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4 突破易错难点分析行文思路与论证特点-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技巧讲练(全国通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eec601a54172e8596d19b43609bc77/11eec601a54172e8596d19b43609bc771.gif)
![任务4 突破易错难点分析行文思路与论证特点-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技巧讲练(全国通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eec601a54172e8596d19b43609bc77/11eec601a54172e8596d19b43609bc772.gif)
![任务4 突破易错难点分析行文思路与论证特点-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技巧讲练(全国通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eec601a54172e8596d19b43609bc77/11eec601a54172e8596d19b43609bc773.gif)
![任务4 突破易错难点分析行文思路与论证特点-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技巧讲练(全国通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eec601a54172e8596d19b43609bc77/11eec601a54172e8596d19b43609bc774.gif)
![任务4 突破易错难点分析行文思路与论证特点-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技巧讲练(全国通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eec601a54172e8596d19b43609bc77/11eec601a54172e8596d19b43609bc7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二轮复习专项突破】复习任务群一现代文阅读Ⅰ任务四分析行文思路与论证特点突破易错点,扫除盲点堵点常见的盲点堵点易错点:1.行文思路梳理不清、概括不准2.论证特点综合分析角度偏颇一检视知识缺漏二对准目标,突破易错点1.行文思路梳理不清、概括不准“思路分析”是文本特征鉴赏题中的重要题型,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试题涉及文章整体结构、段落结构、段与篇的逻辑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等。此类题学生往往因不明文本结构、把握不准行文脉络,从而导致答题时出现“要点不全”或“概括不精练”的问题。[通法通则]1.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确认是考查“论证思路”还是“行文脉络”,同时锁定是就某则材料或是某段材料进行思路分析。2.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运用划分层次的方法进行梳理,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所给材料通常是围绕某一观点展开,每一部分一般有明显的关键词、关键句,可以由此概括每一段的大意,进而梳理段落间的逻辑关系。3.答案语言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句来组织;要在组织过程中加入表明论证角度或论证方法的语言;也可用表示文本层次的“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语。[典例剖析](2021·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文本见“检测做题能力锁定失分短板”4面),完成后面的题目。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我来答题:【阅卷现场】考卷采样本文先指出网络空间存在的价值,再指出如何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接着从“底线意识”的角度论述“五不”的内容,最后强调基准意识可以通过“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来具体体现。全文采用了层进结构。名师评卷此题4分,得分:3分。(1)学生以“先……再……接着……最后……”形式梳理论证思路,可得2分。(2)学生答案“全文采用了层进结构”,对文本的结构理解错误,不得分。(3)答案开头表述缺乏对段意的细致概括,“指出网络空间存在的价值”没有扣住全文中心,得1分。[思维进阶]第一步:精准审题,确定答题切入点由题干中的关键词可以看出,该题考查对“论证结构”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先梳理行文脉络,再指出结构类型。第二步:速读文本,构建答题思维链行文脉络全文共5段,①段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②段从青年人的角度提出论点,指出青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的重要性;③段从“不能做什么”的底线意识的角度论述“五不”的具体内容;④⑤段从“能做什么”的基准意识的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结构类型总分式论证结构第三步:组织语言,落实答题采分点(1)答出“总分式论证结构”给1分,如若答成“总分总式结构”不得分。