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暑期讲义 第一讲 浮力(1)(学案 无答案)_第1页
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暑期讲义 第一讲 浮力(1)(学案 无答案)_第2页
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暑期讲义 第一讲 浮力(1)(学案 无答案)_第3页
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暑期讲义 第一讲 浮力(1)(学案 无答案)_第4页
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暑期讲义 第一讲 浮力(1)(学案 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暑期讲义第一讲浮力(1)(学案无答案)第1讲浮力(1)

1.受力分析

①如图所示,物体随水平传送带向右匀速移动,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②如图所示,球静止在地面上并与斜壁OA刚好轻轻接触,请画出该球的受力示意图。

③如图所示,弯杆末端连接有一个小球,各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试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G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的示意图。

④一小车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在车厢顶用细绳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小球与竖直车厢壁刚好接触但不挤压,如图所示。请画出小车突然减速时,小球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拉一物体A和吊篮B,一个人站在篮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700N,当人用100N的力竖直向下拉A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C

A.800N;B.600N;C.700N;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如图所示,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当力F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物体静止一段时间后,向下运动,则在这过程中,摩擦力f与时间t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线的是()

4.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那么关于物体受几个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受6个,B受2个,C受4个

B.A受5个,B受3个,C受3个

C.A受5个,B受2个,C受4个

D.A受6个,B受3个,C受4个

5.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竖直挡板A、B之间有质量为m的4块相同的砖,用大小相同的均为F的水平力压住挡板,使砖保持静止不动,那么a、b之间的摩擦力为(),b、c之间的摩擦力()

6.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图甲所示的示数。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如图乙所示,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测力计下,则上、下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A.1.0N和1.5NB.1.0N和0.5NC.2.0N和1.0ND.2.0N和1.5N

1.让学生知道浮力的定义和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2.使学生了解浮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和掌握测量浮力的方法

3.学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进度有关浮力的简单计算

知识点一、浮力的测量和产生原因

[情景展示1]

1.船为什么能在海面上航行?

2.救生圈、救生衣的作用是什么?

3.人能悠然自得地躺在水里看报

[问题探究]这些图片的共同点是什么?为何会浮在水面上?

[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人能悠然自得地躺在水里看报等,都是是因为人受到水向上的浮力。

[情景展示2]用星球杯的盒子、乒乓球、小铁球自制如下的演示浮力方向的实验器材,首先先观察该装置水平放置时拉着乒乓球的细线与重锤的方向;然后在装置底部放一个木板,使装置呈一定的角度,再次观察拉着乒乓球的细线与重锤的方向。

[问题探究]浮在水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那浮力的确切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定量+定性分析:

水中的乒乓球一共受三个力,分别是竖直向下绳的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

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继续探究]浮在水上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竖直向上的力吗?在空气中的物体会不会受到到浮力作用

[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无论是正在上浮的物体、漂浮的物体还是在下沉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对其的浮力作用。并且,当物体在空气中也会收到空气对其的浮力

则浮力的定义:浸在液(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叫做浮力。

[情景展示3]

[问题探究]通过探究你知道浮力是如何产生的吗?

[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即:F浮=F向上-F向下。

[继续探究]乒乓球实验:

1.将乒乓球放入瓶内,向瓶里倒水,乒乓球不浮起;2.将瓶下口堵住,乒乓球浮起

[问题探究]产生这两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在状态1中乒乓球只受到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在状态2中乒乓球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且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产生向上的浮力。

结论:若物体的下底面紧贴容器的底部,因为不存在向上的液体的压力,所以没有受到浮力。

[课堂速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展示4]先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铝块的重力;把铝块浸没在水中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

[问题探究]如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

[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浮力的测量可根据:浮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即F浮=G物—F拉

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F浮=F向上-F向下若物体紧贴容器底部,则浮力为0

4.浮力的测量(称量法):(根据力的平衡)F浮=G物—F拉

前提:所测物体此时的浮力小于重力

1.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F1B.F2C.F3D.F4

2.如图所示,是一位先生巧用物理知识将帽子送给楼上女士的情景。此过程中应用的关键知识是()

A.气球受到重力B.帽子质量大于气球质量

C.帽子密度大于气球密度D.空气对物体有浮力作用

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重为4N,然后将该物体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3N,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A.7NB.4NC.3ND.1N

5.浸在水中的物体为什么会受到向上的浮力呢?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为探究这个问题,在玻璃圆筒的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将其浸没在水中。

(1)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由于,且受力面积相等,所以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左和压力F向右的大小相等,水平方向的合力为0。

(2)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的橡皮膜的压力F向上大于F向下,竖直方向的合力不为0,方向。

(3)结合(1)(2)可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

知识点二、阿基米德原理

【知识梳理】

[情景展示]人能够浮在死海上,但是一般的水中,我们很容易沉下去。

[问题探究]物体的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建立假设:

