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双版纳州民族中学谢蓉殳课堂提问艺术一、提问的溯源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愤者,心求通达而未得之意;悱者,欲言而未能之貌。“举一隅”三句: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不用心思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把答案告诉学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韩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陆九渊(宋):“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读书,往往一读而过,不留“痕迹”,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读书不会生疑则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因而他们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真谛,体会不到文章的“妙处”,“长进”也就不大。陶行知:“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布鲁纳(美):“向学生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讲究课堂提问艺术,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提问是否得法,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二、提问的作用
课堂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其作用表现如下:
1、增进师生交流,促进教学和谐发展。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师生在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情感意向的交流。这种交流又是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气氛下进行的。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良好的教学提问艺术既是一种镇静剂,又是一股凝聚力,它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学生注意力涣散时,提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往往能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学生学习受阻时,教师提问点拨,因势利导,他们会重新振奋起来,继续探究;设计适当的问题,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以成功的机会,往往能帮助其找回失去的信心。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是一种交流,不仅是个认知过程,也渗透了情感成份。因此,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融洽师生感情,从而更好地推动学习,有极大的益处。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课堂教学中找准切入点,巧妙提问,就如投石击水、击石发光一样,可以改变平庸沉闷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度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在创造性的智力震荡中,活跃气氛,调剂精神,促进思考,启迪智能,最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2、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学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通过自己内心的体验,有效思维,获取知识,练就能力。但是这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思维免不了要受阻。这时候,如果教师直截了当地把结论告诉他们,那么学生就会形成思维上的依赖性。如果教师能分辨清楚学生思维受阻的原因,及时地以提问方式给予指导,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学中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奔腾向前,有所发现和领悟,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其各种思维能力,这是教学提问艺术最主要的功能。
3、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有效获取反馈信息。
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掌握知识的标志之一,是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所学材料转述出来,并能找到适应的例子说明相应的原理。而教学提问的目的之一就在于为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增加一些能够成功“转述”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因为教学提问将学生置于特殊的位置上,通过提问活动,既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地组织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很好地锻炼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灵活性,起到锻炼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即兴发言的能力的作用。
