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读懂诗歌的技法(题组训练)-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_第1页
专题二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读懂诗歌的技法(题组训练)-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_第2页
专题二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读懂诗歌的技法(题组训练)-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_第3页
专题二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读懂诗歌的技法(题组训练)-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_第4页
专题二十一 古代诗歌鉴赏读懂诗歌的技法(题组训练)-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十一古代诗歌鉴赏读懂诗歌的技法二轮复习真题回顾与模拟训练真题回顾一、(2021·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意难忘·山家[清]吴伟业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衰翁健饭堪夸,把瘿尊[注]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烂熳生涯。[注]瘿尊,即瘿樽,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和下片的叙事艺术。(6分)答:解析:诗歌上片写景。由步行向山家时沿途所见落笔。首句“村坞云遮”写由下仰望山上,人家村落在白云缭绕中依约可见。接着两句是写稍近些看到的老树上缠绕着青青的藤蔓,翠绿的修竹映衬着溪边的白沙,色彩鲜明可爱。渐行渐近,写看到一幢房子,房子依水傍石,稳稳地临溪而立,小径生满青苔,沿着篱笆斜伸过去,最后再到室内的陈设。词的上片由远及近、由外到内,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写景;用白描之笔富有层次地描绘了山家四周的环境和景物。“苔径逐篱斜”,小径沿着篱笆斜伸过去,“逐”字化静为动;“文木几,小窗纱”“启北扉、移床待客”动静结合,表现农家生活的意趣,衬托出主人潇洒出尘的品格。下片写席间主客欢洽之情。隐士是个苍老体弱的衰翁,却出人意外地饮食健胜。作者用“衰翁健饭堪夸”一句来表示自己的惊奇,“衰翁”与“健饭”形成非常有趣的对比。老人十分健谈,边啜茶饮酒,边兴致勃勃地谈起了农事。“把瘿尊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一一罗列叙写田家生活及农事,为铺陈写实的手法。“穿池还种柳”是说在池边开沟引水,并种上柳树,与下面“汲水自浇瓜”都是老翁的农活。这两句以农家话语写老农的悠游轻松,让人羡慕隐逸生活的闲适。“这风味清佳”,这一句赞语非常口语化,老翁怡然而乐的神情跃然纸上。参考答案:写景艺术:①由远及近,由外到内。从村坞、山家到室内,步移景换。②意象丰富,色彩和谐。“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构成明净清幽之境。③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如“苔径逐篱斜”。叙事艺术:①对比衬托。如“衰翁”与“健饭”。②铺陈写实。如“高话”以下,一一叙写山家生活。③以农家话语写自适情态。如“汲水自浇瓜”。二、(2020·浙江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江送别[唐]王勃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6分)答:解析:首先,在意象的运用上,王勃的诗选用了“山”“水”,却将“一水”“山川”隐于句中。而王昌龄的诗则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意境开阔,具有鲜明的个性。其次,在空间处理上,王勃的诗化近为远。“已觉山川是两乡”由于离别,江水不再是一个小区域,而成了两个不同世界的分界线,强调了心理距离之远。而王昌龄的诗则是化远为近。云雨相同,明月共睹,使“两乡”为“一乡”,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语意新颖,出人意料。最后,抒情方式上,“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王勃自问自答,以议论的形式直接表达了别离的感伤。而王昌龄则以景作结,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诗人用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参考答案: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三、(2016·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题目。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答:解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参考答案:运用了比拟和排比手法,表现出诗人高昂的诗兴,展现出湖上风雪翻飞的景象,描绘出一幅壮观的江天风雪行吟图。四、(2012·重庆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鹧鸪天[金]王寂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答:解析:赏析诗句的妙处,可从诗句选景、所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炼字等方面切入。结合题目,可抓住“写山水的妙处”这个切入点,分析它使用的修辞手法(比拟),“散去”之“瘦”暗写“晓云”弥漫时的阔;“肥”暗写雨前水面的窄。这种曲笔要细心把握。参考答案:运用比拟写出了山水的变化。“晓云散去山腰瘦”,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宿雨来时水面肥”,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狭。五、(2019·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唐)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答:解析:诗歌描写了李将军的居住环境——“冷静”,书房的陈设——“墨画”“一架书”等,借环境描写来烘托李将军有文人的趣味;对次要人物的描写——“侍儿知礼数”,从旁衬托出李将军知书达理、富有文化修养等特点。另外,李将军最突出的特点是喜爱置身书房“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体现了他喜爱读书、个性狂放的一面。答题时要点明手法,将手法的运用同人物形象的塑造结合起来分析。参考答案:①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薰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②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③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模拟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注][唐]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注]“阙”指唐代都城长安,此诗写于作者赴长安应试途中。(整体型)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答:解析:理解诗歌所写内容后,从远近、动静角度分析诗句即可。参考答案:①远近结合(由近到远)。先从近处着笔,写枫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响声和长亭夜宿独自饮酒的情景,再描绘四周的远景,写华山的“残云”,中条山的“疏雨”,随山远伸的“树色”,在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②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赋予华山、中条山等以动感,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①,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②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①迮:狭窄。②桐江:桐江上有严子陵(东汉著名隐士)隐居的钓台。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以颈联、尾联为例,选择其中两种作简要赏析。答: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诗句赏析题,答题思路是“手法+诗意+情感”。颈联中理想与现实的状态是鲜明的对比。尾联中“明朝”点明所写内容是作者想象,是虚写;“桐江”上有严子陵隐居的钓台,此处为用典。尾联还有对秋景的描述,表现了诗人的愁思,这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手法。参考答案:①对比。想当年,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现实中,听闻五更天吹响的军号,已是愁肠百结,悲愤难平。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②想象(虚写)和用典。明日诗人且学严子陵,在烟雨迷蒙的桐江岸边,在红枫树下系上钓舟,表达的是作者归隐的愿望。③寓情于景。想象自己(虚写)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请分别指出这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答:参考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渲染了寂静的气氛,流露出诗人的孤独无依。赵诗:借代。借“晕”代月,并配以“冷”字,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结构上引出下句,含蓄地道出内心的孤独凄凉。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塞路初晴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注]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注]行子:出行的人。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试作简要赏析。答: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意象分析,总结景色特点。颔联“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用“侵”和“傍”字,将“新水”“残烟”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塞外草原的壮美景象。参考答案:诗歌颔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侵”和“傍”二字,将“新水”“残烟”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后黄昏时,积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自由地向低洼处流淌,袅袅的炊烟盘旋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的情景,展示了一幅雨后塞外草原的壮观图景。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春思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①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②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③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④,何时返旆勒燕然。[注]①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②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③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诗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④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诗歌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