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餐桌上的变化一、教材分析《餐桌上的变化》是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日益富强的祖国》中的一个子课题。本节课旨在通过了解,让学生忆苦思甜,感受生活的变化,知道共产党领导下的祖国正日益富强,从而产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及社会责任感。在课本P62页中,主要是回顾历史,介绍奶奶和爸爸小时候的饮食状况:在奶奶生活的年代,常年吃窝头、咸菜。遇到灾荒,粮食减产,不够吃;在爸爸小时候,北方的冬天,蔬菜主要是萝卜和白菜。城市里每人每月供应250克肉,平常舍不得吃,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来客人,才做一点菜肉。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学生能够感受到过去饮食极其匮乏,而现在的饮食更丰富,并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变化是怎样得来的。在课本P63页中,呈现的是中国吃饭问题的一组数据变化以及一份1949年-2007年的关于粮食产量变化的柱形统计图。让学生清晰看出粮食产量的变化,感受到粮食产量的增加。在数据图下方,介绍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文本中讲述了邓小平同志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的这一伟大构想,让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这部分旨在让学生感受到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政府为了让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所做的努力,学生通过了解国家的英明决策,感恩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在课本64页,呈现的是家庭日常餐桌上的饮食,学生感受到现在能够吃上安全、健康的蔬菜是基本的生活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调味品、家常食谱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人民的饮食水平达到色香味具的小康水平。为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生活,国家有关部门在1988年提出“菜篮子工程”,建立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保证居民一年四季有新鲜蔬菜水果吃。我们的餐桌不仅食物品种多,还讲究营养和环保。拉宽镜头,呈现出集贸市场、购物超市、蔬菜基地中琳琅满目的食材,让学生感受到富足不仅仅体现在家庭日常的餐桌上,而且富足也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在课本65页,出示的是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文本介绍。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更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在1960年,中国遭受罕见自然灾害中,粮食减产,袁隆平深感不安,他开始从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在这部分的资料介绍中,让学生感受到粮食增产的不易,要珍惜粮食,向对中国粮食增产做出贡献的袁隆平同志致敬!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共有32人。通过问卷调查、各别交流等方式对学生家庭情况做一个了解:本班孩子的年龄主要是12、13岁,父母基本是在40岁左右之间,爷爷奶奶也基本都是在60-80岁之间。这也就是说,爷爷奶奶这一代人大都经历过中国的自然灾害时期,吃过苦,也吃不饱饭。对于爸爸妈妈这一代人,基本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部分人的生活状况应该是可以吃得饱的。本班学生共有32人。通过问卷调查、各别交流等方式对学生家庭情况做一个了解:本班孩子的年龄主要是12、13岁,父母基本是在40岁左右之间,爷爷奶奶也基本都是在60-80岁之间。这也就是说,爷爷奶奶这一代人大都经历过中国的自然灾害时期,吃过苦,也吃不饱饭。对于爸爸妈妈这一代人,基本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部分人的生活状况应该是可以吃得饱的。通过调查统计,班上这32个孩子,爷爷奶奶仍然生活在农村的占36%,一直生活在城里的爷爷奶奶占30%,而从农村跟随孩子后到城里的占26%,其余的情况是老人不在世。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更加能体会到过去贫穷的年代,百姓的生活状况。在统计学生的父母中,发现有48%的家长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学或者当兵进城的,一直生活在城里的家长有34%,现在还有18%的家长仍住在周边的农村里。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这些家长大都是来自农村,虽然没有吃不饱饭,但是吃的食物仅限于家里种的应季的蔬菜等。在对父母的工作调查中,班上有8个家庭是事业单位家庭;有15个孩子的父母来自企业单位;有9个家庭属于个体户经营,如加工羊毛衫、开汽修厂、超市等。对于班上的孩子,虽然也有来自农村的,但是父母也在厂子上班,可以说每家的经济状况还是不错的。在课前的调查中,有的孩子在交流吃的食物的时候,可以看出现在吃的都非常丰富、吃得健康。在优越的物质生活中,学生不知道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难以想象过去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对于父母的尽力满足,在学生看来都是应该的,学生太缺乏感恩意识了。所以,挑食、厌食、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孩子不懂得感恩,当父母不能满足要求时,就哭闹、耍横。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认为现在吃的、穿的、用的是应有尽有,根本没想到要节约。总感觉用之不尽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会让学生课前了解祖辈、父辈的吃的情况,课上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学生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勤俭节约,感受国家科技的进步,同时激发爱国情怀。