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教学反思_第1页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_第2页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_第3页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_第4页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颐和园的教学反思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需依据学生的身心进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确实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教学《颐和园》这课时,我让学生充分读书预备。同学们提出了20个问题。

1、为什么柱子上刻着狮子?

2、为什么佛香阁屹立在半山腰的山顶上?

3、为什么说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4、为什么站在山上,佛香阁的景色尽收眼底?

5、为什么船在昆明湖上驶过,湖面不留一点痕迹?

6、为什么柱子横槛上不漆别的漆?

7、为什么叫垂杨柳,不叫垂柳?为什么要栽这种树?

8、为什么叫颐和园?是为了和平的花园吗?

9、为什么讲万寿山脚下,不说是万寿山底下?

10、为什么八角宝塔不怕被风刮倒?

11、为什么叫排云殿?莫非能排云吗?

12、为什么叫朱红的宫墙?莫非像珠子一样红吗?

13、长廊两旁的花都谢了。谢是什么意思?

14、为什么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15、为什么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16、为什么隐隐约约的看到城墙?

17、为什么万寿山的柱子上雕刻着狮子?

18、为什么昆明湖绿的像碧玉?

19、为什么说美景说不尽?

20、为什么颐和园最美?

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并让每个学生自己记下去。我渐渐的'看着,进行着分析。突然,我灵光一现,对,就用这些问题让学生回家探究、读书、找资料、讨论,尽可能地说出问题的答案来。

我花费了近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解决了不少问题,虽然说学生回答的答案比较的简洁,但是考虑到孩子们认识问题的局限性,我想那就已经是不错的了。

下面的就是学生的回答,当然,作为教师,我也引导了一点儿。

1、生答,因为狮子好看,宏伟。我结合如今有的人家房子前面竖起石头狮子,看看怎样啊。引出学生说出:皇家气派。

2、生答,师引,共同归纳出,中间可以兼顾山上和山下的景色。

3、生,因为风平浪静,风都被山拦住。

4、因为站在高处。

5、生,波浪盖住。师引导,水面安静的缘由。

6、学生答,因为颜色艳丽,像一幅画。师导引,红花绿叶搭配起来好看。

7、生,因为树下垂,颜色像柳树,秀丽。师,样子也像柳树,细枝柔条,是一种风景树。

8、〔这个问题有些难度,我让同学们,看看颐字是什么意思?〕生,修养。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学生说出,那是疗养、休息的地方,并且天下太平。

9、学生说,把山当成人来写。教师提出鼓舞。

10、生,那塔是用石头砌成的,并且在山上选取平坦的地方来建筑。

11、生,因为风大,把云都吹走了。

12、师,朱是红的意思;古语说,近朱者赤。过去红色代表富贵、强烈,是贵族身份的象征。

13、学生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不解。我随口唱了一句,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学生马上明白谢是落了的意思。

14、因为被树拦住,看不清。

15、因为有阳光反射。

16、生,因为在远处看不清。

17、生,因为狮子威猛。

18、生,以为水清,水面平。

19、师引导,颐和园有哪些景点呢?引导学生说出景中景,园中园,说出颐和园的美景许多。

20、这个问题,学生综合上面的内容进行回答。

通过课堂教学,我觉得学生的探究兴趣是深厚的,探究能力也是有的,从上面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的要点也能说明这一点。

当然,这些回答的内容,显得粗略了一点,但都是小学生根据生活的经受和自己把握的学问推理、推断出来的,且有肯定的道理。

我又进一步鼓舞,假如将来有哪一位同学到北京颐和园去玩,肯定要把那里的美景细致的说给老师听噢!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2

教学《颐和园》第二课时,复习引入时,学生表现活跃,对答如流,很快引出本节课的学习资料。学生都明白这节课要理解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些景物的特点。逐步引入第2自然段的学习,指名学生读这个自然段后,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划出表现长廊的特点的句子读一读?请学生举手回答时,望向学生,全班60人举手的学生仅有8人,叫了3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也仅有一位同学回答正确。学生这种由热情到冷淡的学习看法,令我失去了方寸,我暗自思考:后面的学习怎样进行呢?

深思片刻,我先对学生做煽动工作,要求他们进取思索,大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再引导、点拨学生学习的方法。很快,学生基本把教师提出的问题解决了。我再进行列数字这个学问点的`讲解,学生都明白了长廊的特点,体会出长廊的美。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逐步高涨起来,我也感觉到自我有一种满足感。

很快,我在半扶半放中,又进行了第3自然段的教学,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已回到复习引入时的'样貌,心情不断地高涨。于是,我在学生强烈的气氛中与学生一齐总结了2、3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读──思──说──读。后面2个自然段的学习由学生分成小组商量解决。一节课就这样完成了学习的任务,学生的表现总是越来越好,授完这节课,我也不禁长叹一口气。我想:课堂教学敏捷调控多重要啊!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3

