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裂-课件_第1页
细胞分裂-课件_第2页
细胞分裂-课件_第3页
细胞分裂-课件_第4页
细胞分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胞分裂1ppt课件1、用人类细胞在实验室里“种出”耳朵

《英国每日邮报》,10/91)美国波士顿科研团队,在实验室成功“种出”耳朵。2)与一般人造假耳不同?①人类细胞培养出→耳朵具人耳的外观和质感。?4)研究人员希望,一年内能为病人移植这种实验室里“种”出来的耳朵(向FDA提出申请)。成果将来会惠及在战争中失去耳朵的军人。②电脑上制作病人完整耳朵模型,根据电脑数据,用覆盖胶原蛋白的钛金属制成耳朵框架。③耳朵框架上接种细胞(取自病人鼻或肋间软骨)。④接种细胞耳朵框架,置实验室培养皿中培养2周,使框架上面长出足够多的软骨。⑤待“耳朵”能进行移植时,再取同病人身上皮肤为耳朵植皮,最后给病人缝上新耳朵。3)研究人员已培养出形态正确的“人耳”,并将耳朵移植到实验鼠身上。?2ppt课件2、用皮肤细胞“制造”精子

(细胞-报告,201208)1)美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用皮肤细胞“制造”精子初获成功。2)击破关键步骤①先用多种分子混合物→“回拨”皮肤细胞生物钟→变成功能与胚胎干细胞类似的细胞。②再用营养物质培养→圆形细胞,这是用皮肤细胞“制造”精子过程中最困难的一步。③实验材料,成年男性和女性皮肤细胞;男性皮肤细胞获得成功。3)造人——伦理之争①与用老鼠生殖细胞或胚胎干细胞相比,用人类男性皮肤细胞制造精子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更容易为人接受。②这种细胞来自想圆“父亲梦”的成年男性,“制造”的精子含该男性的基因。4)研究成果意义①不孕已成为困扰育龄夫妇的难题。在英国,1/6的夫妇有生育困难问题,其中,2/5的“责任”在男方。②短期内,可用于开发新型治疗不孕症的药物。③为不孕夫妇实现作“父亲”愿望,提供一种新型手段。?3ppt课件4、渐冻人症——与“折寿”基因1)ALS病一种“运动神经元进行性退化病”。①霍金——当今世界爱因斯坦,21岁患AIL病不能行走,23岁理论物理PhD,43岁丧失语言能力;《时间简史》33种语言550万册。②首先四肢肌无力和萎缩,常病后3~5年内死亡。多数国家ALS的患病率为5~7/10万,太平洋关岛地区达40/10万。发病年龄20~80岁,男性多于是女性。③ALS病有多种致病因素,遗传占5%~10%;④50%遗传因素已明确,如位于9号染色体的两基因变异,与ALS密切相关。4ppt课件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主要差别:有壁/质体/液泡;动物细胞?

细胞间的联系?6、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差别:

1)原核细胞无核膜,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只有拟核(一环状DNA);

2)原核细胞无以生物膜为结构的细胞器。7、细胞的基本共性:

1)具细胞质膜;2)具DNA&RNA;

3)具核糖体;4)具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8、生命世界包括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蓝藻;

(根据细胞核有无)真核生物:真菌,动物,植物。

生命世界中的病毒应该归?今天讲?5ppt课件三、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1、为什么会有细胞分裂?

随着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而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表面积/体积)却在变小。

活细胞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细胞表面担负着输入养分,排出废物的重任。

半径增大4倍体积增大64倍表面积增大16倍表面积/体积从3/1下降到

0.7/16ppt课件2、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

原核生物以细菌为例,细胞分裂比较简单。

细胞生长增大到一定程度,DNA复制,形成两个DNA分子,分别移到拉长了的细胞两端,中间形成新的细胞间隔,进而形成细胞壁,成为两个细胞。这个过程称为二分分裂(无丝分裂)。细菌细胞分裂真核生物——7ppt课件3、真核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大多数真核生物是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分裂称为有丝分裂;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则进行特殊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1)

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性的生长和分裂称为细胞周期。

细胞从前一次分裂开始到后一次分裂开始前,这段时间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分裂期+分裂间期。细胞分裂通过细胞周期完成8ppt课件

光学显微镜下连续观察一个细胞,十几个小时无动作,1小时可以见到有动作!?

1个Lab聪明地抓住——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一分为二,DNA需要合成和复制一环,对静态十几小时的重要性有了突破性认识!

