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山东师范大学课件_第1页
第四节-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山东师范大学课件_第2页
第四节-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山东师范大学课件_第3页
第四节-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山东师范大学课件_第4页
第四节-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山东师范大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

(一)一贫如洗的国土上创造的“汉江奇迹”

韩国(全称大韩民国)建国于1948年8月。在整个20世纪前半期,朝鲜半岛遭受了多重灾难:先是20世纪初沦为日本殖民地,遭受殖民统治长达半个世纪;1945年光复之后,苏军和美军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北部和南部(以38‘N线为界)。随之而来的冷战格局使拥有几千年共同历史的单一民族国家一分为二。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把朝鲜半岛几乎夷为平地。在此后的几十年期间,朝鲜半岛一直是东西方冷战和后冷战的前沿。

1.一贫如洗的经济基础朝鲜半岛的矿产资源分布极为不均衡,发展近代工业所需的煤炭、铁矿石、森林等资源大多数集中于北半部,半岛南部只有高岭土、石灰石等少数非金属矿物资源。因此,殖民地时期建立的工业绝大多数分布在北部,形成“北工南农”、“北重南轻”的产业格局,南部90%的人口从事农业。1948年的南北分裂,切断了建立在互补性基础上的经济联系。由于失去了北部的电力供应等,1948年南部的工业产值仅为殖民地时期的20%,经济陷入瘫痪状态。在朝鲜战争中,韩国近50%的工矿、电力和交通设施遭到破坏,处于“绝对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

2.政府主导下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

1961年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新政府把“现代化”和“脱贫”作为国家建设目标,决定走一条由国家引导和组织市场经济的“政府主导型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961年开始的第一次经济发展五年计划明确提出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重点发展以出口为目的的纺织、服装、制鞋、胶合板、杂货等可以充分利用廉价劳动力的工业部门。在资源贫乏、劳动力过剩、资本不足、技术落后、国内市场狭小的韩国实施进口替代型工业化,既无法缓解就业力,也无法解决慢性的国际收支赤字,产业也难以享受规模效益。当时的韩国拥有的惟一比较优势,就是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3.重化学工业化——从进口替代到出口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的出口产品仍以纺织、家用电器、船舶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终极产品的出口增长诱发对原材料、中间产品等基础投入品的进口,导致贸易连年赤字。繁荣的出口部门并未能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经济的二元化现象严重,加工贸易型工业化战略开始暴露出弊端。同时,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品领域的比较优势也难以继续维持,在发达国家又遇到贸易保护壁垒,发展重化学工业并尽快确立国际竞争力已势在必行。于是,韩国在从1972年开始实施的第三次、四次五年计划中,大力推动重化学工业化。1973年“重化学工业化宣言”中指定的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机械和造船、电子等六大战略性部门得到了政府关税保护和低息融资等培育支持。

4.稳定增长结构的确立韩国自1982年起实施的五年计划称之为“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意味着修正过去的“增长第一主义”发展战略,开始注重持续稳定增长和推行西方的“福利社会”目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韩国面临了新的挑战。国内工资水平迅速上升,韩元升值,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在国际市场上遇到来自中国、东南亚等后发同家的竞争压力,这些原因导致韩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减退,制造业发展受阻,经济增长和出口速度放慢。韩国开始进入由出口主导向内需主导的转变阶段,把行政改革、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改革作为主要实施内容。

1995年,韩国GNP达4517亿美元,排名世界第11位,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到1996年,韩国加入“发达国家俱乐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为该组织第29个成员国。就在韩国全面步入国际化、自由化阶段之际,突然遇到1997年席卷亚洲广大地区的金融危机。

(二)经济特征与经济危机

1.投入拉动下的经济增长

韩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迅速的工业化,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来实现,从而有别于以渐进地改进生产性(投入产出比)为主的欧美模式。据OECD的分析,1970—1995年的25年资本投入的增长率,美国为2.3%,日本为5.7%,而韩国则高达12.4%。

2.政府主导、财阀唱主角的经济结构

政府对市场经济的主导,主要是通过两种手段进行:一是制定经济发展中长期计划和经济政策,二是建立由政府控制的金融体系,通过配置资金来引导经济走向。政府对经济的介入,在国力薄弱、民间力量尚不成熟的初期阶段是有必要和有效的,然而过度的干预难免会扭曲市场秩序,阻碍资源的合理配置。韩国经济中政府、金融、企业三者之间不正常的关系,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3.辅助产业的对外依赖韩国的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在一些产业领域已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生产、出口大国。重化学工业的中心也从20世纪7()年代的钢铁、石油化工、造船等大规模装置型产业向汽车、机械、录像机、半导体、计算机、通讯设备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但总体上看,韩国的竞争优势产业主要集中于对于价格极为敏感的标准化产品领域,除半导体以外大多数产业的竞争优势源泉为低价格(基于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最大限度地追求规模经济),技术多为消化和改良的技术,尚未真正进入由创新推动的差别化竞争阶段。韩国竞争优势产业所需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模具、精密加工零部件、特殊材料仍依赖进口。据统计,主要尖端产品成品中,作为技术使用费、核心部件费以及材料费等向外国支付的费用,汽车为30%,DRAM(随机存储器)为35%,有的产品甚至高达50%—70%。

