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安全教案范文10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b2761dbc080db5a6f7d6e7f4efa09a/07b2761dbc080db5a6f7d6e7f4efa09a1.gif)
![用电安全教案范文10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b2761dbc080db5a6f7d6e7f4efa09a/07b2761dbc080db5a6f7d6e7f4efa09a2.gif)
![用电安全教案范文10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b2761dbc080db5a6f7d6e7f4efa09a/07b2761dbc080db5a6f7d6e7f4efa09a3.gif)
![用电安全教案范文10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b2761dbc080db5a6f7d6e7f4efa09a/07b2761dbc080db5a6f7d6e7f4efa09a4.gif)
![用电安全教案范文10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7b2761dbc080db5a6f7d6e7f4efa09a/07b2761dbc080db5a6f7d6e7f4efa09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电安全教案范文10篇
学问目标
了解触电的缘由,把握平安用电的原则.
力量目标
理论联系实际,能在实际应用中遵守运用平安用电原则.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平安用电意识,提高生活力量.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用对话的形式叙述“平安用电”的有关学问,介绍了触电事故发生的缘由,以及家庭用电平安的有关事项.
本节学问同学不仅应当知道,而且,应当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生活中能自觉地根据平安用电的要求去做.对话形式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家用电器日益普及的状况下,学习和宣扬平安用电的学问,既是物理教学的需要,也是进行素养训练的必修课.
本节的重点是对平安用电原则的把握和并能实际应用.
教法建议
本节的教学易采纳理论和实际相对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内容同学比较简单理解,教材也编得较为生动活泼,因而教学方法可以采纳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阅读和争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例如可以先让同学阅读教材,然后让同学就教材中难于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再由老师归纳后有重点地质疑,最终可以让同学联系自己家庭和学校用电的实际状况,对比检查有没有不符合平安用电要求的地方,并开展分组争论.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观性,使同学将所学的学问与实际结合起来.在本节的教学中,尽可能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同学进行训练.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节平安用电
(一)触电及触电的危急.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急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肯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
通常状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平安的,称为平安电压.
照明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绝不能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零线是接地的,所以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肯定不能在与大地连通的状况下接触火线.
(二)几种触电类型.
(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
①人误与火线接触的缘由.
a.火线的绝缘皮破坏,其处直接接触了人体,或接触了其它导体,间接接触了人体.
b.潮湿的空气导电、不纯的水导电——湿手触开关或浴室触电.
c.电器外壳未按要求接地,其内部火线外皮破坏接触了外壳.
d.零线与前面接地部分断开以后,与电器连接的原零线部分通过电器与火线连通转化成了火线.
②人自以为与大地绝缘却实际与地连通的缘由.
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
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缘由转化成为导体.
③避开家庭电路中触电的留意事项.
a.开关接在火线上,避开打开开关时使零线与接地点断开.
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
c.室内电线不要与其它金属导体接触,不在电线上晾衣物、挂物品.电线有老化与破损时,要准时修复.
d.电器该接地的地方肯定要按要求接地.
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
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
g.接触电线前,先把总电闸打开,在不得不带电操作时,要留意与地绝缘,先用测电笔检测接触处是否与火线连通,并尽可能单手操作.
(2)高压触电.
高压带电体不但不能接触,而且不能靠近.高压触电有两种:
①电弧触电:人与高压带电体距离到肯定值时,高压带电体与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导致触电.
②跨步电压触电:高压电线落在地面上时,在距高压线不同距离的点之间存在电压.人的两脚间存在足够大的电压时,就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触电的危急比220伏电压的触电更危急,所以看到“高压危急”的标志时,肯定不能靠近它.室外天线必需远离高压线,不能在高压线四周放风筝、捉蜻蜓、爬电杆等等.
(三)发生触电事故后的措施
1.假如发觉有人触电了,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
A.快速用手拉触电人,使他离开电线.
B.用铁棒把人和电源分开.
C.用干燥的木棒将人和电源分开.
D.快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
通过争论要同学明确:处理触电事故的原则是尽快使触电人脱离电源,而避开在处理事故时,不使其他人再触电,所以A.B两项是肯定错误的.
2.如因电线短路而失火,能否马上用水去灭火?为什么?
要同学明确:不能,因水可导电,会加重灾情.必需快速切断电源,用砂土、灭火器扑灭火焰.
