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纲解读复习方案1.掌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1.重点把握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2.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通过讨论、演讲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3.分析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3.本讲复习用2课时,1课时安排专题演讲,1课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古代辉煌的历程古代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大体可分为七个时期,在每个时期的文化发展都表现了自己的特色:发展时期殷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文化思想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诸子蜂起、百家争鸣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广泛吸收外域文化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并在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有巨大成就并产生了宋明理学近代西方文化传入注意:以上七个时期,在复习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时期,如秦的统一,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代;宋元时期文艺、科技等方面成就巨大。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学典籍。①汉字汉字的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几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发明和使用的意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史书典籍意义: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留存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他们大都终身世袭,所以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①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②包容性的作用: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易错点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功劳在于汉字的发明、使用与史书典籍的留存。(错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传承得益于汉字的发明、使用与史书典籍的留存。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近代中华文化的衰微说到底是由近代经济、政治关系决定的,理解时要与国家的衰落联系起来。(2)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今天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华传统文化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观念、新思想正在形成,如竞争意识、价值观念、金钱观念、开放意识等。这些新的观念给传统的思想和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千百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即使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如诚信观念、先人后己的集体主义观念等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同样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再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2.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在当今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全球化中,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华文化确实在遭受着西方各国“强势文化”的冲击。(2)面对冲击,中华文化要发扬其“包容性”的优点,既要“求同存异”,又要“兼收并蓄”。在文化交往中既要与其他各国的文化和睦相处,又要吸收、借鉴其他各国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这样中华文化就不会走向衰落,而会走向辉煌。(2009年天津卷,11)《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上述材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具兼收并蓄的特点③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藏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对这一濒临失传的优秀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更体现了其价值,这说明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④正确;《格萨尔王传》流行近千年,是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符合题意。②③表述均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答案】D(2009年安徽卷,7)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解析】本题以京剧的形成为载体,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这一知识点。题干材料所述的京剧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C正确。A、B说法均正确,但与材料无关;D说法太绝对,不同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借鉴,但并不一定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答案】C(2009年江苏卷,20)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运史上最华美的乐章。这充分说明(
)①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④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为载体,考查文化创新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两个知识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在于它吸收借鉴了其他不同的优秀文化成果,这体现了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①正确;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说明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正确。文化创新的基础是社会实践,③说法错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需要走向世界,但不能因此就说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④说法错误。【答案】A(2008年江苏)“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A.包容广纳B.推陈出新C.博大精深D.源远流长【解析】“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之长久,故选D项。A、C项都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但不是对材料的反映。材料也没有反映出青花瓷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故排除B项。【答案】D(2007年广东)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阶级性B.包容性C.民族性D.地域性【解析】本题是对中华文化特征的考查。正确回答本题,关键是对“和而不同”的理解。“和而不同”说明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即求同存异,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故选B项。A项不是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C、D两项不符合“和而不同”的要求。【答案】B(2010年试题调研)孔子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的收集整理编成《论语》一书,这本书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B.中华文化需要不断地继承和创新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D.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缩影【解析】《论语》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可见史书典籍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选C项。【答案】C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①作用: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②风格: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③重要地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2)中华文化中的科学技术①地位: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②特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1)我国区域文化的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要点提示:“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区域文化的绚丽多彩,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①我国的雕刻和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②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字。要点提示:民族文化体现着各民族的风俗和精神面貌,通过一定的物质展现,可以表现在建筑、民族文学、舞蹈、习俗、信仰、衣着等方方面面。(2)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辨析比较:注意区分文化、中华文化、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尤其要全面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说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也不能理解为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2)二者的区别①侧重点不同:源远流长侧重从动态上,即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侧重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②二者的见证或表现不同: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我国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3)二者的联系: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区别的特征。(2008年宁夏)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材料强调文化的各具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丰富多彩,人们为各民族文化所感动,体现了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故②③正确。①观点错误,民族文化只有在马列主义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才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材料没有包含时代精神的内容,同时④的观点本身也不准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形成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答案】B(2010年济宁质检)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藏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都极具特色。由此可以看出(
)①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②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水火不容③各民族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④各民族文化独立于中华文化之外A.①②
B.①③
C.①④D.②④【解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故②④错误,①③正确。【答案】B(2010年江西大联考)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具有继承性【解析】中国文化兼收并蓄,“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故正确答案为B。A、C、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舞蹈《千手观音》,主要运用了手的变化来表达佛教传说中观世音菩萨的千变万化。21位演员通过手的丰富多彩的变化和出人意料的组合,在绚丽多彩的灯光辉映下,给观赏者带来极大的美的感受。这说明(
)①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现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②中华文化的艺术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③中华文化的艺术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④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①②③均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④为概括表述,也是正确的。【答案】C热点材料弘扬中华文化,彰显民族特色1.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2.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办好世博会200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九常委分别来到首都博物馆,参观正在这里举行的“走进世博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暨世博会历史回顾展览”。参观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希望组委会、上海市和各有关部门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做好各项筹办工作,真正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在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进入关键阶段,中央政治局九常委参观正在这里举行的世博会展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中国政府对办好世博会的高度重视。命题切入1.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1)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2)弘扬中华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科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有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弘扬中华文化,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需要。举办世博会,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可以向世界宣传中华文化,促进各国间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也会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中华民族的骄傲。2.如何弘扬中华文化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1)政府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用市场的眼光开发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2)政府积极履行文化职能,国务院、上海市政府有力组织世博会,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体现,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弘扬中华文化,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需要。举办世博会,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可以向世界宣传中华文化,促进各国间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也会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中华民族的骄傲。2.如何弘扬中华文化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1)政府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用市场的眼光开发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2)政府积极履行文化职能,国务院、上海市政府有力组织世博会,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体现,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政府积极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和完善各种文体设施,组织各色文体活动,使开幕式举办得非常出色。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1)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尊重不同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上海世博会许多展馆的设计体现了参展国的地域文化。如中国馆:东方之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丹麦馆:梦想城市——小美人鱼,环形轨道;西班牙馆:柳条篮子——斗牛王国;日本馆:太空堡垒——节能环保。这表明文化多样性表现在思想理论、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我们热情接纳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促进了各国间文化交流,促使世界文化共同发展。(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通过举办世博会使中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创新预测1.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 仲裁诉讼条款
- 大班音乐绘本《月光长廊》课件
- 2024上海市非定期集装箱道路货物运输合同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篇 含答案 部编版
- 2024家庭水电装修合同书
- 2024收银员聘用合同
- 2024标准销售代理合同格式
- 深圳大学《哲学经典与人生》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深圳大学《形体训练(流行舞蹈)》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合同样本-土建合同范本8篇
- 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估
- 厂房租赁合同范本版(18篇)
- DB22T 5165-2024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现场评定标准
-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测试卷
- 2024年度乡村医生资格考试专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500套)
- 专题15:现代文阅读(小说)-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综合强化训练解析版
- 能源中国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财政局工程造价类专业人员招聘4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军队文职考试《公共科目》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 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3年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