(三)主要竞争优势产业的发展与分布

1.钢铁工业

1970年成立的浦项钢铁联合企业,标志着韩国的现代化钢铁工业正式起步。此后,钢铁工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1981年产量突破1000*104t。钢铁生产能力从100*104t扩大到1500*104t仅用了10年时间,这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史上实属奇迹,连以发展最快而著称于世的日本,也是用34年时间才完成这一飞跃。韩国钢铁工业几乎同步完成了进口替代和对外出口。1999年,粗钢产量达4100*104t,居世界第六位。资源贫乏的韩国发展钢铁工业所需的矿产资源全部依赖进口。为降低运输成本,钢铁工业布局在便于进口原、燃料的沿海港口附近,东南沿海濒临迎日湾的浦项和光阳湾的光阳是韩国最主要的钢铁生产基地。2.造船工业国家重点支持的出口战略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国造船工业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世界造船格局,直接威胁着自70年代以来遥居世界榜首的日本。造船竣工量在1980年仅为52万载重吨,而到2000年创1222万载重吨(占世界40%),首次超过自1956年以来稳居世界第一位的日本,同年所接受订单和进行中的工程量也同时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造船国。

韩国的造船厂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这里良港密布,水深且潮差小,又是钢铁和机械工业等辅助产业的集聚地,人口稠密,故极适宜发展造船业。大型造船厂集中于蔚山的米浦和巨济、釜山影岛等地,中小型造船厂分布在忠武、丽水等南海岸。目前,现代重工、大宇重工、三星重工和汉拿重工(1997年金融危机中一度濒临破产,后因所接受订单增加而在恢复之中)等大公司控制着韩国造船工业

3.汽车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是韩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从事汽车及其关联产业的从业人员达220万人,约占全部从业人员的8%,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10%。1999年韩国生产汽车284万辆,出口汽车150万辆,分别居世界第五位和第八位。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起,韩国仅用30多年时间完成了先进工业国用100年时间实现的发展。汽车工业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技术上的差距。韩国的汽车工业在平均国产化率、燃费、排气对策、涂装、组装方面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而在设计技术、生产自动化技术、机械加工技术、电子化部件等领域尚有一定差距,新技术开发能力也有不足,成为其汽车工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障碍。汽车工业主要分布在蔚山、釜山、光州、仁川、始兴等地。

4.电子电气工业

韩国最为重要的工业部门。如果说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是金融危机中受打击最大并加重金融危机的主要部门,电子工业则是韩国得以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的主力部门。自20世纪50年代起,从进口替代型家电生产开始。此后,需要劳动力较多的加工组装型家电制造业迅速发展并成为出口主力产品。从20世纪80年代起,致力于发展电子计算机、移动电话等等信息通讯设备制造业和半导体、集成电路、LCD(液晶显示器)等能动部件制造业,并开始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领域与发达国家竞争。如今,韩国在DRAM、LCD等技术革新日新月异、产品生产周期短、设备投资额巨大的通用部件领域,无论品质还是价格都已建立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四)首都圈一极化的国土构造

1、高密度的城市国家

韩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在总面积只有9.9X104km2的国土上,生活着4797.7万人口(1999年),人口密度达481/km’,若排除城市国家和人口100万以下国家,韩国的人口密度居世界第三位。若考虑其国土的2/3为山地,不难想像实际人口居住之稠密程度。战后的工业化伴有急剧的城市化过程,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率从1960年的39.1%上升到1999年的87.6%。目前全国共有277个城市,其中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有汉城、釜山、大丘、仁川、光州、大田、蔚山等7个,这些城市吸引了全国近一半人口。

2.首都圈一极集中韩国有句俗话:“马送济州岛,人送汉城”,充分体现了韩国社会中的所谓中央指向传统。加上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中央政府所发挥的权威作用和政企一体化的特殊背景,还有追求集聚效应的经济规律等,这些因素都促使韩国形成人口和经济向汉城及其周围高度集中的国土构造。首都汉城特别市在20世纪80年代末成为人口超过1000万的世界特大城市,目前全国近1/4的人口生活在汉城。邻近汉城的仁川(汉城的门户)广域市和京畿道的人口增长速度一直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半径在60-70km的首都圈吸引了全国45.9%的人口。可以说,在过去40年来所增加的2200多万人口的3/4流人了首都圈。经济中枢管理职能向首都圈集中的现象更为突出,政府投资机构的80%、百家大企业总部的95%集中于首都圈(参看表6.2.5)。

