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虚词专项复习第一课时讲解:之其而则乃
一、之:是一个多类词,主要有三种用法。1、作代词,在动词或介词后,相当于“他(们)”、
“她(们)”、“它(们)”。2、作动词,相当于“去、往、到……去”等
如:人非生而知之者
---代词,知识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指示代词,这些
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3、作助词,如作结构助词,或补充音节。
之:定语的标志: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词,相当于“的”字。如:今日之事如何?◆取消句子独立性:格式——主语+之+谓语,不译。
如: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主语)(谓语)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主语><谓语>◆宾语前置的标志:何罪之有?
姜氏何厌之有◆语气助词:怅恨久之
顷之
之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作宾语。可代人,代事,代物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见到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母亲听到焦仲卿的话之后,就很生气地拍打着胡床。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狼》)——用刀砍狼的头,几刀就砍死了它。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衡量这两种办法,宁肯答应下来,让秦承担理亏(的责任)。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诗歌)粗野卑贱的人,不知道您宽容我到了这样的地步啊。助词①结构助词,定语标志。相当于“的”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按照人情裁断。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相当于“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因为他们探求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不懂得断句,不理解疑难问题,有的从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④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归附曹操的荆州百姓,只不过是被武力所逼迫罢了⑤放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从师的风尚不能流传已经很久了。⑥音节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毛先生凭着能言善辩的口才,比百万军队都强。动词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
小练习:1、解释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二、其
①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才能赶不上孔子。
②用作第三人称,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相当于“他、她、它(们)”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怕他撞破宝玉,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蔺相如不要撞璧)。
③活用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我也后悔自己跟随那些人出来,以致没能尽享那出游的乐趣。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问到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没能走到尽头。⑤指示代词,作定语,相当于“其中”“其中的”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在乱石中间选择其中的一两块敲打。代词副词
①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用尽了我的主观努力却不能达到,也可以无所悔恨了,难道谁还能讥笑我吗?
②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大王非常喜爱音乐的话,那么齐国大概就治理得差不多了吧?
③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意愿。④在句中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肴之战》)——攻它又攻不下来,包围它又没有后续部队,我们还是回去吧。连词
①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呢?②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如果学业有不精通,道德有没形成的地方,不是天生资质低下,就是心思不如我专注罢了。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静女其姝(《诗经·静女》)③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诗经·氓》)小结:(1)代词(2)副词(3)连词(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翻译2、不嫁义郎体,
其往欲何云3、不敢以其富贵骄士4、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5、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6、亦各言其志也7、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8、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2、指示代词,那3、第一人称代词,我的4、第三人称代词,他5、代词,其中6、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7、指示代词,那个,这个8、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完成下列练习1、安陵君其许寡人2、则齐国其庶几乎3、且行千里,其谁不知4、其若是,孰能御之5、国无主,其能久乎6、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7、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8、霰雪纷其无垠兮1、副词,表祈使2、副词,表揣测3、副词,表反问4、连词,表假设5、副词,表反问6、连词,表选择7、副词,表祈使8、补充音节,无义三、而①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把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打它,把它打破了。②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③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④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阻碍它的生机,来谋求高价,因而江浙一带的梅都成了病态的。
⑤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看到成名养的那只蟋蟀,就捂着嘴嗤嗤地笑了起来。连词⑥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⑦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⑧表示目的关系。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代词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你父亲回来,自然会跟你再算帐的!动词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今》)——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卒惊呼的声音如同大房子倒塌一样。
复音虚词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懂得道理有早有晚,技艺和学问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②而后,相当于“才”,“方才”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柳敬亭传》)——要像优孟那样摇着头唱歌,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③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现在把钟磬之类的东西放在水中,即使再大的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是石头呢?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2、吾尝跂而望矣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4、剑阁峥嵘而崔嵬5、余闻而愈悲6、掩口胡卢而笑7、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8、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9、若欲死而父,即前斗10、军惊而坏都舍1、连词,表假设2、连词,表修饰3、连词,表结果4、连词,表并列5、连词,表承接6、连词,表修饰7、连词,表假设8、连词,表转折9、代词,你的10、动词,如同课堂练习四、以①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也不把城给赵国,赵也始终没有把宝玉给秦国。②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可译为“拿”“用”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一定要用长安君作人质,救兵才会派出。③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身份,可译为“凭借(用)……身份”
