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_第1页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_第2页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_第3页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_第4页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

2009.8PCR具有特异、敏感、产率高、快速、简便、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突出优点;能在一个试管内将所要研究的目的基因或某一DNA片段于数小时内扩增至十万乃至百万倍,肉眼能直接观察和判断;可从一根毛发、一滴血、甚至一个细胞中扩增出足量的DNA供分析研究和检测鉴定。过去几天几星期才能做到的事情,用PCR几小时便可完成。PCR技术是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革命性创举和里程碑。Mullis1993年度诺贝尔化学奖。PCR技术是一种利用DNA变性和复性原理在体外进行特定的DNA片段高效扩增的技术,可检出微量靶序列(1个copy)。在模板DNA、引物和dNTP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应。仅需用极少量模板,在一对引物介导下,在数小时内可扩增至100-200万copy.

PCR(Polymerase

ChainReaction)Threesteps:

denaturation,primerannealing,polymerization.PCR反应分三步:变性、退火及延伸。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模板DNA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配对结合;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min,2~3h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标准的PCR反应体系:

10×Buffer

10ul

dNTP

mixture

per200umol/L

primers

per10~100pmol

templeteDNA

0.1~2ug

DNApolymerase

2.5ul

Mg2+

1.5mmol/L

dH2O

100ul

PCR反应五要素:参加PCR反应的物质主要有五种即引物、酶、dNTP、模板和Mg2+

引物:引物是PCR特异性反应的关键,PCR产物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与模板DNA互补的程度(c)(b)引物25’3’3’3’5’5’(d)新引物5’3’靶DNA的扩增(a)5’3’引物13’5’3’5’引物2互补链引物1互补链单位长度的链不同长度的链5’3’3’5’引物1互补链引物2互补链目的片段(不同长度的链未示出)聚合酶链式反应示意图(e)(f)(g)温度(℃)时间(min)94726094℃变性(1min)60℃退火(1min)72℃延伸(1.5min)循环1循环2循环3PCR反应的温度循环周期PCR反应的每一个温度循环周期都是由DNA变性、引物退火和反应延伸三个步骤完成的。图中设定的反应参数是94℃变性1min,60℃退火1min,72℃延伸1.5min。如此周而复始,重复进行,直至扩增产物的数量满足实验需求为止。PCR应用遗传性疾病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血友病苯丙酮尿症传染性疾病肝炎性病肿瘤法医学个人识别、亲子鉴定

1985年,英国遗传学家Jeffreys采用DNA

指纹图谱进行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有时犯罪物证量很少,不足以用来进行DNA指纹分析,PCR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犯罪现场中遗留的少量生物物证,如一根毛发、一滴血等都可用于分析,在法医学上认证罪犯、亲子鉴定以及人的性别鉴定中PCR技术被普遍采用。植物遗传育种构建遗传图谱、分离目的基因、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了解不同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系统进化畜牧畜禽病诊断:猪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牛白血病毒、牛病毒性腹泻、免疫缺陷病毒等检测性别鉴定:牛、绵羊Y染色体上特异

DNA片段构建基因图谱检测基因整合与表达:转基因鱼植物保护杀虫病原微生物的基因型鉴定植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形态学上相似性和潜在的血清学交互反应,用常规方法难以区分,采用反转录PCR(RT-PCR)可准确快速区分其他①考古学②植物分类学③群体生态学实时定量PCRReal-timeQuantityPCR定量PCR是在PCR定性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酸定量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技术不仅实现了对DNA模板的定量而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可靠性更强、能实现多重反应、自动化程度高、无污染性、具实时性和准确性等特点。作用原理实时荧光定量PCR常用的检测模式:(1)TaqMan探针(2)SYBR

GreenⅠ

TaqMan探针方法的作用原理:

原理:利用Taq

酶的5‘→3’外切核酸酶活性并在PCR过程中反应体系加入一个荧光标记探针。

TaqMan探针5‘端标以荧光发射基团,3’端标以荧光猝灭基团。该探针在PCR过程中不能被延伸。当探针保持完整时,3‘端猝灭基团抑制5’发射基团的荧光发射。

在PCR的退火期,探针与引物所包含序列内的DNA模板发生特异性杂交。延伸期引物在Taq酶作用下沿DNA模板延伸,当到达探针处,Taq酶发挥5‘→3’外切核酸酶活性,继而发生置换,切断探针后,发射基团远离猝灭基团,荧光信号得到释放。这时荧光探测系统便会检测到光密度增加。模板每复制一次,就有一个探针被切断,伴有一个荧光信号的释放。

由于被释放的荧光基团数目和PCR产物数量是一对一的关系,且光密度同释放的荧光基团的数目也成正比关系,因此该技术可对模板准确定量。由于扩增产物短时效率较高,故扩增长度一般为50—150bp。实时PCR技术原理探针设计一般应符合以下条件:

(1)GC碱基含量在40%-60%。(2)

避免单核苷酸序列的连续重复,尤其是G。(3)避免5'端为G,

因为G对荧光可能有抑制作用,尽量使C个数多于G。(4)长度应在15--25个碱基左右,以保证结合的特异性。(5)探针的Tm值要比引物的Tm值至少高出约10℃另外,探针与引物不能形成二聚体,

位置与上游引物尽量接近但不要重叠。

(2)

SYBR

Green

I荧光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