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拿来主义》【课文分析】《拿来主义》是一篇典范的杂文,是关于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权威论述。杂文是文艺性的议论文。鲁迅杂文具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善于运用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学习本文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特点,还可以学习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以及议论文的多种论证方法。【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揣摩鲁迅杂文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2.了解杂文知识,理清文章思路,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3.理解本文先破后立的方法,领会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两个写作特色,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4.了解和领悟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理解与文化传承素养。【重点难点】1.揣摩鲁迅杂文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特点。2.学习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明确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着重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研学】1.预习任务本文主要写“拿来主义”,开篇为何先写“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等内容?2.写作技巧准备(1)议论文的常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2)驳论文写作模式树靶子——明确点出批评对象摆现象——列举错误现象表现挖根源——找出错误产生原因定性质——指出错误本质属性谈危害——阐述错误严重后果破立结构破立结构:是一种议论文驳论写作中的一种。指对敌论先加以批判驳斥,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表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先破后立。常言说:“不破不立,不塞不流。”“破”“立”是论证中难以避免的环节,只有“破”“立”得当,才能观点清晰,旗帜鲜明。(4)常用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又叫喻证法,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喻巧而理至”,具有形象性,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如《劝学》第三段用了十个比喻,说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比喻说理明白透彻,深入具体,使人信服。类比论证:指在考察两类事物某些相同或相似属性的基础上,推断出它们另外的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论辩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3.知识储备(1)走进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2)探寻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编入《且介亭杂文》。本文写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策略,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杂文,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智慧结晶。(3)关于“杂文”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是直接而迅速的反映社会事件,对“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抨击的文艺性论文。它介于“论说”和“文学”之间,论证有力,风格多样,不拘一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杂文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日常生活、文化动态及政治事件等的杂感、随笔都可以归入这类。有人说过“鲁迅的杂文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主要特点:(1)迅速反映现实生活(2)短小犀利(3)有幽默感(4)注重形象性(4)“且介亭”缘起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过程设计一、导入: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都必须适当地吸收借鉴她民族的文化,才能使自己的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如今,外来文化已经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我们,而在90年以前,人们对外来文化的认识怎样呢?我们一起走进《拿来主义》。
