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汽车交通事故及碰撞安全法规课件_第1页
2第二章汽车交通事故及碰撞安全法规课件_第2页
2第二章汽车交通事故及碰撞安全法规课件_第3页
2第二章汽车交通事故及碰撞安全法规课件_第4页
2第二章汽车交通事故及碰撞安全法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汽车碰撞安全法规​主要内容1.汽车交通事故概况2.世界汽车碰撞安全法规概况

3.我国汽车碰撞安全法规状况4.汽车碰撞行人相关法规5.汽车安全性研究展望​1.汽车交通事故概况1.1汽车交通事故与汽车安全的关系1.2现代汽车安全保障体系1.3汽车安全技术主要内容3​1.1汽车交通事故与汽车安全的关系4汽车交通事故定义(中国):

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8.5.1施行美国:日本:​1.1汽车交通事故与汽车安全的关系在由人、车辆、道路环境三者构成的道路交通中。车辆是交通事故中的主要元素,各类交通事故大多与车辆有关,确保汽车安全是减少事故的主要内容。当今汽车已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车辆保有量不断增加(多少?),交通事故随之增加,汽车的安全性也尤为主要。​1.1汽车交通事故与汽车安全的关系汽车交通事故相关因素

请同学例举想到的因素​道路交通事故图片7​交通事故图片8​交通事故图片9​交通事故图片10​交通事故图片11​交通事故图片19:4812​交通事故图片19:4813​交通事故图片14​交通事故图片19:4815​车况不佳造成的车祸2009年9月3日14时50分,在吉林省境内长平高速发生客货车相撞事故,造成17人死亡、35人受伤。据警方介绍,当时,青岛华旅运输有限公司鲁BG3231号卧铺客车左前轮爆胎,冲过护栏驶入对向车道,先是撞上一辆捷达轿车的尾部,接着与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金马物流有限公司的辽H0196半挂集装箱货车正面相撞。16​2009年9月3日长平高速车祸17​法拉利458Italia自燃这款每辆售价388万元人民币(另外还有60万元的选装配置)的超级跑车,在短短3个月内就有10辆在欧美各地因不同事故而报销。其中5辆458涉及意外,4辆因自燃焚毁。8月22日下午,一辆法拉利458Italia又在由余姚大岚向宁波四明山方向行驶的山路中发生自燃。430万购置,行驶里程仅1800km18​法拉利458Italia自燃19​法拉利458Italia自燃20​2012年全国交通事故统计从公安部交管局获悉,2012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9万起,造成2.7万人死亡、11.7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4.1亿元。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5起,同比增加3起。​2012年上半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特点(一)营运客车肇事导致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增多。15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10起为营运客车肇事导致,同比增加4起。其中7起因超速行驶导致,5起为跨省客运车辆导致,部分肇事营运客车超员问题突出。如辽宁阜新“5·23”一次死亡33人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肇事卧铺客车自出站就超员22.9%;宁夏中卫“6·26”一次死亡11人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肇事客车停运期间擅自出车且超员121%。​2012年上半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特点(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呈现上升。

主要是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违法停车导致的追尾事故。(三)农村地区小型汽车事故比例上升。