教学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引导学生对“深奥”之处的理解,对知识的挖掘,所以提问要突出重点,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突出重点,巧克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导善控,除了要引导学生以外,还应适当点拨,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严格把关,既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不要使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课堂上老师要审时度势,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明确观点,从而优化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回答错误或不全面的也给予及时调整、纠正,改变原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能引起学生主动、认真地思考,诱发学生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若没有教师的提问,就没有学生的思考答疑,这样的教学活动必定是沉闷的,没有效果的。
三、提问的优化
1、问题需要精心设计。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紧扣教材,紧扣主题,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例如,学生在上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中的《雷雨》时,普遍对“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是假”的问题表现出了困惑和争议,于是把此作为主问题提出来,而这恰恰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戏剧冲突把握周朴园的性格特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热情鼓励,提供线索,引发学生思维。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这就是说,作为一个教师,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疑惑不解时,教师应适时点拨、解惑;当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考虑成熟,苦于无法表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激励学生感奋起来,主动探求知识。有些课文有着外在或内在的线索。这些线索可能是一个词语或是一个关键的提问,教学中抓住这些线索就能收到“执一而驭万”的效果。如必修2中的《囚绿记》就是此类课文的代表,作者以“恋绿”“囚绿”“释绿”“思绿”为行文线索贯穿全文,并以“囚绿”为重点在这条明线下隐藏了暗线,进而点出常春藤永不屈服与向往自由的精神,同时还让我们看到了作者是想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心灵。这一个“囚”字是多么意味深长啊!为此,可以设计这样的主问题:“为什么囚?怎么囚?囚住的是什么?囚不住的又是什么?”这样,学生在研读文本时就有了清晰的脉络,就能主动在文中勾画出表达情感与态度的语句,细细品读还会发现作者对常春藤永不屈服与向往自由的礼赞,并体会到作者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赋予常春藤的特殊情感和意义了。不仅如此,教学内容也在单纯之中表现出了丰满,在明晰之中透露出了细腻,十分有效地突显了课文的最佳信息。3、捕捉信息,延伸疏导,拓展学生思维。
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在矛盾、疑惑、惊讶中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为使学生能顺利的回答问题,教师要提供学生必要的智力背景,给学生创造一定的作答条件。或做知识铺垫;或启迪学生根据已知的去开拓未知的;或进行示范讲解,教师“举一”,令学生“反三”,实现学习的迁移。如我的公开课《师说》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为什么到了唐代反而“耻学于师”了呢?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要有背景知识作铺垫,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之后再作回答。
在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一位教师开篇这样提问:请同学们用心去想,将李白说成“一座辉煌的雕像”合适吗?“天马行空的驰骋想象”,这样说合适吗?特别是“向世人诠释了瑰丽奇伟艺术境界的最高层次”,这样的评价有什么依据?这样的问题导入,给学生以极为广阔的阅读空间,可以使学生的解读走向多元。这样的提问也使得学生在立足于诗文的基础上,深层解读诗歌,深层对话作者。
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孔乙己》时这样提问:“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鲁迅先生说他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喜欢呢?他是以怎样的成功之笔来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的?当我们读悲剧时,眼泪一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可是,我们读《孔乙己》,眼泪却流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孔乙己》所写的悲剧,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这样的提问便形成使学生“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孜孜以求,加速思维。
4、给出问题,观点明确,提高学生思维。