通常,

细胞周期可以区分为四个阶段:M期

分裂期,在这个阶段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分裂过程;G1期

—DNA合成前期(细胞分裂间期I);S期

DNA合成期;G2期

—DNA合成后期(细胞分裂间期II);G1期,S期和G2期又总称为------细胞分裂间期。如何证明细胞的S期?什么化合物?9ppt课件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所需时间不同!包括不同生物和执行不同功能的细胞,最大差异在G1期(小鼠食管上皮115/103,十二指肠上15/6小时。10ppt课件2)有丝分裂过程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细胞质分裂3)染色质和染色体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细胞核内的DNA分子,在一些蛋白质的帮助下,有一定程度的盘绕,形成核小体。多个核小体串在一起形成染色质。所以,染色质是细胞分裂间期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11ppt课件

事实上,染色体是细胞分裂期细胞核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即染色质的高级结构;

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遗传物质没有本质差别(它们的化学组成相同,仅构型不同)!

核小体直径10nm,光镜下看不到;当细胞进入M期时,染色质经折叠包装,由线型变成棒状结构,大约压缩

8400

倍;形成光镜下能看到的染色体。

应记住:在染色体出现时,细胞已经过S期完成DNA复制,已由原来的每个DNA分子复制出两个DNA分子。每条染色体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12ppt课件

细胞分裂完成时,出现两个子细胞的遗传物质又都回复为

2n。

通常把体细胞称为双倍体细胞,体细胞遗传物质的总含量为

2n。

在细胞分裂中,当光镜下可以看到染色体时,已经过DNA复制,这时遗传物质的总量已经是

4n。

不同物种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所以,染色体数目也是不同物种细胞的特征。

对大多数物种来说,体细胞是2n的,所以染色体数目通常为偶数。13ppt课件4、真核细胞的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发生在产生生殖细胞过程中。生殖细胞包括卵细胞和精子细胞。精卵细胞遗传物质的总量,仅为体细胞的一半,称为

n细胞。

2n的体细胞产生

n

的生殖细胞,需要经过减数分裂。2)减数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减数分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减分Ⅰ、Ⅱ)14ppt课件第一次减数分裂DNA复制一次,

(减分Ⅰ)

细胞分裂一次。第二次减数分裂DNA不复制,

(减分Ⅱ)细胞再分裂一次。结果?——染色体数减半遗传物质单倍

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遗传物质总量由

2n变为

n。

减数分裂就是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两次不完整的细胞周期,第一次减分前期复杂),结果由一个

2n细胞分出4个

n细胞。15ppt课件3)减数分裂丰富基因组合

减数分裂的特点:

一是子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二是子细胞基因组合大为丰富。基因组合的丰富由两个原因造成

首先,体细胞的染色体事实上是由两套同源染色体组成。人的细胞有46条染色体,实际上可以看作22对同源染色体加上两条性染色体。减数分裂Ⅰ时——?16ppt课件

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每对同源染色体分别分配至两个子细胞。

首先,父源和母源非同源染色体以不同组合,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产生不同的染色体组合,使配子种型大增。

其次,在第一次减数分裂中,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后,还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和基因重组。

这使基因组合状况更为复杂化。17ppt课件

所以,经由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其基因组合表现极大的丰富和多样化。

结果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更丰富的基因组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进化潜能。四细胞的分化、衰老与死亡及大小1、细胞的分化

成年人全身细胞总数约

1012~14个。

细胞种类

200多种。这么多种类细胞来自于

一个受精卵。细胞分化的定义:生物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18ppt课件植物细胞亦如此!

细胞分化不但发生在胚胎阶段和发育过程中,亦发生在成年阶段。如:人体血细胞的产生!分化以后不同种类的细胞,

形态不同,

功能不同,

基因表达不同,

代谢活动也不同。04/2009《Cell》小鼠毛囊干细胞可分化出带毛发皮肤19ppt课件2、细胞的衰老

衰老是人们永恒的议题,至今仍是一个谜。

人体衰老时,身体各部分功能都发生衰老。植物也如此:绿叶→衰老变黄→脱落…(叶柄周围细胞凋亡后,叶子脱落)早衰症是人体衰老中的一种病症身体的衰老是以细胞衰老为基础的。实验证明,细胞有着明显的衰老过程。20ppt课件

研究证明,人体衰老时,并非全身细胞均衡衰老,而是部分细胞衰老,导致整体机能失调。

激素系统和神经系统衰老对全身影响最大。衰老——why?

