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测土第三节第1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本节内容
§1.1数字测图系统的概述§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1.3课后作业第2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1数字测图系统的概述
数字测图系统的概念数字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在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输入、数据处理及数据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第3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1数字测图系统的概述
数字测图系统1.硬件系统数字测图系统的硬件主要有全站仪、GPS(RTK)、计算机(台式或笔记本电脑或掌上电脑—PDA)、绘图仪、扫描仪以及其它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第4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1数字测图系统概述
数字测图系统2.软件系统数字测图的软件是数字测图系统的关键,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数字测图系统软件,应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包括图形数据的处理和属性数据以及其它数据格式的处理)、图形编辑与修改、成果输出与管理于一身,且通用性强、稳定性好,并提供与其它软件进行数据转换的接口。
第5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数字测图硬件系统示意图第6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和采集测量数据的仪器设备(如全站仪、GPS等)。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总线等几部分组成,每一部件分别按要求执行特定的基本功能,第7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第8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一、计算机硬件1.中央处理器(CPU)2.内存储器第9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一、计算机硬件3.总线计算机中的各个部件,包括CPU、内存储器、外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接口之间是通过一条公共信息通路连接起来的,这条信息通路称为总线。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的最重要特点是总线(Bus)结构。它将信号线分成三大类,并归结为数据总线(DateBus)、地址总线(AddressBus)和控制总线(ControlBus)。第10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第11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一、计算机硬件4.输入设备(Inputdevice)是指用来向计算机输入各种原始数据和程序的设备。第12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一、计算机硬件5.输出设备第13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一、计算机硬件6.外部存储设备第14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二、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全站型电子速测仪(ElectronicTheometerTotalStation)是随着电子技术、光电测距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的测量仪器,它由电子经纬仪、光电(主要为红外线)测距、电子微处理器及数据自动记录装置等部分构成。第15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二、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第16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二、全站仪1.特性和功能自检与改正功能大容量内存双向传输功能程序化智能化第17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二、全站仪2.分类通常将能同时进行测角和光电测距的仪器称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速测仪。从结构形式上来分,速测仪可分为:“组合式”和“整体式”两种类型。第18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二、全站仪3.全站仪测角第19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二、全站仪4.全站仪测距第20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二、全站仪5.全站仪的数据通讯全站仪的数据通信,是指全站仪与计算机或PDA之间经通信线路而进行的数据交换。目前全站仪与计算机的通信主要是利用全站仪的输出接口,通过通信电缆以直接将全站仪的内存中的数据文件传送到计算机,也可以从计算机将坐标数据文件和编码库数据直接装入全站仪的内存中。第21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二、全站仪5.全站仪的数据通讯(1)数据的传送方式数据的传送方式有两种: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通常情况下,并行通信用于距离较近的情况,串行通信用于距离较远的情况。第22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二、全站仪5.全站仪的数据通讯(1)数据的传送方式并行通信第23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二、全站仪5.全站仪的数据通讯(1)数据的传送方式串行通信全双工单工半双工第24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二、全站仪5.全站仪的数据通讯(2)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串行数据通信有两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即同步数据传输与异步数据传输第25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第26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二、全站仪5.全站仪的数据通讯(3)全站仪的通讯参数设置全站仪与计算机通信时,为了实现全站仪与计算机之间的正常通信,全站仪与计算机两端的通信参数设置必须一致。