(四)平安用电原则
电器设备安装要符合技术要求.
不接触高于36V的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不弄湿用电器.
不损坏电器设备中的绝缘体.
探究活动
调查生活中防止触电的方法
个人、学习小组
1.制定子课题.
自己家里的用电器怎样防止触电?
钳子、螺丝刀等工具实行怎样防止触电得措施?
电工防止触电是如何工作的.
工业上、生活中有哪些防止触电的用具.
2.向家长询问或查找资料.
了解触电的缘由,把握平安用电的原则.
力量目标
理论联系实际,能在实际应用中遵守运用平安用电原则.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平安用电意识,提高生活力量.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用对话的形式叙述“平安用电”的有关学问,介绍了触电事故发生的缘由,以及家庭用电平安的有关事项.
本节学问同学不仅应当知道,而且,应当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生活中能自觉地根据平安用电的要求去做.对话形式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在家用电器日益普及的状况下,学习和宣扬平安用电的学问,既是物理教学的需要,也是进行素养训练的必修课.
本节的重点是对平安用电原则的把握和并能实际应用.
教法建议
本节的教学易采纳理论和实际相对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内容同学比较简单理解,教材也编得较为生动活泼,因而教学方法可以采纳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阅读和争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例如可以先让同学阅读教材,然后让同学就教材中难于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再由老师归纳后有重点地质疑,最终可以让同学联系自己家庭和学校用电的实际状况,对比检查有没有不符合平安用电要求的地方,并开展分组争论.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观性,使同学将所学的学问与实际结合起来.在本节的教学中,尽可能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同学进行训练.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三节平安用电
(一)触电及触电的危急.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上加有电压时,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时,人没有感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稍大,人就会有“麻电”的感觉,当这电流达到8~10mA时,人就很难摆脱电压,形成了危急的触电事故,当这电流达到100mA时,在很短时间内就会使人窒息、心跳停止.所以当加在人体上的电压大到肯定数值时,就发生触电事故.
通常状况下,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是平安的,称为平安电压.
照明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绝不能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零线是接地的,所以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也是220V,肯定不能在与大地连通的状况下接触火线.
(二)几种触电类型.
(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人接触了火线与零线或火线与大地.
①人误与火线接触的缘由.
a.火线的绝缘皮破坏,其处直接接触了人体,或接触了其它导体,间接接触了人体.
b.潮湿的空气导电、不纯的水导电——湿手触开关或浴室触电.
c.电器外壳未按要求接地,其内部火线外皮破坏接触了外壳.
d.零线与前面接地部分断开以后,与电器连接的原零线部分通过电器与火线连通转化成了火线.
②人自以为与大地绝缘却实际与地连通的缘由.
a.人站在绝缘物体上,却用手扶墙或其它接地导体或站在地上的人扶他.
b.人站在木桌、木椅上,而木桌、木椅却因潮湿等缘由转化成为导体.
③避开家庭电路中触电的留意事项.
a.开关接在火线上,避开打开开关时使零线与接地点断开.
b.安装螺口灯的灯口时,火线接中心、零线接外皮.
c.室内电线不要与其它金属导体接触,不在电线上晾衣物、挂物品.电线有老化与破损时,要准时修复.
d.电器该接地的地方肯定要按要求接地.
e.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
f.不站在潮湿的桌椅上接触火线.
g.接触电线前,先把总电闸打开,在不得不带电操作时,要留意与地绝缘,先用测电笔检测接触处是否与火线连通,并尽可能单手操作.
(2)高压触电.
高压带电体不但不能接触,而且不能靠近.高压触电有两种:
①电弧触电:人与高压带电体距离到肯定值时,高压带电体与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导致触电.
②跨步电压触电:高压电线落在地面上时,在距高压线不同距离的点之间存在电压.人的两脚间存在足够大的电压时,就会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高压触电的危急比220伏电压的触电更危急,所以看到“高压危急”的标志时,肯定不能靠近它.室外天线必需远离高压线,不能在高压线四周放风筝、捉蜻蜓、爬电杆等等.
(三)发生触电事故后的措施
1.假如发觉有人触电了,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
A.快速用手拉触电人,使他离开电线.
B.用铁棒把人和电源分开.
C.用干燥的木棒将人和电源分开.
D.快速拉开电闸、切断电源.