3.工业地域结构随着工业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工业地域结构发生了相应变化。战后工业首先向汉城、仁川等原有工业中心集中;从20世纪70年代起,东南沿海地带迅速崛起。如今,西北部首都圈工业区和东南部沿海工业地带内集中了韩国大部分工业,构成韩国工业的南北两极。

第三节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一、印度二、东南亚三、中亚四、西亚

一、印度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与巴基斯坦毗连,北与中.国、尼泊尔、不丹为邻,东北与孟加拉、缅甸相接壤,南部伸向印度洋,隔保克海峡同斯里兰卡相望。国土面积约297*104km2,居世界第七位;人口10.9亿人(2001年中数),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一)发展中的大国印度是一个文明古国,与中国同为古代东方文化的发源地,对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古印度的文学艺术举世闻名,如公元前后印度出现的两部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浩繁的文学与历史巨著,其篇幅远远超过《荷马史诗》;中古时期的民间文学作品《五卷书》、《嘉言集》和《佛本生经》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国;在造型艺术和建筑方面,印度也有许多杰作;印度还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目前至少有7种宗教,其中属世界十大宗教的佛教、印度教、耆那教、锡克教均起源于印度。

从经济方面看,印度在近代沦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独立以后,印度选择厂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道路。其基本特征是:①以建立和发展民主社会主义社会为目标,在各项经济政策和措施的选择与使用上较多地借用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具体做法。②采用渐进主义和议会式的方式推行各项经济方针和政策。③推行混合经济模式,包括建立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并行的所有制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实行宽严结合的利用外资政策和进口替代为主的对外贸易政策凹。

印度总体来看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家,其主要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增长率较高

1990—1999年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6.1%,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2.5%),居世界第12位。

(2)人均收入水平低

1999年的人均GNP只有450美元,属低收入国家。

(3)二元结构明显

在国民经济中,原子能、航天、计算机等尖端丁业达到了世界较先进水平,农业却仍占较大比重,农业部门集中了全部劳动力的64%,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大于工业;几十座现代化城市与广大原始落后的农村并存;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十分悬殊,富裕和发达程度总体上从西南到东北呈递减的态势。

(4)生活质量较低

1999年,成年男性和女性的识字率分别为68%和44%;199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8.3%,而这一指标中国为3.6%,日本为0.5%;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只有16%的人口能够获得卫生设施,城市中也只有46%的人口能够获得环卫设施的服务。

(5)贫困和社会不公平现象十分严重

1999—2000年度,贫困线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26.1%;1997年,最富有的20%人口的收入水平是最贫穷的20%人口的5.7倍,基尼系数为37.8。

(二)经济发展条件

从自然、人口、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看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1.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印度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具体情况是:印度经济发展条件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1)地形

低缓平坦,平原和低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3%,山地只占25%,其余为海拔不足1000m的高原和丘陵。中部的印度河—恒河平原,幅员3000k㎡,是两条大河的冲积平原,冲积层厚度普遍达1300m以上。南部的德干高原,总面积200*104km2,海拔一般在300-900m,久经侵蚀,丘低坡缓,便于耕作。沿海约有40*104km2的冲积平原。

(2)土壤

以冲积土和热带黑土为主,前者广泛分布于印度河—恒河平原和沿海冲积平原,总面积达77*104km2;后者以玄武岩为母质,富含矿物质,集中分布在德干高原,面积达52*104km2,因适宜植棉,故有“棉花黑土”之称。此外,印度还有红壤、森林土、荒漠土等土壤分布。

(3)气候

大部分地区屑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十分充足,年平均气温在24-27℃,全国3/4以上地区极端低温在0℃以上;降水充沛,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为1170mm,其中年降水量1250mm的多雨区和750—1250mm的湿润区占1/4,少于750mm的干燥区仅占8%。但降水很不稳定,季节分配不均,易发生洪涝、干旱灾害。

(4)水文

在气候的制约下,河流水量丰富,但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恒河的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相差50多倍,印度河相差达百倍。

