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测草图的绘制_第1页
轴测草图的绘制_第2页
轴测草图的绘制_第3页
轴测草图的绘制_第4页
轴测草图的绘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轴测草图的绘制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轴测草图的概念、重要性、绘制方法。描述了徒手绘图的基本方法和一些简单技巧,讲解了直线、圆、椭圆、线段、多边形等形状草案的画法,以六角螺栓的正等轴测画法为例展现了轴测草图画法的全过程。本文为学生在学习中绘图和工人在工作中绘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关键词:轴测草图;徒手绘图;形状要素;空间思维目录TOC\o"1-3"\h\uHYPERLINK\l"_Toc423504395”摘要 PAGEREF_Toc423504395\hIHYPERLINK\l"_Toc423504396”目录ﻩPAGEREF_Toc423504396\hIIHYPERLINK\l"_Toc423504397"第1章前言ﻩPAGEREF_Toc423504397\h1HYPERLINK\l"_Toc423504398”第2章绘制轴测草图的重要性ﻩPAGEREF_Toc423504398\h2HYPERLINK\l"_Toc423504399"第3章轴测草图的绘制阶段ﻩPAGEREF_Toc423504399\h3HYPERLINK\l”_Toc423504400"3。1草图的性质和作用ﻩPAGEREF_Toc423504400\h3HYPERLINK\l"_Toc423504401”3.2草图阶段应考虑及确定的内容 423504401\h3HYPERLINK第4章徒手绘图的方法 PAGEREF_Toc423504402\h4HYPERLINK\l"_Toc423504403”4.1概述ﻩPAGEREF_Toc423504403\h4HYPERLINK4。2徒手绘图的基本技法ﻩPAGEREF_Toc423504404\h4HYPERLINK\l"_Toc423504405”第5章形状要素草案的画法ﻩPAGEREF_Toc423504405\h6HYPERLINK\l”_Toc423504406"5。1直线的画法 PAGEREF_Toc423504406\h6HYPERLINK\l”_Toc423504407"5.2圆的画法 PAGEREF_Toc423504407\h7HYPERLINK\l"_Toc423504408"5.4线段的等分画法ﻩPAGEREF_Toc423504408\h8HYPERLINK\l”_Toc423504409”5。7.1正三角形画法ﻩPAGEREF_Toc423504409\h10HYPERLINK\l”_Toc423504410"5。7.2正六边形画法ﻩPAGEREF_Toc423504410\h10HYPERLINK\l"_Toc423504411”第6章轴测草图的画法ﻩPAGEREF_Toc423504411\h12HYPERLINK\l”_Toc423504412"参考文献ﻩPAGEREF_Toc423504412\h14ﻩ第1章前言识图是由平面图形想象成物体的过程,无论是画图还是识图都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空间概念。而轴测图是用一个图形来表达物体的前面、左面和上面的大致形状,直观性很强,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轴测图来帮助学生树立起空间概念,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识图则是由平面图形想象成物体的过程。无论是画图还是识图都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空间概念.因为轴测图是用一个图形来表达物体的前面、左面和上面的大致形状,直观性很强。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轴测图来帮助学生树立起空间概念,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生产实际中,经常要在不使用仪器的时候绘制零件的一些结构或整个零件,这种通过目测零件的形状和大小,直接徒手绘制的图样就叫做零件草图.草图被广泛应用于创意构思、设计交流、零件测绘,所以说草图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徒手绘制的轴测图就是轴测草图,但草图不是潦潦草草的图,仍然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图,只不过是没有使用仪器绘制的图罢了。ﻬ第2章绘制轴测草图的重要性我们把三维实体向投影体系中作各投影面的二维平面视图,即i维降二维的过程,是属于正向思维,而读图却正好相反,属逆向思维.它是要我们由二维平面转向t维形体.轴测图的最大优点就是直观,最大缺点是难画和尺寸不可靠,它是在二维平面中反映三维形体的一种图形,说白了就是“拍照”,它可以真正的实现图画共亭.