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育才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育才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育才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育才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育才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育才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实验室里有三种植物细胞,分别取自某被子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在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O2,乙细胞只释放O2,不释放CO2,丙细胞既不释放O2,也不释放CO2。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不可能取自叶

B.乙不可能取自于根尖

C.丙可能是死细胞

D.甲可能取自茎参考答案:A2.下列关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科学家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全部是黑色的。B.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C.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参考答案:BC略3.豌豆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现有两亲本豌豆植株杂交,在所得到的1064株后代植株中,高茎豌豆有787株,矮茎豌豆有277株,则两亲本豌豆植株的基因型是A.Dd×Dd

B.Dd×dd

C.Dd×DD

D.dd×dd参考答案:A两亲本杂交后代显隐性个体比例为3:1,符合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Dd×Dd杂交结果。4.下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O、C、H、N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

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参考答案:D5.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C.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

D.蛋白质、核酸、糖类、细胞参考答案:C6.蛋白质分子内连接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

A.NH—CO

B.—NH—CO—

C.—NH2—COOH—

D.NH2—COOH参考答案:B7.下列关于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的复制和转录都是以核糖核苷酸为基本原料B.一种tRNA可以携带几种结构相似的氨基酸C.所有的生物都可独立进行转录和逆转录的过程D.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来将它携带到核糖体上参考答案:D8.亲本均为纯种的红花金鱼草和白花金鱼草杂交,F1在有光、低温条件下开红花,在无光、高温条件下开白花,这一实例说明()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不同B.表现型不同,基因型一定不同C.性状的表现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D.表现型与基因型没有必然联系参考答案:C【考点】88: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种基因型的个体,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型.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解答】解:A、基因型相同,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型相同,A错误;B、表现型不同,基因型可能相同,如AA和Aa的表现型可能相同,B错误;C、金鱼草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得F1(基因型均相同),同一基因型的个体在强光、低温条件下开红花,在遮阳、高温条件下则开白花,说明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表现型,即性状的表现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生物的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D、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有一定的联系,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能根据题干信息“F1在有光、低温条件下开红花,在无光、高温条件下却开白花”得出正确结论.9.下列物质不能在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时产生的是()A.酒精

B.乳酸

C.丙酮酸

D.ATP参考答案:A10.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A.脱氧核糖和鸟嘌呤

B.核糖和尿嘧啶C.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D.核糖和胸腺嘧啶参考答案:B11.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让高茎豌豆全部自交,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A.3∶1 B.1∶1 C.5∶1

D.9∶6参考答案:C12.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活细胞内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

B.组成细胞最基本的元素是氮C.Mg、Zn、Ca等大量元素是生物体必不可少的

D.微量元素对于生物体来说可有可无参考答案:A13.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参考答案:B14.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最相似的一组是 A.糖原、胰岛素、性激素 B.纤维素、性激素、生长激素 C.淀粉、淀粉酶、糖原 D.磷脂、DNA、RNA参考答案:D15.在洋葱根尖细胞中,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各有多少种

)A.5、2、8

B.4、2、2

C.5、2、2

D.4、4、8参考答案:A略16.把新鲜马铃薯切成长度为5cm的长条(粗细相同)若干个,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测量每根薯条的长度,绘成下图。请判断下列(1)、(2)两点说法的正确性(

)。(1)在40g/L的甘露醇溶液中的薯条仍有膨压(细胞膨胀对细胞壁产生的压力)(2)在100g/L的甘露醇溶液中的薯条已发生了细胞质壁分离A.都正确B.(1)正确

C.(2)正确D.都不正确参考答案:A17.现有两块外观、颜色和手感都一样的纺织物,其中一块是全棉的,一块是羊毛的。那么,区别它们的最好方法是A.加稀硫酸水解

B.浸入水中

C.加碘检测

D.在火上灼烧参考答案:D18.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参考答案:B细胞学说只是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没有涉及动植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这就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正确;学说中只是提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没有提出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C错误;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确实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但是细胞学说没有揭示该内容,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名师点睛】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19.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生成二肽,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氧来自于