因违法载人、超载等违法装载、无证驾驶肇事导致的事故所占比例均高于全国同类交通违法行为肇事平均水平。​2012年上半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特点(四)恶劣气候条件下事故增多。31.2%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在阴雨雪雾天气条件下,同比上升11.7%。夏秋高温时期,易因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违法超车、车辆爆胎导致事故发生。出车前注意检查车辆安全状况,驾车出行时注意保持安全行车速度,做到不违法超车、不违法会车,不挤占高速公路紧急车道行驶。​一些统计数字美国:1972-1994年,304万人死于汽车交通事故,是该国1972年以来战争死亡人数的3倍。日本: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9级地震引发海啸,死亡人数1.5万人,9506人失踪。25​1.2现代汽车安全保障体系亡羊补牢从汽车诞生的那天起,就埋下了交通事故的祸根。良好的汽车安全保障体系,只能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与损失,但绝对不会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1)速度越快,不安全隐患越大。2)驾驶汽车的人,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26​1.2现代汽车安全保障体系27​1.2现代汽车安全保障体系道路交通系统由人、车辆、道路环境三要素构成。汽车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人、车辆、道路环境、法规和管理。人是系统的核心,车辆的设计与制造是道路安全的前提,车辆的检测与维修是保证车辆安全的必要措施,道路环境是系统的基础,法规是依据,管理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手段。28​2.世界汽车碰撞安全法规概况去另课件​2.世界汽车碰撞安全法规概况两大法规体系: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FMVSS残缺产品回收制度严格完整欧洲ECE和EEC(ECE:欧洲经济委员会,EEC:欧共体)认证制度详细便于操作​条款内容201内部碰撞乘员保护Occupantprotectionininteriorimpact202头部约束Headrestraints203司机与转向机构碰撞保护Impactprotectionforthedriverfromthesteeringcontrolsystem204转向机构后移量Steeringcontrolrearwarddisplacement205窗玻璃材料Glazingmaterial206门锁及约束部件Doorlocksanddoorretentioncomponents207座椅系统Seatingsystems208乘员碰撞保护Occupantcrashprotection209安全带部件Seatbeltassemblies210安全带固定点Seatbeltassemblyanchorages211保留Reserved212风挡玻璃安装Windshieldmounting213儿童约束系统Childrestraintsystems214侧碰撞保护Sideimpactprotection表1美国FMVSS中有关被动安全性的法规:​215保留Reserved216顶部碰撞保护Roofcrashresistance217公共汽车紧急出口和车窗保持力及释放力Busemergencyexitsandwindowretentionandrelease218摩托车头盔Motorcyclehelmets219风挡玻璃区域的侵入Windshieldzoneintrusion220校车翻滚保护Schoolbusrolloverprotection221校车车身连接点强度Schoolbusbodyjointstrength222校车座椅系统和碰撞保护Schoolbuspassengerseatingandcrashprotection223追尾碰撞防护装置Rearimpactguards224追尾碰撞保护Rearimpactprotection301燃油系统完整性Fuelsystemintegrity302内部材料燃烧特性Flammabilityofinteriormaterials303使用压缩天然气汽车的燃料系统完整性Fuelsystemintegrityofcompressednaturalgasvehicles304压缩天然气燃料容器完整性Compressednaturalgasfuelcontainerintegrity​前碰撞乘员防护认证规定欧洲ECER94美国FMVSS208要求:HPC≤1000 ThPC≤75mm FPC≤10kN 碰撞过程中门不能撞开,也不能由于碰撞而锁上。撞后不用工具应能将门打开。 释放约束系统的力≤6daN。假人能顺利移出。 燃油泄漏量≤30g/min。要求: 1.HIC<=1000 2.胸部加速度<=60g(气袋试验可为80g) 3.胸骨压缩量<=75mm 4.大腿力<=10kN 5.假人在车内 6.96年9月1日后生产的汽车必须安装气袋。 2001年前生产的低功率气袋试验中假人颈 部伤害指标 (a)弯曲扭矩:190NmSAEClass600 (b)外翻扭矩:57NmSAEClass600 (c)轴向拉力:3300N峰值,SAEClass1000 (d)轴向压力:4000N峰值,SAEClass1000 (e)轴向剪力:3100N峰值,SAEClass1000试验内容: 障碍壁前碰撞试验。60度夹角。 在汽车中心线与障碍壁的交点 两侧各350毫米处固定防滑装 置。前面板的角度应使得汽车的 司机侧先与障碍壁接触。碰撞速 度为50+0-2km/h。试验内容:1.障碍壁前碰撞试验。碰撞速度30mph,90±30度 内。满足1,2,3,4,5要求。2.侧撞试验。20mph,平板移动壁,20mph,90度 角度。满足1,2要求。3.滚翻试验。30mph。满足6的要求。4.有关低功率气袋试验。对不使用安全带的假人, 可用滑车试验。​侧撞乘员防护认证规定欧洲ECER95美国FMVSS214要求: 1.在司机侧试验,除非汽车两边的结 构明显不同会影响试验结果。 头部HPC不大于1000。 胸部肋骨变形RDC不大于42毫米。 软组织指标VC不大于1.0m/s。 VC=max(D/0.15*dD/dt)D—肋骨变 形。 腹部力不大于2.5kN内力(4.5kN外 力)。 2.碰撞过程门不能撞开。 碰撞后,不用工具应能:打开足够的门,供正常进出、释放假人、移出内部设备。不能产生对人体有伤害风险的变形。 4.燃油泄漏量不大于30g/min。若燃油 与其他液体混合且不能区分,则全 部记录在内。要求:1.动态碰撞试验要求 HIC:无要求 胸部加速度:=85g 骨盆加速度:130g 胸骨位移、燃油泄漏:无要求 撞击边车门不能脱离;非撞击边车门关闭。2.静态压缩试验要求 无座椅时: 初始阻力2250磅,中间阻力3500磅,峰值7000磅。 有座椅时: 初始阻力2250磅,中间阻力4375磅,峰值12000磅。试验:1.欧洲侧撞假人。可变形的移动壁,有避 免2次碰撞的装置。移动壁中心线与汽 车的中心线垂直。2.碰撞点:移动壁的中心通过座椅的R点, 偏差为25mm。3.碰撞速度50±1km/h试验: 1.可变形移动壁碰撞试验,美国侧撞假人。速度:33.5mph(53.9km/h)。碰撞方式:27度接近,90度碰撞面接触。 变形移动壁左边缘距离轴距轴心点37英寸。若车轴距大于114英寸,则为前轴后面20英寸。(误差±2英寸) 离地间隙:11英寸(279mm)2.侧面静压试验表8​编号内容发布年度12防止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认证规定69年29商用车辆驾驶室乘员防护认证规定74年32追尾碰撞中被撞机动车辆结构特性认证规定75年33正面碰撞中被撞机动车辆结构性能认证(不包括转向轮中心在全车长1/4内的汽车)75年94前碰撞乘员防护认证规定95年95侧撞乘员防护认证规定95年34*燃油系统完整性规定79年欧洲整车碰撞安全性法规​3.我国汽车碰撞法规状况安全标准分为两类:一类是国际强制性法规,主要有美国的FMVSS和欧盟的ECE两大体系,其它国家的技术法规大多是参照这两个法规体系来制定的(中国的强制性碰撞试验标准GB11551—2003、GB20071-2006)。另一类试验标准则是以欧洲的EURO-NCAP、ADAC和美国的IIHS-NCAP为代表,它们是比政府更为独立的测试机构,在具体的实验项目、强度、规程和技术等方面比国家强制法规更为严格。

