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输技术_第1页
信息传输技术_第2页
信息传输技术_第3页
信息传输技术_第4页
信息传输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传输技术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01基本信息通信系统实现信息传输量子通信目录030204基本信息信息传输技术主要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计算机信息传输办公自动化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给办公环境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现代计算机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又使办公环境向着现代化办公大楼的目标—智能大厦。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关键词:智能大厦(大厦内有:办公自动化系统OA;通信自动化系统CA;大楼自动化治理系统BA。具有这三种功能的大楼,统称为3A智能大厦。)迈进了一步,无纸化办公时代已经来临。在国内面向公众服务的ISP(InternetServerProvider即互联络服务商)出现前后,就信息传输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作过一些偿试,得到一些经验,在此抛砖引玉,以便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的专家及本刊读者进行交流。1、享受ISP提供的Internet服务是信息传输的简单有效途经现代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非凡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对社会的信息需求又起到了支持和推动作用。Internet就是这种技术的典型代表,它从根本上解决了分散数据库的集中检索。在国外,利用计算机络提供信息服务的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尤其近几年,以HTML语言为基础的WWW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服务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热潮,并朝着多媒体方向发展。在我国,1987年9月22日,由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建立的我国第一个Internet电子邮件节点,向全世界发出了第一封自北京的电子邮件,1994年5月,我国实现了和Internet的T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多个全国范围的计算机信息络项目相继启动,使Internet在我国得以迅猛发展。全国各大中城市都已有多家面向公众服务的ISP,如北京的Chinanet、ChinaOnline、CERnet、InfoHighwaySpace,上海的公共信息(又称“上海热线”),广州的“视聆通”等,向公众提供了诸如信息查询、电子邮件、综合信息服务等多项业务。用户只要有一台电脑,配一内置或外置Modem(或Fax/Modem),并拥有一条市内线,就可以到你认为合适的ISP处办理入手续,享受Internet服务。实现信息传输实现信息传输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虽然迅速,但仍属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国内面向公众服务的ISP多集中在大中城市,络覆盖面受到限制,而水利行业的特点是广大水利工作者都在中小城镇,甚至穷乡僻壤,短期内根本不可能享受到Internet服务。另外,有的地方即使有ISP,面对其高昂的费用、繁琐的入和缴费手续、不良的服务质量,全行业贫困的水利工作者,非凡是处于基层的广大地质勘测人员,也只能是望而却步。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实现远距离信息传输呢?通过实践回答是:在安装了FAX/MODEM的计算机上应用必要的通讯软件,可以进行远距离信息传输,而且可以做到传输速度快、操作方法简便。2.1远距离信息传输的含义所介绍的信息传输的含义,主要是指一台计算机向远程的另一台计算机或传真机发送传真、一台计算机接收远程计算机或传真机发送的传真、两台计算机之间屏幕对话及两台计算机之间实现文件传输即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技术。2.通信系统通信系统3、通讯软件BitWareforWindowsVersion3.24F/D简介BitWareforWindowsVersion(简称BWV)3.24F/D是美国CHEYENNE公司1995年推出的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远程通讯软件。经实践,其最大特点是对计算机设备要求不高,远程通信功能较全,使用方法简便,用户界面友好。3.1BWV3.24F/D的运行环境认为在能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均可满足该软件的运行要求,经在不同档次的计算机上测试,在486/33计算机上配传输速率为2400波特率的MODEM,已可满足文件传输要求。该软件可在中英文WINDOWS3.X、WINDOWS95系统下运行。3.2BWV3.24F/D的安装BWV3.24F/D的安装非常简单,只需运行安装盘上的SETUP.EXE程序,即可依据其提供的安装向导进行安装。3.3BWV3.24F/D的主要功能该软件主要有三大功能:发送传真、接收传真和EDI功能。3.3.量子通信量子通信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重要科研成果。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科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及其同事的合作下,中科大在20公里的光纤线路中实现了量子指纹识别,传输信息量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