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心亭看雪》课件通用《湖心亭看雪》课件通用1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气目标:
1.积存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和写作背景。
3.体会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的雅趣。
4.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本文呈现了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心情,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和闲情雅趣。
教学难点:理解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课型:赏读课
教学方法:
读读,说说,议议。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知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出哪些?
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可是,假设,诗人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欣赏雪景并体会情感。
二、及背景简介
简介: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始终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认真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浅薄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句
1.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注音:崇祯(chóngzhēn)更(gēng)定毳(cuì)衣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毡(zhān)更(gèng)有此人喃喃(nán)
2.学生读课文,参照解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
(2)教师提示以下词语,学生试译,帮助学生积存文言词语。
是日更定:是,这。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从晚上八算起。定,开头。
余挐一小舟:撑,划。
拥毳衣炉火:毳,鸟兽的细毛。毳衣,毛皮衣。
雾凇沆砀: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布满的样子。冰花一片布满。
上下一白:全白。(比较这里的“一”和“湖心亭一点”的“一”的区分。)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痕:指斑迹,迹印。
一芥(jiè):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
客此: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作动词用。
及下船:等到。
(3)试译以下文句,突破难点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B、拥毳衣炉火
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D、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E、余强饮三大白而别。F、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学生齐读课文,加深理解。
(5)请同学试译课文,假设还有不清楚的,可举手提问或同学争辩;
如无太多疑问,则请同学试译段落(可直译,可意译),其他同学评价。
四、整体感知文意
1、本文写谁做什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能依据课文大意来评价一下吗?
(张岱,半夜到湖心亭看雪。他是个“痴人”。)
2、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是个“痴人”?
(学生争辩并明确课文所写“痴人”的“痴行,痴景,痴情”。)
痴行:大雪独行
痴景(奇景)(白描):上下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痴情(雅趣):知己之乐醉情自然
3、“痴”的背后隐蔽着什么样的内心世界?
(“痴人”就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五、合作探究:
1、说说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有什么特色?
(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2、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衬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会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补: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颜色或很少用颜色而只用黑线在白底上勾画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如同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3、白描的例子:(抽象、概括)
A、《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B、“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光明,满头是倔强的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唐韬《琐忆》中的鲁迅先生
4、渲染的例子:(形象,具体)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秀丽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观看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风……《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六、比较阅读: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赏析《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写作手法上的不同?(在描写手法上,《湖》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衬托手法景为人设。)
2、二文表达感情上的不同?
(在表达的情感上,《湖》表达了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了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七、完毕课文:
《红楼梦》中有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却言痴,谁解其中味。”用“痴笔”叙“痴事”,绘“痴景”,抒“痴情”,融表达、描写、抒情于一炉,借以表达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与众不同的闲情雅趣。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和默写课文。
2、利用白描手法写人或物片段。
3、收集有关“西湖”“冬雪”的诗歌。(附有关诗词)
板书:湖心亭看雪
痴行:大雪独行
上下一白
痴景(奇景):一痕、一点、
一芥、两三粒
痴情(雅趣):知己之乐
痴人就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白描:抽象、概括
渲染:形象,具体
有感于西湖的诗1、【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阳里白沙堤。
2、【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
3、【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到底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宋】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有关咏雪的诗
1.“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熃,谢道蕴《咏雪联句》x弧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7.“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仆人》
9.“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宋,王安石,《梅花》
《湖心亭看雪》课件通用2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西湖雪后美景并理解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
2.学问和技能:了解有关状况,积存文言词语,培育阅读力气;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感情,学习白描手法,理解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特点。