于是辞相印不拜,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于是辞去宰相的职务,凭借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前往。④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而且因为一块宝玉的缘故违背强大秦国的友好表示,这是不可以的。⑤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登泰山记》)——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到达泰安。
介词连词
①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相当于“而”“又”“而且”“并且”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大凡(道路)平坦而且距离近(的地方),那么游览的人就多;(道路)险要而且距离远(的地方),那么到那里(游览)的人就少。
②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我和四个人拿着火把进入(洞内)。
③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登上东方的碣石山,来观看大海。④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示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诸侯因为公子有才能,又多门客,十几年不敢派兵攻打魏国。
⑤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而”或省去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树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而流。
动词
①用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忠臣不一定被任用,贤臣也不一定被任用。
②以为,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我认为您替长安君打算的太短浅了。助词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②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以以复音虚词①“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因此人们大多肯把书借给我。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我因此记下它,慨叹郦道元的简陋,并笑话李渤的浅薄。②“以为”,相当于“把……当作”;有时也可以作“认为”讲,动词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医生就喜欢把病的人治病用来当作自己的功劳。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廉颇蔺相如列传》)——我私下认为这个人是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课堂检测:指出下列句中“以”的用法:1、路幽昧以险远2、各各竦立以听3、淫侈之俗日日以长4、遂拔以击荆轲5、杀之以应陈涉6、属予作文以记之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8、所谓华山洞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9、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10、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1、连词,表并列2、连词,表修饰3、连词,表修饰4、连词,表承接5、连词,表目的6、连词,表目的7、连词,表结果,以致8、连词,表原因9、动词,任用10、动词,认为1、成以其小,劣之2、屠惧,投以骨3、将以衅钟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5、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6、皆好辞而以赋见称8、贵以近知远9、无以,则王乎?1、介词,因为2、介词,用、拿3、介词,用、拿、把4、介词,依据、按照5、介词,在6、介词,凭借8、介词,根据9、通“已”,停止五、因
介词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相当于“因为”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施恩于人,就要考虑不要因为私心喜爱而错误的奖赏。
②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所借助的时机,可译为“趁着”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敬酒过后,(你就)请求舞剑助兴,趁机在座位上刺死刘邦。
③表示动作行为所借助的事物,可译为“凭借”“依靠”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到了楚国,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④表示动作行为旁及的对象,可译为“通过”“经由”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听到了这些话,就赤膊背着荆条,通过宾客领着到蔺相如府上请罪。副词
①表示两件事前后相承,可译为“继续”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的中间,有别国的军队侵略它,接连下来国内又遇到饥荒。
②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于是拔刀砍了面前放置奏章的几案。动词
①依靠,凭借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割山河。(《过秦论》)——凭借有利时机,趁着方便的条件。
②遵循,沿袭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惠武王、昭襄王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
名词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留下给你做个纪念,从今以后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第二课时
六、乃:☆作副词,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第二人称代词: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判断: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夷门抱关者也。才于是却,竟然【无乃】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乃尔】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表猜测,译为“恐怕……”译为“就这样”七、何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谓语,可翻译为”为什么”疑问代词,作宾语并前置,可译为“什么”然则何时而乐耶?其间旦暮闻何物?
《琵琶行》疑问代词,作定语,可译为“什么”何不按甲束兵,北面而事之?徐公何能及君也?疑问副词,动词前,可译为“为什么”、“怎么”泣下沾襟,何其哀也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副词,形容词前,可翻译为“多么”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不为者与不能之形何以异何乃太区区?可翻译“怎么样”可翻译为“为什么”可翻译为“怎么”可翻译为“怎能”、“怎么能”小结:“何”的三种用法:1疑问代词(作谓语、宾语、定语)2疑问副词(作状语),3复音虚词。1、大王来何操?2、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3、何由知吾可也?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1、疑问代词,什么2、疑问代词,为什么3、疑问代词,哪里4、副词,多么5、副词,多么6、通“呵”,喝问练习八、乎①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男子汉也疼爱她的小儿子吗?②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圣人成为圣人,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此吧?
③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大国呢?
④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唉呀!燕雀怎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啊!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为什么惶惶不安,想要到哪里去呢?