通过争论要同学明确:处理触电事故的原则是尽快使触电人脱离电源,而避开在处理事故时,不使其他人再触电,所以A.B两项是肯定错误的.
2.如因电线短路而失火,能否马上用水去灭火?为什么?
要同学明确:不能,因水可导电,会加重灾情.必需快速切断电源,用砂土、灭火器扑灭火焰.
(四)平安用电原则
电器设备安装要符合技术要求.
不接触高于36V的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不弄湿用电器.
不损坏电器设备中的绝缘体.
探究活动
调查生活中防止触电的方法
个人、学习小组
1.制定子课题.
自己家里的用电器怎样防止触电?
钳子、螺丝刀等工具实行怎样防止触电得措施?
电工防止触电是如何工作的.
工业上、生活中有哪些防止触电的用具.
2.向家长询问或查找资料.
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本节课从电压的凹凸、电阻的大小对用电平安的影响入手,让同学学会运用已学的电学学问,解决有关的问题,既增加自我爱护意识,又提高在关心他人时讲平安、讲规章、讲科学的意识。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平安用电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同学具有平安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扬平安用电。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创造过程,培育同学喜爱科学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电压和电阻对平安用电的影响;防雷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六节欧姆定律与平安用电
一、欧姆定律
1.当R肯定时,U越大,I越大
2.当U肯定时,R越小,I越大
二、平安用电
1.高压危急
2.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三、雷电与防雷
教学过程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学问,现在同学们想想,为什么高压线要架在高大的钢架上?为什么电吹风不允许在浴室使用?下雨天为什么不行以站在大树下呢?可能有同学有答案,我们先不讨论答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这节课,之后大家便能解答了。
首先回答我的问题,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生: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师:很好,那么公式怎样表达呢?
生:I=U/R。
师:没错(板书:欧姆定律I=U/R),我们已经知道,电流的大小跟电压、电阻有关,详细是怎样打算呢?我们现在分析一下:既然电流由电压、电阻打算,我们可以采纳掌握变量法,电阻不变,当电压变小的时候,电流会怎样变化?
生:变小。
师:那电压增大呢?
生:跟着变大。
师:也就是说,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电流就越大,二者成正比关系。平常见到的变压器上标有“高压危急,禁止攀登”的字样,就是由于变压器的电压很高。假如人体不慎接触到高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大,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急,所以不要去攀爬变压器、高压线支架等,以免造成危急,由于对人体平安的电压是不高于36V的电压,凡高于36V的电压对人都有生命危急,因此必需当心用电。
刚才是用固定电阻来讨论电压对电流的打算关系,再看看当电压固定时,电阻对电流又有什么打算关系,电阻变大时,电流会怎样?
生:会变小。
师:那么电阻变小呢?
生:电流会变大。
师:那应当怎样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生: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小,电流反而越大。
师:原来干燥的木棒,不简单导电,可是当用水把它淋湿后,木棒就简单导电了,是由于湿了的木棒电阻变小了,使得通过的电流变大。同样道理,对于人体来说,潮湿的皮肤比干燥的时候电阻要小,此时若有电压存在电流会很大,很危急。假如用湿手插拔插销、开关电灯等,极易使水流入插销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造成危急,所以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那同学们现在能回答:为什么在浴室不能使用电吹风了吗?
生甲:由于在浴室中人体是湿的担心全。
生乙:浴室中水分多,电吹风易进水漏电。
师:方向对了。通常在浴室中使用电吹风是为了使浴后的头发快干,洗完澡后皮肤的电阻变小,若发生触电事故,极其危急,另外,由于室内水气较大,易被电吹风吸入筒内使机件短路而发生危急。故此,不应在浴室内使用电吹风。
通过用掌握变量法:我们清晰地熟悉到电压、电阻对电流的打算作用,那么平常就要留意用电平安了,那为什么下雨天不行以站在大树下呢?跟洗澡有关系吗?
生:没有。
师:那跟什么有关呢?
