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万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情景默写
1.生命因热爱而更加璀璨。王维因热爱自然,在《竹里馆》中写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坐竹丛,彰显雅趣。同是热爱、思念故园,李白在__________(地名)写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折杨柳》引发无尽乡思;岑参路遇________(人物),写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思亲之情。
二、名著阅读
自此王进子母二人在太公庄上服药。住了五七日,觉道母亲病患痊了,王进收拾要行。当日因来后槽看马,只见空地上一个后生脱膊着,刺着一身青龙,银盘也似一个面皮,约有十八九岁,拿条棒在那里使。王进看了半晌,不觉失口道:“这棒也使得好了。只是有破绽,赢不得真好汉。”那后生听得大怒,喝道:“你是甚么人,敢来笑话我的本事!俺经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我不信倒不如你,你敢和我扠一扠么?”
说犹未了,太公到来,喝那后生:“不得无礼!”那后生道:“叵耐这厮笑话我的棒法。”太公道:“客人莫不会使枪棒?”王进道:“颇晓得些。敢问长上,这后生是宅上的谁?”太公道:“是老汉的儿子。”王进道:“既然是宅内小官人,若爱学时,小人点拨他端正如何?”太公道:“恁地时,十分好。”便教那后生来拜师父。那后生那里肯拜,心中越怒道:“阿爹,休听这厮胡说!若吃他赢得我这条棒时,我便拜他为师。”王进道:“小官人若是不当村时,较量一棒耍子。”那后生就空地当中,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转,向王进道:“你来!你来!怕的不算好汉!”王进只是笑,不肯动手。太公道:“客官既是肯教小顽时,使一棒何妨?”王进笑道:“恐冲撞了令郎时,须不好看。”太公道:“这个不妨。若是打折了手脚,也是他自作自受。”
王进道:“恕无礼。”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棒在手里,来到空地上,使个旗鼓。那后生看了一看,拿条棒滚将入来,径奔王进。王进托地拖了棒便走。那后生抡着棒又赶入来。王进回身,把棒望空地里劈将下来。那后生见棒劈来,用棒来隔。王进却不打下来,将棒一掣,却望后生怀里直搠将来。只一缴,那后生的棒丢在一边,扑地望后倒了。王进连忙撇下棒,向前扶住道:“休怪,休怪!”
那后生爬将起来,便去傍边掇条凳子,纳王进坐,便拜道:“我枉自经了许多师家,原来不值半分。师父,没奈何,只得请教。”王进道:“我子母二人,连日在此搅扰宅上,无恩可报,当以效力。”太公大喜,教那后生穿了衣裳,一同来后堂坐下。叫庄客杀一个羊,安排了酒食果品之类,就请王进的母亲一同赴席。
四个人坐定,一面把盏……太公见说了,便道:“我儿,可知输了,快来再拜师父。”那后生又拜了王进。太公道:“教头在上,老汉祖居在这华阴县界,前面便是少华山,这村便唤做史家村。村中总有三四百家,都姓史。老汉的儿子从小不务农业,只爱刺枪使棒。母亲说他不得,呕气死了。老汉只得随他性子,不知使了多少钱财,投师父教他。又请高手匠人与他刺了这身花绣,肩臂胸膛总有九条龙,满县人口顺,都叫他做九纹龙史进。教头今日既到这里,一发成全了他亦好。老汉自当重重酬谢。”王进大喜道:“太公放心,既然如此说时,小人一发教了令郎方去。”自当日为始,吃了酒食,留住王教头子母二人在庄上。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
话说这史进每日在庄上管待王教头母子二人,指教武艺。史太公自去华阴县中承当里正,不在话下。不觉荏苒光阴,早过半年之上。正是: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一杯未进笙歌送,阶下辰牌又报时。
前后得半年之上,史进把这十八般武艺,从新学得十分精熟,多得王进尽心指教,点拨得件件都有奥妙。王进见他学得精熟了,自思:“在此虽好,只是不了。”一日想起来,相辞要上延安府去。史进那里肯放,说道:“师父只在此间过了。小弟奉养你母子二人,以终天年,多少是好!”王进道:“贤弟,多蒙你好心,在此十分之好。只恐高太尉追捕到来,负累了你,恐教贤弟亦遭缧绁之厄,不当稳便,以此两难。我一心要去延安府,投着在老种经略处勾当。那里是镇守边庭,用人之际,足可安身立命。”史进并太公苦留不住,只得安排一个筵席送行。
(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回,有删改)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秩序(zhì)澎湃(pài)筵席安身立命
B.抹杀(mǒ)迭起(dié)酬谢光阴荏苒
C.哺育(pǔ)____________咀嚼(jué)胸膛深恶痛决
D.呜咽(yè)____________校对(jiào)呕气沥尽心血
3.下列加点词不能用括号内词语代替的一项是()
A.师父,没奈何(没的说),只得请教。
B.那后生道:“叵耐(可恨)这厮笑话我的棒法。”
