)两重意义。6.2.1综合业务数字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6.2.1综合业务数字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1.ISDN的信道与接口(1)ITU-T标准信道系列ITU-T标准信道系列用字母来称呼:● A信道——3kHz带宽的标准模拟话路信道;● B信道——63kbit/s的数字PCM话音或数据信道;● C信道——8/16kbit/s的数字信道;● D信道——用作通信控制(带外信令)的数字信道;D0为16kbit/s,D2为63kbit/s;● E信道——63kbit/s内部ISDN信令的数字信道;● H信道——高速接入通路,适合于电视会议、超图像传输、高速FAX、高速数据等信息的传送。目前H通路具有如下3种标准速率。H0通路:383kbit/s,用于传送用户信息。H11通路:1536kbit/s(PCM23路系统),用于传送用户信息。H12通路:1920kbit/s(PCM32路系统),用于传送用户信息。1.ISDN的信道与接口1.ISDN的信道与接口1.ISDN的信道与接口(2)ITU-T标准化信道组合ITU-T规定了多种标准化信道组合,其中最重要的是基本速率接口(baserateinterface,BRI)和基群速率接口(primaryrateinterface,PRI)。①基本速率接口是为普通电话网的用户提供的一种窄带服务,具有2B+D接口。其中:● 2个B通路为63kbit/s,用于传输话音;● D通路为16kbit/s或63kbit/s,用于传送信令信息和分组信息。②基群速率接口是指适应PCM一次群T1(1.533Mbit/s)或E1(2.038Mbit/s)的通路,给出了多个基本访问用户通过一个公用线路设施与网络相连的规则,提供宽带服务(称B-ISDN),组合形式如下。● 多信道接入(B信道接口):nB+D,n=30(欧洲、澳洲等,总带宽达2.038Mbit/s)或23(美国、日本等,总带宽达1.533Mbit/s)。● 高速接入(H信道接口):典型结构有:mH0+D(m=3或5),H11+D,H12+D等。● 组合接入(B/H信道混合接口):nB+mH0+D(n+6×m≤30或23)。(2)ITU-T标准化信道组合(2)ITU-T标准化信道组合(2)ITU-T标准化信道组合2.ISDN接入设备2.ISDN接入设备2.ISDN接入设备2.ISDN接入设备(1)网络终端(NT)NT安装于用户处,用于实现在普通电话线上进行数字信号的转送和接收,是电话局程控交换机和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设备。NT分为两种:NT1和NT2。(2)ISDN终端适配器ISDN终端适配器的功能是使现有的非ISDN标准终端(如模拟电话、G3传真机、PC的串口等)能够使用ISDN,为用户在现有终端上提供ISDN业务。(1)网络终端(NT)(1)网络终端(NT)(1)网络终端(NT)6.2.2非对称数字线路1.数字用户线路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line,DSL)L是以铜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点对点的接入技术系列,也称xDSL。几种主要的xDSL技术6.2.2非对称数字线路1.数字用户线路几种主要的xDS6.2.2非对称数字线路1.数字用户线路几种主要的xDS2.ADSL概述ADSL是非对称传输率的数字传输线技术,适合于作接入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DSL。ADSL技术使得两个Modem之间的电话线上产生3个信息通道:● 一条1.5~9Mbit/s的高速下行通道;● 一条16kbit/s~1Mbit/s的中速双工信道;● 一条普通电话服务POST通道(3kHz),一旦ADSL失效,还可以使用POST。2.ADSL概述2.ADSL概述2.ADSL概述-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第2版)课件-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第2版)课件3.ADSL用户端安装3.ADSL用户端安装3.ADSL用户端安装3.ADSL用户端安装6.3光纤接入6.3光纤接入6.3光纤接入6.3光纤接入6.3.1光纤接入网概述1.光纤接入网及其结构6.3.1光纤接入网概述1.光纤接入网及其结构6.3.1光纤接入网概述1.光纤接入网及其结构6.3.12.光纤接入网分类①根据ONU/ONT的放置位置,光纤接入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光纤到户(fibertothehome,FTTH);● 光纤到邻里(fibertotheneighbor,FTTN);● 光纤到办公室(fibertotheoffice,FTTO);● 光纤到楼层(fibertothefloor,FTTF);● 光纤到大楼(fibertothebuilding,FTTB);● 光纤到路边(fibertothecurb,FTTC);● 光纤到小区(fibertothezone,FTTZ);● 光纤到远端单元(fibertotheremoteunit,FTTR)。