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餐桌上的变化”,引导学生去真切地体会和感受人民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从中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节俭,最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2.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采访、搜集资料,学生通过对比三代人的饮食发现现在与以前餐桌上的变化3.知识与能力通过餐桌上的变化,从过去的吃不饱到吃的饱再到现在的吃得好,让学生了解过去与现在生活的差异,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明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祖国的日益富强。图文说明餐桌上的变化主要是从餐桌变化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教材62页主要让学生感受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的食物,比较三代人的餐桌上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变化的由来。教材63页主要让学生明白餐桌的变化,出示粮食产量的统计图,感受粮食的增产。同时餐桌的变化归功于国家的好政策,比如改革开放。教材第64页介绍国家实施的好政策后,百姓的餐桌上更丰富,而且我们的餐桌上不仅食物品种多,还讲究营养和环保。教材65页是介绍袁隆平和杂交水稻。五、教学要点:重点:走进生活了解了解现在的饮食与以前的不同,体会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懂得感恩,学会节俭难点:体会新生活的变化,激发爱国之情。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设计三代人吃的食物调查表;搜集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国家实施改变餐桌变化的资料以及相关视频2.学生方面:调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吃的情况,填写调查表;准备老照片,故事讲述;走进当地的蔬菜基地,走进渔民小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留下相关影像资料七、教学过程:(一)第一环节:观看视频,谈话导入。第一个节点:出示学生家庭生日宴的视频出示视频,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从餐桌上的美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第二个节点:出示六十年代人民吃的情况出示视频,了解六十年代人民吃的情况,吃不饱,很贫穷。第三个节点:学生通过对比,初步感受人民生活的变化第四个节点:师总结并导入新课,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这两组视频,现在生活的美好与过去穷苦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给学生心理上极强的震撼。强烈的对比,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调动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二)第二环节:交流课前调查,感悟餐桌的变化活动一:学生交流调查表、访谈表。学生交流课前完成的调查表、访谈表,组内畅所欲言。活动二:小组交流展示。小组长做好分工,明确组员的职责。脱稿讲述,声情并茂。活动三:出示视频:三代人关于吃的回忆。同学还可以采取录制采访视频的方式,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讲过去吃的情况。小结:发现三代人餐桌上的变化是:吃不饱——吃得饱——吃得好【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所以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进行课前调查。】(三)第三环节:感受餐桌的变化,从贫乏走向丰富节点一:出示粮食产量统计图教师出示1949年至2010年粮食产量统计图。学生谈从图中读出什么信息?从图中感受到粮食逐年大幅度增产。节点二:改革开放政策教师出示视频,学生明白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哪些变化。【设计意图:通过了解粮食产量的逐年增长,以及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在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中国正从贫穷走向富裕的道路】(四)第四环节:从餐桌上的变化,感受生活的美好节点一:菜篮子工程老师出示国家实施的惠民政策——菜篮子工程的文本介绍。学生明白菜篮子工程能够让我们吃到四季的各种蔬菜,还让我们能够吃到肉、蛋、奶等有营养的食物。菜篮子,让我们餐桌上的吃到的食物多样化,合理搭配,饮食更健康。节点二:实现农业现代化教师出示“四个现代化”内容,图配文(袁隆平与水稻种植、便捷的交通、物流快递业、食品安全法规、食品检测等)讲述实现现代化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了解国家实施的一系列的好政策,四个现代化,让中国走向科技强国的道路,这也是改变餐桌的重要原因。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五)第五环节:感受家乡美好生活的变化活动一:走进蔬菜大棚学生出示走进蔬菜大棚的采访录像,并谈采访感受。告诉同学现在蔬菜不仅供本地购买,通过电商、物流,走进全国人们的餐桌。活动二:走进渔民小村学生跟随渔民一起捕捞,并谈采访感受。告诉同学科学养殖,能够让海参、鲍鱼等不常见的海鲜进入全国普通老百姓的餐桌。【设计意图: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能够在采访中加深理解和感悟,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获得生活的经验。】(六)第六环节:关于浪费的调查节点一:出示浪费的照片老师出示学生在餐厅浪费、挑食的照片,学生反思自身行为。节点二:摘自报纸中的浪费数字教师出示关于食物浪费的数字,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节点三:杜绝浪费学生谈自己今后的行动,教师出示十九大报告关于节俭的要求,学生齐读。【设计意图: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好了,很多小学生不懂得珍惜,通过感受浪费的图片、数字,让学生学会节俭。节俭不仅是中国的传统美德,现在也上升到国家的规范条例之中,是每个人必须要做到的。】(七)第七环节:明确责任与肩负使命节点一:十九大报告中祖国发展两个阶段教师出示十九大报告未来发展两个阶段,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动向。