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殖场管理制度_第1页
规模养殖场管理制度_第2页
规模养殖场管理制度_第3页
规模养殖场管理制度_第4页
规模养殖场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规模养殖场管理制度规模养殖场管理制度1

1、遵守《动物防疫法》,按市级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认真做好口蹄疫、高致病蓝耳病、猪瘟等强制性免疫病种的免疫工作。

2、严格按场内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严格免疫操作规程,确保免疫质量。

3、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规定,运用来自于合法渠道的合法疫苗产品,不运用试验产品或中试产品。

4、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掌握中心的'指导下,依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

5、建立疫苗出入库制度,严格根据要求贮运疫苗,确保药苗的有效性。

6、废弃疫苗根据国家规定无害化处理,不乱丢乱弃疫苗及疫苗包袋物。

7、疫苗接种及反应处置由取得合法资质的兽医进行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8、遵守操作规程、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严格消毒,防止带毒或交叉感染。

9、疫苗接种后,按规定佩戴免疫标识,并具体记入免疫档案。

10、免疫接种人员按国家规定作好个人防护。

规模养殖场管理制度2

1、当养殖场的生猪发生疫病死亡时,必需坚持“五不一处理”原则:即不宰杀、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

2、养殖场必需依据养殖规模在场内下风口修一个无害化处理化尸池。

3、当养殖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除对病死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外,还应依据动物防疫主管部门的确定,对同群或染疫的生猪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4、当养殖场的生猪发生传染病时,一律不答应交易、贩运,就地进行隔离观看和治疗。

5、无害化处理过程必需在驻场兽医和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并认真对无害化处理的生猪数量、死因、体重及处理方法、时间等进行具体的记录、记载。

6、无害化处理完后,必需彻底对其圈舍、用具、道路等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传播。7、在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及疫病盛行期间要留意个人防护,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染给人。

规模养殖场管理制度3

1、本场饲养的生猪在本市内出售或迁移,提前向阆中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其派出的.报检点申报检疫,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2、本场饲养的生猪迁移出市外,应将生猪运至指定地点,向阆中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派出的换证处申报,并取得《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3、自宰自食生猪,在屠宰前向阆中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派出的报检点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屠宰、食用。

4、引进种用公、母猪,在引进之前,须向阆中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备案并办理审批手续,经依法批准前方可引入。引入后按规定进行隔离、观看、加免,期满后经检疫合格再合群。

5、跨省引进商品型饲养生猪,在引进前须向阆中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备案,引入后按规定进行隔离、观看、加免,期满后经检疫合格再合群。

规模养殖场管理制度4

1、场内预防性或治疗性用药,必需由兽医确定,其它人员不得擅自运用。

2、兽医运用兽药必需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运用非法产品。

3、必需遵守国家关于休药期的规定,未满休药期的'生猪不得出售、屠宰,不得用于食品消费。

4、树立合理科学用药观念,不乱用药。

5、不擅自转变给药途径、投药方法及运用时间等。

6、做好用药记录,包括:动物品种、年龄、性别、用药时间、药品名称、生产厂家、批号、剂量、用药原因、疗程、反应及休药期。必要时应付医嘱:用药动物种类、休药期及医嘱等。

7、做好添加剂、药物等材料的选购和保管记录。

规模养殖场管理制度5

为了强化规模养殖场的检疫监管,标准畜禽养殖场的养殖生产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依据《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方法》《动物防疫条件检查方法》

一、规模养殖场(小区)的`建设和生产管理应严格遵守

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等规定,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防止动物疫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二、规模养殖场(小区)应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

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合格后,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并在当地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取得畜禽标识代码。

三、从事畜禽养殖,不得有以下行为:

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技术标准的强制性要求运用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

㈡运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饲喂家畜;

㈢在垃圾场或者运用垃圾场的物质饲养畜禽;

规模养殖场管理制度6

免疫制度

1、遵守《动物防疫法》,按县级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认真做好强制性免疫病种的免疫工作。

2、在县动物疫病预防掌握中心的指导下,依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

3、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规定,运用来自于合法渠道的合法疫苗产品,不运用试验产品或中试产品。

