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枢纽东环线古路站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地质直接详勘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 )_第1页
铁路枢纽东环线古路站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地质直接详勘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 )_第2页
铁路枢纽东环线古路站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地质直接详勘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 )_第3页
铁路枢纽东环线古路站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地质直接详勘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 )_第4页
铁路枢纽东环线古路站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地质直接详勘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枢纽东环线古 路站场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地质一次性勘察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目录TOC\o"1-3"\u1前言 场地稳定性评价4.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勘察范围内未发现断层、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未见其他埋藏的沟浜、墓穴、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场地斜坡及边坡稳定性良好。(1)BP1位于场地北侧(剖面12-20),坡长约237m,总体坡向约201°,高约8~13m,地形坡角一般为25°~35°为土质填方边坡,目前已做边坡支护治理,根据现场调查,该边坡目前未见变形破坏迹象,边坡现状稳定。(2)BP2位于场地西侧(剖面11),坡长约91m,总体坡向约63°,高约18~30m,地形坡角一般为23°~32°,为岩质边坡,根据现场调查,该边坡目前未见变形破坏迹象,边坡现状稳定。(3)BP3位于场地西侧(剖面11),坡长约84m,总体坡向约243°,高约14~30m,地形坡角一般为23°~32°,为岩质边坡,根据现场调查,该边坡目前未见变形破坏迹象,边坡现状稳定。(4)BP4位于场地南侧(剖面13-14),坡长约46m,总体坡向约68°,高约8~16m,地形坡角一般为23°~28°,为土质边坡,根据现场调查,该边坡目前未见变形破坏迹象,边坡现状稳定。4.2地震效应评价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勘察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标准为标准设防类。按设计标高整平场地,场地内的土层主要为人工素填土。根据《金奕辉两路组团I分区项目I5-2地块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波速测试报告》,素填土平均剪切波波速136m/s,属于软弱土,粉质粘土平均剪切波波速平均值158m/s,属于中软土;强风化基岩属软质岩石;基岩剪切波速大于800m/s,为岩石。场地整平后填土厚度大于15m地段属抗震不利地段,其余地段属抗震一般地段。拟建场地各建筑场地震效应评价详见表4.2-1~4.2-2。表4.2-1路基地震效应评价表里程桩号整平后土层最大厚度(m)等效剪切波速Vse(m/s)建筑场地类别设计特征周期(s)抗震地段A线K0+000-AK0+60.68514.2149II0.35一般地段B线BK0+0-BK0+23.632.12149I0.25有利地段B线BK0+23.63-BK0+265.62416.41149Ⅲ0.45不利地段C线CK0+000-CK0+099.44112.44149II0.35一般地段D线DK0+000-DK0+126.1210151II0.35一般地段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下水贫乏,无饱和沙土、粉土,场地整体稳定,地震作用下不会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5工程地质评价及工程防防治措施建议5.1拟建道路工程地质评价拟建道路分为A线、B线、C线、D线4段,全长约551.871m,其中填方道路段3段(A线AK0+000-AK0+060.685、B线BKBK0+23.63-BK0+265.624、C线CK0+000-CK0+099.441)、挖方道路段1段(D线DK0+000-DK0+126.121)。