节点二:习近平对广大青少年寄予厚望视频教师出示习近平同志讲话视频,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与肩负的使命。【设计意图:教师对整节课进行小结,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餐桌的变化仅仅是中国富强的缩小版,餐桌的变化是由于国家富强才会更美好。让学生明确国家的发展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八)第八环节:升华情感,落实行动活动:出示“我为祖国做件事,祖国因我更美好”活动要求,布置作业。【设计意图:教师出示活动要求,让学生从思想上内化,然后落实到行动中。】八、板书设计【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板书主要采用中国较传统的图片加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一目了然地明白这节课的主线,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鲁教版《品德与社会》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餐桌上的变化》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共有32人。课前我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做了问卷调查,并请的两位老师协助,将学生的情况进行整理。通过问卷调查、各别交流等方式对学生家庭情况做一个了解:基本情况本班孩子的年龄主要是12、13岁,父母基本是在40岁左右之间,爷爷奶奶也基本都是在60-80岁之间。这也就是说,爷爷奶奶这一代人大都经历过中国的自然灾害时期,吃过苦,也吃不饱饭。对于爸爸妈妈这一代人,基本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部分人的生活状况应该是可以吃得饱的。家庭状况分析通过调查统计,班上这32个孩子,爷爷奶奶仍然生活在农村的占36%,一直生活在城里的爷爷奶奶占30%,而从农村跟随孩子后到城里的占26%,其余的情况是老人不在世。从这些数字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更加能体会到过去贫穷的年代,百姓的生活状况。在统计学生的父母中,发现有48%的家长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学或者当兵进城的,一直生活在城里的家长有34%,现在还有18%的家长仍住在周边的农村里。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这些家长大都是来自农村,虽然没有吃不饱饭,但是吃的食物仅限于家里种的应季的蔬菜等。在对父母的工作调查中,班上有8个家庭是事业单位家庭;有15个孩子的父母来自企业单位;有9个家庭属于个体户经营,如加工羊毛衫、开汽修厂、超市等。对于班上的孩子,虽然也有来自农村的,但是父母也在厂子上班,可以说每家的经济状况还是不错的。学生的基本状况在课前的调查中,发现有的孩子在交流吃的食物的时候,可以看出现在吃的都非常丰富、吃得健康。在优越的物质生活中,学生不知道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难以想象过去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对于父母的尽力满足,在学生看来都是应该的,学生太缺乏感恩意识了,很多孩子不懂得感恩,当父母不能满足要求时,就哭闹、耍横。通过观察中午学校餐厅的就餐情况,我发现学生的挑食、厌食、浪费现象越来越严重,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认为现在吃的、穿的、用的是应有尽有,根本没想到要节约。总感觉用之不尽的。学生没有经历过贫困的年代,自然不知道祖国的变化。所以在进行教学目标的确立时,应充分考虑到学情。结果单元主题《祖国的腾飞》中的《餐桌上的变化》,我想让学生透过小小的“吃”来感受餐桌变化的原因。五年级的小学生在能力方面已经具备。比如调查、采访的能力。布置学生听爷爷奶奶讲述过去的事时,会更用心。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最终我确定了三维教学目标:一是态度、情感及价值观。通过“餐桌上的变化”,引导学生去真切地体会和感受人民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从中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节俭,最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二是过程与方法中通过调查、采访、搜集资料,学生通过对比三代人的饮食发现现在与以前餐桌上的变化三是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餐桌上的变化,从过去的吃不饱到吃的饱再到现在的吃得好,让学生了解过去与现在生活的差异,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明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祖国的日益富强。鲁教版《品德与社会》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餐桌上的变化》学习效果检测结果分析总体情况本次授课共有32名同学参加,授课完成后,32名同学全部参加了课后评测。本次检测设定用时为10分钟。但大部分同学五分钟左右就已经完成。之后我与教研组的其他2名品德老师共同参与了数据整理。从结果分析,试卷检测的优秀率为98%,其中出错较多的是第二题的第2小题。具体分析第一题为填空题。我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课前调查,检测学生对祖父辈、父辈吃的情况,并且找出餐桌变化的原因。这道题出错率为0。第二题为选择题。这部分题主要是针对学生课上的学习理解程度展开的,了解国家为百姓餐桌做出的贡献。这两道小题,出错率为6%。第三小题为判断题。通过两个小学生的说法,考查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后的思考,让本节课的感受最终落实到今后的行动中。这两道题正确率为100%。原因分析在这六道小题中,第一题主要对学生调查、采访进行检测。通过学生的采访以及课上各小组的交流,学生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吃的情况非常清楚的。第二题第2小题是带有迷惑性的,如果学生不仔细审题,会出错。这道题中,有2个孩子出现选择错误。一个孩子没看清楚要求,直接多选。另一个孩子则由于疏忽、马虎选错(与孩子的交流得知的)第三题判断说法正误,学生全对,本节课的情感目标达成。四、小结通过学生的学习检测,发现学生整体的掌握还是不错的。对于课上学习的内容理解比较正确,感受深刻,并且可以落实到行动中。