4、严格按场内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严格免疫操作规程,确保免疫质量。

5、建立疫苗出入库制度,严格根据要求贮运疫苗,确保药苗的有效性。

6、废弃疫苗根据国家规定无害化处理,不乱丢乱弃疫苗及疫苗包袋物。

7、疫苗接种及反应处置由取得合法资质的兽医进行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8、遵守操作规程、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严格消毒,防止带毒或交叉感染。

9、疫苗接种后,猪、牛、羊按规定佩戴免疫标识,并具体记入免疫档案。

10、免疫接种人员按国家规定作好个人防护。

监测制度

l、遵守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掌握机构对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布置。

2、定期对场内畜(禽)主要病种进行免疫效价监测,按时发现畜(禽)群中隐性感染者,按时改进免疫计划,完善免疫程序,使本场的免疫工作更科学更实效。

3、自觉接受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掌握机构依法开展的疫病监测工作。

用药制度

1、场内预防性或治疗性用药,必需由执业或场内兽医确定,其它人员不得擅自运用。

2、执业或场内兽医运用兽药必需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运用非法产品。

3、必需遵守国家关于休药期的规定,未满休药期的动物不得出售、屠宰,不得用于食品消费。

4、树立合理科学用药观念,不乱用药。

5、不擅自转变给药途径、投药方法及运用时间等。

6、做好用药记录,包括:动物品种、年龄、性别、用药时间、药品名称、生产厂家、批号、剂量、用药原因、疗程、反应及休药期。必要时应付医嘱:用药动物种类、休药期及医嘱等。

7、做好添加剂、药物等材料的选购和保管记录。

疫情报告制度

1、义务报告人:驻场(小区)兽医当疑心畜禽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刻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掌握中心或畜牧兽医站报告。

2、临时性措施:

(1)将可疑传染病病畜禽隔离,派人专管和看护。

(2)对病畜禽停留过的地方和污染的环境、用具进行消毒。

(3)病畜禽死亡时,应将其尸体完好地保存下来。

(4)在法定疫病认定人到来之前,不得任意急宰,病畜禽的皮、肉、内脏未经兽医检查不许食用。

(5)发生可疑需要封锁的传染病时,禁止畜禽进出养殖场(小区)。

(6)限制人员流淌。

3、报告内容:

(1)发病的时间和地点。

(2)发病动物种类和数量、同群动物数量、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病症、病理改变、诊断情况。

(3)已实行的掌握措施。

(4)疫情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电话。

4、报告方式:书面报告或电话报告、紧急情况时应电话报告。

消毒制度

1、养殖场(小区)大门和圈舍门前必需设消毒池,并保证有效的消毒液;场内还应设更衣室、淋浴室、消毒室、病畜禽隔离舍。

2、养殖场定期不定期进行清扫、冲洗、光照和运用化学药品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消毒。

3、选择高效低毒、人畜无害的消毒药品,消毒药应依据消毒目的、对象选择贮备,对环境、生态及动物有危害的药不得选择。

4、圈舍每天清扫1至2次,四周环境每周清扫一次,按时清理污物、粪便、盈余饲料等物品,保持圈舍、场地、用具及圈舍四周环境的清洁卫生,对清理的污物、粪便、垫草及饲料残留物应通过生物发酵、燃烧、深埋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5、定期进行消毒灭源工作,一般圈舍和用具一周消毒一次,四周环境一月消毒一次。发病期间做到一天一次消毒。疾病发生后进行彻底消毒。

6、场内工作人员进出场要更换衣服和鞋,场外的衣物鞋帽不得穿入场内,场内运用的外套、衣物不得带出场外,同时定期进行消毒。

7、全部人员进入养殖区必需经过消毒池和消毒室,并对手、鞋消毒。消毒池的'药液每周至少更换一次。

8、养殖场施行“干稀别离、雨污分流”排放,干粪施行发酵处理利用,尿污进入沼气池沼化处理利用,防止粪尿污染环境。

申报检疫制度

1、本场饲养的动物在本省内出售或迁移,猪、牛、羊,凭动物免疫标识号码应提前(猪、牛、羊,凭动物免疫标识号码)向荣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其派出的申报点申报检疫,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B)》后,方可运输。