(5)矿产资源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层古老,蕴藏着许多矿产资源,最重要的有煤、铁、锰、云母、铝土、铀、钍和稀土矿,其中云母储量居世界首位,其他几种也居世界前列,除自给外有的还可大量出口。但也有相当多的矿藏储量较少,不能自给,需要进口。目前基本上全依赖进口的矿产品有锅、锑、镍、钼、钴、钒、铂等,大部分依赖进口的有石油、铜、铅、锌、钨、石棉和磷灰岩等。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在以焦达讷格布尔高原为中心的半岛东北部和以克里希纳河上游地区为中心的半岛南部,另外孟买高地、上阿萨姆、孟买、克里希纳一戈达瓦里和高韦里盆地的石油资源也很重要。2.人口劳动力条件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人口问题突出。1950—2001年,人口增加了近2倍,年均增长21‰,是世界上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人口增长过快是印度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和贫困人口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口密度高,且分布不均衡。2001年,全国平均每平方千米314人,北部的孟加拉湾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南部的一些沿海地区人口比较稠密,其中孟加拉湾三角洲平原地区每平方千米在1000人以上。全国共有几百个民族和部族,其中印度斯坦族人口最多,国语为印地语,与英语同为官方语言。印度人口年龄结构属成年型,15岁以下、15—65岁和65岁以上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35%、60%和5%,因此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劳动力素质分化明显,一方面拥有掌握尖端技术的高素质劳动力,另一方面又存在大量的文盲。

3.政治经济条件在政治上,印度实行议会制民主共和制,为使政府行政规范,坚持依法治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近几年虽连续进行了几次大选,但政局基本稳定。在国家机关中长期实行公务员制度,培养了一大批掌握有关法规并善于理政的国家公务员。但是,由于脱胎于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加之宗教和人口等因素的影响,印度的政治制度也存在着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一面。

4.科技条件独立后印度各届政府都十分重视科技发展,不仅在各高校设立各类科研机构,中央和各邦政府也建有各种研究所和实验室,各大企业亦设有研究与开发机构,比较著名的科研机构就达1200多家。目前,印度的原子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电子技术和海洋工程等高技术在世界均居重要地位,但是一些传统产业的生产技术则比较落后,是束缚其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5.社会文化条件独立以来,印度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目前全国共有综合性大学200多所,各类高等学院6000余所,其中研究型学院2000多所,为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熟练劳动力和科技人员。由于英语在教学、官方及社会交流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印度尽快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创造了良好条件。印度居民普遍信教,其中印度教徒占83%,伊斯兰教占11%,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影响深刻。印度至今仍保存着森严的种姓制度,估计全国共有3000个种姓和30000个亚种姓。多年来,印度在种族、民族、语言、宗教、种姓等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尖锐复杂的矛盾,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工农业发展及其问题

独立以来,印度的工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1998—1999年度与独立初期相比,粮食产量由5000*l04t增加到了20300*104t;牛奶产量由l700*104t增加到了7470*104t,成为世界最大的产奶国;煤炭产量由3230*104t增加到了3l898*104t,居世界第三位;成品钢产量由104*104t增加到了2340*104t,增加了21倍;各类汽车产量由1.65万辆增加到了71.11万辆,增加了42倍。但是,由于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文化等条件的限制,印度的I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问题。

1.工业独立以前,工业已有一定基础,以棉纺、麻纺等轻纺工业为主体,主要分布在孟买、加尔各答等沿海城市。独立后,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1950—1965年,工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8%,1966—1989年为5%,1990—1999年为6.7%,重工业比重上升至50%以上。目前,已经建立了拥有40多个工业部门的工业体系,其中机械、纺织、化工、能源、钢铁等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工业布局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1)机械工业

为独立以后发展最快的部门,其增加值在制造业中居首位,已经能生产各类机械设备,包括汽车、拖拉机、船舶和原子能、航空航天装苎以及轻、重武器等,机械产品的自给率已达90%以上,并成为最重要的出L1产品产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纺织机械、汽车零配件与拖拉机工业发展十分m速,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机械工业主要分布在孟买、加尔各答和班加罗尔三大中心,此外,兰契的重型机械、维沙卡帕特南的造船和恰内(原马德拉斯)的汽车制造等也占有突出地位。

(2)纺织工业

印度的工业化是从纺织工业开始的,因此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一直是重要的工业部门,独立初期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4%,独立以占比重不断下降,目前已低于10%。但从总体规模来看,棉纺织和麻纺织仍分别居世界第二位和第一位,占印度出口总额的30%。棉纺织主要分布在以德干高原为主体的棉花产区,特别是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两市;麻纺织集中分布在加尔各答附近南北长约90km的胡格利河两岸的黄麻产区。(3)化学工业为独立后发展十分迅速的工业部门,近几年来其增长速度是亚洲的2倍,世界的5倍。现已成为印度仅次于机械和纺织服装的第三大工业部门,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2。5%,占制造业产值的16.2%;其出口额占印度出口总额的13%。目前重点发展炼油、石油化学、化学、化肥和医药等部门。由于国内石油产品需求量的迅速增长,炼油公司正在大幅度扩大生产能力,许多私营公司也纷纷进入这一行业,一些大的石油化工公司如信赖公司和印度石化公司也在修建炼油厂。石油化学工业和有机化学工业是化学工业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印度化学工业投资的很大一部分都投入这两个部门。化肥工业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化肥生产国,1999年产量达l393*104t,目前正在国外石油、天然气产区建立氮肥厂,待其投产后,氮肥可实现自给。医药工业主要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迅速成长起来的部门,1995年人世后,许多大的医药公司竞相与国外大的医药公司联合生产与开发新药,实力明显增强。印度化学工业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占34%)、古吉拉特邦(占26%)和安得拉邦(占7%)