《祝福》教学案例,教师在教学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研读课文,证明老师的这种看法。“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是一条多么富有吸引力的阅读线索,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研读课文,探讨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品析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①丽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春天没有丈夫的;②孟春之日,被迫再嫁——她是在新年刚过时被婆婆抓走的;③暮春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④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同学们认识到,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小说表现了祥林嫂生命中“没有春天”的悲剧,此中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于是,“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问题”,就串起了《祝福》的整个阅读品析过程,串起了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内容的探究欣赏。
5、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提问时要面带微笑,切忌态度生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的面部表情、语调语速、举手投足以及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启都有一定的影响。提问时要尽可能多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要让学生自然地把教师当作交流的伙伴;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要注意倾听,纠正补充,但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适时适度地评价要以鼓励为主。正如一位教育家说过的“鼓励对人类而言,犹如阳光一样,没有阳光就难以生存。”同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避免使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教师可超前性追问或再次递进提问,让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一点,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蒙住了;那样问,学生会柳暗花明;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原因何在呢?我认为,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正如陶行知所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四、有效提问的标准
1、针对性
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抓住了重点,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苏州市著名特级教师袁卫星在讲《祝福》一课时,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祥林嫂死了!”感叹号写得很夸张,上面如一把匕首,下面似滴着鲜血。然后他转身说道:“上一课,我们从鲁迅先生的笔下获知,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地死了。一个人死,无非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然死亡,二是意外死亡,三是自杀,四是他杀。你们认为祥林嫂属于哪一种死亡呢?”本文要表现的是“礼教杀人”这一主题,但袁老师并非是让学生抽象地知道这个结论,而是让他们在问题的争论中,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受到心灵的触动,进而认识到礼教何以能够杀人。这个围绕祥林嫂死因而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既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获得所需信息,又最大化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启发性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如我执教《师说》公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为什么还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回答这一问题要启发学生明确韩愈所说的“师”包括哪三种职能?在校为师的主要担负着哪一种职能?第二段中哪一句话作了解释?——“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受业”的老师只是句读之师,而韩愈把“传道”放在老师职能的首位,因为“道”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所以不传的是传道、解惑之师,而非“句读之师”。《语文》配套光盘课文朗读:精练(单元)精讲电子书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大多篇目都有包括单元学习内容、每课的重点、难点、教学思路、学习方法、思维发展目标、要思考的问题、习题处理等等。1—3除了四个单元的讲解外,还有“表达交流”的讲解。标注了▼的地方、背景为淡蓝色的地方都有补充注释或重点解析。————3、灵活性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活问”,就是改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问题。如教学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在理解、鉴赏环节学生明确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后,教师说: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他希望将来有一天,黑人能和白人一样享有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白人和黑人情同骨肉。既然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为什么要用九段文字来表达呢?是不是太啰嗦了?这样从反面来提问,能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这篇演讲稿情感充沛的气势和作者特定的表现手法。
4、连续性