二、活动一:文本研习——体会鲁迅杂文特点(一)整体感知1.本篇是一篇议论性文章,本文的思路是?议论文常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本文思路:破立结构(二)文本探究——理解为什么要拿来1.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鲁迅着重批判了哪些主义?2.对这几种“主义”,作者是怎样形象化的议论的呢?(1)能做到吗?不去,不来?(2)闭关主义导致的结果是什么?3.解析第一段(1)读(别的且不说罢……),思考:这里是如何形象的说理的?(2)第一段还有哪句也体现了这种文化上的贫乏?(3)送去的只是学艺上的东西吗?真的像作者说的那样“别的且不说吧”,有没有说别的?4.研习关键词(1)在这里,鲁迅辨析了几个词语,他是这样写的: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2)“抛给”了什么?有何危害?——经济损失,精神颓靡(二)文本探究二——理解拿来主义1.理解“拿来主义”2.理解“怎样拿来”(1)在提出“拿来主义”后,作者为什么要提到“大宅子”?“对待“大宅子”,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作者对这些态度持什么态度?(可做表格)(2)讨论:“拿来主义”者是怎样对待文化遗产的?“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小结:一言以敝之,“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先占有后挑选吸取精华剔除糟粕(3)讨论,这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手法?明确:①比喻论证②对比论证补充对比:“送去主义”部分也是对比论证吗?有什么不同?3.研读结尾:讨论:如果最后一段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5)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小结:“拿来”之后要“创造”,建设民族新文化。“拿来主义”对于创新民族新文化的重大意义,即“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占有”、“挑选”,是为了推陈出新创造出新文艺。要推陈出新,就必须勇于批判继承。作者说:“没有拿来,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活动一:文本研习活动二:品味作品语言思考:鲁迅的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言幽默、犀利、讽刺,请浏览1~5段找出这样的语言,试作赏析。示例:“不知后事如何”【赏析】“后事”是盗卖文物,盗卖古代珍宝。以展览古董为名,行盗卖古董之事。鲁迅明知,却说“不知”,在调侃中暗示反动当局借展览之名,行盗卖之实。以此表达强烈的憎恨。明确:(示例)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2.活人代替了古董,这也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3.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是坏事,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4.否则太不“摩登”了。5.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小结: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犀利、幽默、讽刺。鲁迅的语言风格主要表现为杰出的幽默才能和卓越的讽刺艺术,他们使鲁迅的杂文机趣横生。小结:杂文特点与主题1.小组合作,归纳鲁迅杂文特点。明确:这就是鲁迅杂文最突出的特点,他总是能高度抽象概括出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然后把它情景化,故事化,漫画化,形象的议论出来。正是因为此,他的文章才那样深刻锐利,让我们警醒。据统计,从我们开始奉行鲁迅的“拿来主义”以来,中国共翻译了十万多册西方书籍,而西方翻译中国的书籍只有一千多本,两者相差100倍,这就是鲁迅杂文的价值。活动三:鉴赏论证艺术小组合作,总结本文的论证特点。明确:1.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2.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3.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4.举例论证(第1段)——送古董、画、梅博士
小结:文本主题小组合作,归纳课文主题。明确:本文中心思想不只是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这一个方面,包含四个:①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②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③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④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活动四:时事拓展探究讨论:结合下面的事例,谈一谈,读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你受到什么启发?(1)来自日本的访问学者庄严舜哉说,中国目前流行的日本动漫作品,很多在日本市场都是不出版、不播放的,因为其中充满了暴力、色情的成分;而真正好的作品在中国却看不到。(2)东芝笔记本电脑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在美国及西欧,该产品被招回,而在中国,仅提供了一两个补丁软件。明确:“拿来”是有选择性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慎重对待,否则后果严重。(1)尊重和热爱本民族以及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2)用自己的文化方式呈现文化,要创新;(3)"拿来"思想精髓,挖掘普世价值,并与世界接轨;(4)实行拿来主义,是要有气魄和胆识的。我们应以拿来主义的胸怀和科学精神改造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指日可待。课后作业:以“拿来主义之我见”为题写一段文字,要求使用比喻论证、类比论证手法,不少于600字。拓展阅读:鲁迅《论“旧形式的采用”》《捧与挖》《捧与挖》鲁迅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提出观点:“捧”和“挖”两种待人之法】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压不下时,则于是乎捧;以为抬之使高,餍之使足,便可以于己稍稍无害,得以安心。【解释段】凌厉的人们,自然也有谋利而捧的,如捧阔佬,捧戏子,捧总长之类;但一般粗人捧的“动机”,大概是不过想免害。即以所奉祀的神道而论,也大抵是凶恶的;观音菩萨倒还可爱,然而那是从印度输入的,并非我们的“国粹”。