(4)能源工业能源短缺一直是印度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能源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印度煤炭资源比较丰富,总储量为204.7*104t,可采储量69.9*104t。煤炭是印度的主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占57%,燃煤发电在总发电量中占58.8%。煤炭资源归国家所有,现有两大国营煤炭公司从事煤炭的生产和经营,一是印度煤炭公司,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90%;二是辛格雷尼煤矿公司,产量占7%。煤炭工业主要分布在比哈尔、中央和西孟加拉3邦,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石油在能源消费中占30%。印度石油的储量和产量一直很小,直到70年代大力勘探海上石油,并在孟买沿海和东部高地地区开发几个油田,情况才有所好转。1995年产量达到最高峰,为3462*104t,之后开始下降,1999年产量为3256*104t,远不能满足国内需要,而且生产能力已达开采极限,维持现有产量已非常困难。电力工业中以火电为主,水电只占26%。火电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产煤区,尤其是达莫德尔河谷地,水电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各邦。另外在孟买、德里、艾哈迈达巴德、恰内等地建有6座核电站。

(5)钢铁工业印度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十分优越,铁矿、锰矿和铬矿储量大,质量好,且相互毗邻,距煤产区较近。印度钢铁工业发端于20世纪初,但直至50年代中期以后才得到迅速发展,在1991年经济改革之前,钢铁工业一直是公营经济重点发展部门,1950—1960年和1960—1970年钢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均为8%,1970—1980年降为5.7%,1980—1990年回升至6.4%。新经济政策实施以后,私营部门得到厂迅速发展,其钢铁产量由1991—1992年度的740x104t增加到1999—2000年度的1462x104t,所占比重由51.4%上升至55.22%。目前,印度是世界第卜大钢铁生产国,印度钢铁局(SteelAuthorityoflndiaLtd,SAIL)是印度最大的钢铁企业,在世界上排名第1l位,由位于比莱、波卡罗、杜尔加布尔、劳尔克拉和伯恩布尔五大钢铁厂组成,在杜尔加布尔、塞勒姆、钱德拉布尔、珀德拉沃蒂还有合金钢厂和铁合金厂。焦达讷格布尔高原及北侧的达莫德尔河谷地是印度钢铁工业的主要分布区。

2.农业印度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1999年有耕地面积16175*104hm2,占亚洲耕地总面积的32.7%,居亚洲各国之首;人均占有耕地0.16hm2,约为中国的2倍。且水、热、土条件匹配较好,发展农业的条件十分优越,为其成为农业大国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印度农业生产的总规模仅决于中、美两国,居世界第三位。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业的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1)发展模式独立之前,印度农业长期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粮食问题十分突出。

独立后,为解决粮食问题,印度政府采取了土地改革、“绿色革命”、“白色革命”、“蓝色革命”和支持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等一系列措施,使农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粮食基本上实现了自给有余,茶叶、糖、香料和水产品等的出口量有了大幅度提高。通过土地改革,削弱了封建大地主的势力,将地权分散到中小地主阶级手中,资本主义农场逐渐兴起。

(2)部门结构

印度农业以种植业占绝对优势,在种植业中又以粮食作物为主。在1988—1989年度,农村居民总收人的92%来自农业(包括畜牧业),4%来自林业,1.3%来自渔业;在种植业的总产值中,粮食占48.3%,油料占12.7%,蔬菜和水果占10.4%,棉花占3.8%,烟草占0.5%。1990年,在总播种面积中,谷物占59%,大豆占13.1%,油料作物占10.6%,棉花占5.l%,甘蔗占1.7%。稻谷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在世界卜居第二位,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小麦为印度另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30%,在世界上亦居第二位。在畜牧业中,养牛业最为重要,印度是世界上养牛最多的国家。

(3)农业地域类型由于各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不同,印度的农业亦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具体可分为四大农业区:一、东北部稻谷、黄麻、茶叶区

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地形平坦,气候湿热,是全国最重要的稻谷产区,稻谷产量约占全国的80%。黄麻和茶叶为主要的经济作物,其中黄麻产量占全国的98%,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恒河下游的低洼平原上,与东侧的孟加拉国共同组成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黄麻产区;茶叶产量占全国的80%,主要分布在阿萨姆邦湿润多雨的丘陵地带。