(2)答出“网络规则的必要性”“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五不’的具体内容”“四大意识的具体内容”这些关键词给2分。(3)答出“首先”“然后”“接着”“最后”表文本层次的词语,给1分。◎尝试写满分答案:[答案]文章运用了总分式论证结构。首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的必要性;然后亮出观点,引导青年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接着从“底线意识”的角度论述“五不”的内容;最后从“基准意识”的角度论述“等效意识”“反身意识”“价值意识”和“契约意识”的具体内容。2.论证特点综合分析角度偏颇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论证的特点一般要从论证方式、论证结构、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的角度来考虑。有些学生由于必备知识积累不全面,答题角度偏颇,造成失分现象。[通法通则]1.掌握论证特点题答题的五大角度:(1)论证方式(立论式、驳论式);(2)论证结构(总分式、对照式、层进式、并列式等);(3)论证方法(引证、例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等);(4)局部论证特色(开门见山、设问开篇、排比式开篇,中间过渡,结尾总结照应等);(5)论证语言(严密、准确、逻辑性强、运用修辞、生动形象等)。2.采用“特点认定”加“文本说明”加“表达效果”的形式来组织答案。[典例剖析](2022·湖南永州三模·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美的概念在流行的美学体系中发展起来。美学家由流行的美学体系得出了如下的定义:美就是观念与形象之完全的吻合,完全的统一。我不必去说,这种基本概念现在已被公认是经不起批评的,我也不想用事实去推翻这一点。作为形而上学体系的结果和一部分,上述的美的概念随那体系一同崩溃。“一件事物如果能够完全表现出该事物的观念来,它就是美的。”——翻译成普通话,就是说,“凡是出类拔萃的东西,在同类中无与伦比的东西,就是美的。”一件东西必须出类拔萃,方才称得上美,这是千真万确的。比方,一座森林可能是美的,但它必须是“好的”森林,树木高大,矗立而茂密,一句话,一座出色的森林,布满残枝断梗,树木枯萎、低矮而又疏落的森林是不能算美的。玫瑰是美的,但也只有“好的”、鲜嫩艳丽、花瓣盛开时的玫瑰才是美的。总而言之,一切美的东西都是出类拔萃的东西。但并非所有出类拔萃的东西都是美的!一只田鼠也许是田鼠类中的出色的标本,但却绝不会显得“美”,对于大多数的两栖类、许多的鱼类、甚至许多的鸟类都可以这样说,这一类动物对于自然科学家越好,就是说,它的观念表现在它身上愈完全,从美学的观点看来就愈丑;沼泽在它的同类中愈好,从美学方面来看就愈丑。并不是每件出类拔萃的东西都是美的,因为并不是一切种类的东西都美。美是个别事物和它的观念之完全吻合,这个定义是太空泛了。它只说明在那类能够达到美的事物和现象中间,只有其中最好的事物和现象才似乎是美的,但是它并没有说明为什么,事物和现象的类别本身分成两种:一种是美的,另一种在我们看来一点也不美。同时这个定义也太狭隘,不能算是美的定义。在这里我以为需要指出一点,认为美就是观念与形象的统一这个定义,它所注意的不是活生生的自然美,而是美的艺术作品,在这个定义里,已经包含了通常视艺术美胜于活生生的现实中的美的那种美学倾向的萌芽或结果。假如不能把美定义为“观念与形象的统一”或“观念在个别事物上的完全的显现”,那么美实际上到底是什么呢?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我们无私地爱美,我们欣赏它,喜欢它,如同喜欢我们亲爱的人一样。由此可知,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的心所宝贵的东西。但是这个“东西”一定是一个无所不包、能够采取最多种多样的形式、最富于一般性的东西,因为只有最多种多样的对象,彼此毫不相似的事物,我们才会觉得是美的。在人觉得可爱的一切东西中最有一般性的,他觉得世界上最可爱的,就是生活。首先是他所愿意过、他所喜欢的那种生活,其次是任何一种生活,因为活着到底比不活好,但凡活的东西在本性上就恐惧死亡,惧怕不活而爱活。所以,这样一个定义:“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这个定义,似乎可以圆满地说明在我们内心唤起美的情感的一切事例。(摘编自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请简要分析节选文章的论证特点。◎我来答题:【阅卷现场】考卷采样①首先说“美就是观念与形象之完全的吻合,完全的统一”已被公认是经不起批评的;其次说“并非所有出类拔萃的东西都是美的”“个别事物与美的观念之完全吻合”的定义太空泛了;最后给美下定义“美是生活”。论证思路条理清晰,逻辑严密。②运用了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③论证语言精练准确,运用“必须”“似乎”等词语,使表达恰切,有分寸。名师评卷此题6分,得分:3分。(1)学生分析出文章的行文思路,但对论证方式界定不准,没有给出“先驳后立”的结论,扣1分。(2)学生对论证方法的判断不够准确,“比喻论证”文中未出现;也没有答出使用这些论证方法产生的效果,扣1分。(3)对论证语言的概括只给出“精练准确”,并没有答出“形象生动”,扣1分。[思维进阶]第一步:精准审题,确定答题切入点该题考查对“论证特点”的分析,解答此题,依据文本特点,可以从论证方式、论证方法与论证语言等角度切入。