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去真切地体会和感受人民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从中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节俭,最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学生的检测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通过课前的调查、采访、搜集资料,,从过去的吃不饱到吃的饱再到现在的吃得好,让学生了解过去与现在生活的差异,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明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祖国的日益富强。从效果检测来看,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较高。在检测之后,我让学把他们做的作业所设计的活动在班上进行交流。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学生把收获已经落实到行动中去了。鲁教版《品德与社会》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餐桌上的变化》教材分析《餐桌上的变化》是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中第二课《日益富强的祖国》中的一个子课题。本节课旨在通过了解,让学生忆苦思甜,感受生活的变化,知道共产党领导下的祖国正日益富强,从而产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及社会责任感。在课本P62页中,主要是回顾历史,介绍奶奶和爸爸小时候的饮食状况:在奶奶生活的年代,常年吃窝头、咸菜。遇到灾荒,粮食减产,不够吃;在爸爸小时候,北方的冬天,蔬菜主要是萝卜和白菜。城市里每人每月供应250克肉,平常舍不得吃,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来客人,才做一点菜肉。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学生能够感受到过去饮食极其匮乏,而现在的饮食更丰富,并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变化是怎样得来的。在课本P63页中,呈现的是中国吃饭问题的一组数据变化以及一份1949年-2007年的关于粮食产量变化的柱形统计图。让学生清晰看出粮食产量的变化,感受到粮食产量的增加。在数据图下方,介绍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文本中讲述了邓小平同志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正是由于有邓小平同志的这一伟大构想,让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这部分旨在让学生感受到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政府为了让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所做的努力,学生通过了解国家的英明决策,感恩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在课本64页,呈现的是家庭日常餐桌上的饮食,学生感受到现在能够吃上安全、健康的蔬菜是基本的生活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调味品、家常食谱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人民的饮食水平达到色香味具的小康水平。为进一步丰富人们的生活,国家有关部门在1988年提出“菜篮子工程”,建立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保证居民一年四季有新鲜蔬菜水果吃。我们的餐桌不仅食物品种多,还讲究营养和环保。拉宽镜头,呈现出集贸市场、购物超市、蔬菜基地中琳琅满目的食材,让学生感受到富足不仅仅体现在家庭日常的餐桌上,而且富足也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在课本65页是文本补充资料,出示的是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文本介绍。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更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在1960年,中国遭受罕见自然灾害中,粮食减产,袁隆平深感不安,他开始从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在这部分的资料介绍中,让学生感受到粮食增产的不易,要珍惜粮食。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餐桌上的变化》观课记录《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亲身参与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本课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的内容。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刘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时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课的开始,由学生家庭的生日宴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以及餐桌的丰盛,再通过讲述建国之后六十年代百姓吃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学通过比较能够感受到餐桌的变化。继而通过课前的调查祖辈和父辈餐桌上的情况,让学生比较三代人吃的情况,发现餐桌上的变化。从学生最常态的生活环节“吃”谈起,让孩子们有话可说。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好,对父辈或祖辈的苦难生活鲜有体会,而“知苦”方能“思甜”,“比较”才懂“珍惜”。于是,为了填补孩子们这方面的感知空白。通过以上环节,孩子们基本上能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谈到自己对过去和现在生活在“吃”方面的体会,从而感受到这巨大变化的背后,是祖国日益富强所带来的。抓住细节,深入挖掘,感受祖国的变化课中,刘老师结合文本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过去年代食物的贫乏。通过国家政策的实施,如改革开放政策、菜篮子工程以及补充资料杂交水稻的高产,让学生明白国家政策带动下,一大批科学家为餐桌做出的贡献,也让学生能够心怀感恩,并且倍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适时的拓展,同时让学生明白餐桌之所以在这短短几十年发生变化是由于国家的日益腾飞,科技的迅速发展,从而激发爱国情感。