二、西北部小麦、杂豆、油菜区

由印度河平原和恒河中、上游平原及周围山地组成,气候自东向西由湿润转为干燥,灌溉条件较好,灌溉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以小麦和杂豆为优势作物,其中小麦的产量占全国的90%。油菜、芝麻和甘蔗为主要的经济作物,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0%、75%和50%。三、半岛杂粮、棉花、花生区

大部分位于德干熔岩高原上,除东南部属湿润气候外,一般为半湿润至干燥气候。粟类、豆类等杂粮占绝对优势。棉花、花生、烟草为主要的经济作物,其中棉花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集中分布在德干高原上;花生和烟草均占全国的80%以上。四、西南稻谷、热带作物区位于西高止山南段及沿海冲积平原,气候湿热,是国内惟一的热带雨林区.粮食作物以稻谷占优势,山区杂粮较多。

3.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独立以来,印度的工农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短缺

印度一直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虽然独立以后能源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仍不能满足国内需要。印度能源消费正在以每年6%-7%的速度增长,而世界的平均水平为1.5%—2%。能源产量的增加远远落后于需求的增长。1999年,印度的人均能源消费为479kg石油当量,只及世界平均值的28%,接近中国的一半。印度国内原油需求的70%需要靠进口,2000年的石油进口费用高达160亿美元,石油进口已成为印度政府的一大财政负担。

(2)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长期以来,印度实行的是政府资本投入型的重化工业化战略,政府将有限的资金主要投人到能源、原材料工业部门,因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成为工农业发展的瓶颈。以交通运输设施为例,195l一1995年公路总长度增加了7倍,而所承担的货运量与客运量分别增加了67倍和65倍,汽车拥有量增加了92倍;铁路从建成至今从未进行过全面彻底的改造,同时,印度铁路一直没有实行统一的标准,在全国路网中,标准轨铁路长达4700km,宽轨铁路11928km,其余为窄轨,这又加大了更新改造的难度;全国共有150座港口,目前正超负荷运转,其吞吐量与处理能力的比值为1:1.47。

(3)资金和技术对国外的依赖性较强资金短缺与技术落后是印度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共同之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特别是1991年经济改革之后,印度积极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这一方面使印度建立起了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但另一方面也使印度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依赖外国资金和技术的基础之上。1991—1996年,印度共批准外国投资项目金额约300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约63.7亿美元,涉及通讯、电力、服务业、化工运输、石油、冶金、食品加工和饭店旅游等领域。截至2001年底,印度的外债总额达1004亿美元。虽然印度也向外输出—般性工业技术,但如煤炭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电子等先进技术仍依赖于国外。

(四)信息技术(IT产业)的发展及分布印度IT产业起步较早,20世纪50年代末即安装使用了第一代计算机,60年代又开始研制IBM计算机,80年代计算机已在金融、商务、运输、信息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从80年代中期开始,印度的丌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其发展速度举世罕见。

在IT产业中,软件业的地位十分突出。1987—1988年度至2000—2001年度,计算机软件业的产值由1500万美元增加到了8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63%;出[]额由5410万美元增加到51亿美元,年平均增长42%,占印度出口总额的14%,占领了全球软件市场20%的份额,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出口软件主要有咨询(占26.2%)、专业服务(占48.4%)、产品(占16.7%)和数据处理(占12.2%)等四种,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等9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占62%,欧洲占23.5%,日本占4%。印度政府计划到2008年实现软件产值870亿美元、出口500亿美元的目标。印度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为IT产业大国,其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1)政府的大力扶持

印度政府高度重视IT产业的发展,1984年拉迪夫•甘地总理提出“用电子革命把印度带人21世纪”。为此,印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汀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税收、贷款、投资等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并先后建立了10个科学园区,推动IT产业的规模化发展。(2)国际市场的推动

20世纪8()年代中期以来,全世界对软件工程师、电气工程技术和各种软件的需求急剧增长,为印度IT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同时也为印度的科技人才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国硅谷2000家企业的40%由印度人领导,在硅谷工作的印度裔美国人多达30万人,这些人成为印度IT产业发展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的重要来源。(3)拥有质优价廉的专业人才印度拥有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够操英语的科技人才库,而且印度的科技人才素质高、成本低。印度的软件研究与开发和编程人员的工资仅分别相当于美、英等国的1/6和1/8,这促使西方国家IT业投资转向印度,从而促进印度盯产业的迅速发展。(4)IT企业的优质管理印度的n企业非常重视质量控制标准和培养自主开发能力,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注意自主开发并创立自己的软件包和各种服务,以占领迅速扩大的国际外包软件服务市场,包括“远程维修”市场。

印度IT产业主要分布在印度的西部和南部一些城市,如班加罗尔、海得拉巴、恰内、孟买、浦那、艾哈迈达巴德等。其中以班加罗尔和海得拉巴最为重要。班加罗尔位于印度南部,是卡纳塔克邦首府,气候宜人,科技基础比较好。二.东南亚