②从系统分配上光纤接入网(OAN)分为有源光网络(activeopticalnetwork,AON)和无源光网络(passiveopticalPON是指ODN(光配线网)中不含有任何电子2.光纤接入网分类2.光纤接入网分类2.光纤接入网分类6.3.2光纤到户及其应用1.传统交换以太网FTTH传统以太网都是采用电信号。为此,可以在用户端使用一个单纯的光/电或电/光转换器—MC(mediaconverter),就可以实现FTTH接入,而不必更换支持光纤传输的网卡。6.3.2光纤到户及其应用1.传统交换以太网FTTH6.3.2光纤到户及其应用1.传统交换以太网FTTH6.2.光纤以太网方式FTTH2.光纤以太网方式FTTH2.光纤以太网方式FTTH2.光纤以太网方式FTTH6.4光纤/铜线混合接入网6.4光纤/铜线混合接入网6.4光纤/铜线混合接入网6.4光纤/铜线混合接入6.4.1HFC及其频谱结构1.HFC的基本特点光纤/铜线混合接入网络(hybridfiber/coax,HFC)技术是在传统的同轴电缆CATV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CATV最初的意思是公用天线(communityantennatelevision)系统,20世纪80年代后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有线电视(cabletelevision)。CATV技术的要点是在有线电视台的前端把电视图像,用光纤和同轴电缆组合起来的方式(主干线路用光纤,在ONU之后,即进入各家各户的最后一段线路用同轴电缆)传送到各家各户。但是,这种系统是单向的,只有下行。HFC的目的是在此基础上实现双向传输。6.4.1HFC及其频谱结构1.HFC的基本特点6.4.1HFC及其频谱结构1.HFC的基本特点6.4.2.HFC的频谱结构2.HFC的频谱结构2.HFC的频谱结构2.HFC的频谱结构HFC频段的划分HFC频段的划分HFC频段的划分HFC频段的划分6.4.2HFC的传输模式HFC的传输模式分为1.对称式传输对称式传输也称全双向传输,采用这种传输模式,在光纤部分用共缆的两根光纤分别传输上、下行数据信号,在同轴电缆部分用频分复用技术同时传输上/下行电视图像和数据信号,上/下行信号可能采用不同的调制方法、但用相同传输速率。2.非对称式传输由于用户上网发出请求的信息量远远小于信息下行量,而上行通道又远远小于下行通道,人们发现非对称式传输(又称准双向传输)能满足客户的要求,而又避开了上行通道带宽相对不足的矛盾。3.广播式传输广播式传输是单向传输,只传输下行信号。6.4.2HFC的传输模式HFC的传输模式分为6.4.2HFC的传输模式HFC的传输模式分为6.4.26.4.3CableModemCableModem(电缆Modem)是基于双向HFC宽带接入技术,其主要设备是CableModem。6.4.3CableModemCableModem(6.4.3CableModemCableModem(选择CableModem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1)从传输方式的角度● 双向对称式传输:传输速率为2~3Mbit/s,最高能达到10Mbit/s。● 非对称式传输CableModem:传输下行速率为30Mbit/s,上行速率为500kbit/s~2.56Mbit/s。(2)从数据传输方向角度● 单向CableModem:指本身不支持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不能上传数据。● 双向CableModem:可以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也可以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既可以上传数据,也可以下载数据。(3)从网络通信角度● 同步(共享)CableModem:类似以太网,网络用户共享同样的带宽。● 异步(交换)CableModem:ATM技术与非对称传输正在成为技术的发展主流趋势。(4)从接入角度● 个人CableModem:用于接入单机。● 宽带CableModem(多用户),可以将一个计算机局域网接入。(5)从接口角度● 外置式CableModem● 内置式CableModem● 交互式机顶盒。(6)从用户类型角度● CMP(cablemodempersonal):适合个人用户,是具有全面的媒体访问控制层(MAC)桥接功能、传送和接收数据功能,可以即插即入的CableModem。● CMW(cablemodemworkgroup):适合中小企业和多家庭使用,最多可以支持3个用户,每个用户均可以获得CMP功能。● CMB(cablemodembusiness):适合于企业网、学校系统、政府机关等使用,可以连接大量的用户,使每个用户均获得CMP功能,并可以根据不同的访问和操作安全性要求实现保护。选择CableModem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选择CableModem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选择Cable6.5无线接入6.5无线接入6.5无线接入6.5无线接入6.5.1无线接入概述无线接入网是以无线技术(包括移动通信、无绳电话、微波、卫星通信等)为传输手段,连接起局端至用户间的通信网,向用户提供各种通信业务。