第二步:速读文本,构建答题思维链论证方式第1、4段先批驳“美就是观念与形象之完全的吻合”的观点,第2、3段批驳“美是个别事物和它的观念之完全吻合”的观点,第5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由此可以看出,全文采用了先驳后立的论证方式。论证方法①“比方,一座森林可能是美的……矗立而茂密”是举例论证;②“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如同喜欢我们亲爱的人一样”是类比论证;③“树木高大……树木枯萎、低矮而又疏落的森林是不能算美的”是对比论证。论证语言①文本使用了大量的修饰限制的词语,如“必须”“可能”“只有”“许多”等词,语言表述严谨、准确;②而“树木高大,矗立而茂密”“鲜嫩艳丽、花瓣盛开时的玫瑰”等句子生动形象,语言优美。第三步:组织语言,落实答题采分点(1)答出“先驳后立”给1分,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给1分。(2)答出“举例论证、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给1分,分析出效果给1分。(3)答出“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给1分,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给1分。◎尝试写满分答案:[答案]①采用先驳后立的论证方式。先批驳流行美学体系中“美就是观念与形象之完全的吻合”的观点,接着批驳“美是个别事物和它的观念之完全吻合”的观点,然后正面提出“美是生活”的观点。②综合运用举例论证、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③论证语言准确严谨、生动形象。“可能”“必须”“似乎”等词语表述准确,“矗立而茂密”“残枝断梗”等词语生动形象。即时训练[研习任务:文学审美](2022·漳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材料一: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战国秦汉的繁盛城市和商品经济相对萎缩,东汉以来的庄园经济日益巩固,大量个体小农和工商奴隶经由不同渠道,变为束缚在领主土地上、人身依附极强的农奴。与这种标准的自然经济相适应,分裂割据、各自为政、世代相沿、等级森严的门阀士族阶级占据舞台中心。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烦琐迂腐,既无学术效用又无理论价值的谶纬和经术,在时代动乱和农民革命的冲击下垮台。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思潮就是人的觉醒。它成为从两汉时代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但这种觉醒却是通由曲折复杂的途径而出发、前进和实现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如《古诗十九首》,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名利、享乐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这些“古诗”与友情、离别、相思、怀乡、行役、命运、劝慰等结合糅杂在一起,使这种生命短促、人生坎坷、欢乐少有、悲伤长多的感喟,愈显沉郁和悲凉。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在表面看来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并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珍重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正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材料二:“文学的自觉”绝不是孤立的现象,它是以“人的觉醒”为先导的。没有对人的自身价值的认识和肯定,没有尊重人的个性人格观念的形成,不可能有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首次提出魏晋是一个“人的觉醒”的时代,并把它与“文学的自觉”联系起来加以研究。我们知道,在文学走向自觉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文学创作的自觉。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很难说《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不是自觉创作的结果,它们最初的产生可能都是自觉行为。但由于它们不同程度地对经史、音乐,对社会、政治乃至强权表现出较大的依附性,而且关键是创作者不是有意进行文学创作,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尚无文学的概念,所以他们的创作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自然也就谈不上“文学的自觉”。不过应承认,由于《诗经》、楚辞、汉乐府从它们所属的音乐体系中脱胎出来后,就只以文字形式流传。这为人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典范,自然成为人们表现生活、抒发情感、描绘自然、记述事件的模仿对象。《古诗十九首》就是人们仿照两汉民间乐府进行创作的尝试。虽然我们至今仍无法确认它们的作者,但它们与《诗经》、楚辞、汉乐府有着较大差别。它们不依附于经史,不依附于政治和强权,也不再是只作为音乐的附属品而存在。应该承认,早在先秦人们就看到了“情”与“文”的某种特殊关系。但先秦两汉在肯定“发乎情”之后又特别强调“止乎礼义”的重要,他们用儒家的政治、道德原则去规范、限制诗歌感情的表达。