1、A线AK0+000-AK0+060.685(剖面2-2’~3-3’)根据设计方案,该段拟建道路长60.685m,道路中心线地面高程354.67~360.876m,设计标高360~360.738m,地表覆盖第四系素填土及粉质粘土层,素填土结构稍密,土层厚度约2.9~17.5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及砂岩。该段道路右侧填方边坡按设计方案(放坡坡率为1:1.5)放坡后,将形成最高约8.1m的填方边坡,为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坡向291°,坡角30~41°。上覆土层最大厚度为14.2m。边坡岩土界面平缓且埋置较深,不会产生整体的滑动破坏,边坡整体稳定。建议路基回填前应对原有填土进行压实处理并做好地面清表工作。建议按设计坡率放坡,并进行坡面防护,同时辅于一定的排水措施,坡顶建截水沟,坡面设泄水孔,坡脚设排水沟。该段道路右侧设计路面标高与拟建公交停车场地形基本平齐,存在边坡高度低于2m,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建议按设计方案(坡率1:1.5)进行放坡,并进行坡面防护。按设计路面标高整平后,该段填方厚度较大,不能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应做压实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处理后的填土压实度应≥95%,防止不均匀沉降。2、B线BKBK0+23.63-BK0+265.624(剖面14-14’~20-20’)图5.1..1B线BK00-BK0+23.63段右侧挖方道路段赤平投影图根据设计方案,该段拟建道路长241.994m,道路中心线地面高程341.021~360.0m,设计标高358.709~360m,地表覆盖第四系粉质粘土层,粉质粘土成软塑-可塑状,土层厚度约0~3.0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及砂岩。该段道路右侧填方边坡按设计方案(放坡坡率为1:1.5)放坡后,将形成最高约16.41m的填方边坡,为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坡向37°,坡角30~42°。上覆土层最大厚度为19.41m。边坡岩土界面平缓且埋置较深,不会产生整体的滑动破坏,边坡整体稳定。建议路基回填前应对原有填土进行压实处理并做好地面清表工作。建议按设计坡率放坡,并进行坡面防护,同时辅于一定的排水措施,坡顶建截水沟,坡面设泄水孔,坡脚设排水沟。B线BK00-BK0+23.63段右侧挖方道路段边坡为岩质边坡,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边坡岩体类型为III类,等效内摩擦角砂岩取55°,泥岩取53°。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岩为泥岩及砂岩,赤平投影见上图5.1.1。根据赤平投影分析,该边坡为切向坡,坡向与裂隙大角度相交,裂隙1与裂隙2交点相交于边坡内侧,易产生楔形体切割,岩体可能会沿结构面发生切割变形破坏,岩层产状305°∠10°倾角较缓,岩体可能受楔形体切割影响发生局部掉块。该段道路北侧设计路面标高与拟建公交停车场、站前广场、社会停车场地形基本平齐,存在边坡高度低于2m,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建议按设计方案(坡率1:1.5)进行放坡,并进行坡面防护。按设计路面标高整平后,该段填方厚度较大,不能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应做压实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处理后的填土压实度应≥95%,防止不均匀沉降。3、C线CK0+000-CK0+099.441(剖面2-2’~4-4’)根据设计方案,该段拟建道路99.441m,道路中心线地面高程341.021~360.0m,设计标高358.709~360m,地表覆盖第四系粉质粘土层,粉质粘土成软塑-可塑状,土层厚度约0.5~2.5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及砂岩。该段道路右侧填方边坡按设计方案(放坡坡率为1:1.5)放坡后,将形成最高约16.41m的填方边坡,为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坡向107°,坡角30~42°。上覆土层最大厚度为12.44m。边坡岩土界面平缓且埋置较深,不会产生整体的滑动破坏,边坡整体稳定。建议路基回填前应对原有填土进行压实处理并做好地面清表工作。建议按设计坡率放坡,并进行坡面防护,同时辅于一定的排水措施,坡顶建截水沟,坡面设泄水孔,坡脚设排水沟。该段道路西侧设计路面标高与拟建社会停车场地形基本平齐,存在边坡高度低于2m,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建议按设计方案(坡率1:1.5)进行放坡,并进行坡面防护。