自由基假说是其中广为人们接受一种假说。

端粒变短假说…(染色体复制时端区不能完全复制,逐渐变短!衰老的机理,尚不清楚,有各种学说。21ppt课件

生物氧化中产生自由基,自由基破坏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脂类等。使得细胞结构破坏,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衰老。

人体存在着清除自由基机制,这些淬灭自由基机制受遗传控制。正常H2O→H++OHˉ异常:H2O→H·+OH·带有不成对电子基团称为自由基H2OH•+OH•自由基反应活泼性特别强细胞凋亡22ppt课件3、

细胞凋亡

多细胞生物个体的一生中,不断发生构成身体的细胞的死亡。生命个体存在两种细胞死亡方式:因环境因素突变或病原物入侵而死亡,称为病理死亡,或细胞坏死。

因个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一部分细胞必定在一定阶段死去,称细胞凋亡(或程序性死亡PCD)。23ppt课件细胞凋亡普遍存在变态:

蝌蚪

青蛙

昆虫、卵

幼虫

成虫哺乳类:

皮肤,指(趾)甲红细胞:

分化成熟失去细胞核凋亡淋巴细胞:95%以上在成熟之前死去,不到5%成熟后只存活一至几天

T—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之一,

就是诱导靶细胞凋亡癌细胞亦可看作是凋亡失控了的细胞。24ppt课件

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线虫是研究细胞凋亡的理想材料。

每条线虫具有1090个细胞,其中131个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凋亡。从线虫中找到若干控制细胞凋亡的基因。秀丽隐杆线虫(CaenorbabditisElegans)

找到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ced-3、ced-4

诱导、启动凋亡

ced-9

抑制凋亡

ced-3、ced-4基因突变或缺失,使凋亡受阻

移入

ced-9

使凋亡受阻

③失去

ced-9

使细胞凋亡25ppt课件4、细胞的种类和寿命1)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形状多种多样,大小也各不相同;细胞的形状和大小与其行使的功能密切相关。2)寿命长短不一!26ppt课件5、细胞的癌变1)癌细胞主要特征:脱分化或不分化等,持续分裂;快速增殖;失去接触抑制;对生长因子需求降低,血清:10%/1~5%;转移性!2)致癌因素:物理:辐射,射线,紫外线等;化学:数千种(黄曲霉毒素,亚硝胺…)3)致癌病毒与癌基因:劳氏肉瘤病毒(逆转录RNA病毒)等有癌基因(V-onc);寄主细胞(C-onc)。说明正常哺乳类细胞原癌基因有正常功能。细胞培养技术27ppt课件6、细胞工程和细胞培养技术1)细胞工程: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类似工程设计方法,运用精巧的细胞学技术,改造细胞遗传结构,培育出所需要的动植物品种或新性状的细胞群体。2)细胞工程技术涉及面广:无菌操作,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重组及遗传物质转移等。3)细胞培养: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细胞28ppt课件①动物细胞来源:A)原代培养:活体分离,10代之内;B)细胞株或细胞系:经特殊处理,40~50代。②动物细胞特殊培养技术(研究需要):A)同步化培养:培养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相同时期;B)无血清培养:需其它生长因子;C)悬浮培养:特殊技术使贴壁生长细胞变为悬浮生长。生命长生不老体现在?29ppt课件

生命最重要的本质之一,遗传是性状特征自上代传至下代。遗传是生物的一种属性(共同有的);变异则产生形形色色的生物。遗传和变异构成了生物进化的基础。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从20世纪开始起步的现代遗传学至今仅100多年的历史,已取得辉煌的成果。今天的遗传学成为生命科学的核心。

从遗传学研究衍生出来的基因工程技术,已构成生物技术的核心,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极大的潜力。30ppt课件一、孟德尔学说奠定了遗传学基础

在孟德尔以前(20世纪之前),人们就注意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猜想遗传是有规律的!并且在农牧业育种中实际运用了遗传规律,但是,一直找不到研究遗传规律的恰当方法。

孟德尔

GregorJohnnMandel(1822-1884)从1856年起开始豌豆试验。

孟德尔遗传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是杂交。他挑选了七对性状。

31ppt课件1、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他用一对性状杂交,子一代全为显性性状;子一代之间自交,子二代(F2)为:

F2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测交试验证明:

F2基因型分离比=1:2:132ppt课件2、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律

他用两对性状杂交,得:子一代全为显性性状;子一代之间自交,子二代出现四种性状;其数量比例为——

9:3:3:1=(3:1)233ppt课件3、孟德尔学说的要点

依据上面的试验结果,孟德尔认为:1)每株豌豆植株中的每一对性状,都是由一对遗传因子所控制的,遗传因子有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之分。2)当一株植株中控制某一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均为隐性因子时,该植株才表现出隐性性状(如白花或绿色豆粒)。

其他情况下,包括一对遗传因子均为显性,或一个显性一个隐性,均表现出显性性状(如紫花或黄色豆粒)。这一点在分离律实验中看的很清楚。34ppt课件

显性和隐性的基本规律仍与上面相同,但要加上一条,即: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传代中各自独立,互不干扰,出现自由组合现象。(孟德尔观察的7对性状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3)当两对性状一起加以研究时,孟氏学说意义35ppt课件4、孟德尔学说的重要意义1)孟德尔第一次明确提出遗传因子的概念,并且提出了遗传因子控制遗传性状的若干规律:①大多数生物体通常由

一对遗传因子(后来称为两个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这样的生物体称为2n个体。②遗传因子可以区分为显性和隐性。③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各自独立。孟德尔首创了—?36ppt课件2)孟德尔首创杂交、自交、回交、测交等

一套科学有效的遗传研究方法,来研究遗传因子的规律。孟德尔创立的这套方法一直沿用到1950年,才被分子遗传学方法取代。

(测交:与双隐性亲本交配的方式,检测子代个体基因型的一种回交。)

孟德尔的聪明和幸运之处,是选择豌豆作材料;所观察的七个性状,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他的遗传观点(遗传因子—基因)是颗粒遗传。

如果出现第八个性状应该位于什么地方呢?37ppt课件二、基因是一段核酸序列

“遗传因子/基因”的设想一经提出,便推动人们去寻找,去探索

基因在哪里?基因是什么?38ppt课件1、基因在染色体上

显微镜技术与染色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注意到,细胞分裂时,尤其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基因)的分离规律相当一致;所以,确定了基因在细胞核中,在染色体上。

摩尔根(Morgan,1866~1954),美国胚胎学家;

以果蝇为材料(染色体数目少,多线),

通过3个方面的实验(连锁,交换和伴性遗传),将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的推测—变为事实!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规律。39ppt课件g-身体c-眼睛l-翅灰/黑红/紫长/短基因重组服从这样的规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离得越远,重组频率越高;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离得越近,重组频率越低。重组频率基因?40ppt课件

随着生物化学的发展,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逐渐被分离、纯化出来。各方面的实验证据表明,基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而是DNA。2、遗传物质是核酸1)细菌转化实验:

格里菲斯(Griffith)1928年进行的肺炎双球菌(有荚膜-毒性和无荚膜-无毒性)实验证明遗传物质可以转化进入细菌,改变细菌特性。41ppt课件

爱弗莱(Avery)1944年的实验(提取有荚膜的DNA+无荚膜)证实,进入细菌改变特性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爱弗莱证实转化物质是DNA外来DNA(有荚膜死细菌中)进入无荚膜细菌后,使之变成有毒性的细菌。2)噬菌体繁殖与感染实验42ppt课件

1952年Hershey&Chase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进行了细菌病毒(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E.coli)的实验;

进一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基因是DNA分子的片段)。

基因概念的发展:从基因是遗传因子(性状)—染色体基因载体—DNA是遗传物质(基因)—有功能的DNA片段——有功能的核酸片断。43ppt课件HRV(赫氏车前病毒)外壳蛋白RNA杂合病毒能感染出现HRV病灶病毒失活不能感染HRV抗体TMV(烟草花叶病毒)

分离出病毒子代病毒能被HRV抗体失活,说明子代病毒不但具有HRV的RNA,而且具有HRV的蛋白!②实验用烟草花叶病毒和赫氏车前病毒构建成杂合病毒,做病毒感染。③结论:复制和繁殖新的病毒颗粒所需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

此实验进一步说明,除了DNA是遗传物质外;在只有RNA的生物中,RNA是遗传物质。

3)病毒重建实验①1956年Fraenkel-Conrat和Singer,证明R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是RNA,也不是蛋白质如何复制?子代病毒DNA的结构?44ppt课件3、华生和克里克(Watson&Crick)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