⑥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所以如今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了。语气助词介词
①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在,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②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对,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君子广泛的学习,而且天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③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的中间。④表示比较,比,跟……相比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因为我比您们年龄大一点,不要因为我(年龄大这一点就不说了)。1、日食饮得无衰乎2、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3、壮士,能复饮乎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6、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7、无以,则王乎?8、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表揣测语气2、表反问语气3、表疑问语气4、表商量语气5、表反问语气6、表疑问语气7、表商量语气8、表感叹语气1、吾尝疑乎是2、伤乎矢也3、以吾一日长乎尔4、幽独处乎山中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6、忽(飘忽)乎吾将行兮
1、介词,对2、介词,被3、介词,比4、介词,在5、词尾,“然”、“地”6、词尾,“然”、“地”九、且
连词
①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关系,“又……又……”
河水清且涟猗。(《伐檀》)——河水又清又泛着一圈圈波纹。
②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边……一边……”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又有像老人一样,在山谷中一边咳嗽一边笑的。③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况且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而且因为一块宝玉的缘故违背强大秦国的友好表示,这是不可以的。
④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我死尚且不逃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⑤表示承接关系,那么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听说姐姐家有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呢?
副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状态,暂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去的人就算永远完了。
②表示动作行为即将出现,将,将要
以为且噬己也,甚恐。(《黔之驴》)——认为(这驴)将要咬自己呢,非常害怕。
③用于数词前,表示接近某一数字,将近,大约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北山的愚公,年龄将近九十岁了。助词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个平庸的人尚且对这种情况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军宰相呢?
有时“且夫”连用,表示下文更进一步议论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而且,天下并没有减小或削弱,雍州的地势,肴山、函谷关的险固,还和原来一样。1、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且己久疲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3、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4、存者且偷生5、今且九十6、且战且退7、河水清且涟漪8、范君知其必且西奔1、并且2、尚且3、又4、暂且5、将要6、边…边…7、又8、将要十、所助词
①“所”作助词,只能与动词结合,构成一个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字结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要得到的。
②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格式,表示被动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如果不赶快前往,恐怕会被曹操抢先。
名词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成名自己反复思量,莫非是指点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吗?
表概数,相当于许将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史记•李将军列传》)——到了距离匈奴阵地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复音虚词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老师,是靠他来传播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的原因,只不过是仰慕您高尚的道义。
1、得无教我猎虫所耶2、臣所过屠者朱亥4、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6、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我用来礼待侯赢的方法已经足够完备了,天下没有谁不知道。)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1、地方,处所2、(拜访)的人4、(听到)的事5、表原因6、表方式、手段7、表原因第三课时十一、为
动词①做,干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五人墓碑记》)——并且在他们的坟墓前立了石碑,用来表彰他们所做的事情。
③成为,变成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④担任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陈胜吴广都按照征发的次序被编在队伍中,担任屯长。⑤作为,当作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然后凭着华山当作城墙,就着黄河作为护城河。⑥是,算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还辞别什么呢?
⑦以为,认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我私下认为您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啊!读音二:wèi介词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给,替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于是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送到齐国做人质。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为了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木兰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今以后替父亲去从军。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因为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齐桓晋文之事》)——百姓不能受到保护,是因为您不肯使用您的恩惠啊。④表示动作行为的朝向,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不值得对外人说啊。⑤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在,当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绑着一个人从您面前走过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2、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3、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4、故为之说5、为国以礼6、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7、谁为大王为此计者8、为坛而盟9、项燕为楚将10、孰为汝多知乎1、动词,充当2、动词,是3、动词,演奏4、动词,写5、动词,治理6、动词,成为7、介词,替;动词,想8、动词,修筑9、动词,是10、动词,认为练习1、身死国灭,为天下笑2、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3、臣请为王言乐4、不足为外人道也5、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6、人为财死,鸟为食亡7、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8、为仲卿母所遣9、匈奴未灭,臣何以家为?1、介词,被2、介词,给3、介词,给4、介词,向,对5、介词,因,因为6、介词,为了7、介词,因,因为8、介词,被9、语气词,呢十二、焉
语气助词①常用在句末,根据情况可译为“啊”“呢”“了”等,有时也可不译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可以远看却不能轻慢戏耍它啊。