6.5.1无线接入概述无线接入网是以无线技术(包括移动通6.5.1无线接入概述无线接入网是以无线技术(包括移动通1.固定终端无线接入①单区制无线接入。②微波点对多点通信系统(multipleaccessradiosystem,MARS)③本地多点分布业务(localmultipointdistributionservice,LMDS)系统。④多点多路分布业务(multipointmultichanneldistributionservice,MMDS)。⑤固定蜂窝和微蜂窝(无绳通信)接入系统。⑥甚小孔径终端卫星(verysmallapertureterminal,VSAT)系统。⑦卫星直播(directbroadbandsystem,DBS)系统,即同步卫星电视广播系统。⑧采用C或Ku波段的同步卫星通信(synchronoussatellitecommunication,SSC)系统。1.固定终端无线接入1.固定终端无线接入1.固定终端无线接入2.移动终端接入①无线寻呼,即普通的BP(beepr)机系统。②无绳电话(cordlesstelephone,CT)系统。③集群通信系统,主要用于生产、管理、交通、公安、消防等系统。④蜂窝移动通信接入系统。⑤同步卫星通信系统。⑥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系统(futurepubliclandmobiletelephonesystem,FPLMTS)。2.移动终端接入2.移动终端接入2.移动终端接入3.有线无线综合接入①光纤无线混合(hybridfiber&wireless,HFW)系统。②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communicationsystem,PCS)。上述应用类型,从技术上说大体上可以归为:基于卫星通信的技术、基于数字微波通信的技术和基于移动通信的技术。3.有线无线综合接入3.有线无线综合接入3.有线无线综合接入6.5.2常用宽带无线接入制式6.5.2常用宽带无线接入制式6.5.2常用宽带无线接入制式6.5.2常用宽带无线6.6新一代接入技术:

BPL和VLC6.6新一代接入技术:

BPL和VLC6.6新一代接入技术:

BPL和VLC6.6新一代接入6.6.1BPL接入1.BPL概述BPL也称高速电力线路通信,它是利用电力线传输数据、话音、视频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通过连接在计算机上的电力MODEM(俗称“电力猫”),插入家中任何一个电源插座,即可实现最高14兆的上网速度。6.6.1BPL接入1.BPL概述6.6.1BPL接入1.BPL概述6.6.1BPL接入2.PLC的关键技术(1)电力系统自身的噪声干扰问题。(2)电磁性的影响问题。(3)数据信号翻越电表和变压器问题。2.PLC的关键技术2.PLC的关键技术2.PLC的关键技术3.PLCMODEM3.PLCMODEM3.PLCMODEM3.PLCMODEM4.基于电力线的宽带接入方案4.基于电力线的宽带接入方案4.基于电力线的宽带接入方案4.基于电力线的宽带接入方案6.6.2VLC接入6.6.2VLC接入6.6.2VLC接入6.6.2VLC接入2.VLC关键技术1)高调制带宽的LED光源2)LED的大电流驱动和非线性效应补偿技术3)光源的布局优化4)光学OFDM技术

5)光学MIMO技术6)高灵敏度的广角接收技术7)消除码间干扰的技术2.VLC关键技术2.VLC关键技术2.VLC关键技术3.最后10m距离内的高速接入3.最后10m距离内的高速接入3.最后10m距离内的高速接入3.最后10m距离-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第2版)课件-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第2版)课件第6章接入技术第6章接入技术第6章接入技术第6章接入技术6.1Internet接入概述将一个系统连接到另外一个系统,并获取服务,就称为接入。6.1Internet接入概述将一个系统连接到另外一个系6.1Internet接入概述将一个系统连接到另外一个系6.1.1ISP1.ISP及其服务ISP有两种含义:狭义的含义是“Internetserviceprovider”(Internet服务提供商),广义的含义是“informationserviceprovider”(信息服务提供商)。随着Internet的发展,二者的工作内容正在趋向相同6.1.1ISP1.ISP及其服务6.1.1ISP1.ISP及其服务6.1.1ISP1-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第2版)课件-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第2版)课件2.ISP的服务内容(1)接入服务(2)系统集成(3)信息服务(4)Internet应用2.ISP的服务内容2.ISP的服务内容2.ISP的服务内容3.ISP的选择(1)收费标准(2)技术保证用户最希望得到如下的技术保证:● 拨号的成功率高,不希望想上网时多数碰上占线;● 数据传输速率较高,不希望自己上网时一个文件传传停停,经常断线。