按设计路面标高整平后,该段填方厚度较大,不能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应做压实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处理后的填土压实度应≥95%,防止不均匀沉降。4、D线DK0+000-DK0+126.121(剖面7-7’~10-10’)图5.1..2D线DK0+000-DK0+126.121左侧挖方道路段赤平投影图图5.1..3D线DK0+000-DK0+126.121右侧挖方道路段赤平投影图根据设计方案,该段拟建道路长126.121m,道路中心线地面高程361.82~391.92m,设计标高360~361.631m,地表局部覆盖第四系素填土,结构松散,土层厚度约0.0~2.9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砂岩。该段道路左侧挖方边坡按设计方案(坡率1:1-1:1.75)放坡后,将形成最高约29.7m的挖方边坡,以岩质边坡为主。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边坡岩体类型为III类,等效内摩擦角砂岩取55°,泥岩取53°。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为顺向坡,坡向296°,坡角34°。边坡岩土界面平缓,倾角约8°,不会产生整体的滑动破坏,边坡整体稳定。建议按设计坡率放坡,并进行坡面防护,同时辅于一定的排水措施,坡顶建截水沟,坡面设泄水孔,坡脚设排水沟。该边坡为岩质边坡,基岩为泥岩及砂岩,赤平投影见上图5.1.2。根据赤平投影分析,该边坡为顺向坡,层面为主要不利结构面,顺向临空,岩层产状305°∠10°倾角较缓,岩体可能会沿结构面发生变形破坏,该段道路右侧挖方边坡,按设计方案(坡率1:1-1:1.75)放坡后,将形成最高约29.7m的挖方边坡,以岩质边坡为主。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边坡岩体类型为III类,等效内摩擦角砂岩取55°,泥岩取53°。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为反向坡,坡向296°,坡角34°。该边坡为切向坡,裂隙1与裂隙2交点相交于边坡内侧,易产生楔形体切割,岩体可能会沿结构面发生切割变形破坏,岩层产状305°∠10°倾角较缓,岩体可能受楔形体切割影响发生局部掉块。,边坡整体稳定。建议按设计坡率放坡,并进行坡面防护,同时辅于一定的排水措施,坡顶建截水沟,坡面设泄水孔,坡脚设排水沟。该边坡为岩质边坡,基岩为泥岩及砂岩,赤平投影见上图5.1.2。根据赤平投影分析,该边坡为反向坡,岩层产状主要不利结构面为裂隙1顺向临空,岩体可能会沿结构面发生变形破坏,岩层产状305°∠10°倾角较缓,岩体可能受裂隙切割影响发生局部掉块。5.2拟建停车场及站前广场工程地质评价拟建停车场及站前广场设计地面高程为361.09,现状地面高程为343.3-360.5,回填最大深度为17.79,下覆第四系素填土及粉质黏土,场地内填土层结构松散,厚度不一,均匀性差,属不均匀地基,粉质黏土呈可塑-硬塑状,分布较均,总体厚度较小,属于不均匀地基。拟建停车场及站前广场北侧填方较厚,填土呈松散~稍密状,后期填土可能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场地粉质粘土受地表水浸泡软化,可能变成软塑~流塑状,建议在枯水期施工并进行分层压实处理。压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宜采用击实试验确定,压实度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压实度不低于95%。6地基评价6.1地基均匀性评价场地内填土层结构松散~稍密,厚度不一,均匀性较差,属不均匀地基。根据动探结果表明结构呈稍密状。粉质粘土层分布不均,厚度不一,均匀性较差,属不均匀地基。强风化层分布厚度不均,并随基岩面起伏,也属不均匀地基。中风化基岩连续稳定,根据钻孔深度范围内岩质地基不存在空洞、破碎带,其抗压强度差异性不大,地基均匀性好。6.2地下水作用评价据现场调查及钻探揭露,勘察区周边无化工等污染源存在,勘察区无盐渍土、污染土等不良地质分布,判定场区岩、土对混凝土、钢筋等建筑材料具微腐蚀性。利用相邻场地水质分析结果:为II类环境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按地层透水性,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场地内拟建区域勘察范围内地下水总体较贫乏。因场地局部地段地形较低洼,雨季地表水将汇集到该处,且填土厚度大地段雨季存在上层滞水(临时性地下水)。施工过程中应作好排水措施,设置水泵将积水排到场地外。对钢筋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混凝土中的钢结构的微腐蚀性。施工过程中应作好排水措施。6.3持力层选择拟建道路持力层选择: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情况,拟建道路地层岩性分布特征不同,建议采用不同的基础持力层,场地内基岩均可直接作为基础持力层;素填土应进行换填或压实后,作为基础持力层。