生:雷电。
师:哦,原来是跟雷电有关系,那雷电是怎样产生的呢?可能不是每个同学都知道,现在跟大家介绍一下,有关雷电的学问。云层能积聚大量正电荷,而地球是导体,本身积聚负电荷,从而使得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几百万伏到几亿伏,因而产生的电流就非常强大,达到几万安至十几万安,形成高热和强光,会造成巨大破坏,能使人马上死亡。假如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峻的破坏。所以,为了避开这种破坏,科学家们努力寻求方法,创造了避雷针。(投影课本彩图)在一些高大的建筑物的顶端,装上针状的金属物,用导线把它与大地连接,就形成避雷针了,当发生雷电的时候,避雷针把雷电引到大地,使建筑物避开雷击。每一年我国都会由于雷电而遭受损失,雷电的危害很大,大家阅读有关的资料就知道了。另外,避雷针的创造过程大家可以通过资料来了解一下。
活动:同学阅读印发的资料。
附:富兰克林的风筝试验与避雷针的创造
莱顿瓶放电时能够击死小鸟、老鼠等小动物,雷电时可以击死人、畜等。所以,有人推想放电电火花与天空中的闪电可能具有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对此作了深化的讨论。在1749年11月7日的笔记中,他登记了放电与闪电的全都:“1.发光;2.光的颜色;3.弯曲的方向;4.快速运动;5.被金属传导;6.在爆发时发出霹雳声或噪声;7.在水中或冰里存在;8.劈裂所通过的物体;9.杀死动物;10.熔化金属;11.使易燃物着火;12.含硫磺气味。”摩擦产生的电与雷电竟然有这么多的特性是相同的!他开头酝酿一个大胆的试验,即制作一根长20英尺~30英尺顶端削尖的铁竿,把云中的电引下来。他认为,这项试验如能胜利,那么采纳相同的方法,就“可以给人类用于爱护房屋、教堂、船舶等等免除闪电的轰击。”但是,这个想法没有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支持。后来,富兰克林想,铁竿的高度总是有限的,怎样才能把铁竿伸入到云层中去呢?他想起了儿童时代玩过的风筝,于是,他用杉木搭成一个十字架,蒙上一块丝绸手帕,做成了一个风筝。它能够经受风吹雨打而不撕裂,他还在风筝上加了一根1英尺长的尖细的金属丝。在系风筝的粗麻线靠近手的一端,加上了一条丝带(非导体),接头处系上一把钥匙。1752年6月的一个雷雨天,他和儿子一起把这个负有特别使命的风筝放了出去。麻线被雨淋湿后,纤维直立起来。当他用手指节靠近钥匙时,打出了电火花,手感到发麻。而后,他又用这把钥匙为莱顿瓶充了电。发觉雷电与摩擦电具有相同的性质。这项试验破除了雷电是“上帝之火”的神话。一系列的试验表明,大多数云层带的是负电,所以雷击时“绝大多数是大地的电穿进云层,而不是云层的电落向大地”。处处都在重复雷电试验,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利赫曼(1711~1753)在得知富兰克林的试验后也决心投入制服雷电的讨论,他不放过每一次暴风雨,1753年7月26日,他在彼得堡科学院会议上听见一声巨雷后赶忙赶回家去,因未检查接地设备是否有效,而献出了生命。他的牺牲提示电学家:人们不能再这样死去。
风筝试验的直接结果是避雷针的消失。早在1749年和1750年,富兰克林就提出过避雷针的设想,认为尖导体既能释放或汲取物体上的电,也能释放或汲取云层中的电。他建议将上端尖锐的防锈铁杆装在房屋高处直通地里,或装在船的桅杆顶再抛入水中,“在云层将要产生电击的千钧一发之际,静静静地把电从云中吸走,因而使我们免受最突然、最骇人的悲剧。”
在风筝试验的那年夏天,他在铁棒与建筑物之间用绝缘体隔开,并称这种装置为“避雷针”,试用良好。捷克牧师狄维斯(P.DiviSCh)在1745年首先设计出避雷针。费城一些高大建筑物因装上这种避雷针而安稳无恙,在欧洲特殊是法国也开头流行。
避雷针的广泛应用是早期电学讨论中的一项重要成果。
用电平安教案范文第4篇电子教案;课堂教学;有效运用
G40-057A1009―8097(2024)12―0133―04
与传统教案相比,电子教案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是对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层次变革。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电子教案是新课程改革的必定要求、是训练现代化的必定要求、也是将来社会进展的必定要求。
一什么是电子教案
传统教案,也称课时方案,是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详细教学方案,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课的进程和时间安排等,主要是纸质的。电子教案就是利用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手段来编写的教学设计方案,它是随着计算机的进展而派生出来的新生产物。
笔者认为电子教案是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将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教学组织形式以文字、图片、视音频、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并存储在记录介质中的现代教学设计方案。其中的内容不仅老师自己上课要看,更主要的是要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同学也能看,包括了老师上课的全部板书、相关图片和一些用语言所难以表达的动感情景等。由此可以看出与传统教案相比,电子教案不仅仅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内容上也发生了变化。电子教案的内容不仅包括供老师教学用的详细教学方案,还包括供同学学习用的课件、资料库等。所谓课件是指在肯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反应某种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从电子教案的内容来看,电子教案不仅可以用于老师备课,而且可以用于课堂教学。
电子教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电子教案是指一切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包括字处理软件在内),在计算机上制作出来的多媒体教案。狭义的电子教案是指利用字处理软件(如Word,WPS)和演示工具(如PowerPoint)在计算机上编写的图文并茂、有声音、有动画效果的多媒体教案。本文就针对狭义的电子教案来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电子教案。
二有效运用电子教案,细心制作是前提