东南亚,指亚洲的东南部地区,由中南半岛及其南端的马来半岛以及马来群岛组成,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和东帝汶等11个国家,总面积448*104km2,约占亚洲的1/10以上。

(一)自然环境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是联系两大洲的“桥梁”和连接两大洋的纽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近代以来发展成为世界海空运输的枢纽。其南侧的马六甲海峡,全长1185km,最窄处宽37km,主航道水深25—151m,可供26万吨级船舶满载通过,是沟通两大洋的咽喉,扼守东西方交通要冲。目前,每年航经马六甲海峡的各类船舶多达10万艘,其中18万吨级以上的巨轮近2000艘,使之成为同英吉利海峡并列的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海洋运输船舶迅速走向大型化,涌现出一批载重28万吨级以上的巨型船舶,满载时已无法通过马六甲海峡,因此龙目海峡成为替代马六甲海峡的新兴国际深水航线。龙目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中部的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长60km,最窄处宽11km,主航道水深均在160m以上,可以满足各类大型船舶对水深条件的要求。

(二)人口近代以来,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1850—1998年问,世界和亚洲的总人口大约只增长了3倍,东南亚却增长约9倍。1950—2000年东南亚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56‰,高于亚洲2.6个千分点,高于世界4.1个千分点。目前,东南亚人口达5.32亿人(2000年),占亚洲总人口的14.27%。

东南亚人门增长迅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大量外来移民的迁入。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东南亚得到了大规模开发,而当地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均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外国移民大量移入,其来源主要是中国和南亚各国;二是自然增长率持续偏高,特别是二战后,如1975—1980年东南亚各国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除新加坡和柬埔寨外均高于20‰,其中菲律宾和泰国分别高达30.2‰和28.4‰,而同期世界平均值仅为18‰。人口增长过快,给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如粮食不足、失业严重、大城市畸形膨胀、生态环境恶化等。

(三)政治地图的形成

东南亚是亚洲开发较晚的地区,大约在纪元开始以后,随着外来移民的增多.其历史发展进程才明显加速。公元l一2世纪起,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些地区建立/奴隶制国家。公元7世纪,印度尼西亚的主要区域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相继出现了一批幅员辽阔的国家,如勃兴于13一15世纪的麻喏巴歇帝国,其版图几乎囊括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柬埔寨在公元l世纪建国,至9—15世纪的吴哥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缅甸在公元11世纪建成统一国家。

(四)经济发展模式与区域经济合作

东南亚各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在独立以前,由于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和掠夺,使各国不仅长期停滞于农业国的落后状态,而且经济结构均表现出畸形的单一性。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稻米在缅甸的商品出口总额中仍独占75%,在泰国占65%;橡胶在马来西亚出口总额中占60%,在印度尼西亚占40%;菲律宾出口贸易则以椰子产品和蔗糖占绝对优势。

独立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为了迅速改变经济的落后性和脆弱性,采取了一些比较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各国虽各具特色,但基本方向是共同的,即属于外向型的市场经济与国家于预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东亚模式。其具体内容包括:(1)大力发展制造业。为了尽快扭转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单一农矿经济,各国都把发展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在制造业发展上采取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从部门上看,一般都从劳动密集且自办周转较快的轻纺工业和装配型工业入手;从空间上看,首先发展经济较好,基础设施比较齐全的地区,特别是首都和几个较大城市,以其投资少见效快。(2)扩大农矿产品的生产与出口。对初期,东南亚各国均面临着建设投资和外汇短缺以及失业等问题,为了加速资金积累,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各国根据其矿产、农业方面的优势,扩大原来占主要地位的出口产品如橡胶、锡、叶子和稻米等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同时还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扩大石油、棕榈油、玉米等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农款产品出口,为东南亚各国创造了大量外汇。

(3)实施“绿色革命”,加强粮食生产。东南亚的“绿色革命”发端于1960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在菲律宾的研究,该所培育出——批被称为“奇迹稻”的高产品种,1966年渐次在东南业各国推广。东南亚的稻谷产量因此大幅度增加,增产的80%以上来自单产的提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获得了成功,一方面创造了东南亚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另一方面使东南亚的经济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见表6.3.2)。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突出的问题,如资金和技术对外国的严重依赖,生态环境恶化,地区之间、尤其是城乡之间差别扩大等。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也证明了这种模式的弊端所在。三、中亚中亚是指狭义的亚洲中部地区,西起里海,东与中国为邻,北与俄罗斯毗连,南与伊朗、阿富汗接壤,包括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和土库曼5个国家。面积约400*104km2,2000年约有人口5700万人,占亚洲总人口的1.53%。