要而言之,凡有被捧者,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分析捧者的动机和被捧者的属性】既然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被捧后那结果便自然和捧者的希望适得其反了。不但能使不安,还能使他们很不安,因为“人心”本来不易餍(厌)足。然而人们至今没有悟,还以捧为苟安之一道。【紧承上文分析“捧”的危害,指出至今有人还大行“捧”之道,认为可以“苟安之一道”,可见捧者之愚。助长贪欲,反受其害】记得有一部讲笑话的书说,当一个知县的寿辰,因为他是子年生,属鼠的,属员们便集资铸了一个金老鼠去做贺礼。知县收受之后,另寻了机会对大众说到:明年又恰巧是贱内的整寿;她比我小一岁,是属牛的。(此前为叙事,直陈其事,简明扼要,叙其大意,不作更多描写铺陈,值得借鉴)其实,如果大家先不送金老鼠,他决不敢想金牛。一送开手,怕他的姨太太也会属象。象不在十二生肖之内,但知县当然别有我们所莫测高深的妙法在。(分析中知县之贪婪之嘴脸,形象可见)(分析事例,就事论事,切中要害,不作无用之论,更无闲言旁语)【此段重在分析“捧”的危害。助长贪欲,反受其害】民元革命时候,S城来了一个都督。他虽然也出身绿林大学,但还算顾大局,听舆论的,可是自绅士以至于庶民,又用了祖传的捧法群起而攻之了。(此前为以叙为主,兼有议论,叙事简洁,紧接就是分析)这个拜会,那个恭维,今天送衣料,明天送翅席,捧得他连自己也忘其所以,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此例与上例不同,仅就叙事角度分析,上一事例叙事详细一些,此事例却极其简洁,三言二语重在议论,从选择事例的角度看,前事例为官场贪婪之人,此事例为“算顾大局”,但几经“捧”法,也“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可见“捧”危害之大。)(举例指出危害)(腐蚀人格,使之蜕化变质)最奇怪的是北几道的河道,竟捧得河身比屋顶高得多了。(此一句为叙事,直陈其事,一语即概括,不作无用之赘述)当初自然是防其溃决,所以壅上一点土;殊不知愈壅愈高,一旦溃决,那祸害就更大。于是就“抢堤”咧,“严防决堤”咧,花色繁多,大家吃苦。(用因果分析法,追根溯源,探其原因,揭示其后果危害之大)如果当初见河水泛滥,不去增堤,却去挖底,我以为决不至于这样。(用假设分析法,回归事件的本来面目,不说危害,危害自现。同时也指出另一途径“挖”,于无意中点出“挖”)【三个事例从人到事,从贪官到“还算顾大局”之人,从贪得无厌到逐渐变得贪得无厌,从为“免害”到招致祸害,从助长贪欲到腐蚀人格再到毁灭性后果,层层推进,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恶性循环,造成毁灭性后果)】有贪图金牛者,不但金老鼠,便是死老鼠也不给。(紧扣上文,采用递减的形式,表达递进的意思,观点鲜明)那么,此辈也就连生日都未必做了。单是省却拜寿,已经是一件大快事。(指出面对贪者的方法就是不“送”即不“捧”,不助其贪欲,与自己“已经是一件大快事”)【此段提出不“捧”,不说“挖”,为下文的议论留下空间】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之道却在于挖。(用对称的句式,说出相对的观点:“捧”是自讨苦吃之法,“挖”是“自求多福”之道,言简意赅,文章至此作者惜墨如金了)其实,劳力之量是差不多的,但从惰性太多的人们看来,却以为还是捧省力。(分析“挖”和“捧”一样费力,但结果大不相同,从人的本性出发分析“捧”的根源在于人的“惰性太多”,水到渠成的亮出观点“挖”。)【本文题为“捧与挖”,在行文以过程中主要着笔于“捧”,不厌其烦论述,举例简洁,分析透彻。着眼其危害,让人对于“捧”有种清晰的认识。用笔不求平均,繁简得当。】一九二五年十二月十日(选在《鲁迅全集•华盖集》)
资料链接:1.王培元编选,《鲁迅杂文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2.
姚春树、袁勇麟著《20世纪中国杂文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拿来主义》学情分析能走进去,能走出来,鲁迅的杂文也就懂了。我经常跟学生如是说。《拿来主义》的教学,应把握杂文的特点,从其特点出发去解读、鉴赏。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领悟杂文立意的“大”与“小”——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艺术构思的“虚”(讲道理)与“实”(举实例)——以虚说实,以实带虚;语言运用的“庄”与“谐”——庄而能谐,庄谐并用。把“拿来”称之为“主义”,体现出鲁迅先生寓庄于谐的语言特色,鲜明形象的语言风格。从题目所表达的旨意看,拿来主义虽是个名词,但却具有动词的性质,隐含着一个很鲜明的判断,即实行拿来主义。题目读到这份上,也就读出了文章的主旨。议论文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具有针对性,这就要引导学生思考“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提出来的,必然激起学生的探求欲,此时趁热打铁,速读课文,学生很自然地能找到闭关主义、送去主义。至此可以完成题目的板书:“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既而进一步探讨怎样“拿来”,“拿来”的意义,转入对课文的研读,不用细讲,文章的思路就已经非常清晰了。是否因为本文是杂文,就意味着它不符合议论文的常规思路了?也许思路要比一般议论文复杂,但简化起来,应该还是符合一般议论文的程式的。刚才我们说第二段和第五段都提到“拿来”或“拿来主义”,它们还是有所区别的,而这区别是由前面的具体内容决定的。由此看来,本文的思路是可以简化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般议论文的格式的。有了这种简化,本文的思路一目了然,不仅便于学生阅读,也便于学生模仿写作。
由于过去对《拿来主义》一文思路缺乏“简化”的眼光,而把问题弄得非常复杂起来,表现复杂而深刻的思想,特别能够显示它的强大生命力,显示鲁迅的艺术创造性。《拿来主义》效果分析本文以小见大,就近取譬,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的比喻来阐明一个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对于批判继承这样的重大问题,如果摆开阵势铺开来谈,在千把字的杂文中几乎是不可能谈好的。作者通过比喻来谈,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使读者一读就懂,为之折服。
在本文中,不仅整个比喻(“大宅子”)是贴切的,而且每一局部的比喻也是贴切的。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来比作文化遗产中的三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都十分不贴切,丝丝入扣。
