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课件_第1页
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课件_第2页
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课件_第3页
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课件_第4页
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2023/7/18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赖于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经济稳定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和高度化,以及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政治经济学需要在上述关系中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本篇各章,主要阐述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经济增长规律,分析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以利于认识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和跨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本章主要内容13.1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13.2经济增长13.3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13.4经济增长方式13.5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13.1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13.1.1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划分社会总产品是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c+v+m按最终用途的实物构成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按价值构成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与社会总产品的实际用途相适应,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一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部类,简称为第Ⅰ部类另一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部类,简称为第Ⅱ部类。在每个部类内部,又分为许多不同的生产部门,如第Ⅰ部类中有采矿、冶金、燃料、动力、机器制造等重工业部门和为重工业提供原料的农业生产部门;第Ⅱ部类中有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部门和农业中的大部分粮食生产等。

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13.1.2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图式Ⅰ: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消费资料Ⅱ:2000c+500v+500m=3000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交换过程:Ⅰ: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消费资料Ⅱ:2000c+500v+500m=3000123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这种社会总产品是通过三种交换实现的。第一,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第Ⅰ部类的4000c,是由生产资料构成的,代表本部类生产所消费的不变资本价值,可以在本部类内部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换实现价值的补偿和实物的替换。第二,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第Ⅱ部类的500v和500m,是由消费资料构成的,在第Ⅱ部类内部通过各个部门的交换就可实现价值的补偿和实物的替换。第三,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第Ⅰ部类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1000v和1000m需要与第Ⅱ部类交换,而第Ⅱ部类以消费资料形态存在的2000c,需要与第Ⅰ部类交换,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Ⅰ部类的1000v和1000m同第Ⅱ部类2000c相交换,两个部类产品便全部得到实现,在价值上和实物上得到补偿。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基本实现条件:引申两个实现条件:I(v+m)=IIcI(c+v+m)=Ic+IIcII(c+v+m)=I(v+m)+II(v+m)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I(v+m)=IIcI(v+m)=IIc+IcIc+I(c+v+m)=Ic+IIc这个公式表明,第Ⅰ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个部类不变资本之和。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I(v+m)=IIcI(v+m)=IIc+II(v+m)II(v+m)+这个公式表明,第II

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个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II(c+v+m)=I(v+m)+II(v+m)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13.1.3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作为追加资本,使社会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⑴、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Ⅰ(v+m)>Ⅱc......(1)这个公式表明,第II部类的生产必须满足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这个公式表明,第I部类的生产必须满足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Ⅱ[c+(m-)]>Ⅰ(v+)......(2)mxmx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G⊿c⊿v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提供追加劳动力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第I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Ⅰ(c+v+m)>Ⅰc+ⅡcⅠ(v+m)>Ⅱc两端都减去Ⅰc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第II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mx表示m中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部分m-

表示m中积累的部分mxⅡ(c+v+m)>Ⅰ(v+)+Ⅱ(v+)mxmxⅡ(c+m-)>Ⅰ(v+)mxmx两端都减去Ⅱ(v+)mx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⑵、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图式Ⅰ: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消费资料Ⅱ:1500c+750v+750m=3000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Ⅰ:4000c+1000v+1000m=6000500(m-)mx500mx400⊿c100⊿vcv=4:1Ⅰ:4000c+400⊿c+1000v+100⊿v+500=6000mxⅠ:4400c+1100v+500=6000mx积累率:50%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Ⅱ:1500c+750v+750m=30001100v+500mx100⊿c50⊿v600mxcv=2:1Ⅱ

:1500c+100⊿c+750v+50⊿v+600=3000mxⅡ:1600c+800v+600=3000mx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交换过程:123Ⅰ:4400c+1100v+500=6000生产资料mx消费资料Ⅱ:1600c+800v+600=3000mx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Ⅰ:4400c+1100v+500=6000生产资料mx消费资料Ⅱ:1600c+800v+600=3000mx在下一年的扩大再生产中,如果剩余价值率仍然是100%,那么,到年底两大部类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1100m800m66003200因此,到下一年末,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规模,就由上一年的9000,扩大到9800,从而实现了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基本实现条件:(v+⊿v+

(c+⊿c)Ⅱmx=Ⅰ

(c+v+m)(c+⊿c)(c+⊿c)

