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一读书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2.夏商时期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3.认识: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内容:①分封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④主要诸侯国:宋齐鲁晋燕等3.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4.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战国末年,分封制崩溃。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定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以父系血缘关系远近划分政治权利3.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4.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5.总结:中国早期(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的主要有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6、中国早期(夏商和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结合(史实:早期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和商代的占卜制)。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史实:商代的宗法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史实:商代的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的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但也有很大的独立性,诸侯以嫡长子继承享有世袭统治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至高无上的皇权1.背景: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2.秦巩固统一的措施:(1)颁布秦律:(2)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3)统一文字:(4)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等:3.皇帝制度的确立:(1)皇帝称号的由来:(2)皇帝制度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核心)、皇位世袭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1.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构成:“三公九卿”(1)三公职权: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牵制宰相,相当于副宰相)、太尉(全国军务)2.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相互牵制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一)郡、县两级行政区划:1、内容(1)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县是郡的下级行政区划;(2)郡守和县令(长)分别是郡和县的最高地方长官,他们都由朝廷任命2、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四.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评价1、特点:权力高度集中(表现:①、以皇权为中心,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②、家天下。地方集权于中央,中央集权于皇帝)2、作用和影响:①有利于巩固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②专制权威导致暴政与权臣乱政,人民处境恶劣,阶级矛盾激化,使秦迅速灭亡,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③它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相同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不同点分封制郡县制基础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被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官员都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不世袭,官员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影响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强,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政治制度演变过程1、西汉削弱相权:①原因:汉初宰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②措施:武帝时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参与军国大事期形成“中朝”(“内朝”或“中朝”)决策机构,制约了相权;③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2、魏晋分散相权,逐步形成三省体制3、隋唐分散相权:①措施: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辖六部)②作用:相权一分为三,并从权力运作程序上相互监督与牵制,保证君权独尊③影响: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后世沿袭4、宋朝分割相权:①措施: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掌宰相职权,后来又增设枢密使(管军队调动)、参知政事(副宰相)和三司使(计相),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②作用:削弱了相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明清时,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2、目的: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加强皇权3、原因:明朝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使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监察,隶属中央部门,地方权集中央,宰相职权扩大,妨碍皇权高度集中。明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同时也鉴于元宰相权力太大,导致社会动荡4、时间:1380年明太祖废中书省、丞相制,权分六部5、评价:君主专制加强,防止了宰相专权,但更易导致决策失误和暴政,当君主无能或不理朝政时,更易导致权臣或太监乱政二、内阁制度的出现1、原因:宰相制度废除,皇帝政务繁多,无力应付2、过程:①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②成祖:阁臣获得参决机务的权力,内阁制度正式确立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首辅权压众臣3、性质: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4、评价: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旨意。因此,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阁权不同于相权,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三、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到到顶峰1、康熙帝:设南书房(原因: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很大的限制;影响: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并立,最终集权于皇帝)2、雍正帝:设军机处特点:简(机构人员)、速(办事效率)、密职责: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性质:由最初的暂设的军事机构,逐步发展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也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基本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2、基本趋势:皇权(专制)加强,相权削弱,最终被废除;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3、评价:它在初建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如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统一和社会安定(主要),封建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创造灿烂文明及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抵御外来侵略),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的一面则占据主导的地位(如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此时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1、产生条件(1)地理:是由希腊优越的环境造成的:浩瀚海洋、灿烂阳光、众多海岛,便于发展工商业(2)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的产物。(3)经济:奴隶制工商业经济发达(4)阶级:广大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积极要求民主政治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1)、基础——梭伦改革(BC6C初)内容: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废除债务奴隶制;作用: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2)、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BC6C末)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还设立了五百人议会;成立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3、伯利克里改革⑴、内容:①扩大公民参政范围,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②进一步提高公民大会的权力;③扩大五百人会议的职能;④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⑤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⑥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⑦发放观剧津贴⑵、作用:充分扩大了公民的权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4、衰落的原因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338年,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征服希腊。)5、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6、特征: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公民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
7、作用影响①对希腊:促进了希腊的全面繁荣,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成为西方文化的摇篮②对人类文明发展: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其思想与实践践(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公民平等、法律至上,任期制、议会制等)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8、局限:①它是少数人(成年男性公民奴隶主)的民主(主要局限)。本邦妇女、广大奴隶和外邦人都无民主权利,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之上的②这种直接民主只适应于小国寡民体制③
轮番而治和抽签形式不能保证参政人员的素质,限制窒息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有时成为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④
过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概念: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中叶古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地区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二、起源阶段: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⑴习惯法: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5世纪中期局限: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为保护贵族利益提供了方便2、成文法——《十二铜表法》:①原因:由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②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期颁布③作用与意义:罗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这是罗马法的渊源,也是罗马的基本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讲此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④局限: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也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
