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北斗星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北斗星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北斗星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北斗星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北斗星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浙江省北斗星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浙江省北斗星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且属于电解质是

A.B.C.D.

2.硫酸四氨合铜可用于织物媒染剂、消毒剂,下列关于硫酸四氨合铜的说不法确的是

A.硫酸四氨合铜难溶于乙醇B.Cu元素位于周期表的ds区

C.硫酸四氨合铜中的铜离子为杂化D.N-H键电子云轮廓图: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冬奥场馆建筑应用了新材料碲化镉发电玻璃,碲和镉均属于过渡元素

B.“天宫课堂”实验:常温下乙酸钠过饱和溶液结晶成温热“冰球”的过程属于吸热反应

C.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有生石灰、还原铁粉、硅胶等

D.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

4.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碳化硅的分子式:

B.的结构与相似,均为四面体形

C.天然橡胶为顺式聚异戊二烯,其结构简式为:

D.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为:3-甲基丁烷

5.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B.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完全反应,转移个电子

C.溴化铵水溶液中,与离子数之和大于

D.含的酸性溶液与足量反应生成,转移电子数

6.制取乙炔时,常用溶液除去乙炔中的杂质。反应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燃料电池中,通入一极为正极

B.依据反应①可推出氢硫酸为二元强酸

C.反应②中若发生反应,被氧化的为

D.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

7.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硫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

B.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

C.以铁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D.在空气中受热: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稀溶液,有固体析出,加水可重新溶解

B.在碱催化下,苯酚和甲醛可缩聚成网状结构的热固性酚醛树脂

C.较高压力、温度和引发剂作用下,乙烯加聚成含有较多支链的聚乙烯

D.甘油醛是最简单的醛醣,属于手性分子

9.木犀草素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具有镇咳化痰的作用,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

C.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D.该物质与足量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

10.短周期主族元素W、M、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p能级半充满,M原子的s能级电子数和p能级相等,X是同周期电负性最小的元素,Y是同周期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

B.M、X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

C.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以相互反应

D.W、M两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稳定性:

11.电池多用于电动汽车的电力来源,结构如图所示,电池中间的聚合物隔膜只允许通过。已知原理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阴极反应为

B.放电时,石墨电极发生脱嵌

C.用铅蓄电池给其充电,消耗硫酸时电池中有向左移动

D.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二、多选题

12.实验室中3%的硼酸洗液可以用于小面积的创伤清洗。已知硼酸水溶液为一元弱酸,硼酸晶体为片层结构(与石墨相似),有滑腻手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硼酸晶体层内分子间为氢键、层间为分子间作用力

B.比更易水解生成

C.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可促进水的电离

D.硼砂晶体中存在配位键

三、单选题

13.是一元弱碱。难溶盐RA的饱和溶液中随而变化,不发生水解。25℃时,与有如图所示线性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时,

B.的电离平衡常数

C.当溶液时,

D.的溶解积

14.下面是丙烷(用表示)的氯化和溴化反应时的相对能量变化图(已知)及产率关系。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完全生成放热

B.比稳定

C.以丙烷、卤素、氢氧化钠溶液为原料制备2-丙醇,优于

D.溴代和氯代第一步都是决速反应

15.25℃、,,,之和为的溶液中三种粒子所占物质的量分数(分布系数)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的

B.常温下,向点溶液中滴加半滴溶液,会产生沉淀

C.溶液与溶液混合并充分搅拌后:

D.常温下,将足量加入到少量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16.下列对于各实验操作及对应的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分析

A适当升高溶液的温度(不考虑分解)溶液降低升温,对、电离的促进程度小于对水解的促进程度

B向盛有溶液的试管加入管口产生红棕色气体被还原为

C25℃,测定溶液的,

D打开瓶盖,测定可乐溶液的变化从2.5上升到4.5左右打开盖后,浓度(或压强)降低,促进分解

A.AB.BC.CD.D

四、结构与性质

17.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有十分丰富的化学性质,请回答:

(1)在有机反应中有许多活性中间体,如在异丁烯与水加成中生成的(CH3)3C+,其中C存在的杂化方式_______,其中C+的VSEPR模型是_______;在有机化合物中碳上的氢的酸性可由pK描述,K为该氢的电离平衡常数,则CCl3H与CF3H中pK较大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

(2)碱金属M(,,等)可与石墨和形成化合物。与作用形成的具有三维超导性能,图1为其晶胞,该晶体类型是_______。

(3)石墨可看成碳层的叠加,六方石墨是abab……的两层循环,三方石墨是abcabc……(a、b、c表示不同的碳层)的三层循环,图2中属于六方石墨的是_______:石墨与钾蒸汽作用可形成石墨夹层离子化合物,图3所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4)硅也可形成的一系列氢化物,如甲硅烷能与猛烈反应,在空气中可以自燃,请说明硅烷化学性质比相应的烷烃活泼的原因_______。

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8.不稳定物质A由3种元素组成,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已知:①气体体积均已转化为标准状况。

②物质A可视为两种结构相似物质的组合。

③溶于。

请回答:

(1)物质A的组成元素为_______(元素符号),其化学式为_______。

(2)写出A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A可由E与C反应生成,同时得到D,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设计实验检验溶液F中的阴离子(除外,不能使用流程中方法)_______。

六、原理综合题

19.异丁烷可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同时也存在脱氢的副反应。

裂解过程:反应Ⅰ

反应Ⅱ

脱氢过程:反应Ⅲ

已知:化学上,将稳定单质的能量定为0,生成稳定化合物是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生成热,生成热可表示该物质的相对能量。下表为25℃、下几种有机物的生成热:

物质甲烷乙烷丙烷乙烯丁烯异丁烷

生成热-75-85-10452-0.13-134

请回答:

(1)针对反应Ⅰ,有利于提高异丁烷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__。

(2)工业上选用在分子筛中添加催化异丁烷裂解。在,向某恒压容器中投入异丁烷发生发应。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加入该催化剂可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平衡转化率

B.异丁烷催化裂解时,加入氢气有利于乙烯生成

C.异丁烷中若存在正丁烷,可能会影响乙烯的产率

D.添加要适量,过多时会对分子筛的骨架结构造成破坏,影响其裂解活性

②下表是相同条件下催化剂不同分布状态时的异丁烷转化率和乙烯产率,数据表明分布状态不同会导致催化效果的差异,在_______分布状态下效果最佳。

分布状态abcde

异丁烷转化率(%)6081666171

乙烯产率(%)12.712.416.08.63.4

③实践表明,催化剂加入量对异丁烷脱氢裂解反应也有影响,见下图。可知加入量为20%效果最好,此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

(3)①下图为反应Ⅱ、Ⅲ能量历程(其中i-为异,t-为正),请写出其中活化能最高的过程_______。

②为提高丙烯的产率,可使用惰性稀释气体()和异丁烷同时进料的方式,与未加稀释气时相比,异丁烷转化率显著改善,裂解产物的选择性提高。请从催化作用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

七、工业流程题

20.某研究小组用碱熔法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为原料生产高锰酸钾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物质溶解度物质

物质KCl

20℃溶解度(g)6.411133.711.121734.2

②锰酸钾[]

外观性状:墨绿色结晶。其水溶液呈深绿色,这是锰酸根()的特征颜色。

化学性质:在强碱性溶液中稳定,在酸性、中性和弱碱性中,会发生岐化反应。

请回答:

(1)下列有关得到墨绿色熔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应在铁坩埚中进行加热,一手用坩埚钳夹住坩埚,一手用玻璃棒搅拌

B.将软锰矿粉碎后加入熔融物中,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C.随反应进行,发现熔融物黏度增大时便加强热,提升碱熔效果

D.若反应剧烈使熔融物逸出,可将火焰移开

(2)工业上常用进行酸化歧化,发生反应,若通入过久可能会导致产品纯度下降,原因是_______;为避免此影响,可用_______(选“盐酸”、“硫酸”或“醋酸”)溶液代替进行改进。