本文运用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衬,使文章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标题是“拿来主义”,但一开头却提出“闭关主义”,接着大谈“送去主义”,好像是绕了弯子。实际上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在历数“送去主义”的不足取之后,再提出“拿来主义”,就显得顺理成章,很有气势。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批判就成了阐述“拿来主义”的铺垫。而且,“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是“拿来主义”的对立面,正好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对照。《拿来主义》课文分析《拿来主义》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杂文,是关于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权威论述。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属于议论文范畴。鲁迅的杂文具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并且善于运用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所以学习本文不仅可以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特点,而且可以学习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以及议论文的多种论证方法.《拿来主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通过嬉笑怒骂、妙趣横生的语言形式,表现一种抨击时政、挑战强权的思想,一种论析文化、洞悉历史的胆识的杂文。这篇文章,一是针对国民政府崇洋媚外,出卖民族文化遗产的投降主义,二是针对革命文艺阵线内部的两种错误倾向,即割断历史,全盘否定的“左”倾错误和拜倒在洋人脚下,主张全盘吸收的右倾错误。作品思想深刻,见解独特,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让人不能不对鲁迅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语言艺术叹为观止。《拿来主义》评测练习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5,选出与"他占有,挑选"这句话的意思相近的一句()(2分)
A,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B,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C,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D,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最准确的一组词语是()(2分)
A,摔抛送B,抛摔送
C,抛送摔D,送抛摔
17,对"其余的是"和"各自走散为是"中两个"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个"是"不一样,前者起强调作用,后者是"正确"的意思.
B,两个"是"不一样,前者有分类作用,后者表示跟"非"相对的意思.
C,两个"是"不一样,前者表示存在的意思,后者却表示一个判断.
D,两个"是"不一样,前者含有"凡是"的意思,后者表示"适合"的意思.
18,第一段文字中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2分)
A,对比法B,例证法C,喻证法D,引证法
19,第二段文字,如果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5分)《拿来主义》教学反思《拿来主义》是一片关于继承文化遗产问题的杂文。由于文章多用隐晦曲折的笔法,时代和语言的隔膜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为让学生确确实实进入文本,理解文本,避免理论式的空洞说教.上这堂课我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无论是学生还是我自己都收获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项目履约担保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木材行业物流配送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牧场直供牛奶采购与销售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家政服务派遣与雇主权益保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床上用品产品研发与专利保护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与保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租赁权管理合同
- 2025版新材料研发企业新增股东协议书样本3篇
- 2025年度住宅小区智能车位代理销售及监控系统合同4篇
- 2025年度物流企业司机劳务外包管理协议范本
- 平安产险陕西省地方财政生猪价格保险条款
- 铜矿成矿作用与地质环境分析
- 30题纪检监察位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询价函模板(非常详尽)
- 《AI营销画布:数字化营销的落地与实战》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章制度
- 一个28岁的漂亮小媳妇在某公司打工-被老板看上之后
- 乘务培训4有限时间水上迫降
- 2023年低年级写话教学评语方法(五篇)
- DB22T 1655-2012结直肠外科术前肠道准备技术要求
- GB/T 16474-2011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表示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