3、发展阶段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时间:公元前3世纪中叶-----3世纪原因:①罗马对外征服地区的扩大,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公民法无法适应新的变化②为了巩固统治,罗马帝国对各行省上层人物大量授予公民权。从3世纪开始,帝国内部自由民间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完善阶段:更加系统化和法典化《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时间:公元7世纪编纂完成意义: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三、内容:从形式上分: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从适用范围上分:分公民法(只罗马公民)和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主要调整财产关系)1、核心之一: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提倡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四、作用影响:1、稳固了罗马的统治2、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有力武器(如自然法思想)3、对欧美及至于整个世界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如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民法典》《人权宣言》。中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陪审制、律师制,裁决要有记录、没有证据不能定罪等)局限: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维护奴隶制度),男女权利不平等等实质:(根本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利益,(维护奴隶制度)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含义:亦称“立宪君主制”。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和二元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第二帝国)二、历史条件:1、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当时它还是封建性的。议会由国王和上、下院组成2、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荷兰执政者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被称为“光荣革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三、确立和发展过程1、确立: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a(内容)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和军权等。b(作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标志君主立宪制确立(国王依然掌握行政大权)2、意义:该宪法使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议会的权力得以保障,标志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3、发展:①内阁制形成:内阁由国王的咨询机构转变为最高行政机构,1721年,乔治一世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内阁制开始形成,第一任首相是华尔波尔②两党制形成:先是托利党(保守党)与辉格党(自由党),后是保守党与工党③议会普选权扩大:1832年进行第一次议会改革,工商业资产阶级增强在议会的地位,保证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后来议会改革使成年男子和妇女获得选举权四、特点:议会权力至上,是国家权力中心;国王是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五、作用及影响:1、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稳定社会秩序;(各派可通过议会竞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如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3、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4、其他国家树立了一种政体模式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背景:1、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松散的邦联制和中央政府的软弱导致国家形势严峻:政治不统一,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受阻2、美国没有封建传统,又深受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的影响,民主意识强3、目的:①直接: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美国,保护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②根本:保障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
4、理论来源:启蒙思想,特别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二、《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⒈实行联邦制: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相结合(特点)。主要国家权力如国防、战争、外交、货币和外贸等由中央掌握,地方对本州的政治、经济、财政等也有一定的自主权2、国家权力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①国会:a产生(略)b权力⑴立法权⑵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的法案的否决⑶参议院对总统任命的官员、大法官及签订的条约的审批权②总统:a产生:总统由间接选举产生;b权力⑴国家行政权归于总统。还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的总司令。总统对宪法和人民负责⑵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及大法官⑶签署法案成为法律,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案实行否决权③联邦法院:a产生:大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任命;b权力⑴最高司法权⑵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3、原则:体现了①分权制衡原则(最主要)(如三权分立的原则)②代议共和制原则③人民主权和有限政府原则④“联邦与州分权”的原则(中央集权原则、联邦制原则)4、特点:以联邦制为国家结构形式、以总统共和制为政体,实行分权制衡5、评价⑴性质: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⑵作用: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②确立了联邦制,有利于巩固统一,又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③实行分权制衡原则,防止了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④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⑤对以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总之,它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为美国的强大提供了制度保证⑶局限:允许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不能和白人男子享有同等的权利。6、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建立: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同时选出了第一届国会,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法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了解)2、近代法国政体变迁的实质:民主与专制的较量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内容:①行政权归总统②立法权归两院制议会,并有权选举总统(2)特点: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大,二者相互制约(3)意义:使共和派掌权;最终确立共和体制;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二)《德意志帝国宪法》-----二元君主立宪制1、背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通过几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同年春天,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不完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二元君主立宪制2、内容①、实行联邦制②、皇帝的产生与权力:皇帝世袭;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以及军队统率权、立法权。拥有实际上的最高权力③、宰相的产生与权力: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是内阁首脑,④、议会的产生与权力:分为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作为立法机关。联邦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权力大,代表不经选举,来自保守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帝国议会有立法权,帝国议会的通过的法案要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权力很小,对政府没有行政监督作用。但有批准预算权。3、作用①确立了二元君主立宪制,是历史的进步②促进了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3.特点与局限:皇帝拥有绝对的实权,议会权力小,具有专制主义色彩(最大的特点)和军国主义的传统,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比较德国君主立宪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比较项英国君主立宪制德国君主立宪制相同点:1、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上都实行了分权2、君主都是世袭,终身制。权力中心不同在议会在君主君主权限不同统而不治,无实权。君主凌驾于议会之上,掌握国家的实权内阁产生的途径不同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君主任命,对君主负责。不同点:英国德国美国法国政体行政权立法权权力中心特点相同点君主立宪制首相皇帝宰相民主共和制总统总统议会国会议会形式上属议会议会皇帝总统议会君主虚位议会至上立宪是虚君主是实总统共和制和三权分立1.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2.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利制衡的原则一、背景1、清政府面临严重社会问题——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1)政治:落后的封建制度——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经济: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保守、落后、自给自足)(开放、先进、无法满足市场、原料)3)对外政策:闭关锁国——西方要求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2、具体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夺的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②直接原因:1839年6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中英贸易逆差——鸦片走私(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危害鸦片战争二、过程:1、1840年开始于进攻广州;2、1841年扩大英军占香港岛,侵略东南沿海一些城市;3、1842年打到南京,清政府屈膝投降三、中国战败的原因:①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腐朽,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前面落后。②腐朽的清政府战和不定③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并率先开展了工业,势力雄厚,④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抵制新兴发展的资本主义。(根本原因)四、战争中中国军民的抗争(略)五、结果——1842年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8月。2、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中国海关收取的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3、《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六、鸦片战争的性质: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七、.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背景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列强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2、过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旅游、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暗通航等。
