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八下名著复习经典常谈名著复习(含解析)部编八下名著复习经典常谈名著复习
一、读名著,完成下面问题:
1.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字里行间都体现出他孜孜不倦的精神。班级正开展“走近经典”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阅读《经典常谈》这部名著,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书名。
《经典常谈》一书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___、、《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华文化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以及辞赋和诗文等文学体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语言简洁明快,内容蕴含精髓,为广大青年解读中华文化经典开启门径,是难得的导读精品。
(2)请把下面6个短语组成一副切合班刊主题的对联。
看谁人博闻强识九天摘星勤学苦练蟾宫折桂有我辈
上联:_________
下联:______
任务二:结合《经典常谈》这部名著,说说现代学生为什么应当读一些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语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一起阅读了《经典常谈·〈说文解字〉第一》,为了检测大家的阅读成果,组长小语给大家出了下面两道题目,邀请你一起来参与解答。(6分)
(1)【任务一:辨析观点】下列说法与《经典常谈》一书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的造的。
B.秦朝李斯所作的《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C.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分别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D.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
(2)【任务二:实践运用】下面三个字是由象形字“手”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你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争”字所给示例,用七字句描述“友”“尊”的形体结构和字义。(4分)
汉字争友尊
结构两手相向互拉扯①_________③_________
字义互不相让争长短②_________④_________
3.八年级某班拟开展以“《经典常谈》之常谈《诗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6分)
(1)【读诗句,谈成语】据不完全统计,我们日常运用的成语,有一百多个出自《诗经》。请根据下列诗句提取成语并解释其含义。(2分)
①兢兢业业,如霆如雷。(《诗经·大雅·云汉》)
成语:___解释:_______
②羔裘豹饰,孔武有力。(《诗经·郑风·羔裘》)
成语:___解释:________
【读诗经,谈影响】通过本学期对《诗经》和《经典常谈》的学习,你认为这部诗集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经典常谈》后,同学们对于“国学”都有了一定了解。班级拟围绕“国学”开展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6分)
【材料】所谓“国学”,简而言之,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一些专家和老师认为当前的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太少,导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丢失不少。很多孩子不懂礼貌,不会与人相处,不会关心他人。
(1)下表为国学经典中的“四书”的相关知识,请你将文段填到对应位置。(4分)
A.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C.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D.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2)你的同学小王打算期中考试结束后多看电视剧和网络小说,请你结合以上材料,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2分)
二、选择题:
1.下列对于“四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二程看来,《大学》分明易懂,而《中庸》含蓄深刻,须细加玩赏。
B.在朱子看来,《论》《孟》只是应机接物的微言,抑扬不明,较难领会。
C.朱子认为,有了《大学》提纲挈领,便可领会《论》《孟》的精深微妙。
D.朱子认为,《大学》循序渐进,为天下后世立说,堪称垂世立教的大典。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与单行的《论语》《孟子》同属诸子书,后都升为经书,宋代的“十三经”包含了《礼记》《论语》《孟子》。
B.二程强调《大学》《中庸》的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了“四书”,后来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
C.二程认为,《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初学者入德的门径,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从这部书入手不会走错路。
D.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融贯《论》《孟》旨趣,领会《中庸》心法,故举其为初学者第一部书。
3.关于朱子提出的研读“四书”的目的和方法,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研读“四书”,目的在于提升修养,入德治学,建功立业。
B.研读“四书”,目的在于修养道心,克制人心,领会心法。
C.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D.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
4.请你根据《说文解字》中对造字的六个条例的解释,完成下面各题。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都相同或一部分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汉字“鱼”“口”“耳”“手”“田”等都是象形文字。
B.“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刃”是指事文字。
C.“人”“言”为“信”,“信”是会意文字,“江”“河”是转注文字。
D.“令”本义是发号,假借为“县令”的“令”,这是假借文字。
(2)班长找来了一些象形字的图片,请你分别写出它们对应的现代汉字。
ABCD
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一)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