②用于句中,表示停顿,不翻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不懂得句读,不能解答疑难,有的从师学习,有的就不从师学习。
③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状态,相当于“然”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那曲折盘结的,环绕回旋的,像蜂房,像水涡。代词
①表第三人称,他,他们;它,它们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所以我写了这篇说,用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官吏看到它。犹且从师而问焉。。
②表疑问,哪里,什么,怎么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愚公移山》)——哪有仁爱的人坐朝,却做出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
?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肴之战》)——你们一定会死在这一带,我在这里收拾你们的尸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课堂检测:指出下列句中“焉”的用法:1、焉有仁人在位?2、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割鸡焉用牛刀4、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6、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7、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8、去今之墓而葬焉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10、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1、疑问代词,哪里2、代词,代这篇文章3、疑问代词,怎么4、句末语气词6、词尾,相当于“然”7、句中,表停顿8、代词,他们9、句末语气词10、词尾,相当于“然”兼词现象(诸、焉、盍、叵)诸(“之于”或“之乎”)投诸渤海之尾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盍(“何不”)子曰:“盍各言尔志?”叵(“不可”)居心叵测十三、若上善若水天涯若比邻若:动词,象更若役,复若赋,何如?若:人称代词,你,你的,指示代词,这样。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如果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可翻译为“象那”、“至于那”“若”字的小结:“若”当实词时可以作动词“象”,作为虚词主要有代词和连词的功能。1、若毒之乎2、不若与人乐3、予我千金,吾生若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6、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1、你2、比得上3、你们4、像5、好象6、假如
十四、也语气助词,经常放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①表示判断语气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不用作战就使对方军队屈服,这是高明中最高明的(策略)。
②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我上惟恐辜负了朝廷,下恐怕对不起我的老师。③表示疑问语气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您怕死了吗?为什么哭泣呢?④表示感叹语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⑤用在句中,表示舒缓语气
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1、曹公,豺虎也2、余闻之也久3、故以羊易之也4、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5、苟政猛于虎也!6、是说也,人常疑之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8、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1、表判断2、表停顿3、表陈述4、表疑问5、表感叹6、表停顿7、表感叹8、表反问十五、于
(1)介词(2)复音虚词“于是”
介词①介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到”“在”“从”等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留下给你做个纪念,从今以后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②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到”“在”“从”等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指南录后序》)——大大小小的官员聚集在左丞相府,没有人知道办法从哪里想出来。
③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学业精深是由于勤奋,荒废是由于玩乐。④介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可译为“和”“同”“跟”等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不如派亲信主动和东吴结盟,共同完成传世的大业。⑤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对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疼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对于自己,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⑥介进动作行为旁及的对象,可译为“向”
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事情很危急了,请允许我去向孙权将军求救。
⑦介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地点,可译为“到”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从小路逃走,把宝玉送回到赵国。
⑧介进事物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孔子说,残酷的政治压迫比老虎还要凶猛。
⑨介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
复音虚词①放在句子开头,表示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和现代汉语的“于是”用法相同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吴郡的百姓正在内心痛恨他,于是乘他厉声呵斥的时候,就大声呼喊着追逐他。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作状语或补语,根据情况可译为“在这时”“在这件事上”“对此”“从此”等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这种情况下,秦王才很不高兴的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盆。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肴之战》)
——于是穿着黑色的衣服埋葬了文公。晋国从此才开始穿黑色的丧服。1、贫者语于富者曰2、乃设九宾礼于庭3、燕王欲结于君4、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5、君幸于赵王6、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7、业精于勤、荒于嬉8、苛政猛于虎也9、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10、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
1、对2、在3、与4、在……方面5、被6、向7、因为8、比9、在,至10、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设备研发与应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股权收购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企业股权激励项目执行与改进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投资分期付款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蔬菜种子进口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酒楼市场拓展与股权激励方案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模具生产项目质量保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家居货款担保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船舶抵押借款合同范本修订版3篇
- 二零二五年户外活动用安全护栏租赁合同3篇
- 分割不动产的协议书(2篇)
- 菏泽2024年山东菏泽市中心血站招聘1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版
-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 精-品解析: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 记账实操-基金管理公司的会计处理分录示例
-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 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医生版)
- 沐足行业严禁黄赌毒承诺书
- 2025年蛇年红色喜庆中国风春节传统节日介绍
-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山西省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