C.小官人若是不当村(不服气)时,较量一棒耍子。
D.恐教贤弟亦遭缧绁之厄,不当稳便(稳定),以此两难。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在塑造史进这一人物时,采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立体可感。
B.史进拜王进为师,学习十八般武艺,学得精熟,取得成效。
C.文段中“把一条棒使得风车儿似转”,语言生动形象,画面感强。
D.文段中“俺经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其中师父里包括李忠、鲁智深。
5.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出处句子修辞
《水浒传》银盘也似一个面皮①
②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排比
《黄河颂》③呼告
6.根据文段概括史进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诗歌鉴赏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7.与此诗体裁相近的一项是()
A.《观沧海》B.《木兰诗》C.《竹里馆》D.《天净沙·秋思》
8.请发挥想象,细致描绘一下作者笔下的晚春景象。
9.从这首小诗中,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
四、对比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让]责备。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10.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蒙乃始就学永乃发愤读书
B.但当涉猎涉猎经史
C.孤常读书有友人与之书
D.见往事耳唯傅修期耳
11.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数刀毙之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下车引之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君对臣的爱称,有时朋友、夫妇间也以“卿”相称。
B.“治经为博士”和“涉猎经史”中的“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列子》等
C.“傅永,字修期”,古人除了名之外,还要有字,字又称为“表字”名和字互为表里,例如孙权,字仲谋,“权”有谋略之意,与“仲谋”相辅相成。
D.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孙权、刘备等人都自称孤。
13.翻译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14.同是转变态度,开始学习,吕蒙和傅永的原因各不相同,请简要概括。
15.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五、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2023年1月22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位于东南印度洋蒂阿蔓蒂那海沟最深点完成深潜作业后,成功回收。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抵达该海沟的最深点,由此拉开了对该海沟系统科学考察的序幕,对全球深渊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截至1月22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累计下潜159次,其中万米级下潜25次。在东南印度洋蒂阿蔓蒂那海沟底部除了发现大量的铁锰结核之外,深渊科考队员还在位于海沟的5810米深度,利用机械手布放“兔年快乐”的标志物,以此恭贺农历新年,据悉,“奋斗者”号在此区域还将继续执行22潜次,计划2023年3月初返航三亚。
材料二
历时157天、环大洋洲航行22000余海里后,2023年3月11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顺利抵达三亚母港。这标志着“奋斗者”号完成了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任务。
本航次任务中,“奋斗者”号共完成63次有效下潜作业。其中,在克马德克海沟下潜31次,4次下潜深度超万米;在蒂阿曼蒂那深渊下潜30次,下潜站位几乎覆盖了蒂阿曼蒂那深渊轴部的不同构造单元;在瓦莱比-热恩斯深渊下潜2次,到达该海域最深点。这些任务的执行将我国载人深潜科考由马里亚纳海沟拓展到全球多个深渊海沟。
材料三
为何“奋斗者”号如此厉害呢?它到底有什么凭借,才能不惧海底高压、高腐蚀的极端环境的呢?