​3.我国汽车碰撞法规状况​3.我国汽车碰撞法规状况强制性标准起步于90年代初,95年逐步实施标准体系以ECE/EC为参照安全环保节能防盗安全标准:主动,被动,一般​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体系框架​安全法规现状05年汽车强制性法规84项。包括汽车整车、摩托车、发动机、电器、坐椅、安全带等。GB11551《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99年10月正式出台强制要求M1类车型:2000.4.1新生产车2002.7.1在用车2003.1.1微型客车,M1类所有车型M1-9座以下乘用车​已经制订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2005年4月1日执行。《缺陷汽车产品招回管理规定》2004年3月12日颁布,10月1日实施GB20071-2006《侧撞乘员保护规定》,

2006年7月1日实施,M1,N1(3.5T以下)GB20072-2006《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2006年7月1日实施《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行业推荐标准OFFSET40%)​试验方法实车碰撞试验(FULL-SCALTEST)台车模拟碰撞试验(SLEDTEST)​正面碰撞法规GB11551-2003主要内容实验设施:场地、碰撞壁试验假人(DUMMY)50%HYBRID3车辆准备整备质量,油箱90%水,车辆的动力:不能靠自身驱动,任一方向不能偏离15CM碰撞速度:50-2KM/H,90度角​主要要求碰撞速度:50-2km/h,90度角测点:假人头部3向加速度、胸部变形量大腿轴向力、B柱下纵向加速度​乘员头部伤害HPC≤1000正面碰撞乘员保护主要评价指标乘员胸部伤害ThPC≤75mm乘员大腿伤害FPC≤10kN碰撞过程中门不能撞开,也不能由于碰撞而锁上。每排至少有一个门不使用工具能将门打开。释放约束系统的力≤60N。假人能顺利移出。燃油泄漏量≤150g/5min。​GB20071-2006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2006年7月1日实施​主要要求碰撞速度:50±1km/h,90度角移动壁障,变形吸能蜂窝铝测点:假人头部、胸部变形量骨盆、腹部​GBxxxx-xxxx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编制说明目前国际上侧面碰撞法规还没有统一,主要有美国FMVSS214和欧洲ECER95两种侧面碰撞方式。美国是最早执行汽车侧面碰撞保护法规的国家,1990年10月FMVSS214在美国颁布执行;之后,在1995年10月,欧洲也制定了相应的汽车侧面碰撞法规ECER95,到1998年10月1日侧面碰撞的欧洲指令96/27/EC强制执行;日本的侧面碰撞法规采用了与欧洲相同的碰撞方式,1998年将侧面碰撞法规正式纳入日本保安基准。​GBxxxx-xxxx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编制说明目前美国、欧洲现有的侧面碰撞试验方法存在较

