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中的音乐描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语文-诗歌中的音乐描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语文-诗歌中的音乐描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语文-诗歌中的音乐描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语文-诗歌中的音乐描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中的音乐描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欣赏诗歌语言文字中的音乐旋律2.分析诗歌中音乐描写的角度和手法3.培养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提高感悟诗歌和音乐的能力【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诗歌中音乐描写的角度和手法2.难点:培养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提高感悟诗歌和音乐的能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音乐似水,淌于心间,洗净纤尘音乐若诗,萦绕耳际,美如天籁(播放三段音乐,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二温故知新1.用《琵琶行》中的诗句填写音乐旋律曲线变化图2.朗读,读出旋律变化和音乐特点3.分析音乐旋律图中的句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音乐和表达效果三课堂研讨构建知识框架1.诗歌中音乐描写的角度: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歌中音乐描写的手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拓展迁移播放《李凭箜篌引》器乐演唱音频2.用所学到的音乐描写的手法赏析《李凭箜篌引》,完成下表。诗句描写角度手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五巩固练习播放音乐片段,让学生用文字描写听到的音乐。六结语咱们用“高山流水”,比喻音乐优美,也比喻知己或知音。古曲高山流水的典故就来自于俞伯牙和钟子期。当人们在某个具体的情境中听到某种音乐时,会与这种音乐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这就是音乐的作用。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雨果本节课我们徜徉在诗歌中,聆听了一段段乐曲。在诗歌的文字中,感受了一个个音符。愿同学们带着人类智慧宝库的两把钥匙去开启你们人生的大门。每一首诗歌都如画般美丽,身为美术生的你们更可以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这一首首优美的诗篇。《诗歌中的音乐描写》学情分析是一所美术特色类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较为薄弱,但是高三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鉴赏诗歌的能力,也已经掌握了部分诗歌描写的手法,但是,从未对诗歌中的音乐描写进行梳理和整合,且音乐描写比较抽象,学生分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琵琶行》学生较为熟悉,《李凭箜篌引》较难理解,且想象大胆,分析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通过《琵琶行》的手法来带动对《李凭箜篌引》的分析能降低一定的难度。《诗歌中的音乐描写》效果分析本堂课基本上比预想的会好一些,学生参与度极高,尤其是小组朗诵比赛环节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们意犹未尽。巩固练习部分,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当堂写作的形式感受文字和音乐相通,学生们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他们有的用声音写声音,有的呈现给大家一幅幅可感的画面,有的直接描写听到的情绪,运用了本堂课学到的各种音乐描写的手法,用优美的文字描写了抽象的音乐。从当堂的练习来看,他们已经建构了诗歌中音乐描写的知识框架,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诗歌中的音乐描写》教材分析本课融合了《琵琶行》《李凭箜篌引》两篇描写音乐的经典诗歌篇目,《琵琶行》是高一已经学习过的文章,但是学生们只是熟悉了文本,并没有深入分析过描写音乐的片段及使用的手法,本课采用温故知新的方式,让学生从熟悉的文本中分析并掌握描写音乐的手法,进而再迁移到对唐诗宋词《李凭箜篌引》中的分析中,继续补充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手法,最后便可以建构音乐描写手法的知识框架。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题目,综观前几年的高考题,曾经考过题画诗,近两年的诗歌篇目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偏重细节刻画。本课融合经典描写音乐的篇目,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框架,更利于掌握学习方法,更利于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诗歌中的音乐描写授课教师:授课班级:高三2班授课类型:新授课【对接课标】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学习目标】1.欣赏诗歌语言文字中的音乐旋律2.分析诗歌中音乐描写的角度和手法3.培养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提高感悟诗歌和音乐的能力【重点难点】1.重点:分析诗歌中音乐描写的角度和手法2.难点:培养想象和联想的能力,提高感悟诗歌和音乐的能力【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请根据音乐旋律曲线变化图,用《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诗句填空。二课堂研讨构建知识框架1.诗歌中音乐描写的角度: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歌中音乐描写的手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拓展迁移用所学到的音乐描写的手法赏析《李凭箜篌引》,完成下表。诗句描写角度手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四巩固练习听音乐,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用文字描写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后作业(一)听蜀僧濬弹琴[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1)绿绮,古代著名的琴。这里泛指名贵的琴。(2)挥手:弹奏(3)如听万壑松:指琴声如山谷中的松涛声。(4)客心洗流水:写琴声优美,涤荡听者心灵。(5)余响入霜钟:琴声余音不绝,与寺庙的钟声相合。(6)不觉碧山暮: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练习:1.诗歌中正面描写音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琴声?2.诗歌最后两联写听琴的感受和周围的环境,这是什么手法?(二)听颖师弹琴[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勿以冰炭置我肠。[注]:⑴颖师:颖师是当时一位善于弹琴的和尚,他曾向几位诗人请求作诗表扬。李贺《听颖师弹琴歌》有“竺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之句。⑵昵(nì)昵:亲近。⑶尔汝:至友之间不讲客套,以你我相称。这里表示亲近。⑷划然:忽地一下。轩昂:形容音乐高亢雄壮。⑸“浮云”两句:形容音乐飘逸悠扬。⑹“喧啾”四句:形容音乐既有百鸟喧哗般的丰富热闹,又有主题乐调的鲜明嘹亮,高低抑扬,起伏变化。喧啾(jiū):喧闹嘈杂。凤皇:即“凤凰”。跻(jī)攀:犹攀登。⑺未省(xǐng):不懂得。丝篁(huáng):弹拨乐器,此指琴。⑻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⑼推手:伸手。遽(jù):急忙。⑽滂滂:热泪滂沱的样子。⑾诚能:指确实有才能的人。⑿冰炭置我肠:形容自己完全被琴声所左右,一会儿满心愉悦,一会儿心情沮丧。犹如说水火,两者不能相容。此言自己被音乐所感动,情绪随着乐声而激动变化。练习:请找出诗歌中正面描写琴声动人的句子,并分别分析描写手法请找出诗歌中通过写听者的感受侧面烘托琴音美妙,琴师技艺高超的诗句。《诗歌中的音乐描写》课后反思本堂课整体来看课堂氛围和学生状态不错,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给学生建构了诗歌中音乐描写手法的知识框架,培养了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直观感受了诗歌中的形象,掌握了鉴赏诗歌的一些技法。但是,本堂课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课堂生成的新知识点没有做好充足的解释和引导,没敢展开。学生回答问题后没有及时的反馈评价,只是赞扬,没有细节的肯定,今后还要加强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有效反馈评价。课堂组织形式有小组讨论、朗诵比赛等,如果加入组与组之间的互相评价和竞争,课堂气氛也许会更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