它的“战甲”非常厉害。载人舱是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的核心和关键部分,它是人类进入万米深海的硬件保障和安全屏障,代表着一个国家载人潜水器的技术水平。过去的深潜器主要使用Ti64材料,无法达到万米深度所需的强度及韧性,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合金设计方案,并在此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新的钛合金显微结构,发明了一种具有良好的热加工和焊接成型性能的钛合金——Ti62A,Ti62A在韧性和可焊接性与Ti64合金相当,并且极大地提高了强度,从而成功解决了载人舱球壳的材料问题。
16.下列选项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探索一号”科考船搭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抵达印度洋蒂阿蔓蒂那海沟最深点。
B.在蒂阿曼蒂那深渊下潜30次,下潜站位覆盖了蒂阿曼蒂那深渊轴部的不同构造单元。
C.“奋斗者”号完成了国际第一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任务。
D.Ti62A材料可以达到万米深度所需的强度及韧性。
1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采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具体准确说明“奋斗者”号所取得的成绩。
B.材料三连用两个问句开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C.材料二中“4次下潜深度超万米”,“超”体现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D.材料三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奋斗者”号如此厉害。
一生都在成长
闫红
①我妈68岁时拿到的驾照。一开始她和我商量要考驾照时,我是反对的:“那么多年轻人都考不过,您这么大岁数了还去考,多累啊,再说,有必要吗?”我妈有点迟疑,但仍然很坚持,下定决心要学。我再一想,我妈这辈子,就是靠各种学习医治苦难的,学习就是她的治愈系,再学一样,也挺好。于是我口气一改,变作支持。我妈废寝忘食地学了三个月,把驾照拿到了手。要知道,在吾乡,像我妈这么一个两鬓斑白的老太太开车,真是太平见了!
②我妈出生于1951年2月,出生没半年,我姥姥和姥爷就离了婚,一直以来,我妈和我姥姥一起生活。我妈说,她小时候最怕听到别的小孩说“俺爸给俺做了啥啥”,人家都有个爸,她没有。她18岁被招工,进了纺织厂,工厂里成日机器轰鸣,空气混浊,一个纺织女工一天要在流水线上奔跑15公里。后来她嫁给了我爸。我爸是个知识分子,同样来自贫穷之家,负担沉重,到现在才算好了一些。我妈每个月的退休金2000元左右,必须精打细算才能生活。
③只是没钱倒也罢了,这几年,先是我姥姥摔断腿,然后是我爸脑血栓半身不遂,我妈全年无休地照顾他们。我想一想,都觉得暗无天日。但目睹我妈这大半生,我发现她常有一种愉悦感。是的,我用了“愉悦”这个词,而不是“高兴”。相对于高兴,愉悦的快感里,带着一点充实感。
④我妈不觉得此生虚度的原因是,她是一个爱学习的人。
⑤虽然我妈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很留心别人的长处。跟我爸结婚后,我爸喜欢看书,订了很多文学期刊,我妈也拿过来看,看着看着就上了yǐn()。等我长大一点儿,我妈开始跟我一块儿看徐訏、张爱玲、三毛等人的作品。她最喜欢徐訏那种不疾不徐的叙事方式,一度对张爱玲也很着迷。看得多了,我妈也写,写乡村往事、童年记忆,在我爸的指点下投稿,居然也屡有作品发表。
⑥有些技术活儿,我妈也不在话下。打印机刚流行时,我们家也置办了一台,一则为我爸写稿方便,二来时不时兜揽一些为其他单位打印的活儿,也算是家庭副业。开始主要是我爸操作,后来我妈看着手痒,一边做家务一边背诵起五笔宇根“王旁青头兼五一”,三五天后居然能见字拆字,让费了好大劲儿才学会五笔打字的我爸佩服不已。
⑦这几年微信流行,我妈不甘心被时代抛弃,让我给她买了平板电脑。从没有学过拼音的她,就成天在键盘上戳戳点点,很快,她不但能用微信发送文字祝福,使用各种表情包更是不在话下。
⑧她到亲戚家,会注意人家怎么收拾房间;跟人谈话,会努力吸取有效信息;连看韩剧,她都注意吸收正能量。她曾经很认真地跟我说,韩国人的理念是“生命不在于长短,只要活得好”。她学习了,化为己用,关注眼下的一时一刻,活得高兴。
⑨我有时笑我妈,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我妈的乐趣来自学习本身,结果并不重要,她先行一步地发现了学习过程的愉悦。这种愉悦感无须依凭,自给自足,不看别人脸色,也不用跟谁比较。因这日复一日对实现自我超越的愉悦感,即使周围慌乱不堪,她依然能够自洽。
⑩我妈是一个与命运pī()面相逢的人,却不曾被命运击倒,虽然地也常常感慨自己这一生碌碌无为,但是在我看来,她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惧任何困苦处境的精神,就是她的了不起之处。
(选自【读者】2022年11期,有删改)
18.写出拼音与汉字。
上了yǐn()自洽()戳()戳点点____________pī()面相逢
19.阅读第①段至第⑦段,概括文中能体现“我妈”成长的事例。
20.选文第②段运用插叙,试分析其作用。
2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我有时笑我妈,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
22.请从材料详略安排的角度分析第⑧段在全文叙述中所起的作用。
23.文章以“一生都在成长”为标题,有何妙处?