情境1:人悠闲的漂在死海上,并结合死海的小资料

猜想1:浮力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情境2:铁块沉入水中,木块浮起来

猜想2:浮力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情境3:球形橡皮泥下沉,小舟形橡皮泥浮

猜想3:浮力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情境4:逐渐按压漂浮在水上的物体,感觉越来越吃力

猜想4(1):浮力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4(2):浮力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1

实验步骤:

⑴把鸡蛋放入清水中,观察出现的现象。

⑵在清水中加入盐,改变水的密度,再观察出现的现象。

实验现象:

⑴在清水中,鸡蛋。

⑵清水中加入食盐后,盐水的密度,鸡蛋慢慢直至的状态。

实验1结论:猜想1是的,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

设计实验2

实验步骤:

⑴将两个但是的铁块和和铜块同时放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之中;

⑵比较两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并利用测出浮力的大小。

实验现象:体积相同但密度不同的铜块和铁块所受到的浮力。

实验2结论:猜想2是,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

设计实验3

实验步骤:

⑴把同一块橡皮泥捏成几种不同形状,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测其浮力;

⑵比较两种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并利用测重法测出浮力的大小。

实验现象:形状不同的橡皮泥所受到的浮力。

实验3结论:猜想3是的,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形状。

设计实验4

实验步骤:

⑴把物体放入清水中,观察测力计的读数;

⑵改变物体在水中深度,再观察测力计的读数;

⑶比较两次的读数。

实验现象:物体处在不同的深度时所受到的浮力相同。

实验4结论:猜想4(1)是的,浮力的大小物体所在液体中的。

设计实验5

实验步骤:

⑴把物体慢慢地浸入的液体中。

⑵观察容器中的液体的液面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实验分析:

⑴同一物体浸入相同的液体中,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也不相同。

⑵液体的液面随着物体浸在液体的体积的增大而升高。

实验5结论:猜想4(2)是的,浮力的大小跟物体。

综上所述:。

★注意: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指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一定等于物体的体积。

[情景展示]阿基米德定律的得出

(a)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石块和空桶所受的重力

(b)把石块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口相平的溢杯中,用空桶接从溢杯里被排开的水,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c)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承接了水后小桶的总重

[问题探究]1.观察物体在水中下沉过程中浮力大小的变化

2.研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小的关系

研究对象物重G/N空杯重G桶/N物体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N小桶、水总重G总/N浮力的大小F浮/N排开水的重量G排/N

石块1.150.450.70.9

铝块0.540.450.340.65

铁块0.780.450.680.55

[思考交流]

[归纳]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阿基米德定律

数学表达式:F浮=G排

——公式推导:F浮=G排=m排液g=ρ液gV排

☆该公式说明:物体所受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本身的材料、体积、密度、形状、浸没在液体的深度、在液体中是否在运动、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1.影响浮力的两个因素: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阿基米德公式:F浮=G排=m排液g=ρ液gV排

公式的变形:

3.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1)物体“浸在液体里”包括“全部浸入(即浸没)”和“部分浸入”两种情况。

不论物体是浸没还是部分浸入在液体里都受到浮力。对于同一物体而言,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部分浸入时受到的浮力小,而且浸入的体积越小,所受的浮力也越小。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时,由于液体的密度不同,所受的浮力也不同.

根据公式F浮=ρ液gV排,浸没时,V排=V物,当ρ液不同时,浮力也随之变化。

(4)ρ液是液体的密度,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密度。

(5)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物体在液体中的位置越深,则受到的液体压强越大,则作用在物体各个面上的压力越大

1.体积相同的铁球、铝球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

A.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2.将一个体育测试用的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所示。比较实心球和乒乓球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则()

A.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

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不能确定

3.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挂在三只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后,把它们都浸没在煤油里,则浮力是(),弹簧测力计示数是()(ρ铜>ρ铁>ρ铝)

A.铁块的较大B.铝块的较大C.铜块的较大D.一样大

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悬挂一高度为l、质量为m的圆柱体,它在水中受到的最大浮力为mg,圆柱体下表面刚刚与水面接触到全部浸没后,测力计示数F拉及圆柱体所受的浮力F浮分别与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5.用手将一个木球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后,松开手,木球上浮,在木球未露出水面的时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不变

B.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C.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

D.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

6.图中的实验操作中,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操作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实验者实验序号物体重G/牛浸入水中深度h/厘米弹簧测力计读数F/牛浮力大小F浮/牛

小科14.82.04.2

24.03.6

36.03.0

小思44.83.03.6

54.03.2

65.02.8

7.课前,小科和小思对物体浸没前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有不同的猜想。于是用相同的长方体重物,分别以甲图和乙图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获得如下数据:

(1)分析小科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小思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

(2)综合分析两个人的数据却发现,第(1)小题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其中(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课后,小科和小思才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而增大。

8.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B.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C.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D.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或铜块,依次把它们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③→④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铁块受到浮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以验证猜想是正确的(选填“A、B、C、D”)。