不久,英法火烧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影响:1、政治上,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政府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化程度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继续:主要因为战争的(原因)目的(打开中国的市场)和性质相同。扩大:侵略国家、侵略时间、开放通商口岸、侵略区域、危害太平天国运动一、背景1、社会背景: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反映了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外部原因: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二、过程1、开始——1851年初,金田起义2、初步建立政权——永安建制3、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同清朝对峙)4、全盛——北伐、西征、东征(1856)5、由盛而衰的转折——天京变乱(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6、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三、失败的原因①标志:1864年天京的落陷②失败的原因1、主观上:①战略上的失误;
②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表现a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b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c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d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2、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四、治国纲领:前期———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
1、时间:定都天京以后(1853年)2、内容:①土地分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②产品分配:绝对平均的圣库制度;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3、核心思想——绝对平均主义4、目的: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5、评价:①性质: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②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③空想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④落后性:它将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经济的范畴。后期——1859年《资政新篇》1、主要内容:①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②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③文教: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2、评价:a.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c.《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加之严酷的战争环境(客观原因)以及缺乏赖以实行的社会条件(根本原因),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启示: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一、背景
1、19世纪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制定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2、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导火线)3、清政府避战求和、软弱可欺。二、开始的标志:丰岛海战三、过程1、平壤战役(回族左宝贵)2、黄海海战(“致远号”邓世昌)——北洋海军主力尚存,日军控制了黄海制海权。3、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4、威海战役——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灭。5、、清政府态度:避战求和四、结果:1895年签定《马关条约》(内容看课本)6、危害:《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一、背景1、根本目的:列强瓜分中国。
2、直接目的:列强镇压义和团运动。二、义和团运动概括1、时间:1898年—1900年2、根本原因:民族危机加深3、旗号:“扶亲灭洋”(既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又有笼统排外的局限性)4、性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5、评价:它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也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6、结果:签订了《辛丑条约》(内容看课本)7、影响:《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辛亥革命一.背景1、经济基础:迫于形势,清政府相继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进行一些改革。这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2、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3、思想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①宣传革命思想的中心:上海和日本②民主革命思想家和革命家:章炳麟、邹容、陈天华4、组织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兴中会:时间——1894年地点:檀香山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有了统一政党领导;有了一个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公认的革命领袖)2、爆发: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策划:文学社、共进会3、高潮: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和《临时约法》①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时间——1912年1月1日定都:南京国旗:五色旗性质: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革命政府②《临时约法》内容:国家的权利归属(权利归国民全体所有)、政权的组织形式(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国民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和三权分立的原则。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目的:为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4、结果1)、失败表现:a、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根本表现)b、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了。(直接表现)2)、失败的原因:主观:资产阶级的自身局限性,政治上的软弱。(根本原因)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5、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义:A、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最大作用)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帝义走狗──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B、经济上:推翻了清王朝,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C、思想上: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参政议政意识提高,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一、五四运动1、背景①政治: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国内阶级矛盾加深。(根本原因)②国际环境: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导火线)2、意义①性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其彻底性不是指斗争的结果,而是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②影响: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最大的特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的舞台)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背景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早期组织的建立(1920年上海最早、陈独秀)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有利的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2、中共一大的召开通过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党今后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运动,党的中央机构…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要点补充]A、理解中共一大后,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①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②新型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的共产党③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④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1、背景①中共在革命实践中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②孙中山愿意与共产党合作③共产国际的帮助2、国共合作的形成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3、实践: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1926年发起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三个北洋军阀孙传芳、张作霖、吴佩孚的北伐;1927年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①性质: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③高潮:北伐目的: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过程:①到1926年底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②1927年,广州的国民政府迁往武汉。成果:①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主要功绩)②打击了帝国主义4、失败原因客观:帝国主义联合起来干涉中国革命,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主观: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等坚持右顷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5、教训:认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和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国共的十年对峙一、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八七会议:1927.8.7汉口①主要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了发动秋收起义。