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中国文学批评的特殊方式课件(共33张PPT)(共33张PPT)
中國傳統文學批評的幾種特殊形式
一、“话”体文学批评
话体,这是中国文论中的一种特殊文体,有别于序跋、评点、论诗诗、曲谱、词谱、单篇文章及散见于文集、笔记、日记、尺牍等中的零言碎语。其名始于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话,即故事。此书主要是记述了一些与诗相关的故事,“以资闲谈”,故《四库全书总目》概括其主要特征是“体兼说部”。
《六一诗话》“资闲谈”
仁宗朝,有数达官以诗知名,常慕“白乐天体”,故其语多得于容易(苦吟推敲)。尝有一联云:“有禄肥妻子,无恩及吏民。”有戏之者云:“昨日通衢遇一辎軿车,载极重,而羸牛甚苦,岂非足下‘肥妻子’乎”闻者传以为笑。
孟郊、贾岛皆以诗穷至死,而平生尤自喜为穷苦之句。孟有《移居》诗云:“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乃是都无一物耳。又《谢人惠炭》云:“暖得曲身成直身。”人谓非其身备尝之不能道此句也。
体兼说部
郑谷诗名盛于唐末,号《云台编》,而世俗但称其官,为“郑都官诗”。其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以其易晓,人家多以教小儿,余为儿时犹诵之,今其集不行于世矣。梅圣俞晚年官亦至都官,一日会饮余家,刘原父戏之曰:“圣俞官必止于此。”坐客皆惊。原父曰:“昔有郑都官,今有梅都官也。”圣俞颇不乐。未几,圣俞病卒。余为序其诗为《宛陵集》,而今人但谓之“梅都官诗”。一言之谑,后遂果然,斯可叹也!
之后,在宋代迅速兴起撰写诗话的热潮,内容与形式也随之多样化起来,往往兼及诗法、诗论,乃至考证辨讹之类。至北宋末年,如叶梦得的《石林诗话》已经偏重于诗论。当时《许彦周诗话》亦云:“诗话者,辨句法,备古今,记盛德,录异事,正讹误也。”其中“辨句法”“正讹误”,就不是重在资闲谈的故事了。至南宋,如张戒的《岁寒堂诗话》等诗论的色彩更为严重。宋人严羽的“诗辨”“诗体”“诗法”“诗评”与“考证”,在元代汇成一集时尚称“严氏诗法”,但到明代正德年间则改称为《严沧浪诗话》了。
司马光《续诗话》
备古今,录异事
元稹作李、杜优劣论,按此是工部墓志,非论也。先杜而后李。韩退之不以为然,诗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羣儿愚,何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木,可笑不自量。”为微之发也。(魏泰《临汉隐居诗话》)
欧阳永叔不好杜诗,苏子瞻不好司马《史记》,余每与黄鲁直怪叹,以为异事。(《后山(陈师道)诗话》)
“八面受敌”
辨句法,正讹误
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袖中谏草朝天去,头上宫花侍宴归”,诚为佳句矣,但进谏必以章疏,无直用稿草之理。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六一诗话》)
有作陶渊明诗跋尾者,言渊明《读山海经》诗有“形夭無千歲(刑天舞干戚),猛志固有在”之句,竟莫晓其意。后读《山海经》云:“刑天,兽名也,好衔干戚而舞。”乃知五字皆错。“形夭”乃是“刑天”,“无千岁”乃是“舞干戚”耳。如此乃与下句相协。传书误缪如此,不可不察也。
至明清兩代,詩話、詩法、詩論不同文體的概念日益相混,有的著作本身也各體並存,以至學界漸將所有成編的詩話、詩法、詩論及考證類的詩學著作統稱為“詩話”,如影響深遠的清乾隆年間何文煥編《歷代詩話》,就把南朝梁鍾嶸的《詩品》、唐皎然的《詩式》、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與記事閒談類的《六一詩話》《溫公續詩話》《中山詩話》等正宗的“詩話”混輯在一起。後來丁福保編《歷代詩話續編》《清詩話》,儘管有重詩論而輕故事的傾向,但大致仍然沿用《歷代詩話》之體例。到後來,郭紹虞更著重在用“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理論”的眼光來看待詩話,他編的《清詩話續編》明確排除記事之體,“所選者以評論為主”(《清詩話續編序》),甚至說“詩話之體,顧名思義,應當是一種有關詩的理論的著作”(《清詩話前言》),走向了一個極端。
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之中,在“詩話”的框架下用論評類“詩論”取代了記事類的“詩話”,使“詩話”有其名而無其實了。對“詩話”的這種“鳩占鵲巢”式的理解顯然失之於偏。但是,假如我們反過來,現在只認定“體兼說部”的才是“詩話”,又與歷史上長期被認同的較為寬泛的包含著詩論、詩評、詩法、詩式的“詩話”不相一致,且事實上許多詩話是各體相兼的,更何況古代的詩話、詩論、詩評、詩法、詩式在表現形式上還是存在著一些共同的特點。因此,折中前人之見,我們既尊“詩話”之體,將其還原到“詩話”的大框架之中,同時又承認約定俗成的“詩話”之變,將隨筆散評型的詩品、詩評、詩論、詩法、詩格等各類成編(篇)的詩學著述統統歸之於“詩話”之中。