(3)结晶步骤中为得到杂质较少的粗产品,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合理的操作并排序:_______。

将溶液加入蒸发皿中干燥晶体

a.抽滤b.趁热过滤c.冷却d.小火加热蒸发e.大火加热蒸发f.蒸发至溶液出现晶膜,停止加热g.蒸发至溶液中出现大量晶体,停止加热h.乙醇洗涤i.冷水洗涤

(4)草酸滴定法对高锰酸钾晶体进行纯度测定:

①称取0.6500g样品,溶解后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摇匀。取浓度为的标准溶液,加入稀硫酸酸化,在水浴中加热至80℃左右,用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的体积为,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已知)。

②以下可能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

A.定容过程时俯视刻度线

B.滴定过程中水浴温度过高

C.滴定速度过慢使高锰酸钾溶液与空气中还原性物质反应

D.滴定过程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

E.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无气泡,滴定后尖嘴有气泡

八、有机推断题

21.某研究小组按下列路线合成治疗骨关节炎药物罗美昔布。

已知:①苯环上的是间位定位基团,、-F是邻、对位定位基团

请回答:

(1)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化合物Ⅰ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的反应条件是光照

B.路线中设计可提高化合物的产率

C.的ⅰ、ⅱ两步反应类型分别为还原反应和取代反应

D.罗美昔布的分子式是

(3)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该小组分别以甲醛和乙二醛为原料合成,请补充完整合成路线_______。【“”上补上无机试剂或条件,“——”上补上中间产物结构简式】

(5)写出3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_______。

①分子中共有3个六元环,其中含2个苯环的邻位二取代物()

②谱和IR谱检测表明:分子中除苯环外,只有1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无氮氯键,有酮羰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Cu是金属单质,在熔融状态下导电,但不属于电解质,故A不选;

B.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属于电解质,故B选;

C.是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故C不选;

D.是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D不选;

故选B。

2.C

【详解】A.硫酸四氨合铜是离子晶体,在水中电离出离子,具有最强的极性,乙醇的极性弱于水的极性,所以硫酸四氨合铜难溶于乙醇,故A正确;

B.Cu是29号元素,元素位于周期表的ds区,故B正确;

C.硫酸四氨合铜中Cu2+电子排布是3d9,3d中一个电子跃迁到4p轨道,从而3d空出一个空轨道,然后和4s、4p轨道形成dsp2杂化,故C错误;

D.N的2p轨道和H的1s轨道形成键,电子云轮廓图为:,故D正确;

故选C。

3.D

【详解】A.碲属于VIA族元素,不属于过渡元素,故A错误;

B.乙酸钠过饱和溶液结晶形成温热“冰球”,不是生化学变化,不是吸热反应,故B错误;

C.还原铁粉常作抗氧化剂,不能作干燥剂,故C错误;

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形式,干冰升华时,能够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把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为无数的小水点,形成白雾,故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A.属于共价晶体,不存在分子,A错误;

B.的结构为:,的结构为:,中心原子形成4个单键,没有孤电子对,结构相似均为四面体形,B正确;

C.相同基团在双键的同侧时为顺式异构,在双键异侧时为反式异构,天然橡胶为顺式聚异戊二烯,其结构简式为:,C错误;

D.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为:2-甲基丁烷,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A.中含有4个共用电子对,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为1mol,共用电子对数目为,故A正确;

B.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完全反应生成Fe3O4,当完全反应时,转移0.6mol×=1.6mol,数目为,故B正确;

C.溴化铵水溶液中,由电荷守恒,c(Br-)=1mol/L,则,与离子数之和大于,故C正确;

D.中有4个-1价的O和1个-2价的O,Cr的化合价为+6价,中Cr的化合价为+6价,则含的酸性溶液与足量反应生成,Cr元素化合价不变,没有转移电子,故D错误;

故选D。

6.C

【详解】A.在燃料电池中,乙炔会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通入一极为负极,A错误;