=ⅠⅠⅡ+引申两个实现条件:+=(c+v+m)Ⅱmx(v+⊿v+

)ⅠⅡmx(v+⊿v+

)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

(c+v+m)(c+⊿c)(c+⊿c)

=ⅠⅠⅡ+(v+⊿v+

(c+⊿c)Ⅱmx=Ⅰ(v+⊿v+

(c+⊿c)Ⅱmx=Ⅰ(c+⊿c)

+Ⅰ+(c+⊿c)Ⅰ这个公式表明,第I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个部类原有不变资本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之和;反映了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v+⊿v+

(c+⊿c)Ⅱmx=Ⅰ+(v+⊿v+)Ⅱmx(v+⊿v+)Ⅱmx++=(c+v+m)Ⅱmx(v+⊿v+)ⅠⅡmx(v+⊿v+)这个公式表明,第Ⅱ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个部类原有可变资本、追加的可变资本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反映了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消费资料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13.1.4技术进步条件下的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必然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列宁把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因素引入马克思的公式,揭示了技术进步条件下社会扩大再生产必须满足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条件。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社会扩大再生产运动表现为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长得快,在积累起来的资本价值中,转变为不变资本的部分要比可变资本大。这样,如果其它条件相同,对于生产资料的需求要比对于消费资料的需求增加得更快,从而,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必然要增长得更快。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不能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孤立的发展,因为生产资料的生产最终要受个人消费的限制。第Ⅰ部类生产的发展,需要追加劳动力,就必须依靠第Ⅱ部类提供消费资料。没有第Ⅱ部类生产的扩大和发展,第Ⅰ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迟早会遇到产品实现的困难,而不能持续扩大和发展。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意义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化生产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商品经济社会,社会化大生产按比例发展是自发地形成,通过经济周期波动来实现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平衡都是偶然的,各个领域中使用资本的比例固然通过一个经常的过程达到平衡,但是这个过程的经常性本身,正是以它必须经常地、往往是强制地进行平衡的那种经常的比例失调为前提。”(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第2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第562页。)马克思揭示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的再生产理论,是研究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认为,扩大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最有价值的部分”,它被“卡莱茨基所再发现,并用来作为解释凯恩斯的问题的基础,又被哈罗德和多马进一步发展成为长期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13.1.5

技术进步条件下的两大部类

发展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技术进步一般是指技术在实现一定目标过程中所实现的进步与变革。这里的目标是人们对技术应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及其实现程度。在实践中,技术进步表现为对原有技术研究、改造、革新所取得的新成果。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技术进步促进了两大部类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两大部类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2)两大部类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3)两大部类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的适应能力得到提高。(4)两大部类的结构得到提升。

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三次产业按现代产业结构的划分方法,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三次产业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总称。1940年英国经济统计学家克拉克在《经济发展条件》一书中,又把产业结构划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以农业为主;第二部门是制造业;其它的经济活动属于第三部门,称为“服务产业”。此后,世界上多数国家在划分产业结构时,沿用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类法。--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我国三次产业划分我国国家统计局参照国外的做法,对我国的三次产业作了如下划分: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部分。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第三产业内部划分具体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生活福利事业;第四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以产值和就业人口作为衡量指标,三次产业规模发展的顺序为,在经济发展起步之前,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逐渐超过第一产业并居各产业之首;在完成了经济起飞进入了成熟的市场经济后,会形成第三产业为首、第二产业居中、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最低的经济格局。