3.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巧的语言特点,感受诗情画意,学习白描手法。
教学重点:朗朗背诵,积存文言词语,学习白描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设想:
1.课文常识:
本文是张岱的代表作,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淡淡的笔触融入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2.教学思路:
作为文言文教学,朗读背诵和文言词语的积存是重点,而背诵要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特点等的根底上才能达成。本文写景的特点是使用白描手法,这是一种根本的写作手法,要把它讲清楚。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学生对张岱是生疏的,因此有必要对张岱的状况作简要介绍,这样学生才能理解文中淡淡的哀愁。而叙事与写景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西湖奇景与游人的雅趣相互衬托就可以了。
文言词语的积存,不单独讲,而将其放在学生阅读和师生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的,就不再讲;学生没理解的才作强调。
至于比照阅读,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手法。本课与柳宗元《江雪》的比照阅读,其主要目的也在于理解、学习本课白描的手法,同时也要区分张柳二人不同的思想感情。
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承受板块式。由学生搜集描写雪景的诗文句子导入,顺便简介,西湖雪景的画面在课件中作为背景呈现,不单独呈现,以节约教学时间,也不显生硬。整体感知,先由学生齐读(由于布置了预习,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再播放课文的录音,学生跟读。学生比照解释理解课文内容,再设计几个小问题,让学生理解课文交代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和赏雪的”经过(包括对雪景的描写和湖心亭奇遇)。这一环节中,在理解课文整体内容的同时强调一些文言词语,让学生自然积存,而不单独设计词语积存一环节。问题研讨局部主要是解决课文的难点,即的内心世界和文章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这一局部点到为止,不深入,不作过多争辩。比照阅读从写法上和思想感情上作区分,这一层次较高,所以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先行预备,期望能到达预期的目的。小结局部突出本文的学习重点,即白描写法;并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外用此手法作写景练习。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预习:
1.搜集学过的或自己知道的关于描写雪景的诗文句子。
2.比照解释并查阅工具书,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回忆小学已学的柳宗元《江雪》内容和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指名学生谈自己积存的描写雪景的诗文名句。
教师预备:如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上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格外妩媚。”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另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2.导入,并简介张岱。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在教材P.205,指名学生朗读或齐读。)
教师补充:明亡后,张岱曾参与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认真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浅薄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文章。留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2.播放朗读,学生听读,再跟读。留意文章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景。
3.思考答复几个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告知了我们什么?(点明时间、地点。)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从哪种感觉来写?(从听觉来写。)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突出天气的严寒;也为下文更定到湖心亭看雪埋下伏笔,突出游兴猛烈。)
“俱”和“绝”各是什么意思?(“俱”指全、都;“绝”的意思是停顿、消逝。)
(3)“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么冷的天气,才凌晨时分,单独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的心境吗?(孤怀雅兴,孤高自赏。)
“是”字怎样理解?(是代词,这。)
(4)“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几句写雪景,有什么特点?(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实,不加渲染。)
齐读第一段。
(5)齐读其次段。
前往湖心亭看雪,意外遇到了什么?(已经有人在自己到之前到了。)看到了什么?和这些人有些什么交往?(即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翻译这段内容。)(观看有两个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观看我,特别欢快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和这些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境,使我想起两句诗:“同是天际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善饮酒,却“强饮三大白”,真可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啊。
(6)“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尾声,你怎样理解这个“痴”字?(舟子说“痴”,又说还有像一样“痴”的人,实际上是突出的“痴”。)
“喃喃”一词,你看出了什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的状态。)
4.学生齐读全文。
三、问题研讨
1.关于白描手法:
读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实,不加渲染。这种手法就叫做白描。你能简要分析文中白描手法吗?(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却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为什么要强调这些景物的小,他真刚要突出的景物是什么?(是要突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壮丽景象。正是这种满世界都白的奇观,才使他觉得眼前的具体景物都变小了。)
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这里又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否冲突?谈谈你的理解。(不冲突。在看来,芸芸众生缺乏为伍,一个“独”字表现了文人雅士的孤傲。)
2.文章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
文章用白描手法写要西湖雪景,表达了湖心亭奇遇,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是一个超凡脱俗、孤高自傲的文人雅士,课文表达了他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四、比照阅读
1.朗读课文及柳宗元的《江雪》。
2.《江雪》也描写雪景,也写了人的活动,它和课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异同?(先说同,再说异。)
(一样之处是:都有大小的比照。本文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来突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壮丽景象;《江雪》中千山万径是大景,独钓渔翁是小景,通过猛烈的比照,突出雪景的无边无际,雄奇壮丽。相异之处是:描写手法上,本文主要使用白描手法,而《江雪》主要使用衬托手法;在表达的感情上,本文表达了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而《江雪》表达的是柳宗元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五、小结
课文的白描手法,高度抽象、概括,如同中国画中的写间山水,寥寥几笔,却能传达出景物的开与神。在课外试着用白描手法写一种景物,留意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
另外,课外可搜集一些描写西湖的古诗文,学习古人的描写手法。
板书设计:
(见下页)
课后小记:
湖心亭看雪
张岱
白描手法:是一个超凡脱俗、孤高自傲
文字简练朴实,不加渲染。的文人雅士,
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课文表达了他清高自赏的感情和
却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淡淡的愁绪。
《湖心亭看雪》课件通用3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课文。
2.积存文言词汇,培育古文的阅读理解力气。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4.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5.品尝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积存文言词汇,培育古文的阅读理解力气。
2.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3.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品尝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屏示诗句:
“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阴里白沙堤。”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些诗句写的是同一个地方——杭州西湖。
二、介绍湖心亭与
1、湖心亭:位于西湖中,据说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岛,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在山上建成亭阁,取名“湖心亭”。湖心亭四周环水,花柳相映,绿水盈盈围绕,青山苍苍遥峙,水色山光一片,这是欣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2、张岱: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始终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shàn)溪山中,认真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浅薄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思念。
(2)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日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3)“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补充:明亡后,张岱曾参与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认真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浅薄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三、朗读
1.听范读,标注字音。
2.自由朗读。
3.齐读。
四、理顺文章大意
1.结合解释,翻译课文。圈画翻译难点。
2.沟通难点,翻译全文。
参考: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冰花一片布满,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洁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是白雪中的一点,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芥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米粒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面对面坐在那儿,一个小书童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观看我,格外惊喜地说:“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痴情赏雪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牵强喝了三大杯就告辞。问他们的姓名,(他们答复)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我到达自己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湖心亭看雪》课件通用4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解释
1、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2、俱:都。
3、绝:消逝。
4、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开头。
5、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6、拏:通“桡”,撑(船)。
7、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8、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布满。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布满的样子。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9、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
10、惟:只有。
11、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这里指苏堤。一,数词。痕,痕迹。
12、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方略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样微小)。
13、而已:罢了。
14、毡:毛毯。
15、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16、拉:邀请。
17、强(qiǎng)饮:尽情喝。强,尽力,勉力,尽力。一说,欢快地,兴奋地。
18、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19、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
20、及:等到。
21、舟子:船夫。
22、喃喃:低声嘟哝。
23、莫:不要。
24、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25、更:还。
26、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呈现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共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湖心亭看雪》课件通用5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常用词的含义,增加文言文阅读力气。
2、生疏白描手法。
3、体会简洁而微妙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理解写景特点的根底上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杭州西湖自古以来以美景而名扬天下,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纷纷留下颂扬的诗文。如苏轼的“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适宜。”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最爱湖东行缺乏,绿杨阴里白沙堤。”以及他的另一首《春题湖上》:“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然而我们觉察诗文多描写西湖春的娇,夏的艳,对秋冬的萧瑟与凄清很少提及。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却与众不同,描写了西湖秀丽的雪景。今日就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吧。
二、出示目标(略)
世上没有机器猫,没有时空机,我们不能跨越时空去当年的西湖观看雪景,与张岱作面对面的沟通。可是文字的魅力恰恰在于只要我们静下心来,通过文字走进文章,认真去品读文章,走近,像朋友一样认真来沟通,去体会他的喜怒哀乐。
三、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2、有节奏的朗读。
四、重点词语及课文内容的理解。
此过程中,教师提炼出几个重点的字词句,以便利学生记忆。(板书)
崇祯五年更定独往雾凇湖上影子铺毡对坐痴
五、共赏雪景
阅读课文导语,提出问题:雪后西湖风光如何?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
你比较宠爱哪一句?说说你的看法。
小结: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却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寥寥数语露出马脚已勾画出一个亦真亦幻、凄清淡雅的雪世界,颇有意味。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它可用于写景、写事和写人。
问题:空旷的雪景使得大地间呈现一股肃杀的冷寂来,在如此冷寂的雪景中,的心境如何呢?