一节课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往往不是一两个问题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连续发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这样,前一个问题就是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就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每一个问题都是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一层阶梯,从而形成链式思考,提高分析理解的能力。如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蜀相》,诗题不是“武侯祠”而是“蜀相”是有深意的——意在臧否人物,而非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中所说的“吟怀古迹”。课堂教学中,可以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特殊情感为依托设计这样的主问题:①诗人游历武侯祠,为何诗题是“蜀相”而不是“武侯祠”?②诗人对诸葛亮怀有什么样的感情?③结合诗句谈谈这些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这样,学生在深入赏析阶段就可以细细体味诗句中饱含的仰慕崇敬之情和充满深意的感慨了。
如在讲授《卫风·氓》这一诗经经典作品时,北师大附中马丽钧老师在课堂上设置了这样几个环节:第一环节:初读感受以及叙事特点;第二环节:“痴情女子”VS“幸福阴影”;第三环节:“婚姻的反思”以及“三个意象”和“一个语气词”;第四环节:决绝VS无绝。在小结时,教师用了连续性的提问:“读了这个故事,对我们的现实人生有什么启迪呢?适逢人世喧嚣浮躁,爱情和婚姻更加脆弱,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该怎么办?难道我们就选择消解爱情,游戏人生吗?”用连续提问的方式带学生进入深层反思,继而评价文中与社会上的爱情。
5、发散性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既拓宽思维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具体化为流水,因其一生都奔流不息,始终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候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何为依托呢?”学生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向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然而它每况愈下,失去自我,所以它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知识的转化。
6、整体性与个体性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有良好的收效。当然,在面向全体同学时,也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设计问题不能为优等生而拔高,也不能为照顾后进生而过于简单,其难易程度应是多层次的,使问题对成绩不同的学生都有针对性,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现在它仍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用于课堂提问中,则应该因人施问。“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简单问题让后进生回答,稍难的让中等生解决,难度较大的让优秀生大显身手,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比学到新知识更重要。这样做,就可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收到预期效果。
五、优质课堂提问“五优先”1、先提问,后指名。教师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后,要观察学生对提问是否明确,然后再指名。若是先指名后提问,被指名回答问题的学生尚能积极思考,其余的学生则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提问让未被指名的学生思维处于“靠边休息”的状态,是没有面向全体的提问。2、先思考,后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开车不等客”的作法,不利于学生思维。提出问题后,在大多数学生“跃跃欲试”时,再指名学生回答,回答的内容不一定囿于教师的设想,要鼓励有创见的回答。如果学生对所提问题一时回答不出来,教师要以适当的方法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回答。3、先讨论,后结论。对于教师的提问,尤其是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不要立刻表态“对”或是“不对”,可以让别的同学补充、纠正,表示赞同、表示反对,提出不同的答案、提出更佳的解答方案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顺水推舟”,根据学生成熟的讨论对所提问题作出结论。
4、先学生,后教师。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态度要亲切温和,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哪怕是错误的回答,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特别是学生语言吞吞吐吐表达不清时,不能怕耽误教学时间而责令学生坐下,可以教学生以后把要回答的内容写出来再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老师要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必要时教师适当引导或暗示,做到问中有导。如果学生回答有错,可以让其余的学生进行评价,自己纠正错误或请别的同学纠正,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才发表自己对所提问题的看法。提问中的评价,首先要确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要描述一下完整的参考答案。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完让其坐下之后,就立即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在提问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教师都应公开进行评价。