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表现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再生产顺利发展,表现为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1)农业和工业的协调发展。农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中两个主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们在再生产中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农业向城市居民提供的粮食和副食品,必须和城市所增加人口数量相适应;向工业提供的农产品原料的数量,必须和工业扩大再生产时对这些原料需要量的增加相适应。同时,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工业向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必须和农业扩大再生产时对各种农用生产资料增加的需要量相适应,必须和农村居民提高生活水平后对日用工业消费品增长程度相适应。正确处理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不仅有利于工业和农业本部门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协调发展。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2)农业内部的协调发展。农业内部按照劳动对象、生产过程和产品用途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可划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等生产部门。种植业提供对粮食、经济作物产品和牧业对饲料的需要。林业除提供木材需要外,对发展农业本身十分重要。森林又是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低风速而减弱风力,成为农牧业生产自然屏障的“天然水库”。畜牧业为劳动者提供肉食,肉、蛋、奶的增加,还能减少对粮食的需要。副业是农村居民利用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如糖、皮、糠等和当地自然生长物作原料所进行的产业。渔业包括海洋江河养殖和捕捞业,以及利用池塘和沟渠的养鱼业。总之,农业各部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发展农业经济必须农、林、牧、副、渔协调全面发展。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3)工业内部的协调发展。主要是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轻工业的产品主要是消费资料,重工业产品主要是生产资料,它们之间要互相提供产品,以满足生产和职工生活的需要。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轻工业和重工业都必须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来满足相互之间增长的需要。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4)工、农业与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工、农业的发展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工、农业的大发展必然引起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要求同工、农业发展相适应,第三产业滞后会阻碍工、农业发展,而如果太超前发展也会由工、农业发展不足而受到限制。按照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工、农业发展和第三产业发展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繁荣。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5)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分布不平衡,保持各地区的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各地区经济优势与合力,而且关系到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沿海地区,经济技术文化水平较高,生产力发展较快,便于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内陆地区,资源比较丰富,还拥有一些科技文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地广人稀,矿藏丰富,经济文化水平较低;贫困地区,主要在老、边、少地区,我国虽在总体上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在贫困地区仍然缺衣少食。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鉴于各地区在历史上、地理上等各方面形成的区域经济差距,沿海地区应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上,积极扶持和帮助落后地区的发展,向经济落后地区投资建设厂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装备落后地区的农业,有计划有组织地采用可行的方式援助落后地区,落后地区要重视资源开发,发展本地优势;内陆地区要加快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和农牧业开发,在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和地区,积极发展知识密集产业和新兴高科技产业。各地区要避免重复建设,合理布局,有效配置资源,实行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和高速增长。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13.2经济增长13.2.1经济增长及其衡量标准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产品与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经济的更多产出。它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按严格的经济分析来定义,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扣除价格因素后,通过本期(一般为一年)比上一时期国民生产总值所增加的百分比表现出来的商品和劳务生产能力的增加。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衡量经济增长的尺度衡量经济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即GNP的总量或人均量为尺度,有时也采用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值等。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尺度,它的优点是能够把国民经济的全部活动概括在极为简明的统计数字之中,从而可以成为表明各国经济增长的通用指标。由于GNP具有这一优点,目前是世界各国衡量经济增长的基本量度。

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GNP指标的缺点用GNP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也有其不足之处:第一,GNP不能说明产业中的产品和劳务的种类,也不能说明由于使用这些产品和劳务而获得的福利的大小,更不能说明增长过程中由于环境污染、城市化和人口膨胀所付出的社会代价。第二,不通过市场的产品和劳务不能反映在GNP中,也不能反映消费的状况,产量可能在增长,而消费却在减少。第三,不同国别的GNP难以作出真实的比较。因为各国的GNP一般是以各国货币按照汇率用美元计算的,而固定汇率往往定值过高或定值过低,如汇率浮动,只好用一年的平均值计算。第四,GNP不易反映各国真实的生活。由于各国的相对物价结构差异很大,从而以美元折算的GNP在各国的实际购买力也差异很大。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13.2.2社会再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首先,社会再生产是否按比例发展,可以影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其次,社会再生产的类型可以影响经济增长方式。

再次,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也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实现条件。