先思考,然后看资料,了解张岱的生活经受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张岱家国之痛的深切感受。
争辩:
(1)这篇文章写于明亡后.而仍用明朝纪年,表现了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会在凌晨这个无人的时刻来到湖心亭看雪,可见当时的心态如何?(独——淡淡的愁绪)
(3)“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有没有冲突?(与从不同的情趣,芸芸众生中,知己难求,而舟子在如同不在,由此可见他的清高孤傲。
(4)遇客后“强饮三大白”,为何?(偶遇知音的欣喜)对于这样一个人,你认为哪个字最能表达他共性?(痴。确实,这是对张岱最准确的的评价。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以一种孤芳自赏的心态凌晨来到湖心亭看雪。
拓展:其实,从古到今,像苏轼这样的痴人并不少,本册中就有学过的。回忆一下:苏轼“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陶弘景“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周敦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其他的还有:李白杜甫陈子昂柳宗元等。
教师小结:
曹雪芹有一句话说得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痴,谁解个中味?
《湖心亭看雪》课件通用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及写作年月,品尝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品尝课文清爽淡雅的意境和严整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2、积存文言词汇,培育学生古文的阅读和理解力气,能在理解文意的根底上背诵全文,把握白描写作手法。
3、能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和理解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字词积存,诵读课文,品尝白描手法。
三、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的想像力,感悟文章的简约之美,走进的内心世界。
四、教学方法:
争辩法、朗读法、启发法
五、课时:1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课件:西湖十景欣赏)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吸引世人眼球的亮点之一就是西湖。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中有妙语:“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今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张岱笔下的雪湖吧。由于有人说过,假设你没有去过西湖,只要你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也足矣!(出示课件:张岱的介绍。)
(二)预习检查:
1、西湖名诗大拼盘。沟通你所搜集到的关于西湖的诗词。
2、字词障碍一扫清。
①请一学生读课文,师生评价。
②提出你不能理解的字词,全班沟通解决。
③课件出示字词,检查学生的把握状况。
3、齐心协力疏文意。
全班齐读课文,疏通理解文意。
(三)赏读课文:
提问:①在文中犯了一个比较严峻的错误,有自相冲突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可以改吗?为什么?(“独往湖心亭”与后文消逝的舟子。不能改。这里留一个悬念,后面解答。)
②文中有一个词能够概括出的形象,自由读课文,试找出来。(教师板书:痴)
1、的痴行
提问:①课文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张岱特别的痴或者说他的呆气?(更定、独往、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想象当时是一种怎样的环境?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天寒地冻、万籁俱寂……)
③“人鸟声俱绝”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你能从其他的感官来说说吗?
④这个时候的你会在干什么呢?
⑤教师小结:张岱,竟然在这样的时刻去湖上赏雪,这是他的痴,表现在什么方面的痴呢?(行为痴。教师板书:行痴)
2、眼中的痴景
提问:
①张岱笔下的风光也有些怪异,你能说说哪些句子写的风光异而不同寻常?(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人两三粒而已”。)(要求读出味来,可摇头晃脑地读。)这些句子异在哪里?(学生自由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控股子公司交易合同范本
- 房地产公司职工合同范本
- 公司发票合同范本
- 厂家质保合同范本
- 幼儿园小班音乐《老母鸡》教案
- 2022年《短文两篇》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 2024年离合器分离轴承项目合作计划书
- 延安大学《公务员制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前台文员工作流程标准化计划
- 世纪之门奢华住宅交易合同三篇
-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
- 建筑工程项目劳务实名制管理方案
- 顶管及盾构施工技术及特点(62页)
- 幼儿园中班语言《啪啦啪啦-碰》微课件
- 物业公司业主手册范本
- 高中研究性学习如何选择、确立研究性学习课题PPT通用PPT课件
- 6S管理知识图解
- 高速铁路ZPW-2000轨道电路
- 县国家税务局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及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
- 桥梁荷载试验讲座
- 医师定期考核表格参考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