这种写实的作风在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得着充分的发展。《三国志演义》等书里的故事虽然是关联的,却不是联贯的。到了《红楼梦》,组织才更严密了;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虽然包罗万有,而能“一以贯之”。这不但是章回小说,而且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了。白话小说到此大成。
(选自朱自清著《经典常谈》)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根据文段提供的相关信息,仿照示例,为“近代长篇小说”下一个定义。
请结合材料,概括歌谣与最初的诗的不同之处。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字,完成小题。
宋代的“话本”是白话小说的老祖宗。话本是“说话”的底本;“说话”略同后来的“说书”,也是佛家的影响。唐代佛家向民众宣讲佛典故事,连带说唱,本子夹杂“雅言”和口语,叫做“变文”,“变文”后来也有说唱历史故事及社会故事的。“变文”便是“说话”的源头;“说话”里也还有演说佛典这一派。“说话”是平民的艺术;宋仁宗很爱听,以后便变为专业,大流行起来了。这里面有说历史故事的,有说神怪故事的,有说社会故事的。“说话”渐渐发展,本来由一个或几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短故事,引出一个同类而不相关联的长故事的,后来却能将许多关联的故事组织起来,分为“章回”了。这是体制上一个大进步。
话本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但还足以见出后世的几部小说名著,如元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不过这些已是文人的作品,而不是话本了。就中《三国志演义》还夹杂着“雅言”,《水浒传》和《西游记》便都是白话了。这里除《西游记》以设想为主外,别的都可以说是写实的。这种写实的作风在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得着充分的发展。《三国志演义》等书里的故事虽然是关联的,却不是联贯的。到了《红楼梦》,组织才更严密了;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虽然包罗万有,而能“一以贯之”。这不但是章回小说,而且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了。白话小说到此大成。
(选自朱自清著《经典常谈》)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根据文段提供的相关信息,仿照示例,为“近代长篇小说”下一个定义。
示例:章回小说是由“说话”发展、将许多同类且相关联的短故事组织起来的一个长故事。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经典常谈》序(节选)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我国旧日的教育,可以说整个儿是读经的教育。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的项目,自然偏枯失调;况且从幼童时代就开始,学生食而不化,也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新式教育施行以后,读经渐渐废止。民国以来虽然还有一两回中小学读经运动,可是都失败了,大家认为是开倒车。另一方面,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里却有“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的话,高中的标准里更有“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的话。初、高中的国文教材,从经典选录的也不少。可见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囫囵吞枣的弊病。这实在是一种进步。
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子似乎见到了这个,他注“四书”,一种作用就是使“四书”普及于一般人。他是成功的,他的“四书”注后来成了小学教科书。又如清初人选注的《史记菁华录》,价值和影响虽然远在“四书”注之下,可是也风行了几百年,帮助初学不少。但到了现在这时代,这些书都不适用了。我们知道清代“汉学家”对于经典的校勘和训诂贡献极大。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能的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本文分段,仔细的标点,并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这需要见解、学力和经验,不是一个人一个时期所能成就的。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一些《学生国学丛书》,似乎就是这番用意,但离我们理想的标准还远着呢。理想的经典读本既然一时不容易出现,有些人便想着先从治标下手。顾颉刚先生用浅明的白话文译《尚书》,又用同样的文体写《汉代学术史略》,用意便在这里。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1.说说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体会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你怎样理解“文化”的含义?
联系全文,概述学习经典的重要性。
5.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三传第六》~《诸子第十》后的发言,其中有两位同学的说法有误,请你找出并修改。
(1)《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左传》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大体依《春秋》而作。
(2)同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在政治学说上,孔子主张“正名主义”,孔子之后的孟子重视圣王的道德,苟子重视圣王的威权。
(3)朱熹认为古时的大学里教“六艺”,小学里教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它们都是实学。
(4)《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定的,书中所记的事,从春秋时代至楚汉兴起,共二百零二年。
7.请你结合下面选自《四书第七》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的人格——孔子,并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节目: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①”“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而辩“性善”,教人求“放心”,影响更大。又说到“养浩然之气”,那“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这是修养的最高境界,所谓天人相通的哲理。
【注释】①阙疑:对疑惑不解的东西不妄加评论。
(1)小诗发现材料中的内容可以与之前所学诗文相联系,于是她将二者对照以增进理解,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①“时习”:,不亦说乎?