电子教案的制作并不是简洁地将传统教案的内容输入到计算机里,将其以Word、PowerPoint等形式呈现出来,而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老师的备课效率,满意同学多方面的需求,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从电子教案的内容上看,电子教案的制作应当包括详细教学方案的编写,学习资源的搜集、整理、学习资料库的建设,多媒体课件的加工、制作。下面将从电子教案的制作格式、教学设计的原则和多媒体资源的选择三方面论述电子教案的制作。
1电子教案的格式尽量规范
虽然不同学科,不同班级之间教案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各学科还是应当制定一个学科规范,至少教案的格式项目应当有一个基本的模式。笔者参照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及部分学科的样例总结出一个完整的电子教案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模块。①教案题目和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包括:授课老师、学科、班级、对应教材、课时。②学习者与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包括:学问结构、重点、难点。③教学目标,包括学科教学目标和信息素养目标两部分内容,学科教学目标又包括学问目标、力量目标、情感目标。④学习环境与资源描述,学习环境即教室环境,资源描述包括:硬软件资源、试验(演示)教具、教材与参考读物、多媒体课件、网上(网站)资源以及其他资源。⑤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挨次、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三部分内容。⑥教学过程,即全部的教学活动,如:教学活动1、教学活动2、教学活动3等。⑦教学评价,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手段、评价数据分析和评价结果。⑧教学反思,包括教学中的胜利与不足、改进措施以及教学感悟。
2教学设计应尽量的详尽和敏捷
老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切忌蜻蜓点水,只笼统地说采纳怎样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有详细详尽的过程和方法。对于诸如情境是如何创设的,学问如何呈现的、如何操练的,怎样真实运用的,这样的细节也要在电子教案中呈现出来。下面是义务训练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班级下册第2页至第4页例1、例2的教案节选。
“教学过程:
(1)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2)在生活情境中,探究、体验新知。
①以4人小组为单位,依据儿歌让同学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②同学观看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小组同学争论,然后把看到的主要的景物记录下来,并标明方向。
③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沟通各种不同的方法。
④同学争论各种不同方法后,老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引导同学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内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3)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①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②用东、南、西、北这四个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四周同学所在的方向。”
从上述教案中我们能很清晰地看到本节课的情境是如何创设的,学问是如何呈现的,如何操练的,怎样真实运用的。这样的电子教案才具有肯定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性。虽说教学过程设计的越详尽越好,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教学重点、难点的每一个环节加以细致、详细的支配,实际上,理清整体思路框架要比细节设计更具条理性,更有助于提高老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的规律感染力,有助于老师整体把握教学进度并发挥教学灵感,因此在进行教案设计时老师只需要设计出教学活动的环节,至于每一个环节中的小细节,老师可以依据讲课过程中的实际状况敏捷地支配,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活起来了。下面是人教版八班级物理第一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案节选。
“教学过程:
环节1: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播放录像,进行全班沟通活动。依据同学提出的问题,由同学自己进行分析和总结,初步熟悉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环节2: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进行‘土电话’嬉戏,引入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个课题。请同学举生活中的实例。老师总结,启发同学思索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环节3:探究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以击鼓为例解释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过程,并将此过程和水波的产生过程进行比较。
得出: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上述教案中的三个环节思路清楚,规律严密,环环相扣,层层深化。老师在借鉴这份教案时只需把握住这三个环节的规律挨次,至于每个环节中学问的呈现方式、学习活动的绽开方式,不同的老师可依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做敏捷的改动。