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经济增长是社会再生产发展的基础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增长使农业发展和产量提高,引起农业劳动力向其它部门转移,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以美国为例,1949年到1976年谷物收获面积减少20%,农业劳动力几乎减少一半,而产量却提高74%。马克思曾说:“财富的增长和文明的进步,通常都与生产食品所需要的劳动和费用的减少成相等的比例”;第二,经济增长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工业结构的变化;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第三,经济增长引起服务行业发展和比重增加。据统计,1950年至1977年,美国服务业人员从3084万人增加到6271万人,这期间美国全部雇佣人员由5613万人增加到9107万人,增加约3500万人,其中90%是到服务行业中去的。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和社会进步的表现。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小,它所赢得的从事其它生产,物质或精神的生产时间就越多。”(马克思《政治动态——欧洲缺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347页)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13.2.3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持续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的持久发展。但是,经济增长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而且应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因此,必须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有尽快的经济增长。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经济效益的概念经济效益与经济效果不同。经济效果是指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取得的有用成果。经济效益是指人们对取得的经济效果进行的社会评价。经济效益按所涉及的范围来划分,可以分为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长期以来,困绕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济效益低下。尽管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综合要素贡献率比较低,单位资源的产出率等经济效益指标,不但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因此,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这是因为:第一,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二,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第三,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劳动力过剩、资本和资源相对短缺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障碍,只有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13.3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13.3.1财富、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财富亦称“社会财富”或“国民财富”。通常是指某个社会或国家在特定时间内所拥有的物质资料的总和,其存量包括一切积累的劳动产品(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和用于生产过程的自然资源(如土地、矿藏、森林、水资源等);而流量集中在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技能是生产的前提,也是国民财富的组成部分。尚未参加生产过程,未被开发的自然资源,是潜在的国民财富。除了物质财富以外,一个社会或国家还拥有精神财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物质财富。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经济增长与财富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不一定就是财富的增长。但是,经济增长是财富增长的重要途径。财富的增长意味着有用物品的更多产出,是一个国家的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的速度决定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果或能力。通常用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计算;或是用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计算。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从而单位产品内所包含的劳动量愈小,劳动生产率就愈高,反之则愈低。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影响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因素(1)自然条件。(2)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3)社会分工和经济规模。(4)经济体制和企业组织结构。(5)科学技术进步和在生产上的应用程度。除上述因素之外,社会文化、人力资本的形成,国家政治局势,经济政策与经济法规等,也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

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13.3.2经济增长和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经济增长是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对经济增长,人们不仅看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更关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早期分析经济增长因素:一是劳动投入增加;二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才会促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是科技进步。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近百年来,经济学者重视经济增长各因素的数量关系分析,并估计这些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大小。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可概括为两个:一是要素投入增加;另一是要素生产率提高。要素投入包括劳动要素投入和资本要素投入。要素生产率反映科技状况,它通常体现在劳动和资本里面。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素洛把科技进步和变化独立出来,表示全要素生产率。这样便可看出,经济增长取决于三大因素: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TFP)是指因技术进步而提高了的效率。现在,通常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分析经济增长因素的工具。它的基本方程是:

Q=ALαKβ

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13.3.3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科技进步可以推动更多的生产要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表现在生产新品种,引进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和新销路,利用新原料和开辟新的原料来源结成新的生产组织,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等。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必须走“科教兴国”的道路。增强科技进步的紧迫感,危机感,制定出符合本国实际的科技发展战略:其一,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其二,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由追踪世界科技前沿转变到在某些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其三,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建设的要求相适应。其四,调整各类科技研究工作的比例。既要为整个科学技术进步建立和储备必要的基础研究,又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上,加快科技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中国经济增长的科技贡献率中国的科学技术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在大约是3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得多,其中美国等国家已经超过80%,而且比发展中国家40%的平均水平还要低。(《必须紧紧依靠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解放军报2000年11月09日第6版)总的来说,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还比较落后,科技水平不够高,国民经济整体科技进步缓慢,特别是国民经济主要部门技术设备落后、陈旧,产品质量低、消耗大、成本上升、劳动生产率低、缺乏竞争能力。仅以能源消耗为例,每创造1000美元GNP,比美国高3倍,比日本高7倍,而劳动率只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5%左右。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13.4经济增长方式13.4.1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实现经济增长不同要素的组合形式,或者说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构成方式,即实现经济增长所依赖的增长源泉的构成及其路径选择。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

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即经济增长方式的种类,主要根据影响经济增长的两类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来划分。如果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生产要素在原来技术水平基础上投入的数量扩张,即土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称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经济增长主要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则称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如果从再生产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增长,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还有两种类型或两条道路:一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指通过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一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资金有机构成和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来扩大生产规模。