2、本场饲养的动物出售或迁移出省外,应提前三天(猪、牛、羊,凭动物免疫标识号码)向荣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派出的申报点申报,并帮助检疫员作好该批次动物的免疫抗体和瘦肉精等药品的检测,经检测和检疫合格后,取得《检测报告》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A)》后,方可运输。

3、自宰自食动物,在屠宰前向荣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派出的报检点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屠宰、食用。

4、引进种用动物,在引进之前,须向荣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备案并办理审批手续,经依法批准前方可引入。引入后按规定进行申报检疫、隔离、观看、加免,期满后经检疫合格再合群。

5、跨省引进商品型饲养动物,在引进前须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备案,引入后按规定进行申报检疫、隔离、观看、加免,期满后经检疫合格再合群。

无害化处理制度

1、当养殖场的动物发生疫病死亡时,必需坚持“五不一处理”原则:即不宰杀、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

2、养殖场必需依据养殖规模在场内下风口修一个无害化处理化尸池。

3、当养殖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除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外,还应依据动物防疫主管部门的确定,对同群或染疫的生猪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4、当养殖场的动物发生传染病时,一律不答应交易、贩运,就地进行隔离观看和治疗。

5、无害化处理过程必需在驻场兽医和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并认真对无害化处理的动物数量、死因、体重及处理方法、时间等进行具体的记录、记载。

6、无害化处理完后,必需彻底对其圈舍、用具、道路等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传播。

7、在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及疫病盛行期间要留意个人防护,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染给人。

畜禽标识制度

1、新诞生的猪、牛、羊,在诞生后30天内加施畜禽标识;30天内离开饲养地的,在离开饲养地前加施畜禽标识。

2、猪、牛、羊在左耳中部加施畜禽标识,从外地引进的猪、牛、羊需要再次加施畜禽标识,在右耳中部加施。

3、猪、牛、羊的标识严峻磨损、破损、脱落后,应当按时加施新的标识,并在养殖档案中记录新标识编码。

4、没有加施畜禽标识的,不得运出养殖场。

5、畜(禽)标识不得重复运用。养殖档案制度

1、养殖场(小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

(1)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2)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来源、名称、运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

(3)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

(4)畜(禽)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5)畜(禽)养殖代码;

2、养殖场(小区)应当依法向县农牧业局备案,取得畜禽养殖代码,作为养殖档案编号。

3、饲养种用动物应当建立个体养殖档案,注明标识编码、性别、诞生日期、父系和母系品种类型,母本的标识编码等信息。

畜禽调运时应当在个体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和调入地,个体养殖档案应当伴同调运。

规模养殖场管理制度7

免疫制度

1、遵守《动物防疫法》,按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认真做好免疫工作。

2、严格免疫操作规程,确保免疫质量。

3、运用来自于合法渠道的合法疫苗产品,不运用试验产品或中试产品。

4、建立疫苗出入库制度,严格根据要求贮运疫苗,确保药苗的有效性。

5、废弃疫苗根据国家规定无害化处理,不乱丢乱弃疫苗及疫苗包袋物。

6、疫苗接种及反应处置由取得合法资质的兽医进行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7、遵守操作规程、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严格消毒,防止带毒或交叉感染。

8、疫苗接种后,按规定佩戴免疫标识,并具体记入免疫档案。

9、免疫接种人员按国家规定作好个人防护。

10、定期对主要病种进行免疫效价监测,按时改进免疫计划,完善免疫程序,使本场的免疫工作更科学更实效。

用药制度

1、场内预防性或治疗性用药,必需由兽医确定,其它人员不得擅自运用。

2、兽医运用兽药必需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运用非法产品。

3、必需遵守国家关于休药期的规定,未满休药期的畜禽不得出售、屠宰,不得用于食品消费。

4、树立合理科学用药观念,不乱用药。

5、不擅自转变给药途径、投药方法及运用时间等。

6、做好用药记录,包括:动物品种、年龄、性别、用药时间、药品名称、生产厂家、批号、剂量、用药原因、疗程、反应及休药期。必要时应付医嘱:用药动物种类、休药期及医嘱等。