通信参数的设置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各仪器说明书中都有具体的规定):1)波特率2)数据位3)校验位4)停止位第27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全站仪的通讯参数设置1)波特率2)数据位3)校验位4)停止位第28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一些全站仪的通讯参数厂商LeicaTopconSokkiaPentaxSouth接口针脚定义1电源(VDC)2空(N.U)3信号地(GND)4接收(RXD)5发送(TXD)1信号地(GND)2空(N.U)3发送(TXD)4接收(RXD)5请求发送(CTS)6电源(VDC)1信号地(GND)2空(N.U)3发送(TXD)4接收(RXD)5请求发送(CTS)6电源(VDC)1发送(TXD)2接收(RXD)3请求发送(RTS)4允许发送(CTS)5信号地(GND)6空(N.U.)1信号地(GND)2空(N.U)3发送(TXD)4接收(RXD)5请求发送(CTS)6电源(VDC)波特率1103006001200240048009600可选1200240048009600可选1200240048009600可选1200240048009600可选1200、2400、4800可选数据位7位二进制7位二进制8位二进制7位二进制7位二进制校验位N或E或OENNN停止位CR或CRLF1111第29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二、全站仪6.全站仪使用主要事项(1)仪器应由专人使用、保管。迁站、装箱时只能握住仪器的支架,而不能握住镜简,以免对仪器造成损伤,影响观测精度。(2)日光下测量应避免将物镜直接瞄准太阳。若在太阳下作业应安装滤光器。(3)避免在高温和低温下存放仪器,亦应避免温度骤变(使用时气温变化除外)。在高温天气作业时,必须撑伞,否则仪器内部温度容易升到60℃~70℃,从而缩短仪器的使用寿命。(4)仪器不使用时,应将其装入箱内,置于干燥处,注意防震、防尘和防潮。(5)若仪器工作处的温度与存放处的温度差异太大,应先将仪器留在箱内,直至它适应环境温度后再使用仪器。(6)仪器长期不使用时,应将仪器上的电池卸下分开存放。电池应每月充电一次。第30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二、全站仪6.全站仪使用的注意事项(7)仪器运输应将仪器装于箱内进行,运输时应小心避免挤压、碰撞和剧烈震动,长途运输最好在箱子周围使用软垫。(8)仪器安装至三脚架或拆卸时,要一只手先握住仪器,以防仪器跌落。(9)外露光学件需要清洁时,应用脱脂棉或镜头纸轻轻擦净,切不可用其它物品擦拭。(10)仪器使用完毕后,用绒布或毛刷清除仪器表面灰尘。仪器被雨水淋湿后,切勿通电开机,应用干净软布擦干并在通风处放一段时间。(11)作业前应仔细全面检查仪器,确信仪器各项指标、功能、电源、初始设置和改正参数均符合要求时再进行作业。(12)即使发现仪器功能异常,非专业维修人员不可擅自拆开仪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坏。(13)其它使用要点与光学经纬仪相同。第31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三、GPS定位GPS定位技术是近代迅速发展起来的卫星定位技术,在国内外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硬、软件的不断完善,GPS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开拓、扩大。目前已遍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是构建“数字地球”的框架,并开始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第32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三、GPS定位(一)GPS系统组成1.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2.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3.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第33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三、GPS定位(一)GPS系统组成1.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第34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三、GPS定位(一)GPS系统组成2.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信号接收系统计算机控制中心第35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三、GPS定位(一)GPS系统组成3.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第36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三、GPS定位(二)GPS定位与测量学中的距离交会确定点位的方法相似,GPS定位实质是利用空间后方交会来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第37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三、GPS定位(三)GPS定位方式和类型1.伪距定位和载波相位定位2.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3.差分定位4.动态定位和静态定位5.实时定位和后处理定位第38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三、GPS定位(四)实时动态测量的作业模式与应用1.RTK定位技术简介实时动态(RealTimeKinematic—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RTDGPS)测量技术,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第39页,课件共43页,创作于2023年2月§1.2数字测图的硬件系统
三、GPS定位(四)实时动态测量的作业模式与应用2.RTK的作业模式
1)快速静态测量2)准动态测量3)动态测量第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杭州旅游协议书
- 果园管理协议书
- 2025年react native面试题及答案
- 柱子吊装协议书
- 2025年c语言指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珠心算级试题及答案
- 绿色转型视角下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报告
- 柴油联营协议书
- 树木纠纷协议书
- 校内实训协议书
- 田径规则介绍课件
- DB11-T 2469-2025 湿地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范
- “艾梅乙”感染者消除医疗歧视制度
- 2025年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JJF(陕) 130-2025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校准规范
- 2025年安全产品行业市场需求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行业预测报告
- 2025年下半年江苏省南通市12345在线平台招聘重点基础提升模拟题带答案
- 2025至2030水质分析仪产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管理报告
- 2025杭州辅警考试真题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
- 护理质量指标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