歷代彙編之詩話類著作
何文煥《歷代詩話》
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
陳廣宏等《明人詩話要籍彙編》
丁福保《清詩話》
郭紹虞《清詩話續編》
張寅鵬《清詩話三編》
張寅鵬《清詩話全編》
張寅鵬《民國詩話叢編》
李德強等《现代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詩話卷》
吳文治《宋詩話全編》,江蘇古籍
吳文治《遼金元詩話全編》
吳文治《明詩話全編》
歷代彙編之詞話類著作
唐圭璋《詞話叢編》
朱崇才《詞話叢編續編》
葛渭君《詞話叢編補編》
鄧子勉《宋金元詞話全編》
鄧子勉《明詞話全編》
孫克強《清代詞話全編》
付優《现代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詞話卷》
歷代彙編之文話類著作
王水照《歷代文話》
余祖坤《歷代文話續編》
陳廣宏、龔宗傑《稀見明人文話二十種》
王水照、侯體健《稀见清人文话二十种》
黃念然、陳圣爭等《现代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文話卷》
歷代彙編之曲話類著作
俞為民、孫蓉蓉《歷代曲話彙編》
南戲
孟昕《现代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劇話卷》
歷代彙編之小說話類著作
黃霖《歷代小說話》
朱澤寶《现代话体文学批评文献丛刊·小說話卷》
論詩絕句
論詩絕句即是詩歌(主要是七言絕句)的形式來批評詩歌現象。其肇端於唐代《戲為六絕句》、經宋金時期的發展,在清代趨於鼎盛,并延及其他文體的批評。
就內容而言,主要分作兩種形式,分別是評論詩人詩作(以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為代表)與闡釋詩歌原理(以戴復古的《論詩十絕》)。
趙翼、性靈派
杜甫《戏为六绝句》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郭紹虞、錢仲聯、王蘧常《萬首論詩絕句》
孫克強、裴喆《論詞絕句二千首》
程郁綴、李靜《历代论词绝句笺注》
王偉勇《清代論詞絕句初編》
論詞詞
……
……
……
選本
“选书者非后人选古人书,而后人自著书之道也。”(《古文澜编序》)
“从势力影响上来讲,总集的势力,又远在诗文评专书之上……有许多诗话、文话,都是前人随便当作闲谈而写的。至于严立各人批评的规模,往往都在选录诗文的时候,才锱铢称量出来。”(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
王士禎神韻說。《唐賢三昧集》王維、孟浩然
《唐詩三百首》風雅李賀李白杜甫(不選三吏三別)白居易(秦中吟賣炭翁)
魯迅《選本》
我因此又想到“选本”的势力。孔子究竟删过《诗》没有,我不能确说,但看它先“风”后“雅”而末“颂”,排得这么整齐,恐怕至少总也费过乐师的手脚,是中国现存的最古的诗选。由周至汉,社会情形太不同了,中间又受了《楚辞》的打击,晋宋文人如二陆、束皙、陶潜之流,虽然也做四言诗以支持场面,其实都不过是每句省去一字的五言诗,“王者之迹熄而《诗》亡”了。不过选者总是层出不穷的,至今尚存,影响也最广大者,我以为一部是《世说新语》,一部就是《文选》。
《世说新语》并没有说明是选的,好像刘义庆或他的门客所搜集,但检唐宋类书中所存裴启《语林》的遗文,往往和《世说新语》相同,可见它也是一部钞撮故书之作,正和《幽明录》一样。它的被清代学者所宝重,自然因为注中多有现今的逸书,但在一般读者,却还是为了本文。自唐迄今,拟不绝,甚至于自己兼加注解。袁宏道在野时要做官,做了官又大叫苦,便是中了这书的毒,误明为晋的缘故。有些清朝人却较为聪明,虽然辫发胡服,厚禄高官,他也一声不响,只在倩人写照的时候,在纸上改作斜领方巾,或芒鞋竹笠,聊过“世说”式瘾罢了。
《文选》的影响却更大。从曹宪至李善加五臣,音训解释书类之多,远非拟《世说新语》可比。那些烦难字面,如草头诸字,水旁、山旁诸字,不断的被摘进历代的文章里面去,五四运动时虽受奚落,得“妖孽”之称,现在却又很有复辟的趋势了。而《古文观止》也一同渐渐的露了脸。
以《古文观止》和《文选》并称,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却一样的不可轻视。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或选家自己的文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册数不多,而包罗诸作,固然也是一种原因,但还在近则由选者的名位,远则凭古人之威灵,读者想从一个有名的选家,窥见许多有名作家的作品。所以自汉至梁的作家的文集,并残本也仅存十余家,《昭明太子集》只剩一点辑本了,而《文选》却在的。读姚鼐《古文辞类纂》者多,读《惜抱轩全集》的却少。凡是对于文术,自有主张的作家,他所赖以发表和流布自己的主张的手段,倒并不在作文心、文则、诗品、诗话,而在出选本。