A、羧基

B、氨基

C、R基

D、羧基和氨基参考答案:A20.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C.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

D.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参考答案:C略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C、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D、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才能进入细胞,并消耗能量参考答案:C2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总是同时进行

B.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能在细胞呼吸中被利用C.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主要用于细胞呼吸D.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别在叶肉细胞和根细胞中进行参考答案:B23.具有x个碱基对的一个双链DNA分子片段,含有y个嘧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分子片段即为一个基因B.该分子片段中,碱基的比例=1C.该DNA单链中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氢键连接D.该分子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2x﹣y)?2n个游离的嘌呤脱氧核苷酸参考答案:B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3、已知DNA分子中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求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游离脱氧核苷酸数:(1)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复制n次,需要该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2)设一个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个,则该DNA完成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1×m个.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该分子片段不一定就是一个基因,A错误;B、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嘌呤数等于嘧啶数,因此碱基的比例=1,B正确;C、该DNA单链中相邻的两个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C错误;D、该DNA分子中所含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x﹣y,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该分子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游离的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x﹣y)?(2n﹣1),D错误.故选:B.24.下列几种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始终观察不到染色体的是(

)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变形虫细胞

③大肠杆菌细胞

④蛙的红细胞⑤蛙的胚胎期细胞

⑥人的造血干细胞A.③⑥

B.③④

C.①⑤

D.②④参考答案:B25.不同激素的作用方式有一些共同特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激素作用特点的是(

A.微量和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

C.通过导管运输

D.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参考答案:C26.如图表示人体肝细胞内的某种生化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乙都是反应的底物B.丙、丁的分子量之和小于乙C.该反应过程一定发生于细胞外D.甲、乙、丙可能都不是蛋白质参考答案:D【考点】酶促反应的原理.【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酶的作用机理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无机催化剂一样,酶在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不变.2、由题图可知,图中,甲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甲是酶,甲与乙结合形成甲﹣乙复合物,乙变成丙和丁,因此乙是反应物,丙、丁是产物.【解答】解:A、甲是酶,不是反应物,A错误;B、根据元素守恒,丙丁的分子量之和应该与乙相等,B错误;C、酶促反应既可以发生于细胞内,也可以发生于细胞外,C错误;D、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反应的底物可能是糖类、脂质、蛋白质,D正确.故选:D.27.右图所示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Ⅱ-1和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图中的Ⅰ片段B.II-1片段某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家族遗传中表现为直系男丁的一脉相传C.减数分裂过程中,X和Y染色体上的I片段之间不能发生交叉互换D.I片段上基因决定的相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比例一定相同参考答案:B28.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细胞中能源物质之一B.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多会引起抽搐C.生物体处在不同发育期,含水量基本一样D.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参考答案:D29.下列化合物含N元素的一组是

A.葡萄糖和脂肪酸

B.纤维素和核苷酸C.

血红蛋白和核酸

D.乳糖和淀粉酶参考答案:C30.如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C.结构①和④都含有磷脂成分D.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细胞核和细胞壁。所以该图是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图中出现了中心体所以可能是动物和低等植物。④是核糖体,没有膜。葡萄糖只有分解成丙酮酸才能在线粒体中被分解。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此类题目较为简单。学生要具有准确的识图能力和根据图示准确认识细胞器的能力。31.判定从植物体榨出的液体是否含有脂肪,酵母菌洒精发酵是否将葡萄糖耗尽,酪蛋白是否充分水解成氨基酸,最好依次选择的试剂是①苏丹Ⅲ

②Ca(OH)2

③斐林试剂

④双缩脲试剂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③参考答案:A32.若以图甲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

abcA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B个体种群群落C生态系统群落种群D组织系统器官

参考答案:C33.基因型为RrYY的生物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其基因型的比例为