这些方面与ISP的下列技术条件有关:● 有无先进可靠的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 中继线数目,是否能满足众多的用户同时尤其是高峰期的拨入需求;● 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接入方式(仿真终端方式,还是PPP方式,或二者兼有之);● 出口速率,也即ISP与Internet连接的主干线的带宽;● Modem的标称速率,即ISP可以接收的用户Modem速率。当ISP可以接收的标称速率低于用户的实际Modem速率时,用户的Modem速率就不能发挥作用。(3)服务质量ISP能否提供上网的所有软件、资料,是否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等。(4)组织背景经验历史、注册资本是否雄厚、财政是否稳定、经营状况、是否独立等。3.ISP的选择(3)服务质量3.ISP的选择(3)服务质量3.ISP的选择(3)服务质量6.1.2接入需求与接入类型1.接入的基本要求一般而言,用户对接入有如下一些基本要求。①带宽要求。为了支持多媒体通信,要求较高的传输率,并且上、下行不对称,即对接收速率(即下行信道)的要求较高,对发送速率(上行信道)的要求较低。②即连即用,即需要时就可以随时连通。③价格便宜,工作可靠。6.1.2接入需求与接入类型1.接入的基本要求6.1.2接入需求与接入类型1.接入的基本要求6.1.22.接入类型目前,用户上网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不同的Internet连接方式都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不同的用户群需求而产生的。一般来说,个人(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的上网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别。(1)按接入身份分类按接入身份分类可分为仿真终端(作为某台主机的仿真终端,不分配IP地址)方式、主机方式和网络方式。(2)按接入方式分类按接入方式即接入网的使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直接接入和拨号接入。直接接入是接入网的接入线永久地接在用户驻地网上,即用即通;拨号接入主要指用电话线接入时,要先经拨号连接。(3)按接入网络技术分类按接入网络技术分类可分为POST、X.25、DDN、HFC、帧中继、ISDN等。不同的接入技术,使用不同的设备,如普通电话线接入需要使用Modem。(4)按接入网介质分类按接入网介质分类可分为铜线、光纤、光铜混合、无线等。有些接入技术是按介质设计的。表3.1所示为接入网的类型。2.接入类型2.接入类型2.接入类型接入网的类型接入网的类型接入网的类型接入网的类型(5)按接入网频带分类按接入网频带分类可以分为窄带和宽带(6)按IP地址分类按是否需要IP地址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不需要IP地址。● 使用动态地址接入。● 利用一个固定IP地址接入器。● 利用多个固定IP地址接入。(5)按接入网频带分类(5)按接入网频带分类(5)按接入网频带分类6.1.3IP地址解析1.协议地址和物理地址IP地址称为高级协议地址,是站在Internet网络的角度按照IP协议为主机和路由器所做的编号,是抽象地址。另一方面,每台主机都是属于某个特定的物理网络的。在每个具体的物理网络中,每台主机又各有一个物理地址。每一个网卡的卡号就是使用该网卡的主机的物理地址。6.1.3IP地址解析1.协议地址和物理地址6.1.3IP地址解析1.协议地址和物理地址6.1.32.地址解析2.地址解析2.地址解析2.地址解析3.地址解析技术与地址解析协议硬件类型协议类型硬件地址长度协议地址长度操作目标IP地址(8位组0~3)发送方硬件地址(8位组4~5)发送方IP地址(8位组0~1)发送方IP地址(8位组2~3)目标硬件地址(8位组0~1)发送方硬件地址(8位组0~3)目标硬件地址(8位组2~5)

0…78…1516…313.地址解析技术与地址解析协议硬件类型协议类型硬件地址长度3.地址解析技术与地址解析协议硬件类型协议类型硬件地址长度6.1.4PPP协议标志地址控制00000011协议信息数据校验(CRC)标志1111或212或4≤1600字节数6.1.4PPP协议标志地址控制协议信息数据校验(CRC6.1.4PPP协议标志地址控制协议信息数据校验(CRC6.2铜线接入6.2铜线接入6.2铜线接入6.2铜线接入6.2.1综合业务数字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ISDN)兼有IDN(综合数字电话网)和ISN(综合业务网)两重意义。