②影响:给处于紊乱和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意义: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二、工农武装割据1、开端:毛泽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⑴活动:A土地革命:a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b、影响: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革命积极性提高B、武装斗争C、根据地建设:2、发展: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革命的星星之火,已发展成燎原之势。3、政权建设:除经济建外,还在1931年冬,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定都瑞金,标志着国共对峙的正式形成。三、红军长征(1934——1935——1936)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直接)“左”倾错误(根本)2、过程:①1934年开始②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③1936年,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师,长征胜利结束。3、遵义会议①内容:纠正了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②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顷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影响(长征精神)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一、全民族抗战(1)日本“东方会议”后制造了一系列侵略中国事变(2)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全国全面抗战抗开始(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4)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四次会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包括中共八路军领导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敌后战场:中共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二.日军的滔天罪行(略)三.抗战的胜利1、百团大战①背景:1940年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为振奋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精神。②概况: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③目的:为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争取形势好转④评价: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2、抗战的胜利(1)时间:1945年8月15日(2)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①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②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的转折点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原因:见资料解放战争一、争取国内和平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1945年8月——10月)①背景:a、美国积极帮助国民党抢夺胜利果实。b、蒋介石一面准备发动内战,一面又迫于国内外求和平、反内战的压力,特别是内战的准备尚未完成,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C、中共为争取和平,揭穿美蒋阴谋。②概况:10月10日,双方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重庆)(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决议)二、解放战争(1946年夏—1947年6月)1、防御阶段(1946夏—1947夏)2、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3、①粉碎全面进攻;②粉碎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4、反攻阶段——(1947.6开始)刘、邓率晋冀鲁豫人民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5、决战阶段——1948年秋,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6、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开始)6、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开始)(1)背景①中共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②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共提出和谈,结果和谈破裂。(2)结果:4月23日,南京的解放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了(3)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了解即可)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国际:改变了世界格政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背景(1)社会经济前提: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主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生活状况恶化;工人运动逐渐兴起。(2)阶级基础: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出现,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独立的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也为科学理论的创立奠定了阶级基础。(3)思想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广泛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对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2、诞生①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②内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③意义:见课本三、巴黎公社1.原因:民族矛盾和国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的激化。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实行投降卖国和敌视工人的反动政策,这是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巴黎工人是在祖国处于危难关头,本身遭到临时政府进攻的情况下发动革命的。(具有很大的偶然性)2.概况:1871年3.18-3.28巴黎公社建立;5.21-5.28巴黎公社战士经过一周的浴血奋战最后失败。
3.措施:①政治方面:废旧立新。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伟大的创举)。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特点:议行合一);②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最能体现其革命性质的);维护工人的权利,实行八小时工作制4.失败的原因:三个没有。具体原因: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发动广大农民主观原因: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根本原因: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5.主要经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6.历史意义:巴黎公社是对以往工人运动的总结,具有自发性、暴力性和政治性三大特点;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革命前的沙皇俄国(一)客观条件:1、社会经济状况: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2、社会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迅速激化,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3、国际环境: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一方面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场上的厮杀,使俄国革命有了良好的环境。(二)主观条件:有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主要的);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广大的贫困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二)革命的过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1、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沙皇专制制度,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明确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口号,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3、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说明政权已完全落在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更加说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准备走武装夺权的道路。4、十月革命1917年11月,举行武装起义,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最终取得了胜利。(三)革命的胜利、政权的巩固——伟大的开端1、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⑴政治:《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全国政权归苏维埃⑵经济:《土地法令》——废除俄封建土地制度,实现土地国有化,使新建的苏维埃政权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⑶外交:《和平法令》——退出世界大战2、选举产生第一届苏维埃政府,表明苏维埃政权正式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四)革命的历史意义1、对俄国——推翻旧制度,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维护国家独立,开辟了俄国发展的新道路。2、对世界——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3、对人类历史——打破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中共领导的多党和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工作。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⑴、目的:筹建新中国⑵、内容:①通过《共同纲领》a内容:规定国家的性质(人民民主专政);规定国家各方面的政策b性质: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c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3、地位、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4、其后,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3、政协会议的发展: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4、新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民主监督”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共领导的多党和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建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选举国家领导人(略)2、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2、《共同纲领》首次明确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过程: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新中国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4、影响: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四、小结: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中共领导的多党和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文化大革命”原因:(1)出发点: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2)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3)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发展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的践踏:刘少奇案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3、教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背景:汲取文革教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2、活动: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②拨乱反正: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③全面立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重新召开两会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3、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4、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改变了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背景:(1)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3)根本目的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2、提出:(1)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方式)。