A.3∶1

B.1∶2∶1

C.1∶1∶1∶1

D.9∶3∶3∶1参考答案:B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把细胞捣碎,细胞将死亡,病毒不具细胞结构,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将失去活性,这说明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B.所有生物的细胞都有DNA,说明细胞具有统一性C.蓝藻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D.真核细胞核内染色体中含有DNA,原核细胞拟核中含有DNA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参考答案:D35.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所用的试剂和所出现的颜色分别是(

A.斐林试剂(砖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

B.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

C.苏丹III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

D.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参考答案:D36.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们发现碘参与组成甲状腺激素,Mg参与组成叶绿素B.C、H、O、N、P、K、Ca、Mg都是大量元素,C在各种有机物中都存在C.在肺炎双球菌的化学组分中,P元素仅存在于DNA和RNA分子中D.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它们既参与细胞结构组成,也参与细胞的代谢调节参考答案:C37.以下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D38.下列是一些有机物及其水解产物的组合,其中组合不正确的是A.肝糖元→丙酮酸

B.蛋白质→氨基酸

C.纤维素→单糖

D.淀粉→葡萄糖参考答案:A39.列各项中,不是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药品是A.干扰素

B.白细胞介素-2

C.青霉素

D.乙肝疫苗参考答案:C40.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和B、b)控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AAbb和aaBB

D.AABB和aabb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下表是有关淀粉酶的实验,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注:人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各试管保温时间相同)编号加入物质温度试剂实验现象1可溶性淀粉溶液2mL清水2mL37℃左右碘液

变蓝2可溶性淀粉溶液2mL稀释的唾液2mL0℃

变蓝3可溶性淀粉溶液2mL稀释的唾液2mL37℃左右不变蓝4可溶性淀粉溶液2mL稀释的唾液2mL100℃

变蓝5可溶性淀粉溶液2mL加2-3滴2%盐酸的稀释唾液2mL37℃左右变蓝6蛋白质溶液2mL稀释的唾液2mL37℃左右无变化

⑴1号试管和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⑵2号、4号试管与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______________;⑶5号试管与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⑷当2号和4号试管的温度条件重新设定为37℃时,酶活性可恢复的为____________试管。参考答案:

(1).酶具有催化作用或答具体作用均可

(2).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3).在酸性条件下酶的活性减弱

(4).2号分析题文可知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用碘液检测,如果颜色变蓝说明淀粉没有水解,酶没有活性或活性很低,如果不变蓝说明淀粉已经水解。(1)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单一变量是是否添加酶,3号试管添加的有酶,根据实验结果说明了酶具有催化作用。(2)2号、4号试管与3号试管实验的变量是温度,根据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3)5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自变量是pH,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在酸性条件下酶的活性变弱。(4)当2号和4号试管的温度条件重新设定为37℃时,酶活性可恢复的为2号试管,因为低温是抑制酶的活性,而高温是让酶变性失活。点睛:实验中一定要先找出自变量,然后根据结果进行分析。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有所不同的,低温只是抑制酶活性,并不改变酶的空间结构,温度一旦恢复,酶活性会上升,但高温已经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即使降低到最适温度酶活性也不能恢复,pH对酶活性的影响同高温一样。42.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下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

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2)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期的时间。(3)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

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4)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h,M期时长为l.9h。若要在显徽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

(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5)在光学显徽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参考答案:(1)2.2(2分)(2)M(2分)

(3)7.4(2分)

(4)甲(2分)(5)动物肠上皮细胞膜凹陷,细胞缢裂;洋葱根尖细胞形成细胞板(2分)43.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下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条)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G2期数目倍增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2)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____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3)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__期的时间,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4)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人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入过量胸苷约________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5)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h,M期时长为1.9h。若要在显徽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_________(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6)在光学显徽镜下观察,同处于分裂末期的动物肠上皮细胞与洋葱根尖细胞,形态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中心体

(2).2.2

(3).M

(4).12→24→12

(5).7.4

(6).甲

(7).动物肠上皮细胞膜从中部凹陷,细胞缢裂;洋葱根尖细胞在中央形成细胞板【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