选本可以借古人的文章,寓自己的意见。博览群籍,采其合于自己意见的为一集,一法也,如《文选》是。择取一书,删其不合于自己意见的为一新书,又一法也,如《唐人万首绝句选》是。如此,则读者虽读古人书,却得了选者之意,意见也就逐渐和选者接近,终于“就范”了。
读者的读选本,自以为是由此得了古人文笔的精华的,殊不知却被选者缩小了眼界。即以《文选》为例罢。没有嵇康《家诫》,使读者只觉得他是一个愤世嫉俗,好像无端活得不快活的怪人;不收陶潜《闲(妨閑)情赋》,掩去了他也是一个既取民间《子夜歌》意,而又拒以圣道的迂士。选本既经选者所滤过,就总只能吃他所给与的糟或醨。况且有时还加以批评,提醒了他之以为然,而默杀了他之以为不然处。纵使选者非常胡涂,如《儒林外史》所写的马二先生,游西湖漫无准备,须问路人,吃点心又不知选择,要每样都买一点,由此可见其衡文之毫无把握罢,然而他是处州人,一定要吃“处片”,又可见虽是马二先生,也自有其“处片”式的标准了。
評點
評點是一種富有中國特色的文學批評樣式,其主要特徵是在正文邊或天頭上有評語或點圈。其評之源可上溯到秦漢的經史之學。《易》之有系辭、說卦,《詩》之有《毛傳》《鄭箋》,乃至司馬遷的“太史公曰”,《楚辭章句》每篇前的小序等等,均可視之為其濫觴。後加上看書時隨手“點煩”“點抹”“鉤識”“朱墨別異”等,就形成了一套有圈點、有批語、有總論的評點模式,並逐步完善化。
宋中葉以後,始有刻本(葉德輝:“刻本書之有圈點,始於宋中葉以後。”)宋元間曾出過呂祖謙、真德秀、方回、劉辰翁等著名的文學評點家。至明代,刊刻評點之風大盛,整個清代也久盛不衰,以至到當代,一些評本的出版還絡繹不斷,致使若干小說作家也按捺不住,紛紛伸紙弄筆,批點起一些古典文學名著來了。
評點不僅限於小說、戲曲,古代諸種典籍中都存在過評點。
詩經會評
西廂記會評
杜詩匯評
水滸傳匯評
研究評點應特別關注匯評本
汇评的理论价值,就在于它能集各家之说于一处,“可以融会群言”(《四库全书总目》关于张凤翼《文选纂注》的提要),在客观上形成了对批评对象的一种个案批评链,方便人们在纵横比较中认知历史,认知真谛,认知方向。这种比较的优势,是由于就某一篇文章,某一种观点,某一类表达不同的批评鳞次栉比地集中在一起,给人以一种短兵相接、针锋相对、一针见血、痛快淋漓的冲击。例如刘浚的《杜诗集评》在汇评《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处共引朱鹤龄、李因笃、吴农祥、王士禛等人批语多条。王士禛则发表了与众不同的意见,说:
《八哀诗》本非集中高作,世多称之,不敢议者,皆揣骨听声者耳。○《八哀诗》最冗杂,不成章,亦多呓语,而古今称之,不可解也。
梅堯臣《殿後書事和范純仁》
天子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合集15篇
- 巾帼标兵先进事迹材料集锦15篇
- 感恩父母讲话稿(集合15篇)
- 扭转治疗分享会
- 培训学校招生宣传
- 初级金融专业-《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名师预测卷1117
-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预测试卷325
-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曲轴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及需求规模预测报告
- 产业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磁悬浮轴承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投资前景分析(智研咨询)
- 二零二五年度家居定制销售购销合同(含设计服务)2篇
- 2025届山东省德州市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沪教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习题
- 两人退股协议书范文合伙人签字
- 2024版【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汽车喷漆劳务外包合同范本
- 微项目 探讨如何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甲醇-2025年高考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鲁科版)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 2024年重庆南开(融侨)中学中考三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财务管理学(第10版)课件 第1章 总论
- 《鼻咽癌的诊治》课件
- 16J914-1 公用建筑卫生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