对表达复杂形体各部件间的位置、形状极为有利。可从整体分割入手,弄清局部视图所代表的形体,构思并画出其三维立体的草图。通过反复分割、挖切、修补,最终实现正确形体的绘制。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训练逆向形象思维的好方法。同时,也可以检验自己空间想象的正确性。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学生学习中可以逐步减少实物模型的使用,用轴测图代替直观实物模型。轴测图立体感强,学生容易看懂,是学习过程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机械制图课程中识图的学习方法主要为:在学习组合体零件的投影时,可以先让教师给出事先已经画好的三视图,画出轴测草图,然后去掉三视图,分析轴测图,再根据轴测图画三视图,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从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又从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实实在在的转变过程,并且易于接受和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空间思维能力。ﻬ第3章轴测草图的绘制阶段一个整合项目中确定了技术规格,在轴测草图绘制阶段中需要构思满足该规格的机械,并将此构思具体化,绘出轴测草图。到现在为止的阶段,是将头脑中呈现的想法变成图样,并由此总结整理自己构思的阶段.仅在头脑中考虑的东西会有不切实际的,通过将构思变成草图,此不合理想法会不断加以改进,从而绘出趋近于合理的草图。在此期间,机构、形状等也会逐渐接近目标。3。1草图的性质和作用草图不是用来向他人传递精确信息的,故不完整也可,因此可自由绘制。但是,这样绘制的草图不能用来指导制造过程.如果使用草图来制造实物,很可能出现所制造出来的实物与自己想象不同的情况,这是因为草图中并没有包含对制造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徒手绘制的图并非都是草图,徒手也能整洁的绘制零件图或装配图。整洁的徒手零件图也可用来指导零件的制造,而草图则不能用于此目的.草图是对当时人们头脑中活跃状态的反映,因此具有极高的价值.因此,绘制草图后,一定要将标题、日期及自己的名字记录保存,这是因为现在进行的设计中还没有采用的想法,在其他设计中有时会变成有益的东西。此外,申请专利时,何时、何人、何内容都会成为重要的书面证明。3。2草图阶段应考虑及确定的内容草图阶段在不断进行试验、修改的过程中,确定项目所涉及的机械知识,这些知识对于运动及动力机械装置的设计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草图不是计划图,不必确定全部尺寸及进行精确的设计计算,但是若干假定及概算的设计计算是必要的,这一阶段进行的设计计算是以后各阶段的基础。第4章徒手绘图的方法4。1概述徒手图也称草图,它是以目测来估计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借助绘图工具徒手绘制的图样.工程技术人员时常需用徒手图迅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或将所需的技术资料用徒手图迅速地记录下来,故徒手图在产品设计和现场测绘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采用绘图软件绘制图形时,常事先徒手画出图形,再直接输人计算机。所以,掌握好徒手图的画图技能,显得尤为必要。开始练习画徒手图时,可先在方格纸上进行,这样较容易控制图形的大小比例,尽量让图形中的直线与分格线重合,以保证所画图线的平直。徒手绘图的手法如图5-1所示。执笔时力求自然,笔杆与纸面成45°~60°角,一般选用HB或B的铅笔,铅芯磨成圆锥形。总之,画徒手图的基本要求是:画图速度尽量要快,目测比例尽量要准,画面质量尽量要好.对于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来说,除了熟练地使用仪器绘图以外,还必须具备徒手绘制草图的能力.4.2徒手绘图的基本技法要绘制好草图,必须掌握好直线、圆、椭圆的画法、线段的等分、常见角度的画法、正多边形的画法等。为了保证绘图质量,提高绘图速度,除了必须熟悉和遵守制图标准、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掌握几何作图的方法外,还要有比较合理的绘图工作顺序。现就绘制仪器图和徒手图的方法和步骤简述如下:1.画图前的准备工作画图前要准备好绘图工具和仪器,按各种线型的要求削好铅笔和圆规中的铅芯,并备好图纸.2。画底稿⑴选比例,定图幅根据所画图形的大小,选取合适的画图比例和图纸幅面。⑵固定图纸将选好的图纸用胶带纸固定在图板上。固定时,应使图纸的水平边与丁字尺的工作边平行,图纸的下边与图板底边的距离要大于一个丁字尺的宽度。