三、拓展提升,落实行动最后,刘老师向同学们发起一项“我为祖国做件事,祖国因我更美好”的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可以开展一次实际的互动。从学生的交谈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将本课学习的内容内化。刘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将感悟落实到行动上。新课标中提到,应该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并且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餐桌上的变化》观议课记录在执讲《餐桌上的变化》这一课时,课后有针对性地对本节课的各环节教学目标达成度来进行议课。大家畅所欲言,发表了自己观课的心得,现将评课情况整理如下:针对《餐桌上的变化》一课,大家来谈一谈自己在听课中的一些收获与发现,希望大家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下面先请老师谈自己的授课思路及想要达到的目标。(授课教师):《餐桌上的变化》一课是鲁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中的教学内容,本节的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调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吃的情况,比较现在的生活,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并且找到餐桌变化的原因,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节俭。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餐桌的变化原因祖国的变化,从而激发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属于“我们的国家”这个主题。结合本单元的特点与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前,我围绕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调查、采访。并告诉学生可以用视频来记录生活。经过指导之后,学生我在课上的表现非常好。学生调查交流时,能够在比较中找出吃的不同,进而感受到国家政策的实施后,科技腾飞,让祖国更加富强。首先,在导入中,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请家长帮忙录制家庭过生日的温馨场面。再找到五六十年代人们吃野菜的资料,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餐桌的变化。其次,在教学中,为了突破重点,突出难点,我首先通过学生的课前搜集资料,让学生分组交流,通过整理筛选,有效的加以运用,初步形成信息处理能力。课堂上要利用真实案例或是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受餐桌的变化是因为祖国的强大。再次,为了让学生美好的生活,学生分小组围绕吃的去活动场所进行采访,感受到家乡人民也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围绕餐桌做贡献。引导学生从小要懂得感恩、学会节俭。最后,借十九大报告中为未来祖国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整堂课来看,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目标达成度也比较高的。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就是这样,课堂上我力求实现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课堂上部分生成没有很好的把握好,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帮助与指导。我认为在这节课中,刘老师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让学生感受到餐桌上的变化这一点很好。品德课程来源于生活,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感受餐桌上的变化进而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本节课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对百姓餐桌上做出的贡献。最终培养和激发爱国情怀。我认为刘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有的学生在交流分享资料时,刘老师适时的提醒,有没有其他组员给他补充。当学生交流之后,刘老师及时鼓励评价,如“这两位同学举止大方,颇具小记者的风范,希望大家向这两位同学学习”这既是对展示的同学的肯定,也是对其他同学提出的要求。是的,刘老师采用的视频非常实用,而且紧跟当今社会的要求。尤其是习总书记对小学生寄予厚望的讲话,我觉得学生是特别有感触的。为了升华情感,刘老师可谓煞费苦心,不但对课外作业提出要求,还让学生把本节课落实到行动中,而不是拘泥于作业形式。纵观刘老师的课,针对各种学习目标,教师设计相关的活动,并让学生在感受到餐桌的变化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的。通过小组学习,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培养了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与平等的民主意识,我也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的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所有的老师也要注意,让学生经历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提高,信心和自我的肯定等等,对于学生的学习历程将会是终身受益。在新课标要求中也是这样要求我们老师做的。每一次听刘老师的课,都能感受到她的进步与成长。这堂课,刘老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忆苦思甜,感受美好的生活。同时在物质生活水平较高的今天,也应该让学生学会节俭。这其实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从学生的课堂反映来看,目标达成度确实很高,今后的教学就应该这样,时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要想学生所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来设计课堂,相信这样的课堂,学生一定会很喜欢。老师(授课教师):感谢各位领导、老师的肺腑之言,更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对我的指导。