六、综合性学习
24.华英中学正在举办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设计
学校起草了一份活动清单,请选出活动内容与主题不符的一项()
A.【感巨变】搜集资料,感受家国巨变。
B.【赞先进】观看影片,赞美改革人物。
C.【颂伟绩】合唱歌曲,歌颂发展成就。
D.【物精神】吟唱诗篇,体悟音韵之美。
(2)对联撰写
下面这段文字,出自一位同学的发言稿。请你根据划线句子的内容,参照下联,补写出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翠绿的柏树,苍劲的松枝,数千年来把祖国装点得一派秀丽;清晨朝霞弥漫,黄昏夕阳照耀,把万里江山染成了绚烂的红色。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晨霞夕照,染就江山万里红。
(3)通知拟写
下面是校团委发布的一则关于举办“爱国诗歌朗诵会”的通知,其中有些问题,请你按提示进行修改。
关于举办“爱国诗歌朗诵会”的通知
同学们:【甲】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广大学生诗歌朗诵的意识,校团委定于本周五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举办“爱国诗歌朗诵会”。题材不限,【乙】凡讴歌祖国、歌颂英雄等健康向上的作品,均可作为朗诵。每班派一名选手参赛,各班利用班会课认真选拔。请各班参赛选手于本周三下午2点到校团委办公室抽签。
2023年3月15日
华英中学团委
①【甲】处画线句搭配不当,可将“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成分残缺,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
③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
七、作文
25.欣赏自己是一种自信,欣赏别人是一种姿态,被别人欣赏是一种幸福。在现实生活中,你一定有很多欣赏与被欣赏的经历,跟这种经历有关的人和事是怎样的?对于“欣赏”,你又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你以“欣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洛阳(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入京使(回京的使者)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详解】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幽、篁、琴、啸、夜、闻、柳、逢、凭”这几个字的写法。
(3)《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抒发了诗人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据此可知,此诗作于洛阳。
(6)《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作。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据此可知,应填写“入京使”或“回京的使者”。
2.C3.D4.D5.①比喻②《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③啊!黄河!你一泻万丈(不唯一)6.史进心高气傲,暴躁易冲动,憨厚爽快,有情有义,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勇于好学
【解析】2.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C.哺育(pǔ)——bǔ,深恶痛决——深恶痛绝;
故选C。
3.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D.“恐教贤弟亦遭缧绁之厄,不当稳便”意思是:怕徒弟受自己连累,不能安稳。“稳便”理解为“安稳”;不能理解为“稳定”;
故选D。
4.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
D.文段中“俺经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其中师父里包括李忠,不包含鲁智深;
故选D。
5.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文学常识。
“银盘也似一个面皮”,将银盘比作面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出自臧克家所写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一般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黄河颂》中“啊!黄河!你伟大坚强”“啊!黄河!你一泻万丈”等运用呼告,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表达对黄河的赞美。
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根据首段“你是甚么人,敢来笑话我的本事!俺经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我不信倒不如你,你敢和我扠一扠么?”可得:傲慢、狂妄、高傲;根据第二段“阿爹,休听这厮胡说!若吃他赢得我这条棒时,我便拜他为师”可得:蛮横、鲁莽、无礼、暴躁;根据第四段“那后生爬将起来,便去傍边掇条凳子,纳王进坐,便拜”“我枉自经了许多师家,原来不值半分。师父,没奈何,只得请教”可得:虚心好学、知错能改。
7.C8.花草树木,万紫千红,竞相展示美丽芳菲;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9.珍惜春光,不负春光;珍惜光阴;抓住一切机会。
【解析】7.本题考查诗歌体裁辨析。
A.《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乐府诗;
B.《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一首长篇叙事诗;
C.《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D.《天净沙·秋思》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
本诗歌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七绝。
故选C。
8.本题考查描绘诗句景象。作答时,结合诗句内容进行描绘。
示例: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万紫千红竞相展示美丽芳菲。杨花榆荚没有这种才华情思,只懂得像漫天白雪四处纷飞。
9.考查诗句赏析及启示。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此诗写郊游即目所见之暮春景物,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其中三四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意思是: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无才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榆荚人格化,“作雪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起舞的榆荚榆钱比作片片雪花。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