⑶画图框及标题栏按照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幅面、周边尺寸和标题栏位置,先用细实线画出纸边界线,再用粗实线画出图框及标题栏。⑷布置图形的位置图形在图纸上布置的位置要力求匀称,不宜偏置或过于集中在某一角。根据每个图形的长、宽尺寸,画出各图形的基准线,并考虑到有足够的图面注写尺寸和文字说明等。⑸画底稿图先由定位尺寸画出图形的所有基准线,再按定形尺寸画出主要轮廓线,然后再画细节部分。画底稿图时,宜用较硬的铅笔(2H或H)。底稿线应画得轻、细、准,以便于擦拭和修改。3.铅笔加深图线加深图线前要仔细校对底稿,修正错误,擦去多余的图线或污迹,保证线型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加深不同类型的图线,应选用不同型号的铅笔.加深图线一般可按下列顺序进行:不同线型,先粗、实,后细、虚;有圆有直,先圆后直;多条水平线,先上后下;多条垂直线,先左后右;多个同心圆,先小后大;最后加深斜线、图框和标题栏。4。标注尺寸图形加深后,应将尺寸界线、尺寸线和箭头都一次性地画出,最后注写尺寸数字及符号等。注意标注尺寸要正确、清晰,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5。填写标题栏及其他必要的文字说明6.检查整理待绘图工作全部完成后,经仔细检查,确无错漏,最后在标题栏“制图"一格内签上姓名和绘图日期。第5章形状要素草案的画法5.1直线的画法徒手画直线时,握笔的手要放松,用手腕抵着纸面,沿着画线的方向移动,眼睛不要死盯着笔尖,而要瞄准线段的终点。1。画水平线画水平线时,图纸可放斜一点,不要将图纸固定死,以便随时可将图纸调整到画线最为顺手的位置,如图5-1a所示。画垂直线时,自上而下运笔,如图5-1b所示。画斜线时的运笔方向如图5-1c所示,每条图线最好一笔画.对于较长的直线也可用数段连续的短直线相接而成.图5-1徒手绘图的手法2。直线的徒手画法直线的绘制要点为:标记好起始点和终止点,铅笔放在起始点,眼睛看着终止点,眼睛的余光看着铅笔,用较快的速度绘出直线,切不要一小段一小段地画。一般水平线从左向右绘,铅垂线从上向下绘,向右斜的线从左下向右上绘,向左斜的线从左上向右下绘。3.斜线的画法画30、45、60等特殊角度的斜线时,可利用两直角边的比例关系近似地画出,如图5-2所示。图5-2斜线的徒手画法5。2圆的画法画圆时,先定出圆心位置,过圆心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中心线,再在中心线上按半径大小目侧定出四个点后,分两半画成,如图5—3a所示。对于直径较大的圆,可在45°方向的两中心线上再目测增加四个点,分段逐步完成,如图5-3b所示.图5—3圆的徒手画法图5-4圆的徒手画法注意,画图时不必死盯住所做的标记点,而应顺势而为。(a)(b)(c)(d)图5—5圆的徒手画法5。3椭圆的徒手画法画椭圆时,先目侧定出其长、短轴上的四个端点,然后分段画出四段圆弧,画时应注意图形的对称性,如图5-6所示。图5-6椭圆的徒手画法5.4线段的等分画法线段的常见等分数有2、3、4、5、8。1.八等分线段先定等分点4,接着是等分点2、6,再就是等分点1、3、5、7。如图5-7(a)所示。2.五等分线段先定等分点2,接着是等分点1、3、4。如图5-7(b)所示.(a)(b)图5—7线段的5等分、8等分5。5常见角度30°、45°、60°的画法角度的大小,可借助于直角三角形来近似得到,如图5-8(a)(b)所示;或者借助于半圆来近似得到,如图5-8(c)所示。(a)(b)(c)图5-8常见角度30°,45°,60°的画法5.6椭圆的画法画椭圆时,先在中心线上按长短轴标记好四个点,作四边形,并顺势画四段椭圆弧,如图5-9(a)(b)所示.画较大的椭圆时,按菱形法画好菱形,并加取四个点,如图5—9(c)(d)所示.(a)(b)(c)(d)图5—9椭圆的画法5.7正多边形的画法5。7.1正三角形画法如图5-10为视图中的画法,图5-11为正轴测图中的画法。图5-10正三角形的画法先画一条水平的直线段,在其中点上画铅垂的直线段,在水平(在此为正三角形底的方向)的直线段的半段上五等分,如图5—11(a)所示;在铅垂的直线段的一端上取相同的三等分,如图5—11(b)所示;并将水平线向上平移至三等分段点,如图5-11(c)所示;在水平线的下方再截取两个平移的距离,如图5-11(d)所示;至此,正三角形可确定,如图5-11(e)(a)(b)(c)(d)(e)图5-11正三角形的画法5.7。2正六边形画法如图所示,上部为视图中的画法,下部为正轴测图中的画法.先画一条水平的中心线,在其中点上画铅垂的中心线,在水平的中心线的半段上六等分,在铅垂的中心线的半段上五等分,如图5-12(a)(a1)所示;过水平中心线上的第三等分点画铅垂线,过铅垂中心线上的第五等分点画水平线,如图5—12(b)(b1)所示;接着利用对称性再画其它线,如图5-12(c)(c1)、(d)(d1)、(e)(e1)所示;至此,正六边形可确定,如图5-12(f)(f1)、(g)(g1)所示。(a)(b)(c)(d)(e)(f)(g)(a1)(b1)(c1)(d1)(e1)(f1)(g1)图5-12正六边形的画法ﻬ第6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