多的不同之处:①碰撞形态不同②移动壁障的台车质量、尺寸以及吸能块尺寸、形状、性能不同③试验用侧碰假人不同④碰撞速度不同⑤碰撞基准点的位置不同⑥乘员伤害指标不同。侧面碰撞法规的国际协调化活动是目前IHRA的主要工作之一。​头部HPC≤1000HPC=(t21t)⎢1−⎣t21t∫t1γdt⎥⎦侧撞主要评价指标粘性指标VC≤1.0m/S骨盆性能指标PSPF≤6KN腹部性能指标APF≤2.5KN碰撞过程中门不能开启,也不能由于碰撞而锁上。碰撞试验后不使用工具应能打开足够数量的门。假人能顺利移出。燃油泄漏速度≤30g/min。2.5⎡t2⎤胸部RDC≤42mm−​GB20072-2006《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依据:ECER34(35-38km/h)避免由车辆燃油装置泄漏引起火灾,保护车内乘员的生命安全要求:50±2km/h,泄漏速率小30g/m​4.汽车碰撞行人保护法规背景欧共体指令74/483/EEC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交通事故中有比较大的行人伤亡。日本已实行行人保护法规​行人保护试验内容及评价指标保险杠试验发动机盖前缘试验(对此项争议很多)发动机盖上表面试验试验参数V=40Km/h m=13.4kg

V=f(a,b)20~40 Km/hm=f(a,b)10~15 kg

V=40Km/h m儿童=2.5kg

o

α=50 WAD=1000~1500 mm m成人=4.8kg

o

α=65 WAD=1500~2100 mm注:WAD:沿汽车的纵 轴线从保险杠下 端到风挡玻璃外 部轮廓线的距离评价指标

o

膝部弯曲角≤15膝部剪切位移≤6mm

小腿加速度≤150g

碰撞冲击力≤4KN碰撞弯矩≤a220NmHPC<1000行人碰撞保护​行人保护试验内容及评价指标保险杠试验发动机盖前缘试验发动机盖上表面试验试验参数V=40Km/h m=13.4kgV=f(a,b)20~40Km/h m=f(a,b)10~15Kg

V=40Km/h m儿童=2.5kg

0

α=50

WAD=1000~1500mm m成人=4.8kg

0

α=65WAD=1500~21000mm评价指标

0

膝部弯曲角≤15

膝部剪切位移

≤6mm小腿加速度≤150g碰撞冲击力≤4KN碰撞弯矩≤220NmHPC<1000​表3-1行人保护碰撞试验简介试验方法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V=40km/h)1.小腿冲击锤2.大腿冲击锤3.头部冲击锤-------膝关节弯曲角度膝关节剪切位移胫骨顶端的加速度碰撞力弯矩头部损伤值(HPC)至少在9个容易造成损伤的部位进行试验<15O<6mm<150g<4kN<220Nm<1000​5.汽车安全性研究展望台车模拟碰撞试验台车环境要尽量接近真车情况台车结构要有足够的刚度要有能够产生不同波形的缓冲吸能装置冲撞型发射型​试验测试技术电测量图象测量​电测量系统电测量系统包括传感器、放大器、低频滤波器、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器等。各种仪器的配置线路,见图5-1。用于碰撞试验的电测量系统由于碰撞试验的特殊性要有特殊的要求:碰撞试验中所测量的信号主要是脉冲信号,对电测量系统的低频性能要求比较高。碰撞试验中使用的各种传感器的量程范围要大。碰撞试验对测量仪器的耐冲击特性要求也较高。​图像运动分析系统图像运动分析技术是图像处理技术和摄影测量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交织的一门边缘科学技术,即对物体的运动用图像处理的方法进行解析,实现定性分析和定量的动态摄影测量。图像运动分析作为一种非接触性运动测量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发射试验的弹道测试,流体形态测试,以及生物学过程分析等工程领域。汽车碰撞过程是一个瞬间的冲击过程,由于此过程时间短,变形大,使用电测量方法很难全面地了解试验过程中结构件的动态变形过程,乘员的运动形态等。通过图象实现位移和变形的测量是最佳选择。​碰撞中乘员伤害原因及对策一次碰撞汽车与外部事物之间的碰撞二次碰撞:乘员受到伤害的原因 乘员与汽车内部结构之间的碰撞1、结构变形并侵入乘员生存空间2、由于惯性作用与内部结构的冲撞​采取的基本措施汽车结构:碰撞部位的变形吸能好乘员保护:安全带、气袋、吸能转向管柱系统​安全性研究的目的汽车结构耐撞性提高汽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