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两条道路与经济增长方式的两种类型的区别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有两种情况:一是维持原来技术水平基础上的数量扩张,这种情况属于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是在技术进步基础上的数量扩张,这种情况就含有集约型增长方式。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13.4.2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中国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原因第一,能源、原材料的消耗无法保证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倍、韩国的4.5倍;钢耗为美国的5.8倍、日本的2.7倍。能耗的利用效率仅为30%,比一般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这些消耗指标甚至比印度还高得多。依此推算,中国在2000年时需要1.2万吨钢、14亿吨煤。能源的缺口大约在20%左右。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第二,资金供给缺口较大。由于要以高投入支撑高速度,按现在的消耗和发展速度计算基本建设投资,2000年当年需要10000亿元的财政收入、6000亿元的国库券才能弥补赤字。第三,以传统技术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较大比重,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升级优化缓慢。第四,以高投入作支撑,低效益为代价形成的高速度,会带来高通胀,使社会无法承受。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第五,高投入、高速度的增长方式,带来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恶化,会损害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基础。此外,经济增长长期以资本、土地、劳动投入增加的贡献为主,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为辅,虽然也可增大全国经济的总量,但人均占有量的增长却很缓慢。上述种种表明,中国要持续、稳定、高速经济增长,必须实行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13.5经济增长的周期性13.5.1市场经济和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的概念是指“经济活动水平的波动(通常以国民收入来代表),它形成一种有规律的形式,经济活动的扩展跟着就是经济收缩,而后又继之以进一步的经济扩展。这样的周期大约以产出量的长期趋势轨迹而出现。”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历周期性的四个阶段,即繁荣、高峰、衰退和谷底。经历这四个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是经济周期的长度。

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教科书300)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图中横轴t表示时间,纵轴y表示国民收入或经济活动水平,NN‘表示正常经济活动水平。ACE、CEF各是一个周期的长度;BCD是经济周期处于收缩阶段;DEG是经济周期处于扩展阶段。图中从A开始,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此时就业增加,产量扩大,经济产出逐渐达到高峰,即B;在经历了生产高峰后,经济开始进入衰退时期,此时有大量的产品没有买主,存货不断增加,信用关系中断,一些企业倒闭,就业人数减少,产量下降,经济跌到谷底,即D。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进入恢复期:存货开始减少,信用逐渐恢复,就业开始增加,产量逐渐扩大,达到经济的高峰,然后又开始经济的下一个循环。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盲目自发性必然导致市场运行的周期波动性。经济周期波动是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必然产物,是市场经济与生俱有的东西。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13.5.2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就处在一种周而复始、繁荣与衰退的交替的周期性运动中,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从一次危机到下一次危机之间的时期,便是一个再生产周期,每一个周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至于再生产周期的间隔时间并不是固定的。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美国战后的10次

经济衰退期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更新。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首先表现为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生产的社会化,使各个生产部门和各个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更加密切了。但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又把整个社会生产割裂开来。这种企业内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组织、无序性必然导致社会生产的比例失调,进而爆发经济危机。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接上页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限增长趋势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利益趋动资本家改进技术、扩大生产;同时,又使劳动人民购买力的增长相对小于生产的增长,这二者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经济周期波动不可避免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使市场自发调节作用产生怀疑,出现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反周期政策主张。30年代以来的相当长时期,国家干预对缓和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促进经济增长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也使经济运行出现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并存(简称“滞胀”)等一系列问题。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人们对国家干预主义不断地提出疑问,货币主义理论认为政府干预政策大多是无效的。他们持国家不干预主义观点,主张依靠市场、遵守政策规则,以消除经济巨大波动的不确定性。新凯恩斯主义又反对国家不干预主义观点。西方学者对各种反周期政策,出现经济干预主义和反经济干预主义两类主张,彼此争论不休。西方各种反周期的经济政策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延缓经济危机,避免经济波动,有借鉴意义。但是,只要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还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周期波动就不可避免。(背景资料:经济周期)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背景资料:经济周期马克思说:“就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础。”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业危机。1847年─1848发生席卷美、英、德、法等国开始带有世界性经济危机。1929─1933年发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久、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二战后,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4-1975、1979-1982、1990-1993年美国就爆发了8次经济危机。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13.5.3社会主义经济的周期性社会主义经济存在周期性的含义及其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虽然不存在经济周期产生的制度性原因,但还存在产生经济周期的非制度性原因。其非制度性原因主要有: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存在某种盲目性、自发性,不免出现经济周期性波动。2、由于体制转换和经济调整也会出现经济周期波动;3、由于经济增长本身的阶段性,出现经济周期;4、由于政策失误,导致经济波动,不得不在一定时期进行集中整顿。第十三章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幻灯片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与社会主义

经济周期的区别第一,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产生于社会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经济周期产生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阶段性。第二,由于私有制的局限,资本主义国家既无法避免也无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