(2)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二、香港、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1、香港回归的条件:(1)“一国两制”的构想。(2)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主要条件)。2、历程:(1)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2)1984年12月,中英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①,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3)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3、澳门问题的解决: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中央人民政府又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2、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
3、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同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4、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5、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6、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建国—50年代)1、建国初的环境1)国际形势: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A、有利形势:1)资本主义阵营(削弱)2)社会主义阵营(壮大)3)亚非拉大批民族国家独立4)新中国的成立B、不利形势: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封锁、包围(建国后采取的外交政策必须巩固政权、保卫和平、卫主权、打破封锁)2、外交方针的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①另起炉照,这就使中国改变了过去半殖民地的地位。②打扫屋子干净再请客,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③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3、建国初的外交建树1)、建国后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2)、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③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家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世界上解决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②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③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家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世界上解决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日内瓦会议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4)、万隆会议(亚非会议)1955年,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同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打开外交新局面(20世纪70年代)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抵制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2)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3)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1971年,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遭到中国的断然拒绝。2)、概况:1971年10月,26届联大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3)、意义(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2)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原因: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1)从美国方面看①建国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④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⑤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2)从中国方面看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1)试探之旅--“乒乓外交”(2)旋风之旅--基辛格秘密访华(3)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4)建交:1979年,中美发布建交联合公报,正式建交3、中日关系正常化(1)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及条件: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2)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期间,两国政府首脑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4、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1)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2)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3)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外交思想的调整
①背景: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②内容: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提出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强调反对霸权主义。
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外交政策的调整——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实行坚持不结盟政策
2、新时期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积极参加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2001年10月,在上海成功举办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3)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于2001年成立并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1、二战极大的改变了世界各国政治力量的对比。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壮大东欧(8个)亚洲(4个)
2、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由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3、美苏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美苏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
1、冷战概念:
二战后美国为首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手段、活动,来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2、“冷战”的表现
①杜鲁门主义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笼,实际上是美国政府“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全面开始的标志。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②马歇尔计划
目的: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
马歇尔计划决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它是以“复兴欧洲”为名,借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的阵脚,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因此,它实质上是对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的运用,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战后初期美国“遏制”苏联,推行“冷战”政策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后来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也正式形成。
(三)、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美苏激烈对抗,是典型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形成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A德国分裂
1949年5月美国便支持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接着在苏联的支持下,东德于同年10月也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这样,两个德国的局面便形成了。
德国的分裂与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密切相关的,是美苏对抗“冷战”的结果,是冷战的第一次高潮,分裂的根源是美国的霸权政策。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
B.朝鲜分裂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分别进驻朝鲜南部和北部,其分界线是北纬38度线.经过长期的对峙,1948年8月在朝鲜半岛南部先行成立了大韩民国。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选择性必修下册(二) 单篇梳理4 归去来兮辞并序
- 烟台2024年05版小学4年级上册英语第4单元期末试卷
- 费用报销流程-记账实操
- 上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 2024年汽、柴油深度加氢催化剂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考化学复习讲义:化学反应与电能
- 文化自信心得体会800字
- 房屋转租第三方合同范本(30篇)
- 运动会安全应急预案
- 《技术的价值》教学设计(三篇)
- 天津民众体检中心——教你看懂体检报告ppt课件
- HJ 535-2009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代替GB 7479-87)
- 史上最全的自驾游完全手册
- NB_T 10527-2021 煤矿立井井壁注浆施工规范_(高清最新)
- 执行力培训PPT
- GB 6944-2012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高清版)
- 住建系统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 阀门安装使用说明书【精选文档】
- 2022电子政务内网使用管理人员安全保密承诺书
- 土地增值税清算底稿(中税协版)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一、二、三单元复习Recycle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