处理后的填土地基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方可作为拟建物的地基基础持力层。6.4特殊性岩土评价场地内特殊性土为人工填土、冲洪积粉质粘土、粉土及基岩强风化带。1、人工填土:拟建场地内特殊岩土主要为已回填的素填土及部分未来填土。已回填的素填土:黄灰色、灰褐色,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及粉质粘土等组成,土质不均匀,结构呈松散~稍密状。按设计标高整平后,将有大部分未来填土,建议施工时对其采取分层碾压或夯实处理,回填填料、压实度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2、粉质粘土:场地粉质粘土受地表水浸泡软化,可能变成软塑~流塑状。4、强风化基岩: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地,厚度较薄,起伏大,埋深大小不一,透水性较好,整体性差,承载力值较低,可作为基础持力层。6.5压实填土施工要求场地回填土:按设计意图场地将要进行局部需要回填,新近填土会产生不均匀沉降,建议对新近填土进行分层压实,压实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压实填土的填料不得使用淤泥、耕植土、膨胀土以及有机物含量大于5%的土作填料,当填料内含有碎石时,其粒径不宜大于80mm。压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宜采用击实试验确定,压实度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压实度不低于95%。7拟建物施工对环境及相邻建构筑物的影响评价拟建工程加强科学施工、文明施工后对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拟建场地道路边坡施工时应注意及时支护,并加强已有环境边坡的监测。1、拟建场地北侧有市政管网,沿拟建停车场及站前广场地下已埋设管线设施,有给水管线、燃气和高压线,工程施工可能造成管线工程损坏,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建议在施工之前先做好作迁移改线等保护工作。2、拟建箱涵上方为拟建停车场及站前广场,拟建停车场及站前广场回填高度较大,建议先进行箱涵平场施工,建议对箱涵下方填土及粉质黏土进行开挖回填分级压实处理。3、拟建道路全线紧邻在建铁路枢纽东环线古路站,最近距离相邻站前广场,道路施工对在建铁路枢纽东环线古路站有一定影响,建议设置隔离沟,避免道路夯实对铁路路基的挤压破坏。并加强路基变形监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8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分析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17】39号文,本工程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主要有:

1、拟建道路AK0+000-AK0+060.685段右侧将形成最高约17.7m的土质填方超限边坡,拟建道路BK0+23.63-BK0+265.624段拟建道路右侧填方边坡形成最高约16.41的超限边坡,拟建道路DK0+0-DK0+126.121段拟建道路两侧挖方边坡形成最高约29.7的超限边坡,需进行边坡专项论证。场地边坡开挖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设计放坡坡率施工,避免边坡开挖处理不当的失稳风险。2、由于场地内填土厚度大,有临时上层滞水风险,建议施工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加强截排水工作。3、由于场地内设计回填填土厚度大,场地内素填土结构松散,不宜直接利用,场地施工后期可能产生土层不均匀沉降风险,如需作荷载小拟建物道路基础地基持力层,回填时需分层碾压,压实填土的压实系数满足规范要求。9结论与建议9.1结论1、拟建道路为铁路枢纽东环线古路站配套道路,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确定拟建道路重要性等级为二级,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3.2.3中判定该场地类别为较复杂场地。故该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2、场地地层由第四系人工堆积层、第四系粉质粘土,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及粉砂岩组成。3、场地地下水总体较贫乏,在雨季填土中或靠近地势低洼处可能存在暂时性地下水,工程建设中应采取排水措施减小对施工的影响。地下水及土对建筑材料具微腐蚀性。4、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场地类别及设计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