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1页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2页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3页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4页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情景判断: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你觉得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

不可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禁止自由贸易,且农民的余粮必须上缴(余粮收集制)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有些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1921年春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资料]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第三单元一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习目标1.知道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意义。2.了解苏联的成立3.掌握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相关内容4.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材料一

1920年底,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材料二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阅读以下两则材料,指出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当时所面临的问题:

背景:1、经历战争的苏俄,经济困难,社会矛盾加剧。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一)经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部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工业商业分配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实行粮食税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自由贸易,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工业国有化实行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1918-19211921-1928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作用:新经济政策从苏联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踊跃交纳粮食(1922年)苏俄经济政策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到新经济政策给我们什么启示?1.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2.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想一想:(二)政治:苏联的成立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到1991年解体,苏联成为历史名词。区分:“沙俄”、“苏俄”、“苏联”沙俄苏俄苏联十月革命二月革命苏联成立苏联解体1917年1922年1991年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济上—“新经济政策”政治上—成立“苏联”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1924年)1924年1月列宁逝世,

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材料一: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材料二:由于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的资本主义包围之中。苏联经济技术十分落后,而周围的资本主义国家技术先进,工业发达。如果苏联不能在短时期消灭这种落后性,不发展工业,不建立军事工业,不迅速巩固国防,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发动军事干涉和侵略,扼杀苏维埃政权。思考斯大林接手的苏联,面临哪些问题?工业落后;受帝国主义的威胁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自主阅读教材,完成填空:1、__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__2、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___3、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____4、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经济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落后,优先____5、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的工业产值已跃居____.6、苏联的工业化是在___下完成的。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一)、斯大林的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1928—1937年,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了先进的工业国。

1.措施:

相关史事: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经济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落后,苏联应该摒弃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据苏联统计,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的工业化速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斯大林(1879-1953)第一个五年计划,建成了1500多个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工业企业,苏联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拖拉机、飞机制造、汽车、重型机械、机床制造、化学合成工业、精密仪器制造等新兴的工业部门。1932年的工业产值是1913年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9倍,比1928年增加3倍。苏联的发电量比1913年增加了6倍。苏联的石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要的装备大部分都能在本国制造了。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强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国防力量大大增强。局限性:发展模式僵化;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轻、重失调)

1913192819321937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总产值553222机器制造业442121电力15107432煤664343钢555433工业化成就1928年--1937年的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1913-1937年苏联重要工业在世界和欧洲地位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2、特点:3、评价:(1)积极作用: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2)危害: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日益僵化。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在第聂伯河上修建的水电站自主阅读教材,完成填空:1、1927年至1928年,苏联发生了严重的____

2、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____3、在____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支持集体农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4、农业集体化就是把农民的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化,农民都要加入___(二)、斯大林的探索—农业集体化1.背景:2.目的:3.时间:3.过程:4.作用:5.存在的问题:粮食收购危机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20世纪30年代为苏联实现工业化提供了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违背了农民的意愿,破坏了农业生产力,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行政手段、消灭富农、集体农庄、拖拉机站资金、原料(二)、斯大林的探索—农业集体化集体食堂农民排队加入集体农庄

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据统计……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40%,而粮食收购价远低于生产成本。农民还有积极性吗?影响:①保障了国家的工业化建设;②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农业生产长期停滞。看,我们有炸鱼吃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苏联民间笑话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这笑话说明什么?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和老婆说:三、苏联模式1、(一)背景:国际--

国内--(二)形成标志:(三)特点:帝国主义的包围与敌视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1936年宪法的颁布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排斥市场调节。计划完全是指令性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执行,企业没有主动性。

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丘吉尔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道路。①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国力大增;②增强了国防实力,为二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积极作用:弊端:没有尊重经济规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3、指令计划使企业缺乏活力4、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跛脚巨人3.评价(1)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2)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之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材料一: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英国首相丘吉尔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材料三:苏联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

4.启示(1)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因时而变,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2)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4)发展经济时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比较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同?苏联模式中国特色模式所有制经济体制工业化道路农业发展道路

单一的公有制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

并存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农业集体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下列事件与列宁无关的是()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苏联一五计划的实施D.苏联的建立C2、对“斯大林模式”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为形成标志B.使苏联跻身工业化国家的行列C.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D.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D3、“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体制”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

D.市场经济体制B4、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下列属于评述的是()A.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B.新经济政策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C.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D.苏联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B首页末页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