3合理使用各种多媒体资源
教案反映和传递着老师的教学思想、对学科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等,因此好的教案需要老师花费心血,对内容不断进行凝练。这就要求老师在制作电子教案时,肯定要细心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媒体资源,包括图片、视音频资料、课件、网页、flas及一些拓展延长的资料。利用各种媒体资料很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的问题,即将课程内容中最精华最重要的部分通过多种方式呈献给同学,关心同学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上对所学学问进行建构,以促进其更好的学习。下面是人教版语文二班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找春天》教案节选。该教案教学过程的设计包含五个环节,分别是创设情境、画春天、议春天、学唱歌曲――《春天在哪里》几个环节。下面是创设情境环节的节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①利用声、像创设情境。老师拿出教学前预备好的录音带(如录下流水的声音、小鸟的叫声等),预备好的幻灯片(清清的小河,刚发芽的柳树,嫩绿的小草,飞行的燕子等),对同学进行审美情趣的训练。训练时,让同学耳听录音、眼看图画绽开想像;之后让同学自由发言,同学耳、眼、脑多种感官参加。
②利用音乐创设情境。让同学观赏《春之声》《春光美》等名曲。听着奇妙的音乐,看着真实的画面,使同学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上述教案的创设情境环节中,老师将春天的美借助多媒体通过多种途径展现出来,让同学对春天的美进行了多感官全方位体验,有效地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
三有效运用电子教案,合理使用是保障
由于老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用PowerPoint制作的。这里我们就针对在课堂教学中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进行教学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1在没有黑板的状况下如何解决老师即兴板书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纳PowerPoint中的文本框控件有效解决。通过“视图/工具栏/控件工具箱”启动控件工具栏,选择“文本框”,在幻灯片上画出文本框区域。再在文本框控件上右键选择“属性”,在弹出窗口“Font”中可设置文字字体、字形和大小;“ForeColor”可设置文字颜色;“MultiLine”通常需将默认“False”设置成“True”使文本框多行显示;“EnterKeyBehavior”通常需将默认“False”设置成“True”使“Enter”键实现移行;对于案例等长篇文章或需多行文字显示者,还可在“ScrollBars”中选择“1-fmScrol1BarsHorizontal”水平滚动条,“2-fmScrol1BarsVertical”竖直滚动条,或是“3-fmScrol1BarsBoth”两者都选择。其它可以依据教学课件状况再做其它属性设置。调整完后关闭“属性”窗口,在教学状态下,鼠标点击文本框,可以随便键入文字或拷备文字,使PowerPoint变成可输字的电子黑板。
2如何解决好同学长时间看屏幕所引起的视觉疲惫
首先PowerPoint中的文字不应过多,切忌满屏全是文字,在PowerPoint中插入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图片、影音资料或是动画可有效缓解学习疲惫。其次在PowerPoint模版的选用上不能过于单调,在保持主题风格全都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内容模块选择不同的模版,以此来缓解长时间看一种模版引起的视觉疲惫。此外假如条件允许,建议老师在利用电子教案时留意适时地利用黑板板书,黑板板书是老师引导同学思维及师生心情沟通的手段,在老师板书的同时可以有效缓解同学由于长时间观看屏幕所引起的视觉疲惫。
3如何支配好课堂的容量与节奏
恰当的讲课节奏,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必需的,因此老师在使用电子教案时要支配好课堂的容量与节奏。使用电子教案进行教学时,课堂的容量与节奏其实在电子教案设计、制作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而掌握课堂节奏的主要因素是电子教案的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前列腺射频治疗仪系统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船用装饰材料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20241226-205913
- 安全(应急)产业园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
- 以租代买房合同范本
- 个人销售欠款合同范本
- 关于公司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道路划线施工与交通信号优化合同范本
- 一汽解放车销售合同范本
- 代理电商合同范本
- 代建房合同范本
- 新目标(goforit)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全册教案-unit
- 《如何做一名好教师》课件
- 2016-2023年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贵阳市2024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一)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地理标志专题通用课件
- 鱼类和淡水生态系统
- 全国大学高考百科汇编之《哈尔滨工业大学》简介
- 学校安全教育教你如何远离危险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1-7单元合集】
-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6八卦五行
- 《胃癌课件:病理和分子机制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