B.氢硫酸为二元弱酸,B错误;

C.根据方程式可知,,则若发生反应,被氧化的为,C正确;

D.中的Cu是由+2价变来的,则为还原产物,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A.向硫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其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

B.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硫酸钙微溶、碳酸钙不溶,应写成化学式的形式,故其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铁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为活泼电极,铁放电生成亚铁离子,而不是氯离子放电,故C错误;

D.在空气中受热被氧化为四氧化三铁,其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B。

8.A

【详解】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稀溶液中才会发生盐析,故A错误;

B.碱性条件下,苯酚邻对位上的活泼氢先与甲醛加成,后在发生缩聚,生成网状结构的热固性酚醛树脂,故B正确;

C.高压法聚乙烯是在较高压力与较高温度,并在引发剂作用下,使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的,含有较多支链,故C正确;

D.甘油醛是最简单的醛醣,其中含有手性碳原子,属于手性分子,故D正确;

故选A。

9.D

【详解】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其中含有酚羟基、羰基、醚键、碳碳双键,4种官能团,A错误;

B.该结构中,含有2个苯环1个碳碳双键,通过旋转碳碳单键可以使所有的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内,B错误;

C.该有机物结构中含有4个酚羟基邻位上的氢原子,1个酚羟基对位上的氢原子,含有1个碳碳双键,则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C错误;

D.酚羟基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该有机物结构中含有4个酚羟基,则该物质与足量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D正确;

故选D。

10.D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M、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p能级半充满,且原子序数最小,则为氮;M原子的s能级电子数和p能级相等,为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变强,元素的电负性变强;同主族由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电负性减弱,X是同周期电负性最小的元素,X为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Y是同周期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为铝;Z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且原子序数大于铝,Z为氯;

【详解】A.同一主族随原子序数变大,原子半径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小;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大,N的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A正确;

B.M、X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为氧化钠、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的,故两者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B正确;

C.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铝、高氯酸,三者可以相互反应,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稳定性越强,W、M两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稳定性:,D错误。

故选D。

11.C

【分析】该电池的总反应式是:,在正极上得电子,其正极反应为:,负极反应为:,充电时的两极反应和放电时正好相反,据此回答。

【详解】A.充电时,阴极的反应与负极相反,所以阴极电极反应式为:,A正确;

B.放电时,生成石墨,所以石墨电极发生脱嵌,B正确;

C.用铅蓄电池给其充电,反应为:,消耗硫酸时转移1mol电子,根据分析可知电池中有向右移动,C错误;

D.由分析可知放电时,正极反应为,D正确;

故选C。

12.B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硼酸晶体为片层结构(与石墨相似),再结合硼酸分子式可知,硼酸晶体层内分子间为氢键、层间为分子间作用力,A正确;

B.F的原子半径较小,中化学键更加稳定,导致其不易水解,B错误;

C.B原子形成3个单键,没有孤电子对,其杂化方式为:,B原子有空轨道,与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形成配位键,故能促进水的电离,C正确;

D.1个B原子可以形成3个共价键,若有四个共价键的其中一个为配位键,根据硼砂结构可知,硼砂晶体中存在配位键,D正确;

故选B。

13.C

【详解】A.pH=6时,,,由图可知此时,,A正确;

B.由图可知,当=0时,,此时,则,选择曲线上的点代入等式可得,,解得,B正确;

C.难溶盐RA的饱和溶液中因为阳离子的水解显酸性,所以当溶液显中性时,说明加入了碱,若加溶液,则表示电荷守恒成立,若加其它碱则不成立,C错误;

D.由图可知,当=0时,,此时,则,D正确;

故选C。

14.A

【详解】A.由图可知,1个分子转化成放热,则完全生成放热,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的能量比低,则比稳定,故B正确;

C.由题目信息可知,丙烷和Br2发生取代反应时相比和Cl2发生取代反应更加容易生成CH2CH(X)CH3,CH2CH(X)CH3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可以得到2-丙醇,则以丙烷、卤素、氢氧化钠溶液为原料制备2-丙醇,优于,故C正确;