《颐和园》是一篇游记,课文不但文字优美,并且条理清晰,异样是本课的写作顺序很明显,写作方法很值得学生学习。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以游者的身份走进文本,感受颐和园的秀丽风光和精致的语言文字。

一、自渎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游览顺序。

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学习游记课文的阅历,所以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找出“课文写了哪几处景点?你从哪些句子明白的?〞这样学生经过读书很快就找到了每个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并且从中明白了些了哪些景点,本文的写作顺序也就很清晰了。

二、以导游的身份自主、合作学习,培育学生的口语表达本领。

教学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合作学习,一个当游人,一个当导游,选取自己喜爱的课文段落,把课文读美,把景点特点介绍出来,然后在班上沟通。这样一来,学生的.进取性高涨,很快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展示时,许多同学不仅仅把课文读美了并且还依据自己的理解,向游人介绍了颐和园景点的特点。在分段学习展示时,我发觉学生能够把自己选取的段落清晰的介绍出来。

经过分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商量沟通,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学生充分发挥了同伴互助的作用,他们多种不一样观点的碰撞与沟通,更充分地表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使学生资源共享了。

三、课后延长,稳固学习。

在感知了颐和园的美之后,我让学生对全文写一篇导游词,并加以此来达对课文资料的理解和培育学生写作本领的目的。

经过这节课教学,我觉得懂教师不仅仅自己要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并且还要引导学生怎样样走进文本,让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升华情感。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4

作为我校语文组合作教学整体构建的试验课,我讲授了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颐和园》第二课时的教学资料,课后结合董主任的讲评,反思如下:

一、对教学资料的反思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秀丽景色,全文层次清晰,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到处洋溢着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学习,观赏颐和园的美,感受颐和园的美,培育审美情趣,增添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与此同时学会默读课文,学习遣词造句的精确,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领悟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习并体会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同时我又抓住“仰视——俯视——东眺〞这一写作顺序,使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的写作顺序思路清楚。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依据合作教学整体构建的教学模式,这节课分为五个教学环节:1、明确目标,导入新课;2、初读课文,整体扫描;3、自学合作,层层推动;4、总结全文,激发情感;5、沟通资料,拓展延长。

在这一课时中我首先支配了出示本单元学问树,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再展示本课的学问树,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资料。然后由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课文资料。出示自学提纲一,在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感受颐和园秀丽的景色。再出示自学提纲二,指导学生用读一读、议一议的方法分组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分组自学过程中,分别出示相应的自学提纲引领学习。细读课文时,注重引导学生领悟语句,品味语言美。本文用词精确,语句优美,从重点词句资料和表达方式上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体会到,长廊、佛香阁、昆明湖等景物的特点不一样,描述的方法也不一样。教学过程中支配的两个拓展练习,旨在帮忙学生理解的描述顺序,激发学生无尽的想象力,积累优美词语。在教师总结全文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次感知文章的优美语言与写作顺序时,运用配乐朗读的形式,读出观赏、赞美、陶醉的情调,构成情感共鸣。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比较贴合整体构建所提倡的整体性原则。

缺乏之处是对于本节课学问树的展示仅限于初读课文后的整体感知,而不是课上依据学生对文本的层层理解动态生成的。

三、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经过小组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沟通商量,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在多种观点的碰撞与沟通的体验中,获得了阅读的乐趣,使语文课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仅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资料,还使学生领悟文本的语言艺术和表达方法,同时还让学生懂得怎样运用这些方法去写作,来表达自我的独特感受。

一节课下来,留给自我的是太多的思索,我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同行的帮忙下,不断探究,不断改善,不断创新。

颐和园的教学反思5

《颐和园》是一篇游记,课文不但文字优美,而且条理清晰,特殊是本课的写作方法很值得孩子们学习。通过教学,我虽然能够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通过课后反思,我觉得还有一些缺乏。

[案例过程]

在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时,我实行的教学方法是喜爱哪句就仔细地读哪句,并把体会在小组中沟通。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导游词,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的创新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育。这样,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商量沟通,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沟通,更充分地表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思路快的同学都能很快地找出喜爱的句子并在小组中得以沟通。然而思路慢的同学还没来得及在小组中沟通,我就已组织学生汇报沟通。给这一部分学生留下了遗憾。

【案例反思】

1.学生读的机会太少。

本节课的教学结束后,我才猛的意识到学生读的`机会太少了。尤其在学生游览完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后,没能让学生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这是我最大的失误。假如学生能融情于景,那么教学效益会更理想的。

2.学生的创新素养培育不够。

学生在设计完游览示意图后,应让几名同学对比自己的游览示意图,向同学们再次介绍《颐和园》的秀丽景观。这样会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想象和创新性思维。

3.学生的写作方法的引导还不够。

这篇课文还有一个教学目的就是要渗透的写作方法,感到遗憾的是这个目标完成的不够好。一个是因为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