6.2.1综合业务数字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6.2.1综合业务数字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1.ISDN的信道与接口(1)ITU-T标准信道系列ITU-T标准信道系列用字母来称呼:● A信道——3kHz带宽的标准模拟话路信道;● B信道——63kbit/s的数字PCM话音或数据信道;● C信道——8/16kbit/s的数字信道;● D信道——用作通信控制(带外信令)的数字信道;D0为16kbit/s,D2为63kbit/s;● E信道——63kbit/s内部ISDN信令的数字信道;● H信道——高速接入通路,适合于电视会议、超图像传输、高速FAX、高速数据等信息的传送。目前H通路具有如下3种标准速率。H0通路:383kbit/s,用于传送用户信息。H11通路:1536kbit/s(PCM23路系统),用于传送用户信息。H12通路:1920kbit/s(PCM32路系统),用于传送用户信息。1.ISDN的信道与接口1.ISDN的信道与接口1.ISDN的信道与接口(2)ITU-T标准化信道组合ITU-T规定了多种标准化信道组合,其中最重要的是基本速率接口(baserateinterface,BRI)和基群速率接口(primaryrateinterface,PRI)。①基本速率接口是为普通电话网的用户提供的一种窄带服务,具有2B+D接口。其中:● 2个B通路为63kbit/s,用于传输话音;● D通路为16kbit/s或63kbit/s,用于传送信令信息和分组信息。②基群速率接口是指适应PCM一次群T1(1.533Mbit/s)或E1(2.038Mbit/s)的通路,给出了多个基本访问用户通过一个公用线路设施与网络相连的规则,提供宽带服务(称B-ISDN),组合形式如下。● 多信道接入(B信道接口):nB+D,n=30(欧洲、澳洲等,总带宽达2.038Mbit/s)或23(美国、日本等,总带宽达1.533Mbit/s)。● 高速接入(H信道接口):典型结构有:mH0+D(m=3或5),H11+D,H12+D等。● 组合接入(B/H信道混合接口):nB+mH0+D(n+6×m≤30或23)。(2)ITU-T标准化信道组合(2)ITU-T标准化信道组合(2)ITU-T标准化信道组合2.ISDN接入设备2.ISDN接入设备2.ISDN接入设备2.ISDN接入设备(1)网络终端(NT)NT安装于用户处,用于实现在普通电话线上进行数字信号的转送和接收,是电话局程控交换机和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设备。NT分为两种:NT1和NT2。(2)ISDN终端适配器ISDN终端适配器的功能是使现有的非ISDN标准终端(如模拟电话、G3传真机、PC的串口等)能够使用ISDN,为用户在现有终端上提供ISDN业务。(1)网络终端(NT)(1)网络终端(NT)(1)网络终端(NT)6.2.2非对称数字线路1.数字用户线路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line,DSL)L是以铜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点对点的接入技术系列,也称xDSL。几种主要的xDSL技术6.2.2非对称数字线路1.数字用户线路几种主要的xDS6.2.2非对称数字线路1.数字用户线路几种主要的xDS2.ADSL概述ADSL是非对称传输率的数字传输线技术,适合于作接入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DSL。ADSL技术使得两个Modem之间的电话线上产生3个信息通道:● 一条1.5~9Mbit/s的高速下行通道;● 一条16kbit/s~1Mbit/s的中速双工信道;● 一条普通电话服务POST通道(3kHz),一旦ADSL失效,还可以使用POST。2.ADSL概述2.ADSL概述2.ADSL概述-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第2版)课件-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程(第2版)课件3.ADSL用户端安装3.ADSL用户端安装3.ADSL用户端安装3.ADSL用户端安装6.3光纤接入6.3光纤接入6.3光纤接入6.3光纤接入6.3.1光纤接入网概述1.光纤接入网及其结构6.3.1光纤接入网概述1.光纤接入网及其结构6.3.1光纤接入网概述1.光纤接入网及其结构6.3.12.光纤接入网分类①根据ONU/ONT的放置位置,光纤接入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光纤到户(fibertothehome,FTTH);● 光纤到邻里(fibertotheneighbor,FTTN);● 光纤到办公室(fibertotheoffice,FTTO);● 光纤到楼层(fibertothefloor,FTTF);● 光纤到大楼(fibertothebuilding,FTTB);● 光纤到路边(fibertothecurb,FTTC);● 光纤到小区(fibertothezone,FTTZ);● 光纤到远端单元(fibertotheremoteunit,FTTR)。②从系统分配上光纤接入网(OAN)分为有源光网络(activeopticalnetwork,AON)和无源光网络(passiveopticalPON是指ODN(光配线网)中不含有任何电子2.