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作者借此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要热爱美好、珍惜光阴的人生态度。
10.C11.C12.B13.(1)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脱。(2)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14.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15.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
【解析】1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均译为:于是、就;
B.均译为:粗略的阅读;
C.书籍/书信;
D.均译为:罢了;
故选C。
11.本题考查虚词用法。
A.代词,代指狼;
B.代词,代指傅永;
C.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代词,代指元方;
故选C。
1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B.有误。《列子》为道家学派经典著作;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辞:推辞;以:用;多务:事务繁多;
(2)深让:形容严厉地责备;为:替;报:指回信。
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甲】文中“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孙劝劝学有的放矢,注重实效;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于是吕蒙“乃始就学”,可见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刻苦学习;
根据【乙】文“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可知,朋友给傅永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叔父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于是傅永开始发奋读书;可见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1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根据【甲】文“卿今当涂掌事”“蒙辞以军中多务”,【乙】文“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可知,两人的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
【甲】文中“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孙劝劝学有的放矢,注重实效;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于是吕蒙“乃始就学”,可见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刻苦学习;联系“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可知,运用语言与神态描写,侧面展现吕蒙的学识有了惊人的进步;
根据【乙】文“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可知,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开始用工学习;根据“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下马作露布”可知,傅永有了惊人进步;
据此可知他们二人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
【点睛】参考译文:
【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另外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乙】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幼时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到魏,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驰骋。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叔父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
16.B17.D
【解析】16.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辨析。
B.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原文“在蒂阿曼蒂那深渊下潜30次,下潜站位几乎覆盖了蒂阿曼蒂那深渊轴部的不同构造单元”可知,选项少了“几乎”二字,与原文表达不符。
故选B。
17.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
D.根据材料三第二段“它的‘战甲’非常厉害”可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根据材料三第二段“Ti62A在韧性和可焊接性与Ti64合金相当,并且极大地提高了强度”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选文中并没有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故选D。
18.瘾qiàchuō劈19.“我妈”68岁时拿到驾照;“我妈”喜欢看书,也学着写稿投稿;“我妈”边做家务边学会了五笔打字;“我妈”学会用微信文字祝福和表情包。20.补充交代了母亲成长于单亲家庭的家庭背景和年轻时艰难的工作经历。与后文母亲积极对待生活的态度形成对比,母亲即使成长于这样艰难的环境中,她仍然一直积极学习的,突出了母亲坚强乐观的精神品质,强化了文章中心主旨。2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好学的母亲比作“行走的百科全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知识渊博和好学的特点。母亲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她都会抓紧一切机会努力学习,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夸赞。22.文章前⑦段都详细记叙了母亲成长的具体事例,第⑧段则是略写了多件母亲在生活中时时刻刻学习的例子,进一步表现了母亲的愉悦感来自关注眼下的一时一刻,她在学习中获得成长,与文章标题“她一直在成长”相呼应。同时也引出了后文“我”对母亲乐趣来源的总结:即母亲学习的乐趣来自学习过程,在日复一日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超越。23.首先,标题引人兴趣,设置悬念。其次,“一生都在成长”是指母亲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实现自我的超越,表现了母亲活到老学到老、不惧任何困苦处境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母亲乐观面对生活的敬佩与赞美之情,标题与文章结尾的中心主旨相呼应,使得结构更为完整。