7、做好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等材料的选购和保管记录。

检疫申报制度

1、本场饲养的畜禽出售或迁移,须提前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其派出的报检点申报检疫,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2、本场饲养的畜禽迁移出省境,应将畜禽运至指定地点,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派出的换证处申报,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A)》。

3、自宰自食畜禽,在屠宰前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派出的报检点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屠宰、食用。

4、从县境外引进畜禽,在引进前须向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备案,引入后按规定进行隔离、观看、加免,期满后经检疫合格再合群。

疫情报告制度

1、义务报告人:驻场兽医当疑心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刻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畜牧兽医站报告。

2、临时性措施:

(1)将可疑传染病病畜隔离,派人专管和看护。

(2)对畜禽停留过的地方和污染的环境、用具进行消毒。

(3)畜禽死亡时,应将其尸体完好地保存下来。在法定疫病认定人到来之前,不得任意急宰,病死畜禽牛未经兽医检查不许食用。

(4)发生可疑需要封锁的传染病时,禁止畜禽进出养殖场。

(5)限制人员流淌。

3、报告内容:

(1)发病的时间和地点。

(2)发病畜禽种类和数量、同群畜禽数量、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病症、病理改变、诊断情况。

(3)已实行的掌握措施。

(4)疫情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电话。

4、报告方式:书面报告或电话报告、紧急情况时应电话报告。

消毒制度

1、养殖场大门和圈舍门前必需设消毒池,并保证有效的消毒液;场内还应设更衣室、淋浴室、消毒室、畜禽隔离舍。

2、养殖场定期不定期进行清扫、冲洗和运用化学药品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消毒。

3、选择高效低毒、人畜无害的消毒药品,消毒药应依据消毒目的、对象选择贮备,对环境、生态及动物有危害的药不得选择。

4、圈舍每天清扫1至2次,四周环境每周清扫一次,按时清理污物、粪便、盈余饲料等物品,保持圈舍、场地、用具及圈舍四周环境的清洁卫生,对清理的污物、粪便、垫草及饲料残留物应通过生物发酵、燃烧、深埋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5、定期进行消毒灭源工作,一般圈舍和用具一周消毒一次,四周环境一月消毒一次。发病期间做到一天一次消毒。疾病发生后进行彻底消毒。

6、场内工作人员进出场要更换衣服和鞋,场外的衣物鞋帽不得穿入场内,场内运用的外套、衣物不得带出场外,同时定期进行消毒。

7、全部人员进入养殖区必需经过消毒池和消毒室,并对手、鞋消毒,消毒池的药液每周至少更换一次。

8、养殖场施行“干稀别离、雨污分流”排放,干粪施行发酵处理利用,尿污进入沼气池沼化处理利用,防止粪尿污染环境。

无害化处理制度

1、当养殖场的畜禽发生疫病死亡时,坚持“五不一处理”原则:即不宰杀、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

2、当养殖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除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外,还要依据动物防疫主管部门的确定,对同群或染疫的动物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4、当养殖场的.畜禽发生传染病时,一律不交易,不贩运,就地进行隔离观看和治疗。

5、无害化处理过程必需在驻场兽医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并认真对无害化处理的肉牛数量、死因、体重及处理方法、时间等进行具体的记录、记载。

6、无害化处理完后,对圈舍、用具、道路等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原传播。

7、在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及疫病盛行期间要留意个人防护,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染给人。

畜禽标识制度

1、新诞生家畜,在诞生后加施畜禽标识。

2、家畜在左耳中部加施畜禽标识,从外地引进的家畜需要再次加施畜禽标识,在右耳中部加施。

3、家畜的标识严峻磨损、破损、脱落后,应当按时加施新的标识,并在养殖档案中记录新标识编码。

4、没有加施畜禽标识的,不得运出养殖场。

5、畜禽标识不得重复运用。

养殖档案

(一)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

1、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2、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来源、名称、运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

3、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

4、畜禽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5、畜禽养殖代码;

(二)养殖场应当依法向县畜牧兽医局备案,取得畜禽养殖代码,作为养殖档案编号。

(三)畜禽调运时,在个体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和调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