D.由图可知,溴代和氯代第一步反应活化能大于第二步,说明第一步反应速率小于第二步,则溴代和氯代第一步都是决速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15.C

【分析】由图像可知,当pH=1.3时,c(H2C2O4)=c(),则Ka1==c(H+)=10-1.3,同理,当pH=4.3时,c()=c(),则Ka2==c(H+)=10-4.3,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的,A正确;

B.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常温下,向点溶液中c()=c()≈0.05mol/L,滴加半滴溶液,则此时溶液中c(Ca2+)≈=0.0002mol/L,则有Qc=c(Ca2+)c()=0.05×0.0002=0.00001>,故会产生沉淀,B正确;

C.溶液与溶液混合并充分搅拌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2O4和NaHC2O4溶液,由分析可知H2C2O4的Ka1=10-1.3,Ka2=10-4.3,则的水解平衡平衡常数为:Kh1===10-9.7<Ka2,说明的电离大于的水解,故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为:,C错误;

D.由分析可知,H2C2O4的Ka1=10-1.3,Ka2=10-4.3,常温下,即Ka1>Ka(HA)>Ka2,根据强酸制弱酸的一般规律可知,将足量加入到少量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答案为:C。

16.D

【详解】A.水和HCO电离生成H+,HCO水解呈碱性,升高温度溶液pH降低,说明升温对水和HCO电离的促进程度大于对NaHCO3水解的促进程度,故A错误;

B.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是溶液中NO被Fe2+还原为NO,NO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NO2,故B错误;

C.显酸性,说明其对应的酸的酸性强,即,故C错误;

D.打开瓶盖后,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CO2浓度(或压强)降低,促进分解,所以pH逐渐上升,故D正确;

故选D。

17.(1)、正三角形的电负性大,吸电子能力强,使极性增大,更容易电离出,酸性加强,更小

(2)离子晶体

(3)A

(4)的电负性介于和之间,硅烷中体现出负电性,还原性比烷烃强;Si-Si键与Si-H键键能均比C-C键与C-H键的小,硅烷的稳定性比烷烃差

【详解】(1)在有机反应中有许多活性中间体,如在异丁烯与水加成中生成的(CH3)3C+,其中-CH3上C原子周围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无孤电子对,故为sp3杂化,而C+上C周围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无孤电子对,故为sp2杂化,即C存在的杂化方式有sp2、sp3,其中C+采用sp2杂化,无孤电子对,故VSEPR模型是正三角形;在有机化合物中碳上的氢的酸性可由pK描述,K为该氢的电离平衡常数,由于的电负性大,吸电子能力强,使极性增大,更容易电离出,酸性加强,更小,CCl3H与CF3H中pK较大的是CCl3H;

(2)根据与作用形成的具有三维超导性能,说明晶体中存在K+和离子,即为由离子构成的离子晶体;

(3)由题干信息结合题干晶胞示意图可知,石墨可看成碳层的叠加,六方石墨是abab……的两层循环,三方石墨是abcabc……(a、b、c表示不同的碳层)的三层循环,图2中属于六方石墨的是A;图3中最外围的六个钾原子连起来,图二的六边形含24个碳,而6个K只有落在这个六边形内,还有中心那个完全的K,即含K原子个数为6×+1=3,它所表示的是KC8;

(4)的电负性介于和之间,硅烷中体现出负电性,还原性比烷烃强;Si-Si键与Si-H键键能均比C-C键与C-H键的小,硅烷的稳定性比烷烃差。

18.(1)N、H、I

(2)

(3)

(4)取少量溶液加入适量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色则含有;另取少量溶液先加盐酸无沉淀,再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含有