②“义利”:,于我如浮云。
③“择善”:择其善者而从之,___。
④“仁”:得道者多助,。
(2)请你根据上面材料,说一说儒家学说对现在的我们有哪些教育意义。
8.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而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
(1)文段体现了杜甫作品写实的几个方面,请结合学过的诗歌分析杜甫诗的写实手法。
(2)朱自清认为杜甫是“继往开来的诗人”,请结合上面语段和名著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9.班级开展以“联系《经典常谈》阅读古文经典”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读楚辞】
(1)文段中的“他”指的是。
(2)试运用《经典常谈》中的相关内容谈谈《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深层含义。
【任务二:读唐诗】
(3)《江雪》的体裁是()
A.五言绝句B.五言律诗C.五言古体诗D.五言乐府
(4)《经典常谈》中认为“唐人绝句有两种作风:一是铺排,一是含蓄”,你认为《江雪》是铺排还是含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10.请你结合《经典常谈》中对下列古籍的阐述,挑选一本古籍进行深入阅读,并说明原因。
《尚书》《诗经》《战国策》《汉书》
11.班级开展“读经典的意义”主题探究活动,你刚读完《经典常谈》一书,请你结合本书的内容,说说中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
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颗、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处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
(1)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
(2)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
(3)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
13.阅读下面《礼记学记》二则,完成各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①”,其此之谓乎!
【注】①典于学:即“学典”,学习经典。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教然后知困____②教学相长_____
③人不学,不知道___________④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
B.【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乙】文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的角度阐述了“念终始典于学”的观点。
D.两文都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答案:
一、1.(1)任务一:《说文解字》《周易》(2)勤学苦练看谁人蟾宫折桂博闻强识有我辈九天摘星
任务二:①书籍的实质和形式是分不开的,要了解它享受它,就必须面对它本身,涵泳得深,体会得切,才有得益。②阅读经典能扩大视野与胸襟、增长见识。(或“经典的作用不在有用,而在于文化,有无用之用”)③作为国民有接受本国经典教育的义务(或“读一些培育着我们祖先的古书使我们不至于无本”)。
2.(1)B(2)①两手同向紧靠拢②志同道合方为友③双手捧起一杯酒④双手托起表尊重
3.(1)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孔武有力非常威武有力。
(2)示例:《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中国文化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艺术创作的民族文化传统,确立了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艺术原则。它不仅丰富了中国的语言,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而且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1)ADCB(2)小王你好!考试结束后,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看电视剧和网络小说是放松的好方式,但是我们也要抽时间多读国学经典著作,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你说对吧[劝说内容要注意有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劝说的内容合理,修辞使用恰当,语言通顺。可以围绕提高自身素养,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进行委婉劝说。
二、选择题:
1.B2.D3.A4.(1)C【解析】C项中的“江”“河”是形声字,“”是形旁,“工”“可”是声符。(2)A.日B.月C.山D.龟
三、(一)1.抒发情感(消愁解闷),酬神作乐(庆祝节日),唱和竞胜。
歌谣最初是个人心情的诉说;口集众人聚唱,歌谣增多;口经众人修饰,歌谣成为定本。
节奏要求不同:前者主要依靠重叠,后者主要依靠字数均齐、韵脚协调;传播方式不同:前者依靠口口传唱,后者借助文字记录。
(二)1.介绍了白话小说的起源和形成(过程)。
2.示例:近代长篇小说是指由文人撰写、组织严密(或:“故事联贯”“一以贯之”)的章回小说。
(三)
1.介绍了白话小说的起源和形成(过程)2.层层逼近,更好地表达作者的观点。3.适合时代的,适合学生的合适的内容。4.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的必要项目;见识经典。
5.(1)为人做事要有始有终,矢志不渝。(2)要善于借助别人(或听取别人的意见)帮助自己改正缺点。
6.(1)小语将“纪传体”改为“编年体”(2)小畅将“小学”和“大学”调换位置
7.(1)学而时习之不义而富且贵其不善者而改之失道者寡助
(2)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补血用药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4腈纶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包装装潢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玻璃膏霜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 VOC检测VOCs含量第三方检测报告2025
- 布袋弹簧床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冬虫夏草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光纤熔接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国际贸易进口合同范本
- 2025粉煤灰供应合同
- 【MOOC】教学研究的数据处理与工具应用-爱课程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小学科学实验创新》课件
- 拌合站安全事故案例
- 《红色家书》读书分享会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广东省春季高考数学仿真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答题卡)
- 新媒体运营工作年终总结
- 【MOOC】电子技术-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米酒酿造工艺
- 点式高层住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4年秋杭州师范大学
- 2024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