5、先激励,后更正。对学生的回答要热情鼓励,请不要吝啬你的鼓励语言和掌声,即使是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回答错了,也要表扬他敢于举手、敢于站起来和敢于积极答问的精神,让他们体面地坐下。对于回答不全面的学生,要着重表扬他对的部分。对于优等生回答得很“精彩”时,教师可用“真了不起!”“你想的连老师都没想到!”等鼓励语言,但也要在更高层次上要求,促使他“更上一层楼”,防止其产生骄傲自满情绪,更不能让优等生“固步自封”。六、有效提问“十戒”一戒专叫优生,省时省力省心。二戒专找差生,哪壶不开提哪壶。三戒以问代罚,为难学生。四戒不给时间,突然发问。五戒模棱两可,节外生枝。六戒越俎代庖,自问自答。七戒不置可否,不作评价。八戒大而无为,无从回答。九戒多而琐碎,串讲串问。十戒问如流,答如林,面上开花。师:上节课大家和老师一起学习了《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讲了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研究这三个故事。师:“完璧归赵”中,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请问:蔺相如是真撞还是假撞?生1:如果那时候秦王很和气地把蔺相如劝下来了,那么他是不会真撞的;如果秦王反而拿宝剑逼他,或者秦王猜测到蔺相如是假撞,那么他有可能会撞上去。因为蔺相如那时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七、提问技能运用实例悄悄地走进故事深处——我这样教《廉颇蔺相如列传》刘发建《人民教育》
生2:我认为蔺相如是想试探一下秦王。秦王怕撞碎了璧,连忙把他劝住,说一切都好商量,还“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我觉得蔺相如就是想试探一下……
师:你的意思一句话:假撞!对吗?生3:试探!师:你很会咬文嚼字,将来如果当外交官,一定会比蔺相如更出色。生4:他绝对不会撞上去的,我从第五自然段看出。相如曰:“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相如对赵王的承诺十分有把握,一定会把璧送回去。师:多有心的孩子!相如不仅说要把璧送回来,而且要毫发无损地“完璧归赵”,岂能撞碎这无价之宝?那么蔺相如又凭什么敢于立下这样的誓言,如此胜券在握呢?生4:我觉得这是因为蔺相如善于揣摩秦王的心思。前面说到,赵王得到的是一块无价之宝,秦王就想方设法要搞到它,现在他一定会想:哎呀,这可是块绝世好玉啊,我不能使它就这么让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拿着往柱子上撞,我一定要先劝住他,不能让他撞。可能蔺相如就利用了这一点。师:这叫知己知彼!把掌声献给这两个同学。但秦王真的是喜欢这块玉吗?他的目的就仅仅是为了得到“和氏璧”吗?和氏璧真的值十五座城池吗?这些问题,需要深入地思考。课文里找不到答案,下课以后去阅读刘老师给你们的资料。师:现在我们研究下一个故事——渑池相会。蔺相如在渑池会上说:“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我的问题是:蔺相如会不会跟秦王拼?是真拼还是假拼?生1:我认为是假拼。因为秦王身边有很多侍卫,他不会怕……生2:我也认为是假拼,他是利用秦王贪生怕死的心理。师:你怎么知道秦王贪生怕死呢?生2:因为我从课外了解到,秦王大修陵墓,为了长生不老还到处求灵丹妙药,所以我知道秦王贪生怕死。师:哦,你的知识真渊博啊,可惜张冠李戴了。这个秦王不是那个秦王,你说的那个秦王是秦始皇,这个是比秦始皇早几十年的秦昭王。秦始皇贪生怕死,这个秦王不一定,文章当中也没有依据。生3(理直气壮地):我认为是假拼!因为这是在秦国的地界,假如蔺相如跟秦王拼了,赵王也活不成了,身为臣子必须为君王考虑周到。师:把掌声献给这位善于思考的同学。这才叫会思考,这才叫会倾听,这才叫会读书。上次他敢拼,是他了解秦王的弱点,喜欢这块玉,料他不敢逼我。这回秦王是不可能像喜欢“和氏璧”一样喜欢我们的赵王的。(生大笑。)
师:现在赵王在身边,拼个鱼死网破,君王都没有了,我蔺相如还算一个好臣子吗?这一次去赴渑池之会,是谁促成的呀?大家都不让赵王去的,只有廉颇蔺相如赞成去。你能完璧归赵,你就应该“完王归赵”吧?(生频频点头。)
师:现在王都不在了,这玉还有什么用啊?所以说,他是不会真拼的,但又凭什么敢拼呢?就不怕秦王识破这个计策吗?这个问题书上没写,需要进一步思考。我们等下再回头来解决。
师:读完了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你们猜一猜,刘老师会提什么问题呢?生1:廉颇为什么要负“荆”请罪,而不是穿好衣服,拿着礼物,上门去赔礼道歉,说对不起啊?师:哦,对呀!到上大夫家去道歉,为什么要赤裸上身背负荆条,这多不礼貌呀?为何不是拿着一坛老酒,带上高级礼品,衣冠楚楚地去呢?生2:他是非常诚心地去请罪的,因为荆条有很多刺,背在背上是很痛的。意思是你哪怕打我几下都无所谓,以显示他的诚心。师: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一下,假如是蔺相如犯了错,他会不会像廉颇这样负荆请罪?生:不会,廉颇是武将,而蔺相如是一个文官,他不会背着荆条,他会用其他的方法来请罪。师:把掌声献给他。背着荆条是武将、军人的作风,体现了将军耿直的个性,对就对,错就错,这就是将军的风度。我们再看看文官蔺相如是如何表示自己的真诚的,“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意思他是如何让廉颇知道的?生:他对手下说:“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师:手下的人再把这话传到廉颇的耳朵里,这就是文人的计谋,文人的智慧。讲故事听故事都很有味道,但是如果我们走进故事当中,就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大家请注意看黑板上的三个故事小标题,“完璧归赵”的是蔺相如,“渑池相会”是秦王和赵王,“负荆请罪”的是廉颇。这三个小标题,分别从三个不同的人物角度来概括故事,而且每一个故事不可能只有一个人物,那么故事中的其他人物都在干什么?想什么?在“完璧归赵”的故事里,秦王主要想干什么?生:换璧。生:骗璧。师:对,这个“骗”字很重要。换璧是假,骗璧是真,他是“拿城骗璧”。面对秦王“拿城骗璧”的局势,廉颇在干什么?(生皆茫然,“完璧归赵”中没有廉颇出场的文字。)师:在“完璧归赵”中,廉颇做了些什么?生:我认为他是在跟赵王商议,商议如何去跟他们以璧换城。生:蔺相如不是叫人带着和氏璧回赵国吗?我想他可能护送和氏璧。师:你很会想象,但是没有文字依据,不可靠。生:蔺相如是叫人送和氏璧,我认为那人把璧送给了廉颇。
师:你这还是想象的,要从文中找到依据。看课文:赵王接到秦王以城换璧的信,非常着急,立刻召集大臣来商议。廉颇算不算大臣?
生:算。
师:面对换不换的难题,廉颇有没有策略?