“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还会继续努力,谢谢大家!鲁教版《品德与社会》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餐桌上的变化》学习效果评测练习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时间________评测试卷的设计思路:本单元的课题是《腾飞的中国》,在这个课题之下分为三个小课题。而本课则是《日益富强的祖国》的第一课时的内容。通过课前学生调查访问长辈,了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两代人餐桌上的情况,再对比现在的生活,让学生有所发现。在课上注重引导学生找出变化的原因,并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激励学生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课后要关注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关注学生的知情意行。评测试卷:填空题在六十年代,爷爷奶奶小的时候吃的主要有______________,那是因为在过去的年代____________。在八十年代,爸爸妈妈小的时候吃的主要有______________,那是因为在那个那个年代_____________。单选题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餐桌上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的辛苦劳作B.爸爸妈妈的努力C.党的好政策的实施让中国从贫穷真正走向富足的一项重要政策是()菜篮子工程B.杂交水稻研究C.改革开放D.农业现代化三、下列说法判断正误小明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很美好,吃的很多、也很丰盛,我国的资源也是相当丰富,所以我们不需要节约粮食。”()小华说:“虽然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但是我们还应该不断努力。我们是未来的接班人,从小刻苦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将来为祖国的腾飞做出自己的贡献”()鲁教版《品德与社会》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餐桌的变化》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广义,其实五年级的学生心里已经有爱国情怀,只不过他们不知道透过小小的“吃”也能感受到祖国的腾飞。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特征,设计丰富有趣的、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如:上课开始,我就把家长提供的生日宴的小视频播放出来,学生一看是自己同学家里的情形,一下子拉近学生的距离。在通过播放《1960年》百姓生活的视频,强烈的对比震撼学生的心灵。这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食疗开始研究和发掘我们中医文化。另外,在课堂上通过了解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政策,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对百姓餐桌上食物的重视,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以祖国为自豪的情感,这样设计的一系列层层递进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愉快地玩、高兴地学的课程目标。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课堂上,在小组交流中,从整合收集的资料来呈现,虽然学生的展示还不够尽善尽美,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营造这种宽松、互助、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展示自己的收获,同时又得到体验。学生们都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重要的是他们初步掌握了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青少年肩负着祖国未来的责任与使命。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我通过展示科技的发展带动人民的生活,让生活更幸福的同时,我还紧密贴合时政,让学生能够通过感受十九大报告明确国家领导人的英明领导。同时在播放《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寄语厚望》的视频中,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富强要靠青少年的努力拼搏。其实品德源于生活,课中求知、求思,在生活中感悟国家的变化、国安的富强,在生活中走向传承和发扬的道路。坚持“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教材”不是唯一的资源。“学生已有的经验“、”小组间的合作分享”、“家长提供的信息”、“教师补充的资料”……”等都成为了促进孩子学习、帮助孩子成功学习的资源。鲁教版《品德与社会》鲁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餐桌上的变化》课程标准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物流园区配送与仓储管理优化策略
- 新零售领域实体店体验式消费提升策略方案
- 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3拍手歌公开课: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 园艺行业产品包装设计合同
- 农业绿色种植智能化管理平台开发方案
- 企业内部通信系统升级改造方案
- 《阿房宫赋》教学课件的革新:2024年的新方向
- 中信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 《数学实验 第4版》课件 第二章 方程及方程组的解
- 航空服务礼仪课程标准
- 美国营养标签标示成分
- 客服话术大全-
- 干果加工项目建议书范文
- 护理核心制度督查表20179
- 红色古色绿色文化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 《正交分解法》导学案
- 建筑材料知识点汇总
-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家长会课件.ppt
- 平面构成作品欣赏
- 英语管道专业术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