光纤接入网分类2.光纤接入网分类2.光纤接入网分类6.3.2光纤到户及其应用1.传统交换以太网FTTH传统以太网都是采用电信号。为此,可以在用户端使用一个单纯的光/电或电/光转换器—MC(mediaconverter),就可以实现FTTH接入,而不必更换支持光纤传输的网卡。6.3.2光纤到户及其应用1.传统交换以太网FTTH6.3.2光纤到户及其应用1.传统交换以太网FTTH6.2.光纤以太网方式FTTH2.光纤以太网方式FTTH2.光纤以太网方式FTTH2.光纤以太网方式FTTH6.4光纤/铜线混合接入网6.4光纤/铜线混合接入网6.4光纤/铜线混合接入网6.4光纤/铜线混合接入6.4.1HFC及其频谱结构1.HFC的基本特点光纤/铜线混合接入网络(hybridfiber/coax,HFC)技术是在传统的同轴电缆CATV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CATV最初的意思是公用天线(communityantennatelevision)系统,20世纪80年代后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有线电视(cabletelevision)。CATV技术的要点是在有线电视台的前端把电视图像,用光纤和同轴电缆组合起来的方式(主干线路用光纤,在ONU之后,即进入各家各户的最后一段线路用同轴电缆)传送到各家各户。但是,这种系统是单向的,只有下行。HFC的目的是在此基础上实现双向传输。6.4.1HFC及其频谱结构1.HFC的基本特点6.4.1HFC及其频谱结构1.HFC的基本特点6.4.2.HFC的频谱结构2.HFC的频谱结构2.HFC的频谱结构2.HFC的频谱结构HFC频段的划分HFC频段的划分HFC频段的划分HFC频段的划分6.4.2HFC的传输模式HFC的传输模式分为1.对称式传输对称式传输也称全双向传输,采用这种传输模式,在光纤部分用共缆的两根光纤分别传输上、下行数据信号,在同轴电缆部分用频分复用技术同时传输上/下行电视图像和数据信号,上/下行信号可能采用不同的调制方法、但用相同传输速率。2.非对称式传输由于用户上网发出请求的信息量远远小于信息下行量,而上行通道又远远小于下行通道,人们发现非对称式传输(又称准双向传输)能满足客户的要求,而又避开了上行通道带宽相对不足的矛盾。3.广播式传输广播式传输是单向传输,只传输下行信号。6.4.2HFC的传输模式HFC的传输模式分为6.4.2HFC的传输模式HFC的传输模式分为6.4.26.4.3CableModemCableModem(电缆Modem)是基于双向HFC宽带接入技术,其主要设备是CableModem。6.4.3CableModemCableModem(6.4.3CableModemCableModem(选择CableModem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1)从传输方式的角度● 双向对称式传输:传输速率为2~3Mbit/s,最高能达到10Mbit/s。● 非对称式传输CableModem:传输下行速率为30Mbit/s,上行速率为500kbit/s~2.56Mbit/s。(2)从数据传输方向角度● 单向CableModem:指本身不支持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不能上传数据。● 双向CableModem:可以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也可以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既可以上传数据,也可以下载数据。(3)从网络通信角度● 同步(共享)CableModem:类似以太网,网络用户共享同样的带宽。● 异步(交换)CableModem:ATM技术与非对称传输正在成为技术的发展主流趋势。(4)从接入角度● 个人CableModem:用于接入单机。● 宽带CableModem(多用户),可以将一个计算机局域网接入。(5)从接口角度● 外置式CableModem● 内置式CableModem● 交互式机顶盒。(6)从用户类型角度● CMP(cablemodempersonal):适合个人用户,是具有全面的媒体访问控制层(MAC)桥接功能、传送和接收数据功能,可以即插即入的CableModem。● CMW(cablemodemworkgroup):适合中小企业和多家庭使用,最多可以支持3个用户,每个用户均可以获得CMP功能。● CMB(cablemodembusiness):适合于企业网、学校系统、政府机关等使用,可以连接大量的用户,使每个用户均获得CMP功能,并可以根据不同的访问和操作安全性要求实现保护。选择CableModem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选择CableModem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选择Cable6.5无线接入6.5无线接入6.5无线接入6.5无线接入6.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