(一)自然环境中亚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势西低东高,起伏较大,既有世界上高峻的山系、山峰和世界屋脊,也有世界上著名的深陷的低洼地和广阔坦荡的大平原。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少且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变率很大。地表径流贫乏,河流水量不足,大部分地区为内流区或无流区。著名的河流有阿姆河、锡尔河和伊犁河等,还有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伊塞克湖和乌布苏诺尔湖等内陆大湖。

(二)政治地图的演变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即成为各民族迁徙、征战和融合之地。早在公元前20世纪中期,分布在西伯利亚和乌拉尔等地的游牧部族开始向中亚迁徙,一部分逐渐定居下来。公元前7世纪,中亚出现奴隶制国家。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侵占了中亚,统治中亚长达两个世纪。公元9世纪,中亚人推翻了阿拉伯人的统治。10—11世纪,广义的(一般认为是文化和民族起源模糊)“突厥人”在中亚称雄。1400年,蒙古征服了这一地区。世纪末,乌兹别克人建立了三个小王国,史称中亚三汗国。

(三)灌溉农业

中亚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1999年共有耕地3820*104hm2,为发展种植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由于气候干旱,农业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的北哈萨克与灌溉条件较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北哈萨克地处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多,是中亚耕作条件最好的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垦荒,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已成为中亚的粮食生产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荞麦等谷物和马铃薯,其中以小麦为主。由于降水少且不稳定,干旱、风蚀时有发生,因此单产较低,产量不稳定,丰歉交替的局面仍难改变。

(四)采矿业与制造业中亚是亚欧大陆矿产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主要有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石油和天然气、煤、铁、锰、磷灰石以及盐类等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中亚发展工矿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苏联时期,中亚的工业是为苏联提供能源和原材料而发展起来的。苏联解体以后,中亚作为俄罗斯欧洲地区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的地位基本上没有改变,有色金属、煤炭、石油、天然气、铬矿和磷灰石的开采与加工仍是中亚的主要工业部门。

1.有色金属的开采与冶炼中亚是世界上有色金属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铜、铅、锌、铬、银、钨、铋等储量均居独联体首位,铝、锡、钼、钛、锑、汞、金等储量也相当可观,主要分布在中亚东部山区,但以哈萨克为主。冶炼中心有巴甫洛达尔、巴尔喀什和杰兹卡兹甘、什姆肯特、阿尔马雷克等,有些矿种的精炼与加工还须在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等城市进行。

2.煤炭与钢铁工业

中亚是亚洲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仅哈萨克的卡拉干达和埃基巴斯图玄两大煤田的地质储量就超过600*108t,其中探明储量超200*108t.煤炭工业是中亚,尤其是哈萨克的主要工业部门之一,1999年哈萨克的煤炭产量为5819.9*104t,列世界第13位。北哈萨克蕴藏着丰富的铁矿与锰矿,同当地所‘焦煤结合创建的卡拉干达钢铁公司,年产生铁、钢、钢材各500*104t以上,1995年该公司被英钢LMN集团的伊斯帕特国际公司收购。中亚的铁矿石每年向俄罗斯出口2000*104t以上。

3.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中亚是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里海东岸及湖底,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主要分布在哈萨克、乌兹别克和土库曼三国。2000年,哈萨克、乌兹别克和土库曼三国的石油探明储量前者为11*108t,旨二者各1*108t,产量分别为3530*104t、750*104t、740*104t;天然气的探明者量分别为1.84*1012m3、1.87*1012m3和2.86*1012m3,产量分别为107*108m3、522*108m3和438*108m3。其中,哈萨克的石油开采量和乌兹别克的天然气开采量达到1975年以来最高水平,均为仅次于俄罗斯之后的独联体第二欠生产国;乌兹别克的天然气开采量居世界第十位。中亚的石油、天然气加工能力有限,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大部分出口,如2000年土库曼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量分别占其产量的76%和90%以上。石油和天然气主要输往俄罗斯的南乌拉尔和伏尔加河流域区进行加工。四、西亚西亚亦称西南亚,是指东起阿富汗西迄土耳其和塞浦路斯的亚洲广大西部地区,共有20个国家,它们是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毋勘斯坦、以色列、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联酋、卡塔尔、巴林、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总面积701*104km2.人口2858万人(2001年中数)。在国际上,还有一个与西亚地区密切相关的政治地理概念“中东”。中东共包括17个国家,即除阿富汗、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之外的其他16个西亚国家和与之毗邻的非洲国家埃及。西亚处于亚欧非三大洲的连接地带,南、西、北三面分别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故常称之为“三洲五海之地”。在近代和现代,由于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和波斯湾地区巨大石油资源的开发,其地理位置更显重要,其中的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黑海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战略要地,使西亚成为西方国家长期争夺的对象。

(一)自然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