魏晋以后则不然,陆机所说的“诗缘情”的“情”则未加任何限制,凡属于人类的七情六欲无不囊括其中。钟嵘更是遍举了人世间形形色色之情,甚至把女子“扬蛾入宠,再盼倾国”的得意之情亦涵盖在内。由此可见,先秦两汉与魏晋虽然都讲情,但本质上不可同日而语。总之,由对个体生命的重新审视而激发的人的觉醒,使得魏晋文学创作显示出强烈的主体性色彩。人们从不太重视情到以情为重,从带有枷锁的情到不拘一格的人类的真情;从表现社会的集体的情,到抒发个人的独特的情。这标志着文学观念的转变,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质的飞跃。魏晋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之所以独放异彩,是与文士们对“情”的观念态度分不开的,更直白地说是“情”解放的结果。(摘编自胡红梅、胡晓林《魏晋“人的觉醒”与“文学的自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战国秦汉社会变迁,门阀士族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推动了两汉谶纬和经术土崩瓦解。B.魏晋文学对人的觉醒这一意识形态的内在追求,是与对旧传统旧观念的怀疑否定相关联的。C.对人的自身价值的认识和肯定,尊重人的个性人格观念的形成,是“文学的自觉”的先导。D.汉乐府不再作为音乐的附属品,而以文字形式流传,成为《古诗十九首》模仿的创作范本。答案A解析A项,“门阀士族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推动了两汉谶纬和经术土崩瓦解”无中生有,由原文“谶纬和经术,在时代动乱和农民革命的冲击下垮台。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见,“门阀士族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只是代而兴起,并没有提到它有推动“两汉谶纬和经术土崩瓦解”的作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情”与“文”的关系,文艺领域对新思潮的反映比其他领域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B.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秉烛夜游的行为,可以视为对魏晋文人追求的意趣的承袭。C.《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因为当时还没有进入文学创作的时代。D.由于受到政治、道德原则的规范、限制,同样是言“情”,先秦两汉文学不如魏晋文学那样真切。答案B解析A项,原文并未提到是因为“情”与“文”的关系,另外,此处的“新思潮”特指“人的觉醒”,而不是所有新思潮,选项扩大范围。C项,强加因果,原因并非“当时还没有进入文学创作的时代”,而是创作者观念中尚无文学的概念,没有文学的自觉。D项,于文无据,原文是说其本质不同,没有评价其情感表达的真切与否。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文中魏晋文学创作追求的相关论述的一项是()A.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借叙欢聚之乐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慨。B.陶渊明以《归园田居》和《归去来兮辞》等文学作品,体现其对精神自由的追求。C.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涉江采芙蓉》写男子远游怀乡,体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D.《杨氏之子》一文教导人们要随机应变,用智慧和勇气解决问题,富有哲思妙趣。答案D解析“文中魏晋文学创作追求”的是“以情为重”“不拘一格的人类的真情”“抒发个人的独特的情”。A项,抒发人类的真情与个人独特的情,能够支持。B项,“体现其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抒发个人独特的情,能够支持。C项,抒发人类真情与个人独特的情,能够支持。D项,《杨氏之子》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瑜伽行业私教课程合同
- 房屋代理销售协议
- 夫妻共同担保签字借款合同
- 外立面装修施工合同
- 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合作协议
- 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合同
- 产品研发合作框架协议
- 国家建造师聘用协议书
-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劳动合同书
- 协议离婚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课件
- 药品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报告课件
- 俄罗斯水资源现状分析
- FSC认证培训材料
-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 Germany introduction2-德国国家介绍2
- 新概念第一册单词汇总带音标EXCEL版
-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 作用于血液系统药物
- 急危重症患者静脉通路的建立与管理月教学课件
- 火力发电厂总经理岗位规范
- 春节节后施工复工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