(2)从位置④→⑤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不变,可以验证猜想是错误的(选填“A、B、C、D”)。

(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是错误的(选填“A、B、C、D”)。

(4)分析比较实验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9.边长1dm的正方形铝块,浸没在水中,它的上表面离水面20cm,求铝块受的浮力?(ρ铝=2.7×103kg/m3)(写出两种方法)

10.如图甲所示,正方体石料在钢丝绳拉力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不变的速度缓慢下降,直至没入水中。图乙是钢丝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g取10牛/千克,ρ水=1.0×103千克/米3)求:

(1)石料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石料的体积。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1.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等,在液体中分别向上和向下运动,如图所示,它们此时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A.甲大B.乙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

2.如图所示,将系于绳端质量相等的铁桶和实心铁球同时浸没在水中,静止在图示位置,绳子对它们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

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

3.一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它的读数为G,把它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测得它的读数为1/3G,则这个物体的密度为()。

A.0.33×103千克/米3B.0.67×103千克/米3

C.1.5×103千克/米3D.2×103千克/米3

4.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做了如图①所示的实验。

(1)根据图①甲、乙两图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牛。

(2)图①乙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3)从物体刚开始接触水面至浸没在水中,它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如图②所示,由此得到:

结论①: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结论②:物体未浸没前,它所受浮力大小可能还与有关。

结论③:当物体浸没在水中后,浮力大小与无关。

(4)为了探究结论②是否正确,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以下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足够的水、一个密度大于水的均匀长方体,长方体表面标有等距离的线,如图③所示。为了便于弹簧测力计挂住长方体,在长方体上设置了a、b、c、d四个挂扣。请仅用以上器材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步骤和分析论证。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②用弹簧测力计,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分析论证:

①若F1=F2,说明物体未浸没前,它所受浮力大小与。

②若F1≠F2,说明物体未浸没前,它所受浮力大小与。

5.热气球飞行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正日趋普及。如图所示,有一个体积为100米3的热气球,静止在空中,若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则此时它所受的浮力是(g取10牛/千克)()

A.129牛B.1290牛C.12900牛D.129000牛

6.一个不规则的实心物体,质量55g,放入装满纯水的烧杯中,沉入底部,排开0.5N的水。然后向烧杯中加盐并搅拌,直到物体悬浮为止。g=10N/kg)求:

(1)物体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体的体积:

(3)物体悬浮时盐水的密度。

1.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

B.沉下去的物体受到浮力一定比浮上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C.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体积相等的铁球和木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2.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2023年6月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6次,下潜深度突破7000米。设海水的密度不变,下列与潜水器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下潜越深,受到海水的压强越大B.受到海水的压强与其自身的体积有关

C.浸没前,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D.浸没后,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

3.小明和小华分别用重为1牛的橡皮泥、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和水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他们将各自的橡皮泥依次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橡皮泥所受浮力为牛。

(2)他们经过交流发现实验结论不一致,你认为的实验方案得出的结论更可靠,另一方案得出的结论不可靠的主要原因是。

(3)在初中科学学习中与上述实验方法相同的实验有(举一例)。

4.小华在游泳池游泳,当他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若水底布满小石头,则下述体验与分析合理的()。

A.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人越来越轻

B.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C.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人越来越重

D.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小

5.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牛,把它浸没在水(密度为1.0克/厘米3)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2牛。假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的密度为ρ,浸没在水中时物体的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和压强差分别为ΔF和Δp,则无法求得的是(g取10牛/千克)()

A.mB.ρC.ΔFD.Δp

6.2023年3月25日,卡梅隆乘坐“深海挑战者”号深潜器潜入马里亚纳海沟11000m深处。下潜过程中,卡梅隆发现深潜器发生越来越明显的收缩,则深潜器受到的海水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设海水密度不变)()

A.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小B.压强越来越大,浮力越来越大

C.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小D.压强越来越小,浮力越来越大

7.一棱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如图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下列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象是()

4、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牛,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牛,g取10牛/千克。求:

(1)物体的重力。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物体的密度。

1.浮力产生的原因是()

A.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B.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差

C.液体(或气体)有质量D.物体对液体(或气体)有压力

2.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浸没在水中,同时松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比较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

A.木块受的浮力大B.石块受的浮力大C.两者受的浮力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3.在探究浮力问题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F2、F3和F4。其中符合阿基米德原理叙述的等量关系的是()

A.F1>F2>F3>F4B.F1-F2=F3-F4C.F1+F2=F3+F4D.F1-F3=F4-F2

4.如右图是一条小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的上升情况示意图,关于气泡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到水的浮力不变,压强增大B.受到水的浮力增大,压强不变

C.浮力和压强都增大D.受到水的浮力增大,压强减小

5.一只杯里装有重2牛的水(杯已装满),将一个重为1牛的物体完全浸没在杯内的水中,有0.4牛的水从杯中溢出,则该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

A.0.4牛B.0.6牛C.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