生:没有。
师:当大家都在为难的时候,面对秦王以城骗璧的阴谋,廉颇他是——
生:左右为难。
师:在这个时候,“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廉将军破解不了的难题,蔺相如站出来化解了一场国难。我们再看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主要做了什么?生:蔺相如以命相逼,维护了赵王。师:这个“逼”很好,我们就用这个逼。以命相逼,逼谁啊?逼秦王,干吗呢?生:击缶。师:很好。你看,每一个人物在故事当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现在你们就知道了,蔺相如为什么会在渑池之会中敢于以命相逼,他的底气来自哪里?生:廉颇坐镇国都。师:课文中有没有这样的句子?找到读一读。生:(齐读)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师:还有一处。生:“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渑池会上,秦王没有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在边境上已经做好了准备,所以不敢对赵怎么样,只好放赵王回去。师:没有廉颇坐镇国都,他敢这样吗?那真是以卵击石,呈匹夫之勇,最后只能鱼死网破。我们再看第三个故事,廉颇来负荆请罪时,蔺相如是如何做的?生:蔺相如热情地出来迎接,“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师:很好,用了课文中的语句。廉颇的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的热情迎接,让我们感觉到“和的真诚”。面对赵国文臣武将真诚的和,秦王怎么样?课文中没有写到,但秦王一定不会无动于衷。生:我认为秦王肯定是在准备攻打赵国。师:和氏璧没有到手,反受了一肚子委屈,岂能善罢甘休?很好,合理的想象。生:我想秦王知道他们两个和好之后肯定很懊恼,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样要攻赵国更不容易了。生:我认为秦王会再次挑拨廉颇和蔺相如的关系。师: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生:我认为秦王也想找个像蔺相如一样机智的人,还想把璧给骗回来。师:那么秦王面对蔺相如与廉颇真正合二为一,此时此刻,他的心里怎样想呢?生:秦王很苦恼。生:还在犯愁。生:大发雷霆。生:忧心忡忡。……师:对,秦王肯定是坐立不安啊。理清了人物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每一个人物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其他人物身上得到反映。“廉蔺列传”在许多故事里被改编为“将相和”,第三个故事是写“和”,那么前面有没有写他们的“和”呢?生:没有。师:我说有。生:没有,前面是写他们不和。师:有道理,蔺相如“完璧归赵”和“完王归赵”立了大功,廉颇就闹不和。但是,老师觉得前面两个故事也是在写“和”。同学们看,廉颇负荆请罪的时候,他被蔺相如的哪一种品格打动了?生: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师: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品德是怎么来的?是与生俱来?他为什么能做到以国家利益为重?生:蔺相如知道如果不和的话,赵国将危在旦夕,所以他能做到。生:因为他前面两次为赵国立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再封他做上卿,很器重他,使他要为赵国着想。师:同学们,我们来看前面的故事。在渑池会上,如果没有廉颇坐镇国都,蔺相如能够顺利地完成“完王归赵”吗?生:不能。生:很可能有去无回。师:在渑池会上,一请秦王击缶,秦王拒绝;再请秦王击缶,秦王再拒绝。蔺相如最后不得不以死相逼,秦王只好击缶。你们想想,蔺相如从渑池回来后,他感受最深的应该是什么?生:没有廉颇,就没有自己的成功。生:他应该感受到了团结和好的好处。师:对呀!蔺相如切身感受到了文臣武将“和”的力量,感受到了“和”对自己、对国家的重要。渑池会,可以说是文臣武将“和”的完美绝唱。我们再看“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有没有讲“和”?生:有。师:面对秦王“拿城骗璧”的局势,大臣和武将们束手无策,面对这场国难,蔺相如勇敢地站出来,而且顺利地化解了这场危机。如果蔺相如不站出来,赵国会怎样?生:也许早把和氏璧乖乖地交出去了。生:也可能秦国大举进攻赵国。师:如今,面对秦王以城骗璧的阴谋,蔺相如站出来,让秦王吃了个哑巴亏。那么,蔺相如完璧归赵,化解了赵国的危机,实际上也解了廉颇之围。经历了这一事件,廉颇应该感受到什么?生:感谢蔺相如。生:感受到“和”的重要。师:廉颇感受到了“和”的重要性吗?生:有。生:没有。师:当然没有,如果一开始廉颇就从“完璧归赵”中感受到了“和”的重要性,他后来就不会和蔺相如“闹不和”。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其实写的就是“和”的开始,但是廉颇将军却没有感受到“和”的力量。在渑池相会上,廉颇依旧没有感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多肽药物行业发展环境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地坪行业发展态势与投资建议分析报告
- 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
- 2024年环保节能厂房分租服务合同模板下载3篇
- 2024年版:数字音乐版权许可合同(许可范围、使用方式及许可费用)
- 2024年区二手房买卖交易安全协议范本2篇
- 2024年生态旅游度假区开发与运营合同
-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生专业导读课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财富传承代客理财专项协议3篇
- 2025电脑销售合同样本
- 民办学校教职工入职背景审查制度
- 2024年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练习21练习二十一(附答案)》教学课件
- 2024年湛江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MOOC 创新思维与创业实验-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 6人小品《没有学习的人不伤心》台词完整版
- 劳动合同法测试题含答案
- 自闭症儿童行为检核表学前版
- 五年级上册数学专项练习高的画法 全国通用
- 民警个人季度小结范文(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