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首页)_第1页
教学设计(首页)_第2页
教学设计(首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首页)学科:语文六年级教师:朱清秀课题20有的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2、体会本诗所表达的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3、体会本诗在写作上的特色,初步理解诗中对比和反复两种手法教学重点体会本诗所表达的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诗中对比和反复两种手法。教学设想学习这首诗,要能够理解诗歌的深刻含义,理解运用的对比手法。在讲清重点章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诵。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与讲授相结合拓展延伸学了本诗你们有什么感想,把它写下来。板书设计20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臧克家)虽生犹死憎恶灭亡对比虽死犹生爱戴永生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续页)2018年11月08日教学活动设计补充内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伟人:他一生笔耕不辍,用文学作品带领中国人民前进;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中国文化的一面旗帜,是民族的脊梁。他是谁?(课件1展示鲁迅图像)让学生说说对鲁迅知多少。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列,用自己的笔,与帝国主义的附庸、与封建势力的余孽、与一切人民的敌人做不妥协的斗争。而他是怎样对待人民的呢?他对人民可谓鞠躬尽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臧克家的《有的人》,来更深刻地了解这位伟人。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课件2展示作者及写作背景)作者:臧克家,诗人,生于1905年,山东诸城人。他的诗作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主要作品收在《臧克家文集》中。

写作背景: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人民,不允许人民悼念鲁迅先生,直到1949年,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他。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三、初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歌内容1、播放朗读带。由于本诗不存在语音方面的疑难,因此,要求学生在听的同时,注意诗歌的朗读节奏。

2、学生齐读全诗。

四、学习诗歌第一节(课件3展示)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节。2、引导学生理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两句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的不同含义。

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却表达了作者的惋惜的怀念之情,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3、学生背诵第一节。

五、学习诗歌第二至四节

1、女生齐读诗歌第二至四节(对虽生犹死的人我们要读出蔑视、咒骂、痛恨的情感;对虽死犹生的人我们在朗读中带歌颂和敬仰之情)。

2、这一部分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是对比,是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来进行对比的。(展示课件4、5、6)审阅人:年月日教学设计(续页)2018年11月08日教学活动设计补充内容这部分对两种对立的人生观,两种对人民截然不同的态度表达得非常形象。“骑在人民头上”这典型动作,加上“我多伟大”这典型语言,二者连接起来,非常形象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残暴无耻。“俯下身子”这典型动作,加上“给人民当牛马”这贴切的比喻,准确、生动地刻画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形象。

3、学生分角色朗读这几节。六、学习诗歌五至七节

1、男生齐读诗歌五至七节。

2、这一部分同样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讨论一下,这一部分又是从哪个角度进行对比的?(学生讨论后反馈)

3、引导学生明确这部分是如何进行对比的?(展示课件7)4、引导思考:为什么说“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这两句诗又该如何理解?

5、学生分角色朗读这几节。七、有感情的朗读全诗。思考讨论:这首诗可以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进行反馈。八、课文内容学习小结

1、让学生说说“有的人”究竟指哪两类人呢?

2、同学们,生活中鲁迅式的典范你能再举几个事例吗?(出示课件8)3、总结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

对比是这首诗歌的主要写法。诗的每一小节都用对比写,每一节都是先反后正,这样使正反两方面的形象更加鲜明,使主题更加突出。九、教师总结。这首诗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无情鞭挞了反动阶级,深刻地揭露了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反动统治者必将被人民唾弃的真理。其实,骑在人民头上的人,不只被唾弃,而是遗臭万年。流芳千古的“活”着不是刻进石头可以做到的,也不是写在黑板上可以做到的;写在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之际的这首诗,当然不再单单是为纪念鲁迅。你有你心中的“有的人”,我有我心中的“有的人”。此时此刻,《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