【分析】由题给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气体E能使湿润的pH试纸变蓝色,说明化合物D与氢氧化钾共热反应生成氨气,则D为铵盐、E为氨气、A中含有氮元素和氢元素;溶液F与足量的酸化硝酸银溶液生成黄色沉淀说明单质C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碘离子,则C为碘、D为碘化铵、G为碘化银、A中含有碘元素,溶液F为硫酸钠、碘化钠和碘化铵的混合溶液;由A中含有氮元素、氢元素和碘元素可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气体B为氮气;由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为0.672L可知,碘化铵的物质的量为×2=0.06mol,由碘化银的物质的量为0.12mol可知,单质碘的物质的量为(0.12mol×2—0.06mol)×=0.09mol,由标准状况下氮气的体积为1.12L可知,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则A中含有氮原子、氢原子和碘原子的物质的量比为(0.06mol+0.05mol×2)::0.12mol×2=2:3:3,分子式为N2H3I3,由物质A可视为两种结构相似物质的组合可知,A的化学式为NI3·NH3。

【详解】(1)由分析可知,A中含有氮元素、氢元素和碘元素,化学式为NI3·NH3,故答案为:N、H、I;NI3·NH3;

(2)由分析可知,NI3·NH3受热分解生成氮气、碘和碘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由题意可知,氨气与碘反应生成NI3·NH3和碘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由分析可知,溶液F为硫酸钠、碘化钠和碘化铵的混合溶液,检验溶液中含有碘离子的操作为取少量溶液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色,则说明溶液中含有碘离子;检验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的操作为另取少量溶液先加盐酸无沉淀生成,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故答案为:取少量溶液加入适量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若溶液变蓝色则含有;另取少量溶液先加盐酸无沉淀,再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含有。

19.(1)高温低压

(2)BCDc

(3)(或)稀释气降低了原料异丁烷的分压,减弱异丁烷在催化剂活性位上的相互竞争吸附,使异丁烷分子能够充分地与催化剂上的活性位接触,提高转化率;使用稀释气有利于裂解产物的脱附过程使选择性升高,或能够降低氢转移等与脱氢反应历程相关反应的发生,或增强裂解过程中间产物在催化剂上的吸附

【详解】(1),该反应为气体增加的反应,故升高温度、降低压强可以提高异丁烷平衡转化率;

故答案为:高温低压;

(2)①A.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转化率,A错误;

B.脱氢过程中加入氢气,平衡逆向进行,增加异丁烷的量,当异丁烷的量增大,对于反应Ⅰ平衡正向进行,有利于乙烯生成,B正确;

C.异丁烷中若存在正丁烷,导致异丁烷减少,降低乙烯产率,C正确;

D.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但加入催化剂要适量,D正确;

故答案为:BCD;

②根据数据可知,在c分布状态下,乙烯的产率最高;

故答案为:c;

③反应Ⅰ为,C4H10(g,异丁烷)C2H4(g)+C2H6(g),设起始压强为P0,异丁烷转化率为40%,平衡时压强为(P0-0.4P0),生成乙烯和乙烷的压强为0.4P0,恒压容器,则平衡时总压为P0,该反应平衡常数为;

故答案为:0.2844P0;

(3)①分析图像可知,R→A+B的活化能最大354.6kJ/mol;

故答案为:iC4H10→iC3H8+CH3(或R→A+B);

②稀释气(N2)降低了原料异丁烷的分压,减弱异丁烷在催化剂活性位上的相互竞争吸附,使异丁烷分子能够充分地与催化剂上的活性位接触,提高转化率;使用稀释气有利于裂解产物的脱附过程使选择性升高,或能够降低氢转移等与脱氢反应历程相关反应的发生,或增强裂解过程中间产物在催化剂上的吸附;

故答案为:(见答案解析)。

20.(1)BD

(2)与反应的生成,溶解度比小得多,在溶液浓缩时会和会同时析出而降低纯度醋酸

(3)dfcai

(4)ABE

【分析】由题目信息,可知二氧化锰与KOH煅烧生成K2MnO4,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与溶液中氢氧化钠反应,调节pH,由工艺流程可知,CO2使发生歧化反应,生成和MnO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会生成K2CO3,利用溶解度不同进行结晶分离.若通入C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