【解析】18.考查看拼音写汉字及字词注音能力。
yǐn——瘾,上了瘾:指对某些人或事呈病态的依赖;
洽——qià,自洽:按照自身的逻辑推演的话,自己可以证明自己至少不是矛盾或者错误的;
戳——chuō,戳戳点点:用手用力的反复的点某人某物
pī——劈,劈面相逢:迎面遇见。
19.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由第①段“我妈68岁时拿到的驾照”可概括为:68岁时拿到驾照。
由第⑤段“跟我爸结婚后,我爸喜欢看书,订了很多文学期刊,我妈也拿过来看,看着看着就上了瘾”“看得多了,我妈也写,写乡村往事、童年记忆,在我爸的指点下投稿,居然也屡有作品发表”可概括为:喜欢看书,学着写稿投稿;
由第⑥段“后来我妈看着手痒,一边做家务一边背诵起五笔字根‘王旁青头兼五一’,三五天后居然能见字拆字,让费了好大劲儿才学会五笔打字的我爸佩服不已”可概括为:边做家务边学会了五笔打字;
由第⑦段“从没有学过拼音的她,就成天在键盘上戳戳点点,很快,她不但能用微信发送文字祝福,使用各种表情包更是不在话下”可概括为:学会用微信发文字祝福和表情包。
20.考查文章的记叙顺序。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第①段讲到了68岁的母亲拿到驾照,这里插入了一段关于早年母亲的经历,而第③段又开始讲述我对母亲现在的看法,所以属于插叙。分析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出发。内容上,概括这段大意,补充交代了母亲成长于单亲家庭的家庭背景和年轻时艰难的工作经历。结构上,由第③、④段“但目睹我妈这大半生,我发现她常有一种愉悦感”“她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可知母亲并没有被生活的艰辛所打倒,反而更加积极的学习,突出表现了母亲坚强乐观的人物形象,对于中心主旨具有强化作用。
21.考查赏析重要语句。
结合“我有时笑我妈,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的内容可知,“她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心灵鸡汤、百科全书”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母亲比作百科全书。结合第⑦段“她到亲戚家,会注意人家怎么收房间;跟人谈话,会努力吸取有效信息”“她学习了,化为己用,关注眼下的一时一刻,活得高兴”可知,这里形象地写出母亲勤奋好学和学识渊博,同时也写出我对母亲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赞美之情。
22.考查文章的段落作用。
题干提示从“材料详略安排的角度”和“在全文叙述中所起的作用”。第⑧段罗列了多件事情,显然是略写,原因在于前面已详写多件事情,不必再费笔墨再多写,从第⑧段“她学习了,化为己用,关注眼下的一时一刻,活得高兴”可知,作者写多件事情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母亲活到老学到老,从学习中获取愉悦感的人物形象。再从全文出发,本段自然而然引出了第⑨段“因这日复一日对实现自我超越的愉悦感,即使周围慌乱不堪,她依然能够自洽”的表述,同时也与标题所说的“一生都在成长”相呼应。
23.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
可以从结构和内容切入。内容上,可以从表层和深层。表面上,结合第①段“我妈是68岁时拿到驾照的”,第④段“我妈不觉得此生虚度的原因是,她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可知,“一生都在成长”指的是母亲一直在学习知识从而获得成长的过程。
深层而言,结合第⑩段“我妈是一个与命运劈面相逢的人,却不曾被命运击倒,虽然她也常常感慨自己这一生碌碌无为,但是在我看来,她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惧任何困苦处境的精神,就是她的了不起之处”可知,作者想要赞美母亲这种活到老、不惧任何困苦处境的精神。
结构上,标题和结尾“她这种活到老学到老、不惧任何困苦处境的精神”的表述相呼应,母亲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就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同时标题这样有些带有悬念的表述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
24.(1)D
(2)示例:翠柏苍松,装点祖国千年秀;
(3)意识水平在“朗诵”后加“的内容”“华英中学团委”与日期互换位置
【详解】(1)本题考查活动设计。
D.不符合,由题干可知,本题的活动设计要围绕“家国天下”来设计。活动主题是“天下国家”,D选项“吟唱诗篇,体悟音韵之美”是与“涵养文化修养”有关的活动,所以不符合。
故选D。
(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对联的要求: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结合划线句子可知,用“翠柏苍松”与“晨霞夕照”相对,“装点祖国”与“染就江山”相对,“千年秀”与“万里红”相对。
故上联可拟写为:绿树劲枝,装饰祖国千年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许经营合同履约金安排
- 毛织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探讨考核试卷
- 老旧小区改造造价咨询合同
- 稀有金属压延加工模具设计原理考核试卷
- 肥料制造中的产品质量控制手段考核试卷
- 绿化工程项目融资协议
- 购房者与开发商合同清表
- 煤化工过程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考核试卷
- 旧货零售员工福利与劳动关系考核试卷
- 电池热稳定性考核试卷
- 四年级语文国测模拟试题 (1)附有答案
- 断亲协议书模板
- TD/T 1061-2021 自然资源价格评估通则(正式版)
- 级进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 儿童呼吸机基本使用
- 手术替代治疗方案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T-CNPPA 3025-2023 药包材质量协议管理指南
- 家庭教育讲座活动流程
- 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在线阅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